年薪30萬,午餐還不是照樣吃得像乞丐

2021-02-16 Vista看天下

內容經授權轉載自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周芷若。

最近有粉絲拋給老藝術家一個世紀難題:麻煩告訴我中午吃什麼。

老藝術家看到默默流下了兩行清淚,「中午吃什麼」這難道不是全人類的世紀難題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煩惱,已經成了全世界的通病。

都說《早餐中國》拍個100集都不嫌多,要是給午餐中國拍個紀錄片,相比劇情太單一最多只能撐個5集的長度。

但能做到周一到周五不重樣,已經很不錯了。


細細體會這種當代人午餐的變與不變

如果專門拍一部職場午餐劇,可能拍到的場景每天都基本如此——

臨近十二點,「今天中午吃什麼」這樣的問題拋出就像石沉大海。在同事群裡,誰先問出這個問題誰就輸了,這會意味著你可能要等上至少20分鐘的沉默時間。

當代社畜的每天都在思索一個人生哲學問題:今天中午吃什麼

這時候可能有行動力很強的人,提議說:「我們先出去邊走邊說啦!」於是一群人終於浩浩蕩蕩出去覓食,發現留給午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沒法跑遠路去吃飯。

所以結果很多時候,大家只能隨便選擇就近的快餐,匆匆忙忙吃完回來。

將就是職場人午餐的底色/圖蟲創意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職場午餐到最後都無可奈何變悲劇。

是我們低估了午餐?還是我們沒法擁有午餐自由?老藝術家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午餐自由,到底「中午吃什麼」這個世紀難題什麼時候會有個答案?

吃午餐,尤其是在職場,是門欲望經濟學。這是一場欲望和你的消費力的博弈。

如果你想吃得好,多半要不就是吃得貴;要不就花費的時間成本高:吃得慢,外出或者送餐距離可能還遠,或者就是你給自己做的午餐便當花的時間長。

智聯招聘網2019年白領調查報告

就拿廣州作例子。在廣州老城區外出午餐,最低消費大概可以在15元-20元左右,通常可以選擇一份簡單的碟頭飯比如香菇燜雞飯、沙姜雞飯等等管飽,如果是在茶餐廳,消費通常人均都要在二三十元以上。

如果是在類似天河區珠江新城CBD商圈,消費大多在三四十元以上,很多白領中午點一份沙拉簡餐,基本都是35元起。

而且基本上這類商圈點外賣的比例更高,一到中午,花城匯的每家餐廳,基本上都排滿了人。

中午排隊吃快餐是都市白領們每天的必修課/圖蟲創意

別不知足了,看看英國白領們對午餐有多長情。英國某美食網站發起上班族午餐習慣調研,發現受訪者中竟有1/6的人連續2年午餐吃同樣的食物——

火腿三明治、奶酪三明治、雞肉三明治、蝦肉三明治、雞蛋三明治……

給英國白領一個三明治,他可以給你整出一個月不重樣的午餐。他們有多愛三明治,最省錢省事簡便,你還可以來一份什麼夾層都沒有的烤三明治。


英國職場人對午餐真的很長情/unsplash

拋開午餐飲食不健康,還單一無聊,選擇少還要考慮消費力之外,怎麼吃午餐,對職場人的精神狀態來說也是一種慢性病那樣的折磨。

美國諮詢公司 Hartman 受食品公司的委託對職場人士的用餐習慣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62% 的人都已經習慣在自己的辦公桌上吃午飯,他們一邊吃飯,一邊打電話、回郵件、改 PPT……

1987 年的電影《華爾街》裡,股市大亨 Gordon Gekko 就對辦公室用餐有過言之鑿鑿的論斷——窩囊廢才吃午餐。

職場人吃午餐的樣子看起來有多慘?看看這組國外攝影師拍的「desktop dining」就知道了,就算你年薪三十萬,這樣看起來還真的蠻慘的。

對於當代社畜來說,中午花時間出去吃個正經午飯都有可能被視為帶薪摸魚,就算手頭的任務沒有那麼緊迫。

這就是社畜們的自我修養:在辦公桌匆匆忙忙對付一頓午餐,其實就是工作餐而已。

不過就算這樣,也是有人能玩出苦中作樂的花樣。不然哪來的「辦公室飲水機打火鍋」辦公室系列短視頻的火爆。

不過要是你冷不丁在辦公室吃一份廣西螺螄粉,除非你有顆強大的心臟可以無視辦公室同事的白眼,才能肆無忌憚地吸粉。

吃午餐的慢性病除了選擇困難症患者永遠不知道中午要吃什麼之外,它還有帶著職場社交的屏障。

午餐對新員工來說,是職場社交的考驗,因此找不到同事吃午餐,還能衍生出一種別樣的「焦慮症」。

而領導邀約你共進午餐,多少你得留心眼,這可能是一場隱形的加餐考察。

分分鐘可能遇上愛在吃飯時候批判工作的明學領導或者同事

團體意識已經走火入魔的日本上班族,不僅有以工作郊遊為核心的「人脈午餐」,還有「便所食」。

害怕被群體拋棄落單的人,為了不遭異樣眼光,還衍生出而一種「在廁所就餐」的怪誕現象。

所以你說我們吃個午餐有多累。午餐早已不是我們想吃就吃的權利,而變成了到點就打卡的加油站,更套上了一種隱形社交磁場的壁壘。

不是我們選擇午餐,而是午餐在支配著我們。

午餐本來就可有可無?

既然這樣,我們是什麼時候開始被午餐支配的呢?

這也不是理所當然,往早了算,在原始狩獵採集的族群生活裡,我們的吃只是因為飢餓,完全沒有規律可言。你想想連食物都很難保證了,更別提一日兩餐。

到了文明社會才有定時進食這碼事兒,「從混沌到有序」就是文明化規訓的過程。

午餐最開始出現的形態,只是非常小部分的現象,比如唐末五代敦煌出現的兩餐之間加小食的習慣。

三餐制的來源,據正式記載最先見於明代的江南人家,被看做是上下午中間的加餐「點心」。

午餐可能只是作為大戶人家這點小點心而已

這是午餐最開始的形態,非正式的,只是在兩餐之間發展衍生出來的。

別以為這種一日三餐的習俗,最常見是在貴族官宦人家待客之時,其實像工匠、傭夫等等較貧窮的底層群體,才是最需要一日三餐的。

以前只有朝食和晚食,現在有些農村地方上午九點左右那頓還是叫「吃朝」,中午那餐一般沒有,除非是有農活,一點左右「吃晏」。

等到清代時期,由於勞作繁忙體力支出,農忙時會在午後給自己以稀飯少量加餐。

清人張履祥《補農書校釋》就提到,農忙時傭工「炎天日長,午後必飢;冬月嚴寒,空腹難早出。夏必加下點心,冬必與以早粥」,有的甚至還一日四餐到六餐。

古代賑災往往是派米湯/《鐵齒銅牙紀曉嵐》劇照

也就是說,午餐的出現,推想起來是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文明社會中逐漸形成穩定食物供應的現象,同時也是為了應對體力勞動支出而臨時加餐,進而逐漸固定化形成一日三餐制。

不僅僅是在中國、日本這樣的東亞國家,就算是在西方國家比如像英國,最早出先的lunch這個詞,就是作為mid-day repast的含義,午餐一開始的形式也就是「大塊麵包或奶酪」而已。

在英國貴族們看來,最初的午餐是在鄙視鏈最下端的,更像是遊戲人間和女人們閒暇代表的便餐。

真正將午餐扶上正宮之位的,就是英國的工業革命,午餐成了一種正統的制度化產物。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用工業化食品為人們提供食物的國家,許多工人在工廠長時間工作。

作為一種實名制的能量補給,午餐出現在工業革命時代,而後在日常生活中逐漸成了根深蒂固的儀式。

後來在1937年,美國乾脆有個叫Jay Hormel發明了一個叫Spam的食物作為午餐,僅僅只是簡單地將香料和火腿混合製成的罐頭食品。

這就是後來火遍全世界的午餐肉。一開始午餐肉還在中上層階級流行,後來漸漸普及成全球平民的午餐肉,細想這不就是工業化午餐的最初原型嗎。

中產和上層階級為了便利省時而想出來的懶人午餐

乃至於現在,我們更傾向於認為午餐甚至會比早晚餐重要。想想如果現在回歸到早晚餐的規律,多少快餐業分分鐘被逼上梁山起義。

午餐的逆襲史,大可以拍一部勞動者勵志的時代劇了。現在午餐大可以用勞動者補給站的角色藐視早晚餐,你們算什麼,他們沒我可不行。

終究來說,不同於早晚餐,午餐還是帶著汗水的苦澀出身的。要是給現代人以一日三餐的幸福度來個民意調查,不用想午餐的幸福度一定是拖後腿的。
在世界午餐版圖上,看得不是吃的價錢,而是吃的時間。你有足夠支配午餐的時間,才有時間決定午餐的豐富度。
工作狂性格的德國,法定的午餐時間僅有半小時,但還好基本上下班的具體時間不會管得太嚴格。德國的公司對於員工的午餐不吝嗇金錢,一般會給下屬創造一個良好的就餐條件。他們更喜歡在企業食堂就餐,也就少部分人會選擇在附近的咖啡館或者飯館打發午餐時光。美式午餐就實在不敢恭維。雖然時間也是半個鐘,但吃得質量也許可以說是最差的,他們未必是午休時間短而緊湊就吃得糙,省錢是美國人午餐文化的一個關鍵考慮點。他們堅信午飯吃得少能夠減少下午的困意,乾脆將午餐讓位給早餐,休息日也只是用早午餐bruch代替。這已經是非常豐盛的美式午餐了,具體其實可以參考麥當勞那種快餐英國上班族雖然有一個鐘的午餐時間,但最新調查表明,他們花在午餐上的時間,也就只有3分半鐘而已,最體也不會少於半小時。典型的英式午餐也就是三明治、一包薯片、水果和飲料。午餐吃得苦逼又倉促的還有日韓。韓國人力網站incruit的調差顯示雖然公司規定了1個小時用餐時間,但43.5%的受訪者都表示實際用餐時間只有10-20分鐘。韓國人民最愛的午餐,是被美國嫌棄,爛大街的垃圾食品午餐肉。在他們看來午餐肉加泡菜就是極品了,想想就知道韓國午餐有多貧瘠了。相比起來日本就好多了,基本上會自帶午餐便當。看一個日本人的午餐便當裡有什麼,就知道他的消費力和飲食態度。最近還出了這款上班族迷你便當手錶,真的是越來越迷你日本上班族社畜感也許是最重的,看看越來越迷你的便當就知道日本多怕自己吃午餐會影響別人,之前還出現過提前3分鐘買飯還會被扣半天工資的悲催故事。最傳統特殊的老藝術家還是提名印度。傳統的孟加拉午餐其實可以包含七道菜,算是非常豐盛了。午餐吃的好的當然不缺,比如著名的法式午餐。法國人對午餐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這是他們享受社交生活的權利,而不是用來充電的。法國人平均有2個小時的享受午餐時間,有43%的法國人願意花費超過45分鐘的時間吃午餐,他們大部分喜歡離開辦公室,去餐館或者小酒館度過午餐時光,一般會有3個主菜和一杯酒,甚至還有飯後的咖啡。能和悠閒自在的法國人相提並論的,還有義大利、希臘和西班牙人。尤其是西班牙人,他們從下午兩點開始休息,一直到五點,有3個小時的午餐加午休時間,他們稱之為「Siesta」。上班族可以吃一個小時的飯,再睡上兩個小時,因為這個時間段是一天當中最炎熱的時段,讓他們覺得沒法集中心思工作,就會選擇和家人一起度過。瑞典人的午餐,也有3個小時。其實看IKEA就能看出瑞典人很看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他們還有一個有趣的傳統,叫Lunch Beat Manifesto,參與的員工會有免費餐食提供。大家一齊聚集在一個公共場所,隨著音樂聲一起舞動,遊戲規矩很簡單,你必須跳舞,談論工作是禁忌。現代人的午餐可是越來越奢侈了,當然對於有錢又有閒的一族,「中午吃什麼」這類問題根本就不會困擾到他們。被困擾的大多數,都是披星戴月遊走在工作和生活兩端,又沒法好好掌控平衡點的人。我們與周邊同類職場人對午餐態度,折射的就是在工作和生活的天平架上,到底更傾向於哪一端。有人願意參與權力和社交午餐,讓午餐習慣成為一種工作之外的充電和能量補充,就有人願意讓午餐變得更私人自我,就算一個人也會好好享受午餐自由。有的拼命三郎只是把午餐給當浪費時間的間隙,而有的人就會竭盡全力讓短短的午餐時間擺脫工作符號。其實午休時間也不是最終問題,終究還是看你留給午餐的時間有多長,你怎麼對待你的午餐而已。在老藝術家看來,真正的午餐貴族,除了享有支配時間的自由,真正的精神自由才是王道。不然跟你不想面對的人或者工作面前吃山珍海味,還不如跟你真正暢談想共進午餐的人,甚至是一個人享用一份15塊錢的蜜汁叉燒飯,來得自在又舒服。最後祝願我們都能擺脫「中午吃什麼」這個世紀難題,雖然這個未來祝願跟「我希望世界和平」一樣瞎扯。

相關焦點

  • 你29歲朝九晚五,年薪30萬還很迷茫,怎樣走好下面的人生?
    先說你的情況,29歲,年薪30萬,朝九晚五。是不是感到羞愧了,還是不刺激了?朝九晚五,沒有奮鬥感,輕輕鬆鬆掙30萬年薪,好像不是人生啊?人家的人生,不是拼死拼活,只為年薪30萬嗎?再說了,這麼輕鬆掙到年薪30萬,一點也不刺激,太少了,沒意思。
  • 一日三餐,早餐像國王,午餐像平民,晚餐像乞丐,別犯了這些禁忌
    俗話說「早餐吃得要像國王」「午餐吃得要像平民」「晚餐吃得要像乞丐」那我們在這幾個階段應該怎麼吃,才是正確的呢?一起來看看吧。早餐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不能忽略的。而對於很多人來說,早餐總是喜歡吃饅頭來「應付」,而早餐吃饅頭還不如不吃。饅頭是老百姓們再常見不過的主食了,尤其在出工的早上,沒時間做就會吃饅頭加鹹菜,或者是在兩個饅頭片之間蘸點醬豆腐,也算是解飽的做法。
  • 要求不高,年薪30萬,車房彩禮50萬
    我要求不高,年薪30萬,有車,有房,有一筆彩禮50萬即可。我是大齡剩女,再過5年就40歲了,為此我父母急得不得了,都希望我趕緊找個人嫁了!給我相親快100次了,不過都被我給攪黃了。魅力女人1不是因為眼光高,而是我工作太忙,真的沒得那份談戀愛的心。
  • 北京年薪30萬,卻不敢回家過年:擔心大家誤以為,我活得很風光
    他一年小三十萬,過得不算好,但也不差。最開始,我們還很羨慕。一年三十萬,我們可拿不到呢。可他也只是苦笑。他說,在北京一年30萬不算個什麼。正常一點,一年一二十萬,大有人在。他說,不同行業自然有不同行業的薪酬水平,在北京,做一個主管,月薪也就在1萬上下。一年下來也就十來萬。
  • 牛哄哄的京腔,不是誰都能學得來
    六個月以來,她聽過純正口音北京話的次數比北京動物園裡的大熊貓還要少,範老師還挺失望的。 編輯部這幫外地人,沒一個學的像的 京腔的牛逼不言自明。它的底氣和它的腔調一樣充足,作為帝國文化中心的語言,它擁有介入任何一個文化場景的優先權。 在樂隊的夏天到來之前,樂手們蟄伏在北京的村莊和地下室,京腔近水樓臺先得月,進入了搖滾編年史。
  • 年薪30萬,英國女王的私人助理需要幹點啥?
    近日,白金漢宮發布了一則招聘啟事:英國女王公開徵求私人助理,並給出高達3.5萬英鎊(約合30.8萬元人民幣)的年薪,比首相還高几千塊錢。在招聘要求中,我們看到,私人助理需要為女王的主管提供全面的協助,工作內容包括協調各會議與行程、會議記錄,另外也要管理皇家日誌、信箱,還需要與政府協調,負責起草來往信件。女王的私人助理,自然不是小角色。
  • 一家人的早餐和午餐,網友說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簡單好吃營養高
    前幾天我看了廣告裡熱狗麵包,我女兒小時候很喜歡吃這款麵包,昨天我揉好了麵團,製作好麵包胚,今天早餐就有熱狗麵包,我還煮了南瓜小米粥,早餐擺了滿滿一桌。我家人都說早餐很豐盛,午餐不用做那麼多了。午餐只有兩道菜,烤筍炒牛肉和清炒春菜。
  • 38歲博士生年薪30萬,卻直言後悔讀博,這工資還不如碩士,很心酸
    38歲博士生年薪30萬,卻直言後悔讀博,這工資還不如碩士,很心酸提起博士生,我們都會覺得很厲害,在我們的印象裡一般都是大神級別的人物,要麼就是學習成績非常好,要麼就是比尋常人有耐力,因為它不是那麼容易攻讀的。
  • 「我有車有房年薪30萬,他卻娶了年薪3萬的00後,真諷刺」
    因為她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裡,所以她認為像周雄這樣的男人是愚蠢的。 在周雄婚禮的當天,梅婷發了一條這樣的動態:我有車有房年薪30萬,他卻娶了年薪3萬的00後,真諷刺。
  • 晚餐不能吃得太好,要像「乞丐」?3種常見食物,晚上最好別碰
    正確吃晚餐是獲取營養物質的關鍵,很多人在吃晚餐的時候方法不合理,有可能會出現一些隱患,因此,在保養身體,促進消化系統健康的時候,應該遵循正確的飲食原則,通過合理的吃晚餐方式來獲取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那麼,吃晚餐是否要像「乞丐」一樣,吃得非常少,營養物質缺乏呢?
  • 95後海歸碩士談做汽修工:年薪30萬,下個目標是管理崗位
    95後海歸碩士談做汽修工:年薪30萬,下個目標是管理崗位 2020-08-24 18:50   澎湃新聞編輯 石軼君 實習生 羅思程 視頻來源 都市快報
  • 最讓人羨慕的大學專業,本科畢業年薪30萬,華為每年校招招不滿
    但是,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畢業時是個十分槍手,程式設計師的工資也隨著工作經驗的增加而上漲,每年的年薪加上年末獎金的話,是幾十萬日元,但是,雖說程式設計師的收入很高,但也不要輕易去這個行業應聘或跳槽,和工資高一樣,有不可避免的困難,長期面對電腦、人的脊椎、頸椎、眼睛、頭髮等,有損傷,而且程式設計師的加班時間不穩定,小編建議在充分理解專業的基礎上,選擇是否入門。
  • 女明星古裝乞丐裝:陳瑤、趙麗穎、關曉彤還有點像,baby還打腮紅?
    女明星古裝乞丐裝:陳瑤、趙麗穎、關曉彤還有點像,baby還打腮紅?一般在古裝電視劇中有很多的女演員都在扮乞丐裝,那麼今天就一起來看下當紅女星們的乞丐裝扮怎樣?也有一些冷酷帥氣的的角色像楚喬,周翡等等。趙麗穎在《楚喬傳》中也有過乞丐扮相。那時她剛剛被一戶農家人救活過來,全身穿得破破爛爛端著一碗飯吃,這家人還給她帶了幾塊肉回來,趙麗穎這眼神直接把小編看哭了,不說話一直用眼神再表達。
  • 30多歲經理一年30萬,卻被老婆嫌棄工資低,錢很好賺嗎?
    這倒讓我有點好奇,按理說,在公司工作了大幾年的員工,離職的可能性不會很大,加上,他在這邊已經做到了經理級,離職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後來故意找他閒聊了一下,以開玩笑的口吻,提起了那件事情。他似乎早已預料到這種情況,並沒有著急反駁,當然也沒有表達任何的其他態度。
  • 都市人的早午餐
    年輕人晚上玩遊戲,看電視劇,網絡小說,熬夜當成家常便飯吃了,怎麼還會有時間去茶樓一件件一碟碟地嘆早茶,那是老人家的事了,再不然就沒有工作無所事事的人,才會那麼悠閒,坐下來慢慢喝一碗粥,雪白的粥裡生滾魚片,碧綠蔥花,再吃塊蘿蔔糕,這一天就這樣心滿意足地開始。
  • 限薪令後U21球員頂薪30萬,降薪幅度最大球員一年損失970萬
    200萬→30萬第五名 戴偉浚 21歲 約150萬→30萬第六名 韓佳奇 21歲 10萬→30萬第七名 郭田雨 21歲 24萬→30萬足協最強限薪令規定,U21球員年薪不得高於看到這條規定,哈蘭德、阿方索戴維斯、桑喬、法蒂、穆科科等球員一定非常慶幸自己不是中國球員。陶強龍曾經號稱是中國最強U18,頂薪加盟大連人隊,卻被禁賽,休息了一個賽季,躺賺1000萬。新政之下,陶強龍也許只能拿到30萬的年薪,縮水970萬。
  • 陳瑤乞丐裝,趙麗穎乞丐裝,關曉彤乞丐裝,看到baby:認真的?
    ,像這個造型中關曉彤穿得很素白,臉上抹了黑炭粉後依舊看出精緻感,只不過關曉彤這眼周是打了眼影嗎?造型簡單披著麻袋,頭髮也像是沒有梳過一樣,不過劉亦菲不愧是被人喊做天仙,這乞丐裝都能駕馭得這麼好。baby在《雲中歌》中也有過乞丐裝的造型,不但沒有一點髒的樣子。baby這臉白白淨淨還給自己打了厚重的腮紅,看到這樣的乞丐裝,很多人都評價angelababy這是比公主還美,怎麼可能是乞丐。
  • 30被說老,年薪一降再降,滬漂朱一龍的自尊和愛情,還守得住嗎
    前面還想著買房跟女朋友結婚安定下來,一眨眼的工夫,就被裁員成了無業游民。他要怎麼跟女朋友交代,以後又該怎麼辦,這時候的他內心應該是複雜的。年薪從40萬改到30萬,最後又改成25萬。每一次鍵盤敲下去的時候,其實觸動的不僅僅是鍵盤,還有他的自尊,他的自信。
  • 年薪百萬不是夢?我們都被律政劇騙了!
    他們認為,你是大律師,你一定會年薪百萬!有的人信了,有的人沒信。可沒有相信的人,看了這些律政劇,也信了。這就很可怕了。我經常遇到一個窘境,親朋好友問我的職業,他們聽到我是律師時都露出一副「你前途不可限量」的眼神,然後覺得我一定賺的盆滿缽滿,每天都是跟身家千萬起步的客戶打交道。然而事實上,客戶標的額再大也不是你的律師代理費。
  • 減肥三餐怎麼吃?學會這個搭配,一日三餐吃得好,照樣瘦
    最近很多寶寶們看到了我分享的減肥食譜後,雖然已經知道了該吃些什麼,但是對於量的掌控還不是很明白。所以,今天就來詳細的給大家解釋一下,想要健康快速瘦下去,到底應該吃些什麼,每種食物又該吃多少最合適?趕緊記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