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冷戰」中後期將戰場突發奇想地引入了太空,陸地上的人們都在緊張地準備著太空「作戰」,在1961年蘇聯率先將乘坐「東方1號」的加加林送入太空,而美國後續在1969年將乘坐「阿波羅11號」的阿姆斯特朗等人成功送上月球,二者之間的太空站開始進入高潮,但是現如今的美國為何不再登月了?轉而將「矛頭」指向了火星,「太空部隊」又是怎麼回事呢?
蘇聯的加加林是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同樣也是第一位從太空中看見地球全貌的一位偉人;美國的阿姆斯特朗是率先登月的第一人,從此在月球上留下人類的第一個腳印,但是成功登月的代價是還有眾多太空人依舊留在了漫無天際的太空中。繼「阿波羅11號」之後再也沒有登月過,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難道51年前首次登月事件一切都是假象嗎?
當「阿波羅11號」登月成功之後網上一直流傳一種說法——阿波羅登月是假的。一致認為假象的證據來源就是飄動的美國國旗出賣了他們,網友們認為在真空中旗子是不會隨風飄動的。但是被稱為「嫦娥之父」的歐陽志遠在做「中國探月計劃」的科普報告中談及「阿波羅11號」並非是一種假象。因為對於太空的熱愛他自己也做過阿波羅的樣品,旗子「隨風飄動」是有原因的。在真空條件下,旗杆是收攏的狀態,登月之後將旗杆扶正,插進土壤之後,旗幟就會飄動起來。所以他認為阿波羅去過月球,至今中國也沒能登月,當然不知道當初阿波羅是否真正登月成功。
除此之外,歐陽自遠還解釋說正是因為阿波羅計劃才直接導致美國的火箭、無線電指導等一系列的高科技工程迅速發展起來,從而帶動美國的整個工業的發展。其實這種說法並無道理,畢竟在「冷戰」起初蘇聯實力要高於美國,當「太空戰」打響之後美國迅速反撲,成為航空界的龍頭老大,甚至是站在了世界第一大國的位置上,雖然美國十分傲慢,但是不至於開這種天大的「玩笑」!
美國為何不再登月還有一種說法——和蘇聯的一場太空較量。「冷戰」最後的結果我們也都知道,美國遙遙領先蘇聯,並且登月計劃只有付出沒有回報,當初為了讓計劃順利進行犧牲了眾多的太空人,同時也耗費了巨資,當沒有了蘇聯這一強大競爭者之後,便放下這種「不恰實際」的登月計劃。可是當美國不再登月的時候,將「矛頭」轉向了火星,並且還成立了獨立的「太空部隊」。美國這一系列動作是要準備「太空大戰」了嗎?
火星的情況就我國而言並沒有拿到第一手準確的資料,但是美國早就已經登陸成功,總是領先世界一步。並且同在明年我國的「天問一號」以及美國的「好奇號」都會成功登陸火星,但是美國卻比中國早兩個月登陸,這足以看出美國的技術有多成熟。轉向火星有一部分是因為火星在40億年前很有可能就是現在的「地球」,並且美國馬斯克計劃在2050年在火星建立火星殖民城市,這樣馬不停蹄地發展火星大概就是在為未來做準備。但是「太空部隊」是怎麼回事?難道是川普知道自己競選會失敗,從而提前準備好的一支獨立的太空戰隊嗎?
早些時候,美國就計劃向國會討要80億美元在2020年建立一支確保美國在太空的主導地位的「太空部隊」,川普在8月9日上午的一個社交媒體上回應了正在籌建「太空部隊」這一計劃的進程。美國為了霸佔太空主導地位難道終於要在太空開戰了嗎?那上一世紀的阿波羅真的是一個騙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