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國和中國都在今年發射火星探測器,又上演「太空競賽」嗎?

2020-11-19 木木講科普

火星是距離我們地球最近的行星,也是人類最早「拜訪」的行星。它有很多方面都與地球相似。有專家認為,火星對我們認識地球的長期演化過程,是十分重要的,火星的現在就是地球的未來,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相關報告來看,火星存在生物的機率很大,表面也可能有大量冰凍水,儘管目前並未發現智慧生物,但仍然有大概率可以在火星上找到細菌、病毒等簡單生命體。所以,誰先尋得火星真相,發現火星上的秘密,那誰便能在該技術領域獨領風騷。因而,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美蘇兩國率先發明出火星探測器來對火星進行探測和研究。

我們都知道,上世紀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國進入了冷戰狀態,隨後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太空競賽。在登月計劃實行的同時還不忘發射火星探測器。先是前蘇聯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再是美國發射。前蘇聯前前後後總共發射了16枚火星探測器,成功的只有4個。而美國發射了8個火星探測器,成功了6個。到了90年代,美國又發射了5個火星探測器,成功了2個。俄羅斯和日本各發射了一個,但都失敗了。有趣的是,印度竟然發射了一個還成功了。由上面這些數據得知,美國在該領域還是更勝一籌。

2020年1月,我國國家航天局向外公布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將於今年7月左右發射,對此,美國航天專家無比驚訝,因為之前有美國專家斷言中國在50內不可能登上火星。一個是否定中國不可能在航天工業方面投入資源,另一個是認為中國的科研人員無法設計出堪用的火星探測器。但是是中國速度還是用事實打了他們的老臉了。

2020年4月24日,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中國火星探測器由三個器件組成,軌道器,著陸器和巡視器,著陸器將會著陸火星低緯度地區。中國火星探測器共攜帶了13臺科學儀器,遙感相機、淺層地表雷達等。按照計劃,「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要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如果此次成功,中國將成為第二個著陸火星的國家,也標誌著我國行星探測的大幕正式拉開。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載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於13時17分25秒器箭分離,準確無誤的進入了預定地火轉移軌道。截止目前它已經飛行了近9000萬公裡,目前一切正常。與此同時,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也在7月30日19點50分,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成功發射,它將要在火星度過大約兩年的時間,並且負責搜尋火星遠古生命的跡象,研究隕坑地質結構,採集並保存幾十個火星樣本。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美國和中國都在今年發射火星探測器呢?難道「太空競賽」又上演了嗎?其實真實原因是因為火星衝日。到底什麼是火星衝日呢?其實就是指火星、地球和太陽幾乎排列成一線,地球位於太陽與火星之間。此時火星被太陽照亮的一面完全朝向地球,所以明亮而易於觀察。據了解火星衝日的間隔約為779天,相當於每兩年發生一次。其實不光是中美兩國在今年七月份發射了火星探測器,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7月20日凌晨01:58分也成功發射了。

而這次火星衝日時間是在2020年10月13日,為了能以最短時間和距離進入火星軌道,一般火星探測器會提前2至3個月發射,也就是說今年7至8月份發射火星探測器最為適合,預計2021年3月至4月左右登陸火星。這樣看來,要是錯過這次機會,那麼還得再等26個月才會遇到這合適的時機。在火星衝日時,地球和火星的距離不足6000萬公裡,對於火星探測器來說,這便是發射的窗口了。

因為只有在這個時候,航天發射人員才能以最小的花費將太空飛行器送往火星,如果錯過此地良機,那便要以數倍的消耗,來達成原定計劃了。不得不說,厲害了我的國。迄今為止,全球總共有40多枚探測器抵達火星,但大約三分之二沒有完成任務便故障了。如果此次任務成功,那我國必然會在火星探測方面取得長足的發展,並遠遠甩開俄羅斯、歐洲甚至美國的同行,也算是一次跨時代的飛躍。

相關焦點

  • 阿聯首枚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新一輪太空競賽拉開帷幕
    火箭升空在日本發射的這枚名為「希望號」(Amal)的火星探測器標誌著一場探索地球鄰星的太空競賽的開始,中國、美國和日本等將會參與其中阿聯表示,希望號在發射後朝著火星運行。阿聯火星任務項目主管奧姆蘭·沙拉夫(Omran Sharaf)在發射約一個半小時後在杜拜告訴記者,探測器正在發送信號。沙拉夫說他的團隊正在檢查數據,但目前一切都很好。
  • 港媒:中國沒和美國進行太空競賽 目前並無殖民太空計劃
    》8月5日發表的文章稱,中美兩國都在2020年7月的時候開展了火星探索任務。中國發射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受到了很大的關注。而有外媒表示,這是中美兩國之間的「太空競賽」。然而港媒在文章中表示,雖然很多媒體都在渲染這樣的氣氛,但中美兩國並未開展所謂太空競賽。 報導稱,中國的主要精力放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因此不會也沒有必要非要在太空中打敗美國,反而改善人民生活條件和消除貧困對中國來說才是中國放在首位關注的內容。
  • 中國把可持續發展放在首位 沒有必要和美國進行太空競賽
    香港《南華早報》8月5日文章,原題:中國對現實的關注優先於與美國的「太空競賽」 毫無疑問,7月是2020年的火星探測季節。在人類對火星進行最近一次探測兩年之後,美國和中國都於上個月開展了火星任務,其中中國在7月23日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 飛向太空一周之後,中國火星探測器傳回一張照片
    近日,天問一號在飛向太空一周,距離地球200萬千米之後,傳回首張照片,這一張照片專門對地球和月球進行了合影拍照,看來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已成功實現彎道超車,看到天問一號升空之後,美國也決定緊追不捨,成功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
  • 何時發射火星探測器?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Sputnik),它標誌著人類進入太空時代。 在成功發射地球衛星之前的1925年,德國工程師霍曼(W. Hohmann)就計算出從地球到其他天體的最節省能量的路線,被稱為霍曼轉移軌道。從地球到火星的霍曼轉移軌道是一條從地球到火星的最節省能量的飛行路線。
  • 中美展開太空競賽?天問一號與毅力號同時升空,火星之旅爭鋒相對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創作不易,關注我,《虎論》軍事,不止軍事20年7月30日,「毅力號」探測器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開啟了向火星的旅程。至此,今年火星窗口期發射的三個探測器,希望號(阿聯)、天問一號(中國)和毅力號(美國),都進入了開往火星的徵程。而後兩者將分別登陸火星地表,並進行巡邏探查,行許多項科學探索活動。
  • 新一輪太空競賽開始,中美俄或同臺競技?俄:美國將在此之前瓦解
    ,時隔兩年多之後,人類再次迎來了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窗口期,因此不少國家在這個夏天執行探測器發射任務。今年將共有三個國家計劃在夏天發射火星探測器,率先發射的是阿聯的「希望號」,然後是中國的「天問一號」,就在前幾天美國的「毅力號」也發射升空了。不久的未來我們將看到火星上同時出現三個國家的探測器,這是前所未見的。目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經啟動第四次火星探測器任務,該探測任務包括一架微型直升機,而它的任務就是嘗試在這一紅色星球上進行首次飛行。
  • 中國「胖五」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太空競賽開始了?
    So……相比於上個世紀在美蘇之間展開的那場太空競賽1.0,除了民族情感和獲得壓制對方的戰略威懾力之外,大國之間,這次又在battle啥?更重要的是,「新太空競賽」和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日常,有干係嘛?但另一個事實是,隨著蘇聯解體,那種不計代價和成本的太空競賽思路也被美國徹底拋棄,進入21世紀後,美國砍掉了火箭在內的很多航天項目,把所有的雞蛋都投入到了太空梭項目上,一切都以省錢為目標。
  • 人類探測火星曆經兩次高潮,今年各火星探測器的科學目標是什麼
    2020年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是26個月一遇的火星探測器發射窗口,中國、美國和阿聯都計劃在此期間發射各自的火星探測器,其中阿聯已於20日率先實施了發射。火星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且距離第二近的行星,所以成為目前除地球以外人類研究程度最高的行星,人類用空間探測器對火星進行探測的歷史幾乎貫穿整個人類的航天史。
  • 三大火星探測器奔向火星:路程已過半將尋找外星生命
    來自地球的三艘宇宙飛船正在前往火星的途中,以尋找生命,並更好地了解這顆紅色星球的大氣和環境。這包括阿聯和中國的軌道飛行器任務,以及中國和美國航天機構的探測車將於2月中旬抵達。目前,每艘飛船都以每小時數千英裡的速度在太空中飛馳,收集兩個世界之間的空間數據並發回地球。
  • 「天問一號」 探測器成功發射 探火之路要經歷什麼?
    長五B火箭今年5月5日首飛成功後,距離長五遙四火箭發射火星探測器只有兩個多月,這意味著,發射平臺和地面支持系統的恢復時間要在原來已縮減基礎上再壓縮30%以上。5月的海南,平均氣溫高達32℃,溼度在80%以上。地面設備恢復作業在沒有任何遮擋的戶外進行,隊員們衣服早已被汗水溼透,沒有人顧得上酷暑,都在爭分奪秒和時間賽跑。
  • 人類對火星的熱情,為何在今年爆發?
    但中國不是今年唯一一個對火星感興趣的國家。 就在中國發射「天問一號」不久,美國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射了「毅力號」(Perseverance),攜帶七種科學儀器及23個攝像頭前往火星耶澤洛撞擊坑附近探測。
  • 美媒:中國連續三年贏得太空發射競賽
    參考消息網11月5日報導美國「突破防線」網站10月30日刊發題為《中國將在太空發射競賽中再次擊敗美國、俄羅斯》的報導稱,中國連續三年贏得太空發射競賽。全文摘編如下: 據美國布賴斯太空與技術公司的一份報告,截至9月30日,中國今年發射的衛星數量已經超過其他任何國家。這將令中國連續三年贏得太空發射競爭。 如果不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話——該公司主要發射自己的「星際連接」計劃,旨在從太空提供全球範圍的網際網路——美國將遠遠落後於中國。
  • 距離旅行者號發射已經42年了,為何人類不再發射星際探測器
    從1957年人類有能力發射人造衛星開始到今天,人類的太空發射任務已經累計超過4000次了,我們發射了很多的探測器,但是真正被人們記住的卻沒有幾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旅行者系列,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旅行者1號,他已經發射升空持續飛行超過42周年了。他是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探測器。
  • 美國一天推遲仨發射,毅力號火星任務也沒能倖免
    最後一個最關鍵都難逃拖延症……儘管推遲發射是業界通病,也是家常便飯,但推遲理由各有不同。 因為這次動用了阿特拉斯V 541火箭,背後仰仗的其實是阿特拉斯系列火箭閃閃發亮的發射履歷——曾經發射諸多大名鼎鼎的深空探測器:太陽神號、海盜號探測器、旅行者號、新視野號、朱諾號……在發射火星探測器上更是無出其右:發射過水手4號、水手9號,鼎鼎大名的好奇號、洞察號,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探測器MAVEN、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火星科學實驗室MSL……作為毅力號火星探測發射商ULA,對待這次重大任務不可為不重視
  • 天問一號發射直播入口 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器直播地址
    天問一號發射直播入口 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器直播地址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將於2020年7月23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火星曆險記」 要克服...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火星曆險記」 要克服哪些難關?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中國郭德綱撕逼不斷,美國「郭德綱」卻準備發射太空飛船
    Geek 君真不明白,為什麼中國最著名的喜劇人就那麼愛撕逼呢?在美國,也有位家喻戶曉的喜劇演員——比爾·奈(Bill Nye),他不但主持的節目爆笑,而且還是一名實實在在的科學家,年底,他的第二艘飛船就要乘著 Space X 的火箭上天了!▲美國喜劇大師比爾·奈
  • ...從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升空。探測器計劃在2021年年初進入繞...
    文 / 冷靜2020-07-14 15:16:09來源:FX168 【受發射場天氣影響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推遲發射】杜拜當地時間7月14日,阿聯航天局和穆罕默德·本·拉希德太空中心聯合宣布,因發射場天氣原因,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將推遲發射
  • 發射成功!火星,中國來了!
    今天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