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天推遲仨發射,毅力號火星任務也沒能倖免

2020-12-23 騰訊網

6月11日傳來三條發射推遲消息,有點小落差。

電子火箭臨陣推遲了。SpaceX發射第8批星鏈推遲了。ULA發射毅力號火星任務推遲了。最後一個最關鍵都難逃拖延症……儘管推遲發射是業界通病,也是家常便飯,但推遲理由各有不同。

電子火箭臨陣推遲

原定今天火箭實驗室打出第12發電子火箭(發射窗口北京時間6月11日12:43~14:32),卻因地面強風,導致發射取消。謹小慎微的發射商數小時後公布了下次發射時間:國際標準時間6月13日4:43,北京時間6月13日12:43。有點反諷味道的是,這次任務恰好綽號「現在別來阻止我」,卻因全球疫情足足推遲了兩個多月。

不管怎樣,因為外部因素導致的推遲,哪怕是臨陣推遲,也都無可厚非,有時候還能贏得同情心。這次任務採用拼車模式一箭五星,包括NASA、美國國偵局NRO、澳大利亞皇家空軍RAAF三家客戶旗下的5顆立方體衛星。傳說中的「一級火箭回收技術」還處在前期測試階段,這次一級火箭還是無動力、非推進式再入,自帶傳感器會收集飛行數據,以供回收控制技術開發。

SpaceX提前一天推遲發射

太空快遞一哥SpaceX,原本嘗試8天雙連發星鏈任務,繼6月4日之後再度發射下一批(第8批1.0版星鏈任務)。原計劃6月12日發射,不過這兩天遲遲未見發射前的靜態點火。SpaceX官方信息披露源也沒有公布發射消息,推遲原因尚不清楚。

好在僅僅推遲一天發射。新發射窗口鎖定:美東時間6月13日5:21(北京時間12日17:21)。這次任務一箭61星,58顆星鏈(全部帶有遮光板)+3顆天星(SkySat 16、17、18)。這將是SpaceX首次推出小衛星共乘模式發射。

這次任務採用一箭第三飛火箭B1059.3,繼續上演海上著陸表演。有望成為SpaceX第54次成功回收火箭、第35次成功海上回收火箭、OCISLY當然我還愛著你第27次成功回收火箭。高頻發射復用火箭,自帶高級感,還要更好看。

ULA發射毅力號推遲了

原定首個發射日7月17日,最新推遲到7月20日。問題是發射商靠譜不?不會再推遲?全權負責發射毅力號火星任務的發射商,不是別人正是美國聯合發射聯盟ULA。

根據該公司CEO託裡·布魯諾Tory Bruno「坦誠透露」:因出現起重機損壞問題,毅力號火星任務發射時間推遲到7月20日。他補充解釋,起重機控制器出現了故障,大概需要三天時間修理。

請注意,此時此刻距離7月17日還有37天!這位高級職業經理人好像在說:「三天維修時間」是法定節假日,神聖不容侵犯!工作日只能順延,絕對是不能擠出來的。不難想像,如果換做馬斯克根本就不會讓這種理由存在,更不會親口說出來丟人現眼。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搶修!

但ULA就是大牌兒,美國「國企發射商」耍的大牌兒,可以堂而皇之耍到全球矚目的火星2020任務上。

要知道,人家自稱是「美國最安全可靠的發射承包商」,腰板兒很硬,後臺更硬。2006年由美國兩大藍血巨頭:波音、洛克希德·馬丁平分股份聯手合資組建,所以取名:聯合發射聯盟。這是雙寡頭產下的巨嬰,在接下來十年裡徹底壟斷了美國國防部、國家偵察局的國家安全發射任務。甚至在2011~2017財年,拿下美國政府高達146億美元發射合同,吞食近一半的聯邦政府發射預算,控制95%的中型發射任務。以至於屢屢開出發射天價:德爾塔重型火箭每次發射費4億美元,外加「發射準備費」5億美元。直到SpaceX羽翼豐滿、平權分爭,才有所收斂。高價低效的國企型發射商ULA,高效低價的私營發射商SpaceX,正好代表了美國目前兩大發射陣營。孰強孰弱?誰能走得更遠?

一地感嘆過後,還是回到發射任務上來。對於ULA來說,發射大名鼎鼎的毅力號火星任務早已是囊中取物,早有定論。因為這次動用了阿特拉斯V 541火箭,背後仰仗的其實是阿特拉斯系列火箭閃閃發亮的發射履歷——曾經發射諸多大名鼎鼎的深空探測器:太陽神號、海盜號探測器、旅行者號、新視野號、朱諾號……在發射火星探測器上更是無出其右:發射過水手4號、水手9號,鼎鼎大名的好奇號、洞察號,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探測器MAVEN、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火星科學實驗室MSL……作為毅力號火星探測發射商ULA,對待這次重大任務不可為不重視,事實上早在疫情高發期就在運籌帷幄,調運阿特拉斯V型541火箭各組件運抵佛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41號發射位。

4月中旬半人馬座上面級經由陸路最先抵達;5月18日火箭第一級搭乘安東諾夫AN124 100大型貨機,從阿拉巴馬州迪卡特空運抵達,隨後開始在阿特拉斯航天飛運營中心ASOC垂直組裝整箭。

這款阿特拉斯V型541火箭(Atlas V 541),541代表:5米直徑整流罩;4個固體燃料助推器;1臺半人馬座發動機(上面級)。

第一級火箭:通用核心推進器CCB(配備單臺俄羅斯制RD-180發動機),直徑3.8米,高度32.5米,推進劑使用高純度煤油+液氧。推進時間253秒,可產生約86萬磅推力(相當於390噸推力)。固體燃料助推器:高度17米,直徑1.6米,採用AJ-60A發動機,使用端羥基聚丁二烯推進劑HTPB,推進時間94秒,可產生38萬磅推力(相當於170噸推力)。

第二級火箭:火箭上面級(配備單臺半人馬座發動機RL10C-1),直徑3米,高度12.6米,推進劑使用液氫+液氧。推進時間842秒,可產生2.2萬磅推力(相當於10噸推力)。

整流罩:直徑超過5米(5.4米),內部使用達4.57米,長度26.5米,由瑞士RUAG太空公司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製成。阿特拉斯V型541火箭近地軌道最大運力:17.443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最大運力8.29噸。基礎發射價1.45億美元。目前為止這款火箭發射過6次,全部成功發射。這次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任務屬於541配置火箭第7次發射,同時是阿特拉斯V型系列總計第85次發射。

毅力號火星使命

作為美國新一代火星車,毅力號有多厲害?來看看它的不凡簡歷——瞄準發射窗口:美東時間2020年7月20日~8月11日運載火箭:阿特拉斯V型541火箭發射地點:佛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41號發射位著陸時間:2021年2月18日著陸地點:傑澤羅隕石坑即將發射的毅力號,由NASA旗下加州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研製,是美國總計部署的第5個火星車。

▲同時帶有首架行星探測直升機獨創號/機智號Ingenuity。這將是人類首次部署在另一個星球的探測直升機,有望在火星嘗試飛行30個火星日(31個地球日),為下一代直升機探測器積累更多經驗。

高端裝備:攜帶8組主要儀器設備,包括就地資源利用,製造火星氧氣實驗設備(MOXIE)、研究巖石成分的超級成像儀(SuperCam)等;準備保存數十種火星樣本;裝備多達23個攝像頭;自帶麥克風,駕駛和收集樣本時錄製同期聲。

毅力號使命:用最尖端的探測技術找到火星生命的最直接證據。作為現役火星車好奇號的後繼者和升級版,毅力號將進一步尋找火星生命跡象,探測火星地質、環境條件,存儲火星樣本,為未來樣本返回任務做準備。

後續任務:在未來火星探索後續任務中,還會完成由好奇號、毅力號採集的火星樣本返回地球,這將是人類首次主動採集/帶回火星第一手樣本。

探火有多難?

火星是除了月球之外,人類熱情最大、探測和嘗試登陸任務次數最多的外星球,也是最有希望、最有條件讓人類首先登陸的行星。從最早一次失敗嘗試,即1960年10月10日蘇聯發射第一顆探測器「火星1A」號,一直到最近一次成功登陸,即2018年11月26日洞察號著陸器,人類共執行過44次火星探測任務,包含56個探測器任務。其中19次任務成功,25次失敗,成功率只有43%。迄今為止成功登陸的探測器只有8個:海盜1和2號、探路者、勇氣號、機遇號、鳳凰號、好奇號、洞察號。成功行駛的火星車只有4輛:探路者、勇氣號、機遇號、好奇號。目前,仍在火星表面上正常工作的只有2個探測器(好奇號火星車、洞察號著陸探測器),還在正常運行的軌道探測器有6個(NASA奧德賽、ESA火星快車、NASA火星勘察軌道器、NASA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任務探測器、歐俄探索火星生命微量氣體軌道器、印度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這意味著,如果毅力號能在明年2月18日成功登陸並順利運行的話,將成為目前第二輛在火星表面行駛工作的火星車,與好奇號作伴,遙望於紅色星球上。同時將成為人類史上成功行駛的第5輛火星車,當然,這5輛全由NASA包攬。

2020探火扎堆年

經過60年持續發射和探測,人類對這顆紅色星球的拼圖已經基本完成,但人類探索精神遠遠不滿足於此。最近一個火星登陸窗口期就在2020年今夏,現有三個任務蓄勢待發,集中奔向火星。

中國首次獨立探火任務——天問一號探測任務

目前瞄準:北京時間2020年7月23日~8月5日

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任務

目前瞄準:美東時間2020年7月20日~8月11日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任務

目前瞄準:國際標準時間2020年7月14日~8月4日

火星是人類最想登陸的行星,各大國爭相逐鹿的新目標,是太空探索的下一個制高點。探索火星的過程將提升人類文明,認清宇宙與生命的意義,同時還會產生一系列副產品與成果,使眼前的人類社會受益,其深遠意義或將超過阿波羅登月。

相關焦點

  • 搬去火星住?「」毅力「號」幫你探探路
    「「毅力」號」是一項「對於美國非常重要的任務,當然,這也是對於世界來說非常非常重要的任務。」「「毅力」號」位於加州帕薩迪納的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控制中心遭遇了一場地震,這也使得這場發射更加精彩。除了實驗室解說員有些驚訝之外,倒數發射沒有受到影響。NASA在發射前舉辦盛大儀式慶祝登火,不過因為疫情影響活動在線上舉辦。
  • NASA 核動力火星車帶上無人機探索生命!1090 萬人訂了票的「毅力號...
    踏上火星漫遊,本就是一項重重困難的任務;而由於運載火箭 Atlas V-541 在測試環節中問題頻出,「毅力號」發射任務也不得已再三推遲。同時,「毅力號」還將採集火星上的巖石和土壤樣本,從而為之後的火星採樣返回任務做準備。實際上,此次任務在方方面面都將人類想要登上火星的美好願望展現了出來。此次,「毅力號」將攜帶太空衣 5 個部位的不同材料樣本進入火星,以期在火星的強烈輻射下進行測試,直接解決「太空人未來要在火星上穿什麼太空衣」的問題。
  • ...火星漫遊車|nasa|毅力號|火星|甘迺迪航天中心|月球|好奇號火星車
    2020年3月16日,一個標牌被安裝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的毅力號火星漫遊車上,以紀念美國宇航局的「向火星發送你的名字」活動。三個矽晶片(左上角)上印製了10,932,295個名稱以及來自美國宇航局的「漫遊車命名」競賽的155個決賽入圍者的文章。
  • NASA毅力號登陸火星的七件事
    毅力號火星漫遊車(之前又名「火星2020」)於2020年7月30日發射,經過長達七個月的飛行後,預計在2021年2月18日登陸火星,計劃在火星表面的耶澤洛隕石坑著陸,NASA之前的研究表明,耶澤洛隕石坑在數十億年是一個湖泊,水深超過250米,在這裡或許能發現生命存在的跡象。
  • 發射倒計時:120秒了解NASA「毅力」號火星車
    > 發射倒計時
  • NASA公布「毅力號」火星車的5項任務,擔心無人機不能飛行!
    NASA在2020年夏季發射的「毅力號」探測器將在2021年2月18日到達火星,目前探測器距離火星還有8000萬公裡,上一次NASA發射火星探測器還是2011年發射的「好奇號」,最新的「毅力號」探測器的製作費用也達到了驚人的27億美元,NASA對於這輛充滿了高科技的火星車也抱有非常大的期望,目前
  • 阿聯首枚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新一輪太空競賽拉開帷幕
    阿聯表示,希望號在發射後朝著火星運行。阿聯火星任務項目主管奧姆蘭·沙拉夫(Omran Sharaf)在發射約一個半小時後在杜拜告訴記者,探測器正在發送信號。沙拉夫說他的團隊正在檢查數據,但目前一切都很好。
  • 【番外】NASA Perserverance 毅力號火星車即將著陸,準備好拍攝慶祝視頻了嗎?
    自從 2020 年 7 月 30 號發射,6 個月過去了,如果一切順利,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毅力號就要於 2 月 18 日降落在直徑約 45 公裡的火星傑澤羅隕石坑 | Jezero Crater 內部!火星登陸已經從幾個月,縮短到僅僅不到一周,無數天文迷已經翹首以待,毅力號團隊更是正在為降落做最後準備。
  • 「毅力號」尋找火星生命困難重重,專家均不看好,只因那裡風太大
    ,今年7月30日,NASA發射了迄今為止技術最厲害的火星車「毅力號」,希望可以通過「毅力號」解開火星的生命之謎,前段時間,曾經有科學家預言,「毅力號」或許可以幫助人類在未來100年內成功登陸火星。 不過,在一些外媒評論中,卻認為「毅力號」尋找火星生命的任務難度極大,因為火星上的氣候環境實在是太惡劣了,而且研究顯示,39億年之前,火星上的磁場就已經消失了,此後的火星一直處於惡劣的環境之中,所以,即使真的存在過生命,在多年的侵蝕之下,化石或許也很難被找到了。
  • 川普一家人白跑一趟,美國載人龍飛船為何推遲發射?
    原定於北京時間5月28日凌晨4時33分(美東時間5月27日下午16時33分),美國計劃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發射中心發射獵鷹9號和載人龍飛船,並將兩名航天員送往國際空間站。 如果這一發射任務成功,將成為美國近10年來在本土實施的首次載人航天發射。
  • 為何美國和中國都在今年發射火星探測器,又上演「太空競賽」嗎?
    有專家認為,火星對我們認識地球的長期演化過程,是十分重要的,火星的現在就是地球的未來,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相關報告來看,火星存在生物的機率很大,表面也可能有大量冰凍水,儘管目前並未發現智慧生物,但仍然有大概率可以在火星上找到細菌、病毒等簡單生命體。所以,誰先尋得火星真相,發現火星上的秘密,那誰便能在該技術領域獨領風騷。
  • 天問一號與毅力號同時升空,火星之旅爭鋒相對
    創作不易,關注我,《虎論》軍事,不止軍事20年7月30日,「毅力號」探測器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開啟了向火星的旅程。至此,今年火星窗口期發射的三個探測器,希望號(阿聯)、天問一號(中國)和毅力號(美國),都進入了開往火星的徵程。而後兩者將分別登陸火星地表,並進行巡邏探查,行許多項科學探索活動。
  • 何時發射火星探測器?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Sputnik),它標誌著人類進入太空時代。 在成功發射地球衛星之前的1925年,德國工程師霍曼(W. Hohmann)就計算出從地球到其他天體的最節省能量的路線,被稱為霍曼轉移軌道。從地球到火星的霍曼轉移軌道是一條從地球到火星的最節省能量的飛行路線。
  • NASA計劃專門向火星派出一個任務 將火星樣本送回地球
    NASA計劃專門向火星派出一個任務 將火星樣本送回地球 來源:cnBeta.com • 2020-11-11 11:44:43
  • NASA毅力號明年2月登陸火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展示了重達一噸的「毅力」號火星車將如何在明年2月18日登陸火星。「毅力」號火星車將被送往火星上一個名為「傑澤羅」Jezero的隕石坑,去尋找火星曾經存在生命的證據。但要進行這項研究,火星車必須首先實現軟著陸。登陸火星的一系列程序通常被稱為「恐怖七分鐘」,之所以這麼說是有充分理由的。
  • 箭指蒼穹2020,目的地——火星
    人類進入航天時代後,對火星的探索就進入了全新時代。在那個美蘇冷戰,劍拔弩張的年代,火星自然成了「兵家必爭之地」。總的來說,那個時期美蘇兩國發射的眾多火星探測器中,蘇聯總是先行先試,且在數量上多於美國。美國則是後發制人,求穩求精。到了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航天事業,可已輝煌不再。世界兩極格局也隨之被打破,探索火星的國家也多了起來。
  • SpaceX取消獵鷹9號今天的發射 NROL-108任務推遲24小時
    SpaceX已經更新了原定於今日的獵鷹9號發射計劃,推遲了本應是該公司2020年最後一次發射的NROL-108任務。今天上午,位於佛羅裡達州的美國宇航局甘迺迪航天中心開啟了三個小時的發射窗口,直到美國東部時間中午。
  • 2021年全球航天發射序幕拉開,五大看點值得期待
    2020年是世界的航天大年,多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奔向火星;美國恢復載人航天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從月球採樣返回,這些任務都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那麼,2021年,世界航天任務又有何看點呢?  多國火星探測器進入軌道  去年7月,阿聯、中國和美國的火星探測器先後發射升空,奔向火星。經過長途跋涉,三國探測器將在今年2月臨近火星時完成「關鍵剎車」,讓自己被火星引力捕獲,成為火星的衛星。
  • 登陸火星,深空探測,載人航天
    我國的「天問一號」任務是中國獨立自助研發的第一個火星任務,我們將看到軌道飛行器、著陸器和火星車三位一體來探索這顆紅色星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還向火星發射了第一個任務「希望號軌道器」,以激勵「下一代」。Image: NASA/JPL-Caltech美國宇航局NASA的火星漫遊車「毅力」號於2020年7月30日發射升空,將於2月18日抵達火星。如果著陸順利,「毅力號」將是第五個到達火星的漫遊車,其他的分別是「探路者號」、「勇氣號」、「機遇號」和「好奇號」(其他著名的探測器,如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是著陸器,而不是火星車)。
  • 登陸火星、阿瑟·c·克拉克的骨灰將...
    太空工業正在迅速發展,火星目前是最熱門的任務目的地。美國NASA將繼續其對火星上生命的長期探索。它將把火星樣本儲存在地球上供最終分析,並測試有史以來第一架名為「機智號」(ingenious)的火星直升機。我國的「天問一號」任務是中國獨立自助研發的第一個火星任務,我們將看到軌道飛行器、著陸器和火星車三位一體來探索這顆紅色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