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首枚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新一輪太空競賽拉開帷幕

2020-11-19 無為有知

據《時代周刊》報導,周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一顆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踏上了為期7個月的火星之旅,開啟了阿拉伯世界的首次星際旅行。

火箭升空

在日本發射的這枚名為「希望號」(Amal)的火星探測器標誌著一場探索地球鄰星的太空競賽的開始,中國、美國和日本等將會參與其中。

阿聯表示,希望號在發射後朝著火星運行。

阿聯火星任務項目主管奧姆蘭·沙拉夫(Omran Sharaf)在發射約一個半小時後在杜拜告訴記者,探測器正在發送信號。沙拉夫說他的團隊正在檢查數據,但目前一切都很好。

激動的中東富豪

人們歡呼鼓掌,一位女士喜極而泣。

「希望」號將於2021年2月抵達火星,這一年是阿聯建國50周年紀念日。

當天早上6點58分(北京時間20日五點58分),希望號搭乘三菱重工的H-IIA火箭從位於日本南部一個小島上的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衝向藍天。三菱公司表示,探測器已經成功與火箭分離,現在開始了單獨飛行。之前由於暴風雨天氣,發射推遲了五天。

觀看直播的阿拉伯女性

在杜拜的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當火箭升空時,身穿傳統白色長袍的阿聯男子和身穿黑色長袍的阿聯婦女都驚呆了。當火箭分離時,一群坐在地上的阿聯男子發出了歡呼聲。他們開始鼓掌,其中一人用為防範新冠而帶上的口罩擦眼淚。

「很高興看到今天一切都按計劃進行。看起來一切都在正軌上。對於像阿聯這樣的國家來說,向火星發射飛行器是太空探索的一大步。」天文學家弗雷德·沃森說。

「前往像火星這樣的行星是一個非凡的成就。」

作為太空競賽的最新入局者,阿聯已成功將三顆對地觀測衛星送入軌道。其中兩枚由韓國研發,由俄羅斯發射,第三枚由日本發射。

對依賴石油的阿聯來說,火星希望任務的成功將是他們向太空探索邁出的重要一步。不到一年前,阿聯成功將首位太空人哈扎·阿里·阿爾曼索裡(Hazzaa Ali Almansoori)送入太空。去年秋天,他在國際空間站呆了一個多星期。

阿聯的目標是在2117年前在火星上建立人類殖民地。

「阿拉伯青年發出了一個非常強烈的信號,如果阿聯能夠到達了火星,在不到50年裡,他們可以做得更多,」奧木蘭·拉夫是阿聯火星任務的項目總監,他在星期天對美聯社記者說道。

參與該項目的阿聯人還承認,它代表著整個阿拉伯世界向前邁出了一步。在戰爭和混亂席捲阿拉伯世界之前,阿拉伯世界曾是數學家和科學家的故鄉。

他說:「因此,該地區在過去幾十年,如果不是幾百年的話,一直在經歷困難時期。「現在我們有了阿聯的例子,這個國家正在推進自己的科學計劃,也在展望未來和該地區的未來。」

在首次火星任務中,阿聯選擇了合作夥伴,而不是選擇獨自完成。

日本會津大學的天文學家渡邊淳彌說:「即使有充足的資金,開發一個太空飛行器也不容易。」

阿聯科學家與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合作。飛船在博爾德組裝並運送到日本,日美都希望擴大與這個富裕且政治穩定的中東國家的關係。

據阿聯項目經理奧姆蘭·沙拉夫(Omran Sharaf)說,希望號的發射花費了2億美元。未來在火星上的運營成本尚未透露。

「希望」號大約有一輛小汽車大小,攜帶三個儀器,在圍繞這顆紅色星球至少兩年的時間裡,它會研究火星的高層大氣和監測氣候變化。它將跟隨2014年NASA發射到火星的Maven軌道飛行器,研究火星是如何從最初10億年那個溫暖潮溼、可能有微生物存在的世界,發展成今天這種寒冷貧瘠的星球的。

「希望」號還計劃發回火星天氣變化的圖像。

日本是美國的盟友,長期以來一直在國防和太空技術方面進行合作。

資源匱乏的日本傳統上與中東國家保持著友好關係。近年來,日本不斷加強與阿聯的貿易和防務關係,現在正尋求擴大其太空業務。

美國和中國計劃在未來幾天執行另外兩個火星任務。美國計劃發射一個名為「毅力」的火星車,尋找古代生命的跡象,收集巖石和土壤樣本,然後返回地球。發射定於7月30日。中國計劃用軌道飛行器和火星車探索火星,研究火星表面,尋找水和冰。發射定於7月23日左右。

毅力號火星車

日本則計劃在2024年執行自己的火星任務。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計劃向火星衛星火衛一(Phobos)發射一艘太空飛行器,收集樣本,並於2029年帶回地球。

相關焦點

  • 新一輪太空競賽開始,中美俄或同臺競技?俄:美國將在此之前瓦解
    ,時隔兩年多之後,人類再次迎來了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窗口期,因此不少國家在這個夏天執行探測器發射任務。今年將共有三個國家計劃在夏天發射火星探測器,率先發射的是阿聯的「希望號」,然後是中國的「天問一號」,就在前幾天美國的「毅力號」也發射升空了。不久的未來我們將看到火星上同時出現三個國家的探測器,這是前所未見的。目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經啟動第四次火星探測器任務,該探測任務包括一架微型直升機,而它的任務就是嘗試在這一紅色星球上進行首次飛行。
  • 為何美國和中國都在今年發射火星探測器,又上演「太空競賽」嗎?
    因而,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美蘇兩國率先發明出火星探測器來對火星進行探測和研究。我們都知道,上世紀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國進入了冷戰狀態,隨後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太空競賽。在登月計劃實行的同時還不忘發射火星探測器。先是前蘇聯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再是美國發射。前蘇聯前前後後總共發射了16枚火星探測器,成功的只有4個。而美國發射了8個火星探測器,成功了6個。
  • ...從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升空。探測器計劃在2021年年初進入繞...
    文 / 冷靜2020-07-14 15:16:09來源:FX168 【受發射場天氣影響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推遲發射】杜拜當地時間7月14日,阿聯航天局和穆罕默德·本·拉希德太空中心聯合宣布,因發射場天氣原因,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將推遲發射
  • 全村人的希望還是火星探索的希望?阿聯「希望」號飛船將於下周升空
    阿聯「希望」號火星軌道探測器 騰訊科技訊 7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下周阿聯的「希望」號火星軌道探測器將發射升空,這是阿聯的第一個星際任務,其希望通過此次任務激勵該地區並推進對火星的探索
  • 中美展開太空競賽?天問一號與毅力號同時升空,火星之旅爭鋒相對
    創作不易,關注我,《虎論》軍事,不止軍事20年7月30日,「毅力號」探測器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開啟了向火星的旅程。至此,今年火星窗口期發射的三個探測器,希望號(阿聯)、天問一號(中國)和毅力號(美國),都進入了開往火星的徵程。而後兩者將分別登陸火星地表,並進行巡邏探查,行許多項科學探索活動。
  • 新探測器、新飛船、新火箭……你方唱罷我登場
    各種新探測器、新飛船、新火箭在經歷漫長的研發製造測試後,即將你方唱罷我登場。現在讓我們一起列數今年將會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航天熱點。火星探測三路齊至月球深空熱鬧非凡類似1986年「五星齊出」的「哈雷艦隊」一樣,2020年中國、美國、阿聯三國火星探測器不約而同奔向火星,並將於今年陸續抵達火星。
  • 2021年全球航天發射序幕拉開,五大看點值得期待
    2020年是世界的航天大年,多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奔向火星;美國恢復載人航天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從月球採樣返回,這些任務都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那麼,2021年,世界航天任務又有何看點呢?  多國火星探測器進入軌道  去年7月,阿聯、中國和美國的火星探測器先後發射升空,奔向火星。經過長途跋涉,三國探測器將在今年2月臨近火星時完成「關鍵剎車」,讓自己被火星引力捕獲,成為火星的衛星。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火星曆險記」 要克服...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火星曆險記」 要克服哪些難關?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新華社 發據新華社電 「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 何時發射火星探測器?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Sputnik),它標誌著人類進入太空時代。 在成功發射地球衛星之前的1925年,德國工程師霍曼(W. Hohmann)就計算出從地球到其他天體的最節省能量的路線,被稱為霍曼轉移軌道。從地球到火星的霍曼轉移軌道是一條從地球到火星的最節省能量的飛行路線。
  • 新冠疫情擋不住人類向科技進軍 聚焦火星月球小行星和疫苗開發
    中國小康網12月31日訊 老馬 火星年,火星和地球距離最短、最適宜發射火星探測器的一個時間窗口開啟,7月,阿聯、中國和美國相繼發射了火星探測器,預計2021年2月抵達目的地。歐盟和俄羅斯原計劃在這個窗口期發射火星探測器,但因為各種原因錯過了時機。
  • 飛向太空一周之後,中國火星探測器傳回一張照片
    近日,天問一號在飛向太空一周,距離地球200萬千米之後,傳回首張照片,這一張照片專門對地球和月球進行了合影拍照,看來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已成功實現彎道超車,看到天問一號升空之後,美國也決定緊追不捨,成功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
  • 人類探測火星曆經兩次高潮,今年各火星探測器的科學目標是什麼
    2020年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是26個月一遇的火星探測器發射窗口,中國、美國和阿聯都計劃在此期間發射各自的火星探測器,其中阿聯已於20日率先實施了發射。火星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且距離第二近的行星,所以成為目前除地球以外人類研究程度最高的行星,人類用空間探測器對火星進行探測的歷史幾乎貫穿整個人類的航天史。
  • 馬斯克尬舞開啟新一輪太空競賽,我們如何實現太空漫步?
    圖源/Pixabay這是一場新的「太空競賽」,誰先將衛星送上天空,誰便在太空佔有一席之地。中國巨型星座在秋季初露端倪。會在太空閃爍的「瓢蟲一號」是九天微星發射的瓢蟲系列衛星的主星,兩年前在酒泉衛星基地升空。它會用摩斯密碼「說話」,會和地球、太空「拍自拍」。「瓢蟲一號」讓普通人和衛星的聯繫前所未有緊密,人們通過它,仿佛真的可以觸摸到星空。
  • 「火星生意」三部曲-虎嗅網
    7月27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升空4天後,在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發回了地月合影的畫面。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首個首次探索火星就完成軟著陸任務的國家。「天問一號」並不孤獨。這個月,阿聯和美國也會發射火星探測器,其中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還會探索火星生命存在過的痕跡。地球上有一群人等待這顆神秘的紅色星球更多秘密被揭開。2020年,火星探索熱潮再度到來。
  • 三大火星探測器奔向火星:路程已過半將尋找外星生命
    來自地球的三艘宇宙飛船正在前往火星的途中,以尋找生命,並更好地了解這顆紅色星球的大氣和環境。這包括阿聯和中國的軌道飛行器任務,以及中國和美國航天機構的探測車將於2月中旬抵達。目前,每艘飛船都以每小時數千英裡的速度在太空中飛馳,收集兩個世界之間的空間數據並發回地球。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進入發射臺,「天問一號」火星任務準備發射升空
    根據中國國有的新華通訊社報導,星期五上午,長徵五號火箭及其珍貴的載荷垂直運輸至中心的發射區域,用時約兩小時。發射團隊將在發射前對火箭進行最終測試。據新華社報導,長徵五號火箭已經進行了幾次試驗性發射,但天問一號的發射升空標誌著火箭的操作性的首次亮相。
  •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抵達發射臺,升空中國「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
    據中國日報網07月17日消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抵達發射臺,升空中國「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 2020年7月17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抵達發射臺,在海南省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發射中國「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張高翔攝/中國日報網]2020年7月17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抵達發射臺,在海南省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發射中國「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張高翔攝/中國日報網]2020年7月17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抵達發射臺,在海南省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發射中國「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17期:長五B火箭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
    「胖五」火箭的兄弟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華麗首秀,成功首飛。重約22噸的中國航天員「新座駕」的試驗版——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等載荷的組合體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已完成了前兩步——載人飛船階段和空間實驗室階段。今天第三步空間站建設階段大幕拉開。
  • ...專家:「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意義重大 中國邁出鼓舞人心的一大步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 新華社記者胡喆攝國際在線專稿:7月23日,中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
  • 「火星生意」三部曲:失落的夢想、狂野的淘金潮和荒誕的PPT項目
    2 今年1月,SpaceX再度提出,打算在2050年之前用火箭把100萬人送上火星。 黑色背景中,一大一小兩輪「新月」。7月27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升空4天後,在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發回了地月合影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