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年僅22歲的滾石樂隊主唱米克·賈格爾坐在貝克街的一條鵝卵石路上:身著華麗西服與領帶,輕抬下顎,看似淡然而挑釁地看向前方。同樣年輕的攝影師Gered Mankowitz摁下快門,將時代的兩個經典裝入了相框:迅速風靡的英倫搖滾和那年夏天最新發布的阿斯頓·馬丁DB6 ,狂躁而激烈的青年文化與代表著高貴、激情與精湛工藝的明星跑車完美融合。
半個世紀過後,傳承著百年經典的英倫奢華跑車製造商阿斯頓·馬丁在不懈追求超凡性能與優雅外型的同時,不斷突破自我,推出了首款SUV DBX,成為品牌歷史上的又一重要裡程碑。這款集超跑運動性能與SUV多功能性於一身的新款車型,展現了阿斯頓·馬丁對當代都市文化與時代精神的細緻觀察,同時以機械工業之美與奢華體貼的行車體驗詮釋了經典品牌永恆不變的魅力。
展覽現場,上生· 新所海軍俱樂部
6月6日-14日,阿斯頓·馬丁攜手8位當代藝術家/團體,共同展開「出界,入格—阿斯頓·馬丁首款SUV DBX逐美之行」 。通過藝術家獨特的創作語言與DBX一同為觀眾呈現藝術與工業、創新與經典相互碰撞、結合後所迸發的火花。
展覽現場,上生· 新所海軍俱樂部
出界 入格
充滿突破與探索的藝術之旅
張恩利,《迷彩球3》局部,2014-2015,地球儀、丙烯顏料
張恩利,《嚴肅的人》,2020,布上油畫,170 x 150 cm
展廳一側,由中國美術學院現代書法研究中心研究員任天進先生親自題詞的「出界入格」,以遒勁有力的線條展現了流動與平衡之美。一旁高入雲的繪畫《zoomzoom》則將藝術與機械運動更為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zoom」意為汽車飛速駛過所產生的轟鳴聲,畫面上如山巒層疊般的線條不僅將高速運動的刺激感賦予了視覺形象,也讓觀眾仿佛被吸入作品中一般,體驗著失真與緊張感並駕齊驅的感受。
任天進,《出界入格》,2020,紙上水墨,220 cm x 68 cm
高入雲,《zoomzoom》,2019,布上綜合材料,190 x 440 cm年輕的上海藝術家王一本次帶來了兩件作品:繪畫《重疊2020-2》不同於以往明快的純色創作,以幽深的色系與近百層縱橫交錯的筆觸,使作品色彩呈現出多稜鏡一般的轉折相連;《初級結構》邀請觀眾親自動手,對豐富鮮亮的樹脂模塊進行重新排列、搭建,形成任意的生活景觀,打破對日常物的想像局限。
藝術家陳欣從阿斯頓·馬丁的線條工藝與文化輻射兩方面入手,構建出了妙趣橫生又引人遐思的場景。她在牆面上用LED燈管勾勒出與阿斯頓·馬丁有著各種聯繫的文化名人形象及經典車款名字,直白而豐富的文字圖像,為經典與歷史再次注入了活力。懸掛在空中的LED燈管裝置,則由三款阿斯頓·馬丁經典車型的輪廓線組成,粉、藍、黃分別代表了DBX、DB5和DB10 一脈相承卻各有千秋的流線外型,簡練的線條生動展現了阿斯頓·馬丁跑車系列的靈動與優雅。
陳欣,《未來的網絡考古學家探訪Aston Martin》,綜合材料
施勇的作品由一堆倒置的霓虹燈組成,文字則來自於藝術家一位朋友所寫的詩歌。排列成行的字句,通過房間的一面鏡子似乎被延伸至了無限的遠方。幻化成光暈、看似無法閱讀的文字,在細看之下卻也能略讀一二,在這樣的虛實之間,藝術家帶領著觀眾質疑著現實與幻想的邊界。
施勇,《一堆幸福幻想》,2009,霓虹燈,尺寸可變
藝術組合「分號C」使用計算機生成語言進行創作,這次他們的作品《時間之花》將DBX車款聲音頻域的變化糅合進數字生成的花與流體,以抽象的方式解讀這款車型的獨特之美。
本次展覽上,有兩組作品來自藝術家倪志琪與阿斯頓·馬丁的特別合作,結合了其常用的創作元素以及馬丁的經典文化圖像。《Punctum系列》用彩色塑料包裹起了名人政客與阿斯頓·馬丁經典車型的合影與故事,包括「007電影系列」中的用車以及黛安娜王妃、威廉王子等,表面的塗鴉文字說明了這些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在空間內製造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倪志琪,《Punctum》系列,2019-至今,綜合材料在他另一件作品中,則採用了阿斯頓·馬丁長期合作夥伴Bridge of Weir提供的Caithness豪華全粒麵皮革。它們被切割成大小不同的長條狀,拼貼成了一幅看似平面的繪畫,隱去了皮革的質感,呈現出了不同的風景。
倪志琪,《A.M系列No.1》,2020,皮革與毛氈,182x138cm回憶起與阿斯頓·馬丁的初次相遇,倪志琪說道:「90年代初,我第一次赴倫敦,在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附近與一輛銀色阿斯頓·馬丁DB6邂逅,讓我至今記憶猶新。雨過天晴,陽光透過雲層照射在銀色的DB6車身上,車身頓時閃耀出一種很神奇的色彩光影,這道光仿佛把英倫的優雅氣息帶向了未來,從那以後我就成了一位阿斯頓·馬丁的車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