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覺醒》你還在刷抖音停不下來?要麼混吃等死要麼覺醒成長

2020-12-23 騰訊網

有空找朋友去聚餐唱歌,喝到爛醉經常熬夜,從不主動看書運動,空閒的時間就是看搞笑視頻刷微博玩遊戲,反正就是不想動在床上躺著。

年末了,如果你還在這樣,碌碌無為,真的應該看看這本書了,讓你重新覺醒,擺脫平庸,做一個全新的自己。

其實作者也是這群人中的一個,碌碌無為,向生活低頭,不知道該幹點什麼。直到自己的好朋友命運發生驟變,他突然想到,如果這些意外發生在自己身上,那麼自己會怎麼樣?自己該怎麼辦?於是前所未有過的危機湧上心頭,36歲的他想開始做出改變,主動出擊,主動覺醒。

一 大腦的三種分類

書中把人腦分為三種

理智腦源於靈長動物時代,主管認知。

情緒腦源於哺乳動物時代,主管情緒。

本智腦源於爬行動物時代,主管本能。

在書中作者說明,本能腦已經有近3.6億年的歷史,情緒腦有2億年的歷史,而理智腦出現的時間僅僅才有250萬年。當本能腦情緒腦理智腦出現歧義時,由於理智腦形成時間短,自然不如本能腦和情緒腦強大。

那麼你為什麼刷抖音停不下來呢?

你的理智腦被情緒腦和本能腦所綁架,無力自拔,情緒腦和本能腦掌握著你的身體。

一方面情緒腦和本能腦掌握著你的身體讓你享受放鬆,另一方面理智腦告訴你要去學習。要改變這種現狀的方法很簡單,刷完一條抖音以後停下來給自己理智腦一個反應的時間。當你的理智腦重新掌控你的身體的時候,你就可以擺脫本能腦的控制。當你的智腦控制你的身體,你就開始了覺醒的第一步。

二 讓成長從刻意練習開始,四個步驟,重塑自我。

明明知道讀書很重要,卻掏出了手機刷抖音。

明知道跑步有好處,但跑了幾天就沒然後了。

當你有了想法無法堅持下去怎麼辦呢?讓成長從刻意練習開始,四個步驟,重塑自我。

有清晰的目標

在我們制定目標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清晰的目標,而不是一個模糊大概的目標。比如以前我每次做任務清單都會寫上讀書兩個大字,但這樣的效果太低了。我會設置半個小時的讀書時間,結果到時間讀書了,卻不知道讀什麼書,於是翻翻書架搜索好書書,不知不覺半個小時就過去了,剛找到一本想讀的書就到了時間。半個小時下來,啥也沒幹。

作者周嶺在書中說:模糊,正是人生困擾之源。而人生也像是一場消除模糊的比賽,誰的模糊越嚴重,誰就越混沌;誰的模糊越輕微,誰就越清醒。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一個個模糊的目標變清晰,當目標變清晰以後,有利於讓我們立刻去執行。而不是像我一樣簡簡單單的設置一個讀書的目標,結果光找書就找了半個小時。從那以後我就會把讀書寫得更加具體,比如說,讀書的第幾章或者讀完多少頁。自己目前做計劃都是特別清晰,而不是胡亂寫上兩個字。這樣帶著目標和任務去閱讀,不光能幫助我們快速進入狀態,還會提高我們的效率。

極度專注,避免被幹擾

我們效率低下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注意力被過度的分散到無關的事情當中。當我們極度專注於某件事情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的效率是很高的。以前每次去圖書館的時候,在圖書館坐了半天,等到離開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基本上啥事也沒幹,就光背了背單詞,看了幾頁書,好像半天就這麼過去了。那麼為什麼呢?我覺得全是因為看手機,在這半天中,QQ和微信一直就沒消停過,我被迫收到了各種各樣的消息,不停的回覆,消息不停地來,終於回復完消息的時候也到吃飯的時間了。

最近終於找到了一款超級好用的軟體,番茄ToDo,在這款軟體的幫助下,我的注意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效率也是翻倍的增長。

我一周的時間專注分布圖

軟體裡可以自由設定專注多長時間,有25分鐘有35分鐘,還可以自由定義。在專注的過程中,你可以鎖定所有APP不能操作,也可以給APP單獨的開白名單,這樣專注時還可以點開。

剛開始的時候自己只能堅持專注十幾分鐘,就忍不住去打開手機看一下,想刷刷微信看看QQ消息,看看有沒有人來找我。但我把手機所有APP權限都給鎖死了,於是根本就點不開微信和QQ,只能解鎖手機看一下時間,繼續專注學習。不得不說這招真的是絕對的強。慢慢地,我的專注時間變長了,總是在看書的過程中專注時間就到了,感覺時間好快呀,而不是以前那種看兩分鐘書刷幾分鐘消息的低效率。

裡面有一個很強大的功能叫鎖機,當你選擇鎖機以後就可以鎖定自己的手機。除了能解開手機屏幕看時間,剩下的什麼都不能幹。

通過這種專注,除了提高效率,還容易造就一種心流的狀態。由於強制鎖機,能讓你專注的時間保持很久,心流也會維持很久。如果我們斷斷續續的學一會刷一會手機回一會消息,是很難達到心流這種穩定的高效狀態的。心流產生時還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更強的自我認知。每一次「心流狀態」的體驗都隨著我們對自我的認知而增長。

及時反饋,激勵自己

當你長時間付出得不到任何反饋,就會導致熱情下降,效率降低。作者在寫作過程中是怎麼做的呢?他在電腦裡專門設置了一個文件夾,用來保留讀者給他的留言,對他的讚揚和誇獎。每當寫不下去稿子的時候,就去看看這些截圖,然後又會動力十足不知疲倦地寫下數篇稿子。作者坦言,如果沒有獲得讀者的反饋,他絕不可能憑藉單純的意志力來堅持寫這麼多的稿子,寫這麼長時間。

突然想起自己在寫作過程也是這樣,由於書評又中了一篇優選計劃,自己很開心,對寫書評莫名其妙又有了很大的自信心,於是又寫了這本《認知覺醒》的書評。如果沒有那篇優選計劃,我想不會有這篇書評。

積極有效的反饋,就好比是中途的加油站,讓我們疲倦時加滿汽油,一路狂奔。正如書中所說,真正的學習成長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饋反饋再反饋,只有通過自己不斷產出,獲得反饋,我們的人生才能發生真正的改變。

在舒適區邊緣不斷前進

在書中作者揭示了一個能力成長的普遍法則,即無論個體還是群體技能力,都可以是舒適區--拉伸區--困難區的形式分布。想要讓自己高效成長,必須讓自己始終處於舒適期的邊緣,不斷拉伸,貿然跨到困難區會讓自己受挫,而始終停留在舒適區會讓自己停滯不前。

所以我們要做的很簡單,就是在舒適區邊緣不斷擴展自己的範圍,讓自己的舒適區不斷地向拉伸區擴張。在舒適區邊緣擴張,既不會因為困難而畏懼逃避,也不會因無聊而走神,這種既有挑戰又有成就的成長,是進步最快的辦法。

通過在舒適區邊緣拉伸,真的讓我成功幹成了一件事,那就是堅持跑步。以前的我是一個超級討厭任何運動的人,我始終不能理解那些在操場上累得滿頭大汗的人,在被窩躺著看看書追追劇,不香嗎?直到我在這本書中讀到了舒適區這個概念的時候,我覺得應該是時候去嘗試一下了。就這樣我開始了我的跑步之旅。

剛開始事實證明想像是美好的,我只堅持跑了兩圈就不行了。跑了兩圈以後就氣喘籲籲的,真的太累了。然後我就想到了書中所定義的舒適圈的那個範圍,我覺得兩圈就是我的舒適圈,於是又堅持跑了半圈,這樣就跑到了拉伸區,對我來說真的不算特別困難,畢竟只是半圈,但真的挺累的。

第二天仍然是跑了兩圈半以後也不行了。第三四天我咬牙堅持跑了三圈。就這樣,我開始了痛苦的跑步之旅。每當跑不下去的時候,我就想起那個舒適圈邊緣,然後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我對自己要求也不高,每幾天多跑半圈,一點點來,不斷拉伸。

說實話這個舒適區邊緣拉伸的方法真的很實用,就這樣,我從能連續跑三圈到四圈到五圈,最後能連續跑十圈,我從來都沒敢想過。從連續跑兩圈都累的喘氣,到現在跑十圈還能面不改色的聊天,我覺得這個方法拯救了我。思維的覺醒與認知,有的時候真的比一味的傻堅持和努力重要。

堅持跑步以後,整個人精神都變好了,很有活力,幹事都充滿激情。如果沒看這本書,怎麼會想到一個討厭死運動的人能夠喜歡上跑步並享受跑步呢?如果不是書中的這個觀點,在舒適區邊緣不斷拉伸,我想我不會成功。

三 真正的覺醒,來自內心的渴望,渴望變好。

真正的覺醒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渴望,立足長遠,保持耐心,運用認知的力量與時間做朋友。作者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根本差異是認知能力上的差異,因為認知影響,選擇改變命運,而成長的本質就讓大腦認知變得清晰。就這樣,作者開始涉獵各種學科領域,不斷看書,擴大自己理解力的池子,對標頂級思維,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從黑暗到黎明,從迷茫到清晰。

其實作者也曾在改變的道路上感到迷茫,一直希望能夠找到一本讓自己變好覺醒的書,可惜一直沒有遇到滿意的,於是作者取得成功後,親自寫了這本書,希望能夠幫助那些同樣感到迷茫的人,照亮他們前進的方向,指引他們。

這本乾貨滿滿的書,推薦給大家,我覺得是今天讀過最好的一本書。我通過這本書養成了跑步的好習慣,你也同樣可以養成別的習慣,讀書,寫作。

總結

周嶺所著的這本《認知覺醒》,我覺得是我今年讀到的書中最好的一本。沒有別的多餘的東西,全是滿滿的乾貨,講方法與實操。當你認知覺醒,何懼迷茫焦慮。當你洞悉底層的內在規律,就能開啟改變我們的原動力,覺醒與成長。成長也是一種美好!

相關焦點

  • 《認知覺醒》還在刷抖音越刷越焦慮?要麼混吃等死要麼覺醒成長
    有空找朋友去聚餐唱歌,喝到爛醉經常熬夜,從不主動看書運動,空閒的時間就是看搞笑視頻刷微博玩遊戲,反正就是不想動在床上躺著。年末了,如果你還在這樣碌碌無為,真的應該看看這本書了,讓你重新覺醒,擺脫平庸,做一個全新的自己。
  • 認知覺醒,幫你看清規律和真相,不再讀「無用的書」
    直到2020年最後一天,我讀到了《認知覺醒》這本書,才明白這麼多年,其實走的都是彎路,根本沒有掌握讀書的要領,也根本沒有意識到問題出在哪裡。《認知覺醒》的作者是周嶺,是一位心智探索者,在36歲之前,周嶺也是按部就班的工作,雖然很努力,但是生活毫無起色。直到有一天,因為意外,身邊兩位重要朋友的命運軌跡發生了巨變。
  • 《認知覺醒》:覺知,讓你過上一流的生活
    心智探索者周嶺在其著作《認知覺醒:開啟自我改變的原動力》(簡稱《認知覺醒》)中給了我們答案,即通過「每日反思」開始覺知,然後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和思考能力,並把這些認知轉化為真正的行動,進而讓自己過上一流的生活。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說說,覺知是怎樣讓我們過上一流的生活。
  • 海賊王:頂上戰爭沒有一個覺醒者?答案來了,這種鬼設定禁止覺醒
    《海賊王》偉大航路分為前半段和後半段,後半段可不是前半段那種小兒科可以比擬的,那裡是真正的強者世界,弱者可是沒資格躋身於新世界的,畢竟光是那種惡劣的自然氣候,就足以刷掉一批海賊了。在新世界中,可是各種霸氣橫行,各種覺醒能力者稱霸,普通人或者弱上一線的惡魔果實能力者也只不過是淪為陪襯的存在。所以呢,要想在新世界稱王稱霸,要麼你的霸氣開發到極致,要麼你將惡魔果實能力開發到極致。說到霸氣嘛,目前將霸氣開發到極致的無非就是四皇,他們的霸氣強到都可以撕裂天空了。而能力者呢,只能退而其次,將果實能力開發到覺醒,就足以成為一方諸侯了。
  • 《認知覺醒》:人生也需要做「拉伸運動」
    你知道嗎?人生的「拉伸運動」同樣可以幫助你更加健康的成長,同時幫助你減少受傷的可能性。在《認知覺醒》這本書中,作者提出要走出舒適區,進入拉伸區,但不要太焦急地進入困難區。這是為什麼呢?不妨讓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
  • 抖音刷到停不下來,你到底在看什麼?
    【在15s的世界裡,抖音為什麼讓你刷到停不下來?】即便你從不玩短視頻,身邊也一定有這樣的朋友:手欠下載了抖音,說好睡前刷十分鐘,結果對著手機樂呵呵地連刷兩小時。在不久前的春節,你回到老家,或許也發現,不少小朋友都成了抖音粉絲,不亦樂乎地配合著音樂對口型和動作。
  • 晚風說E86| 鄭軼(深藍):要麼死,要麼瘋,要麼突圍
    接下來計劃博客還是以我自己製作的節目為主,每一期聊不同的話題,圍繞著自我意識探索與自我成長的主題。阿喵覺得我很有新時代Terence McKenna的潛質,適合一個人天馬行空地神神「叨叨」,常常在家閒聊聊著聊著他就想拿出手機錄下來:)那麼--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和選題,都可以回復以及點播在這裡。
  • 侯小強:要麼爆款,要麼死!
    傳媒內參導讀:在超級IP的時代,侯小強深信「要麼爆款,要麼死」!
  • 《萬國覺醒》金頭轉盤轉不轉?
    不值得 不增加,聯盟成員在領土內採集的資源會有1%增加到聯盟倉庫,但聯盟資源點採集的不會增加到聯盟倉庫。 2。
  • 《認知覺醒》:你是否「醒著的睡著的人」?
    如果你只靠「慣性」度過每一天,如果你覺得自己並沒有越活越明白,如果你在繁忙的本職工作之外沉溺於眼前的安逸,如果你渾然不知工作之外的世界,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能做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樣的你即使每天忙忙碌碌,看似醒著,卻終究只是睡著的人。《認知覺醒》的作者周嶺,曾經就是這樣的人。
  • 《認知覺醒》:羅振宇也推薦的知識縫接法,原來那麼簡單
    看著河面的波光逐漸消失,我終於在一次感到絕望時想通了一件事:做總比不做強!」—《認知覺醒》 1、直面焦慮 周嶺老師在《認知覺醒》書中描述他自己當年面臨嚴重焦慮感時候的這種感覺,我感同身受,而且這種像落水者的感覺像影子那樣跟隨著我。
  • 《認知覺醒》:你的第二人生就是你真正醒來的時候
    因為我們形成的觀念不一定是正確的,或者不是我們生活中真正想要的,只有在經歷了很多磨難之後,我們才能更清楚地認識到這一切,開啟我們自己的認知覺醒。當認知覺醒時,我們可以開始我們生命中的第二個生命,那就是真正為自己而活。
  • 《認知覺醒》:別讓自己讀了很多書,卻成了最沒用的人
    你要拼,也想贏,但也必然會遇到看不清答案的選擇,沒有人指導的彷徨,結果一不小心,就成了普通平凡的甲乙丙丁。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內心的變化永遠都只有自己最清楚,但清楚歸清楚,明明知道該去看書了,還是會拿起手機刷個把小時,明明知道要好好工作了,還是甩不開腦子裡堆滿的焦慮。
  • 縱深| 「要麼瘦、要麼死」,胖怎麼變成一種「罪」?
    「你的人生被你的肥肉毀掉了!」「你心靈再美,也就是個好心腸的胖子。就算你死了,也就是個死胖子。」 要麼瘦,要麼死 隨著夏天的到來,一條條奪人眼目的減肥語錄開始頻頻登上微博、微信、豆瓣等社交平臺的話題榜,在人群中引起廣泛熱議。「夏天再不減肥就晚啦!」
  • 豆瓣8.3《認知覺醒》:做到自我覺醒,提升自我認知,要知道3個要點
    在《認知覺醒》這本書中,介紹了7大底層概念和20個成長關鍵詞,幫助我們找到自我改變的原動力,讓改變不再是難題。這本書的作者周嶺是一位心智探索者,他用自己平日所積累的各種認知經驗寫成此書,和讀者一起開啟認知驅動,走出低效勤奮的陷阱。
  • 日系RPG經典復甦,《魔力寶貝覺醒》手遊太到位!
    而很多小時候喜歡玩的遊戲如今要麼已經隨著時代煙消雲散了,要麼全是氪金,讓人心力交瘁。日系回合制遊戲可以說是最早一批遊戲中的靈魂所在,在忘乎所以的日夜中為我們留下了最難以忘懷的回憶。而在這最開心的時光中,你又是否記得一款叫做《魔力寶貝覺醒》的網遊呢?那段熱血沸騰的勇者之旅終於回歸了。
  • 慶餘年第11評:滕梓荊的死和範閒的覺醒
    他們剛剛還在憧憬回澹州生活。其實範閒是一個為自己而活的人,他找到了自己心愛的雞腿姑娘林婉兒,他想帶她回澹州過自己的日子,管誰接手內庫,管什麼儲位之爭,他可不想摻和這趟渾水。可是滕梓荊死了,為了保護他而死。
  • 要麼給我愛, 要麼給我錢, 要麼給我滾!
    如果一個男人心疼你擠公交,埋怨你不按時吃飯, 一直提醒你少喝酒傷身體,陰雨天囑咐你下班回家注意安全,生病時發搞笑簡訊哄你...請不要理他!然後跟那個可以開車送你、生病陪你、吃飯帶你、下班接你、跟你說 「什麼破工作別幹了!跟我回家!」的人在一起…… 【嘴上說的再好,不如幹一件實事!】我們都已經過了【耳聽愛情】的年紀,要麼給我愛 ,要麼給我錢,要麼給我滾!」仔細想想,話糙理不糙。
  • 專訪肖驍:要麼不做了,要麼就突破
    他毫不避諱的向外界袒露自己的疲憊,甚至當記者還在試探的邊緣摸索,想著怎樣委婉詢問他對於這季錄製《奇葩說》的感受時,他再次毫無顧忌的甩出了一句,「壓力很大的,堅持很難的」。如此直白的言論,讓人不得不感嘆,肖驍果然還是那個個性的「少奶奶」。聽到這一言論,肖驍的工作人員完全不覺得慌張:「每一季他都說自己想放棄,但每季他都堅持了下來。」
  • 《認知覺醒》:三十歲,我終於接受自己的平凡
    在我幾乎喪失自信心,情緒幾度崩潰時,讀到這樣一本書:《認知覺醒》。或許我們發現自己平凡時,就是改變的開始。那麼,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讀過《認知覺醒》這本書,我做了哪些改變?01 這本書講了些什麼內容?《認知覺醒》作者周嶺通過講解新的知識架構,讓我們從一些現實現象中跳出來,重新審視自己,理解自己,並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