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打蛇打七寸」,「臺獨」分子的最大圖謀就是要增加「臺灣」在國際上的曝光度,日前臺中市被取消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簡稱「東亞青運」)主辦權,可謂擊中「獨派」的死穴,重創其囂張氣焰,也是對迄今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民進黨蔡英文政府的當頭棒喝。
臺當局除了搬出「遭打壓」、「被霸淩」的陳詞濫調「裝可憐」之外,別無他法。其實,東亞青運停辦,責任完全在於蔡政府。
正如國臺辦昨天指出,「臺獨」分子在民進黨當局的縱容下推動所謂「東京奧運正名公投」,公然挑戰「奧運模式」,使東亞青運面臨極大的政治風險和政治幹擾。國際賽事絕不能成為「臺獨」勢力興風作浪的場所,東亞奧協決定取消相關賽事合情合理合法。
1979年國際奧委會會議通過了「名古屋決議」,即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奧委會為中國唯一全國性質的奧委會,稱為「中國奧委會」,而臺灣地區的奧委會改稱「中國臺北奧委會」,並且臺灣今後參加奧運會不得再使用「中華民國」的國旗和國歌。
1981年臺當局與國際奧委會在瑞士洛桑籤訂協議,名稱定案為「中華臺北奧委會」,從此臺灣地區參加奧運會的名稱確定為「中華臺北」。外界稱之為「奧運模式」。
多年來臺灣方面都是以「中華臺北」名義參加多項國際賽事,既符合一個中國原則,也使得兩岸體育健兒可同場競技、切磋交流。
但自兩年前民進黨上臺後,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導致兩岸關係惡化。而「臺獨」分子更是肆意妄為,發起所謂「2020東京奧運臺灣正名公投」提案,叫囂以「臺灣」為名義參加包括東京奧運在內的所有國際賽事。
此舉不僅違反國際奧委會有關臺灣地區參賽問題的決議和規定,更是島內一些政治勢力趁機宣揚「臺獨」的行徑。
圖:臺中市為舉辦東亞青運興建的體育館/資料圖片
早前國際奧委會已明確表示,不會考慮批准臺灣地區對其現有名稱作任何改動。而臺中市政府卻任命發起「正名公投」的頭目為東亞青運總顧問。為了避免東亞青運受到政治幹擾,東亞奧協決定取消明年東亞青運是正確的決定。
由此可見,一中原則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普遍共識,「臺獨」毫無立足之地。
大陸方面向來積極支持兩岸民間體育交流,樂見臺灣遵循「奧運模式」參與國際體育活動。然而,臺當局卻一手破壞了兩岸之間的共識和默契。
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絕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號。民進黨政府失去四個「邦交國」、不再獲邀參加世衛大會,以至如今失去東亞青運主辦權,都是不承認「九二共識」的苦果。倘若當局死不悔改,苦果陸續有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