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容「臺獨」挑釁 臺灣東亞青運主辦權遭決議撤銷!

2021-01-15 大公網

24日上午,東亞奧委會理事會(EAOC)召開臨時理事會,中國大陸提案取消臺中市的主辦權並進行舉手表決;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蒙古、朝鮮、韓國以及東亞奧會主席劉鵬支持取消,臺灣反對取消,日本投下棄權票,最終以7票贊成、1票反對及1票棄權取消了臺中市的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東亞青運)的主辦權。


24日,東亞奧運理事會舉手表決,取消了臺中市的主辦權,僅有臺灣方面代表舉手反對/網絡圖片


東亞奧會:「正名」釀政治幹擾


東亞奧會主席劉鵬指出:「有政治勢力在島內發起2020東京奧運『正名公投』,公然挑戰奧運模式,對2019東亞青年運動會產生了巨大的政治風險」。


秘書長宋魯增也表示:「推動『正名公投』,在國際社會尤其是國際體育界造了惡劣的影響,引起國際奧會高度關注,並去函中華奧會表達不允許改名。『正名公投』使2019東亞青年運動會面臨巨大的政治風險及政治幹擾,考量這些政治風險及政治幹擾是臺灣體育界及臺中組委會所無法控制的及避免的。」


前臺中市長胡志強暗指苦果臺當局兩岸政策導致今日/網絡圖片


雖然東亞奧會指明了臺當局政治幹擾運動的實質,但臺「府院」則又「甩鍋」給大陸,還不忘向國際社會「叫屈」。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表示,臺中東亞青運不能舉辦,責任在臺,臺當局不要倒打一耙。臺當局執政以來,不承認「九二共識」一個中國,還暗中支持「臺獨」活動,一些「臺獨」人士搞的東京奧運會「正名公投」活動,實際上就是把手伸進了國際奧委會和國際體育賽事中去了。


國臺辦:東亞青運取消因民進黨當局縱容「臺獨」挑釁


東亞奧協決定取消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5日對此強調,取消原因在於臺灣一些政治勢力和「臺獨」分子,在民進黨當局的縱容下推動所謂「東京奧運正名公投」,公然挑戰「奧運模式」,使這次運動會面臨極大的政治風險和政治幹擾。


安峰山指出,我們歷來反對以政治幹預體育,對所謂「正名公投」的挑釁,多次表達了堅決反對的立場,國際奧委會也高度關注,並致函中華臺北奧委會表明態度。「奧運模式」必須堅持和維護,這是國際體育界的共識。取消臺中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是東亞奧協作出的正確決定。


安峰山表示,臺中市對這次運動會的承辦權得而復失,原因是十分清楚的。根源在於民進黨當局為了一己政治私利,罔顧臺灣運動員、體育界以及廣大臺灣同胞的利益,不顧我們的一再提醒,執意縱容放任所謂「正名公投」對「奧運模式」發起挑釁。對東亞奧協決定取消臺中市東亞青年運動會,民進黨當局和推動所謂「公投」的「臺獨」勢力難逃其咎。


「混淆視聽、轉移視線是無濟於事的,他們要對自己的言行承擔全部責任。」安峰山強調,我們曾一再規勸民進黨當局,不要做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破壞兩岸關係、損害臺灣同胞利益、損害中華民族利益的事。然而,他們卻置若罔聞。


近一個時期,民進黨當局阻撓限制兩岸交流更加變本加厲。大陸交流團組赴臺一再受到禁限,臺灣民間團體、大中學生來大陸進行文化體育交流也屢遭民進黨當局打壓、恐嚇。


他表示,願再次奉勸民進黨當局,回到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上來,不要再為了政治私利而傷害、犧牲臺灣老百姓的利益,不要繼續挑動兩岸同胞敵意、升高兩岸對抗,不要挾洋自重心存幻想、執迷不悟。我們一貫積極支持和努力推動兩岸民間體育交流,樂見臺灣遵循「奧運模式」參與國際體育活動。


圖為2018年平昌冬季奧運會「中華臺北隊」入場/資料圖片


安峰山說,兩岸運動健兒在國際賽事上取得佳績,都是中華兒女的榮光。兩岸民間體育交流多年來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在交流合作中推動了體育運動的普及、體育精神的弘揚,也促進了兩岸競技運動水平的提高。我們將一如既往,大力支持包括體育交流在內的兩岸各領域交流不斷擴大、深化,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正能量。


專家:承認「九二共識」 臺才有空間


針對臺中東亞青運主辦權被取消,臺當局稱遭到「大陸打壓」、「大陸是麻煩製造者」這樣的言論,臺灣競爭力論壇學會理事長龐建國接受大公報電話採訪時稱,此舉是警告臺灣當局,大陸在國際奧委會是有影響力的,「臺獨」人士企圖通過所謂「奧運正名公投」,事實上是變相「臺獨公投」,是不可能成功的。


龐建國分析指,民進黨當局執政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臺灣國際空間越來越小,臺當局在兩岸關係上若再有不合適的舉動,只怕未來的國際空間還會繼續縮小。


龐建國表示,臺當局必須務實的面對兩岸關係,回到「九二共識」、一個中國的原則上來,臺灣才有希望,否則只會愈耗愈虛。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指出,是誰將「政治之手」伸入國際賽事活動中,大家看得很清楚,臺當局不要顛倒黑白。臺灣當局試圖在國際奧委會、東亞青運等體育賽事上突出「臺獨」意識形態,是對國際上奉行一個中國原則的破壞,是得不到國際社會認可的。臺中東亞青運主辦權被取消,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及國際奧委會機構的各方面的關切和想法。


張文生指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世界各國及國際奧委會等機構都遵循的原則,臺灣若想舉辦國際賽事活動,必須遵循這一原則,實事求是、理性務實的處理好兩岸關係,否則得不到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冷眼 | 臺中東亞青運主辦權遭取消 臺媒:都是「奧運正名」惹的禍
    臺灣中華臺北奧委會副主席蔡賜爵表示,東亞奧林匹克委員會(EAOC)24日召開臨時理事會,表決通過停辦在臺中市舉行的東亞青運。據臺灣《中國時報》7月25日報導,EAOC直指,臺灣民間最近推動所謂「2020年東京奧運正名公投聯署」,已讓2019年東亞青運產生不確定因素,為捍衛奧委會尊嚴,取消明年臺中東亞青運。
  • 東亞青運停辦擊中「獨派」死穴 國際賽事不容「臺獨」興風作浪
    俗話說「打蛇打七寸」,「臺獨」分子的最大圖謀就是要增加「臺灣」在國際上的曝光度,日前臺中市被取消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簡稱「東亞青運」)主辦權
  • 臺中申請復辦東亞青運 可能性幾何
    中時發表題為「恢復東亞青運 大陸可釋善意」的社論,表達支持盧秀燕此舉,也呼籲大陸正面回應。社論中提及「今年7月間,東亞奧會以臺灣推動『以臺灣為全名申請參加所有國際運動賽事及2020東京奧運』,認為是政治幹預運動,取消了臺中市的2019年東亞青運的主辦權。究其原因,當然是『中國大陸的施壓(此處引號為編者所加)』。」
  • 「阿貓阿狗」挑釁底線,必須出重手打擊
    他所謂的「故宮臺灣化」,其實就是去中國化。對陳其南的「臺獨」言論,臺名嘴黃智賢18日在社交媒體發文怒斥。黃智賢表示,陳其南說的話,代表了「臺獨」的一條路線—— 要把故宮「在地化」,跟臺灣建立連結。一邊喊著「我要中國的東西」,一邊又把它改名叫「臺灣」。黃智賢稱,不得不說,「臺獨」分子真是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讓臺灣和大陸變得更疏遠一點。
  • 蔣校長 | 最近,臺灣島內上演了一處悲情大戲,卻讓我們發出爽朗笑聲!
    東亞奧會理事會24日在北京表決決定,停辦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取消臺中市主辦權。而且這次投票結果是一面倒!包括大陸、蒙古國、韓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與東亞奧會主席劉鵬等七票贊成停辦,僅臺灣中華臺北奧委會反對,日本棄權。據了解,臺中市已為東亞青運會籌辦3年多時間,投入近7億元新臺幣(約1.49億人民幣),興建多處運動場館。
  • 親民黨議員:臺灣若不承認一中 就如叛亂組織
    親民黨臺中市議員段緯宇段緯宇強調,宋先生對臺灣的付出就是「夠了」這兩個字,他今年有沒有參與APEC,對臺灣而言已經不重要。因為一中原則,我們還是叫做「中華民國」,既然不承認一中,臺灣在我看來就好像一個叛亂組織,這是臺灣的不幸,也是臺灣人自己的選擇啊,如果這條路繼續走下去,對臺灣絕對是不利的。
  • 臺灣開所謂的「國際記者會」,來了一堆牛鬼蛇神
    昨天小編看到這麼一條新聞:為反抗大陸前段時間將臺中市2019年東亞青運會的主辦權被取消
  • 最近,臺灣島內上演了一處悲情大戲,卻讓我們發出爽朗笑聲!
    東亞奧會理事會24日在北京表決決定,停辦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取消臺中市主辦權。而且這次投票結果是一面倒!包括大陸、蒙古國、韓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與東亞奧會主席劉鵬等七票贊成停辦,僅臺灣中華臺北奧委會反對,日本棄權。
  • 九月開學,臺灣的新「臺獨」歷史課本又要上路了!
    此前,據臺媒報導,新的歷史課綱裡,分成臺灣、東亞及世界等3個分域的議題,這意味著照此課綱編寫臺灣歷史課本「中國史」部分被大大地壓縮。  無疑地,這是教育臺灣青少年離「去中國化」又邁出了關鍵一步。  我們知道,依民進黨黨綱「臺灣前途決議文」,主張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目前「國號」暫時叫「中華民國」,未來待「主權」確立後,可能叫「臺灣國或臺灣共和國、臺灣民主國」,而新課綱指導下的臺灣課本竟然將臺灣地位未定論堂而皇之地寫了進去,民進黨當局明顯通過教科書為「臺灣獨立」做鋪墊。
  • 2019年臺灣政局波詭雲譎、變化複雜
    島內「臺獨」分裂活動猖獗,美國加大介入臺灣問題,增大臺灣政局複雜性。臺灣社會雖然受到民進黨當局製造兩岸敵意對抗的影響,但主流民意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改善經濟民生持持續發展。其在2018年底臺灣縣市「九合一」選舉失利後,在蔡英文主導下,原「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當選黨主席,蘇貞昌接替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加強內部整合,重新起勢。蔡英文趁勢宣布參加黨內「大選」初選,賴清德不甘失去機會,決議挑戰蔡英文,雙方廝殺激烈。蔡英文操縱黨中央多次修改規則,強勢通過對其有利的初選辦法,最終贏得黨內初選。
  • 民進黨操弄「去中」引民憤 「蔡酸酸」上線遭神懟
    臺當局教育部門課審大會決議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去中國化」做法引起莫大爭議。島內教師憂心新課綱上路「將是衰敗的起點」,中華文化將在臺斷根。民進黨當局的這一倒行逆施,已遭到臺灣社會強烈反對。不僅荼毒臺灣年輕一代,更進一步破壞兩岸關係,加劇兩岸對抗。此外,引發民怨的還有總愛酸來酸去的蔡英文。
  • 九月開學,臺灣毒害下一代的新「臺獨」歷史課本又要上路了
    據臺媒報導,新的歷史課綱裡,分成臺灣、東亞及世界等3個分域的議題,這意味著照此課綱編寫臺灣歷史課本再無「中國史」。無疑地,這是教育臺灣青少年離「去中國化」又邁出了關鍵一步。不學中國史的孩子,長大了,會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嗎?「臺獨」勢力持續推動修改減少臺灣教科書裡的「中國」部分。
  • 又挑釁!美軍偵察機疑似侵入我中國臺灣領空
    臺灣是我們中國的臺灣省,臺灣上空是我們中國的領空,臺灣周邊海域是我們中國的領海!除我們中國軍方艦機外,任何外國軍方艦機飛越我中國臺灣領空、穿越我中國臺灣領海的行為都是對我中國的嚴重軍事挑釁。@南海戰略態勢感知截圖繼6月9日一架美軍運輸機飛越整個臺島上空、侵犯我中國臺灣領空、對我大陸進行嚴重軍事挑釁後,剛剛,一架美軍偵察機又疑似侵入我中國臺灣領空。
  • UN認定中國臺灣省是朝鮮海運石油主要來源,臺獨認為不必遵守聯合國決議
    蔡英文為了獲得「國際認可」,一直都在主動向聯合國表態臺灣會嚴格遵守制裁朝鮮的國際決議,去年9月更是拍著胸脯說臺灣方面已經停止與朝鮮的一切貿易往來。更諷刺的是,當臺灣偷偷給朝鮮運送石油的船隻被人拍下曝光後,臺獨分子還一度推鍋給中國大陸,說這些事情都是「在臺中國人」與「中國人」串通幹下的,與「臺灣人」無關,拒絕給「中國人背鍋」。
  • 「臺獨」新課綱欲把中國史併入東亞史
    昨天(19日),臺灣島內某綠媒,更是洋洋得意地曝光了一份「12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這份草案聲稱,要減少歷史內容、略古詳今,不只將社會領域普通高中課程從8學分減為6學分,歷史課也將大減資料性內容,「扭轉以漢人為主軸的史觀,強調臺灣近500年的歷史脈絡」,並且「把中國史放在東亞史的脈絡,世界史則更著重臺灣與世界的互動」,期望「更以臺灣為主體去建構下一代的史觀」。
  • 「臺獨旗」進不了大運會 臺灣參加國際體育賽事應打什麼旗?
    那些年,體育賽事中的「臺獨」旗幟紛擾 2011年,臺北市獲得2017年第29屆夏季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主辦權。近日,臺灣yahoo奇摩網站報導,臺北體育局竟稱,2017年該市舉辦大運會時,將允許觀眾攜帶「臺獨」旗幟入場。消息一經曝出立即引起軒然大波,不過截至目前,臺北市政府對此尚未做出官方回應。
  • 股東會決議瑕疵的救濟:撤銷之訴的實務分析
    導語 股東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其決議行為反映團體成員的共同意思表示,並對公司成員產生約束力,股東會決議至關重要,所以法律賦予了其相應救濟途徑。根據公司法及司法實踐,具體分為公司決議無效之訴、公司決議撤銷之訴以及公司決議不成立之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