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畢節老人葬禮,4個兒子擺4張桌子收4份禮,「賣老人骨?」

2021-01-12 網易

  貴州畢節一鄉村,一名老人的葬禮上,4個兒子在門口支了4張桌子各收各的禮金。

  對外宣稱「親兄弟明算帳」。

  但前來弔唁的親戚朋友犯了難,4個兒子都已成家,隨禮不隨給誰家也不合適,於是只能咬著牙4份都隨了。

  參加1位老人的葬禮,隨出去4份禮金,但吃酒只吃一份。

  

  有人稱這種行為叫「賣老人骨」,幾個兒子趁機撈上一筆,不嫌寒磣。

  還有人說,4個兒子分別走動,各自隨禮沒什麼問題。

  仔細一打聽,這還不是個例,在雲南宣威、貴州盤州都有發生。

  我是餘年,關注世間百態,體味人情冷暖,關注我,不會錯。

  

禮尚往來

  生老病死是人生大事,不得含糊。

  自古以來,全國各地都有紅白喜事隨禮的風俗,本無可厚非。

  但一位老人過世,4個兒子收4份禮,聽起來就比較稀奇了。

  很多網友表示聞所未聞。

  

  事情發生在2021年1月9日,貴州畢節一鄉村,一位老人的葬禮上。

  這名老人的4個兒子,在葬禮現場分別支了4張桌子,各自寫自己的帳簿,用來收禮。

  4個兒子對自己這一行為的解釋是,你跟誰走動就隨誰家禮,以後禮尚往來,4個兒子各還各的禮。

  這樣可以避免4兄弟各自的同事、朋友,有的禮錢多有的禮錢少,事後不好交代。

  

  但這也愁壞了家裡的親戚和街坊鄰居。

  4個兒子都熟悉,不給哪個隨禮也不好看,想只隨一份禮,又沒有公帳。

  一份禮錢分成4份,錢太少,不好看。

  直接隨4份禮,錢一下就多了太多,還只吃一頓飯,怎麼算怎麼不合適。

  這件事情引發網友熱議。

  有人覺得,兒子各自成家,本就應該各自隨禮,你這次一下出4份禮錢,回頭你家紅白喜事,人家4個兒子要還禮,你也不虧。

  但有人說,從沒見過一個老人去世要隨4份禮,這幾個兒子怕是不和,當著大家面分開收禮,實在丟人。

  寫在一本公帳上,4兄弟回家再關門分不行嗎?

  

餘年態度

  客觀來說,去參加一場宴會,無論是喪事還是喜事,按照約定俗成的規矩,都只上一份禮。

  我們大多數人參加過的任何一場葬禮,隨禮基本都是寫到一本公帳上,至於葬禮之後錢如何分,如何回禮,都是子女們關起門自己商量。

  在這件事上,4兄弟考慮的錢放一塊不好算帳的問題,其實根本就不是問題。

  他們各自的同事、朋友各自寫帳本沒問題,為什麼不多設一本公帳呢?

  這樣就不會出現,家裡的親戚要出4份禮的尷尬場面。

  

  據當地的老人講,十多年前,本來還是有公帳一說的,老人的親戚朋友和街坊鄰居,直接隨禮到公帳上,公帳的錢,用來支付葬禮開銷,有剩餘再平分給幾個兒子。

  但是有一家3個兒子的老人去世,3兒子不和睦,把公帳取消了,直接各收各的禮。

  從此以後,附近村裡再有老人過世,就都變成這樣了。

  

小結

  葬禮是一個人在這個世間,最後的尊嚴和體面。

  卻活生生被一些人變成了「變相斂財」的手段,收多份禮,辦一次酒,省下來的錢可不是小數。

  也難怪有人稱這是兒子們在「賣老人骨」。

  老人含辛茹苦帶大的孩子,在生命的最後一程,不是沉浸在悲傷中不能自已,而是各自在算計。

  這讓老人,如何瞑目呢?這樣的陋習,早該摒棄!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給老人辦喪事,4個兒都在收禮卻不設公情禮簿,共同親友要給幾份禮
    給老人辦喪事酒席,4個兒各收各的禮,如今在某些地區不足為奇,但如果不設公情,與幾家都有交情的人不得不隨4份禮錢,那就過分了。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了解更多農村那些二三事。然而,禮錢越來越成為農民的負擔後,各類酒席層出不窮,酒席禮錢成為了人情債,催生出了老人幾個兒子都在收禮的習俗,且逐漸被人們理解、接受,並向周邊流傳來。之所以如此,因為收到的禮錢並非就是自己的了,以後別家有事時都要還回去,這禮錢是手裡的人情債,各自收禮錢便於各自還。
  • 農村老人去世,五個兒子選擇收取五份禮金,你認為這樣合理嗎?
    村裡一老人去世,結果5個兒子各放一張桌收禮,去的人要給5份,出現這樣的情況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兄弟五個在村裡面遇到大事小情的時候,相互不來往,都是單獨隨禮,比如說村裡有人去世,兄弟五人都隨禮100元,那麼等這兄弟五人的父親去世,那麼這戶人家還禮五百元,那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個沒有什麼對錯之分
  • 農村老人辦喪事,4個兒子各自收禮,窮瘋了嗎?事實並非這樣
    尤其是辦白事,跟紅事還有很大的不同,辦理紅事人來不來無所謂,禮到了就行,但對於白事來說,是要人到場的。一來是送老人最後一程,二來白事的人多人少,在農村看來,也是這個家庭的為人處世的證明,人混得好不好,很多時候通過辦白事就能夠知曉。雖然是辦白事花銷不少,怎麼也不如生前對老人好一些,但作為喪葬習俗,在農村有愈演愈烈的風潮。過去隨禮都是記到一本帳上,現在卻已經改變了模樣。
  • 潁上:老人留下兩份不同的遺囑 兩個兒子對簿公堂
    潁上:老人留下兩份不同的遺囑 兩個兒子對簿公堂 2014-04-04 15:13:59   來源:中安在線
  • 阜陽90歲修鞋老人點餐,老闆每次只收4元錢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阜陽90歲修鞋老人點餐
  • 內容太過真實:老人兒女成群,卻無人贍養,葬禮上跳豔舞
    通俗解釋就是,家中有八九十歲的老人亡故,如果死者德高望重、福壽雙全、家族興旺,那老人的葬禮就是喜喪。兒孫們不會太過悲傷,而是大擺宴席,歡歡喜喜舉辦喪事。現實生活中,很多葬禮也都舉辦得熱熱鬧鬧的。只可惜,喜的只有「甩掉包袱」的兒孫。2015年,張濤執導並編劇了電影《喜喪》。
  • 闊別故鄉78載 安寧9旬老人千裡探親
    2020年10月18日,經過六七個小時的長途行駛,闊別78個春秋,安寧八街街道上河東村90高齡的華翠英老人終於回到千裡之外的貴州畢節市長春堡鎮,與故鄉的親人歡聚一堂。   78年前,出生於貴州省畢節縣長春堡鎮煙燈山的華翠英因為家裡窮,吃不上、穿不上,年僅12歲的她走出大山,離開父母和年幼弟妹妹,跟隨他人到昆明淘生活。先後在昆明、江川、呈貢等地顛沛流離幫人打工,嘗盡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
  • 大學副教授帶85歲母親上課4年,老人患老年痴呆只認兒子
    記者了解到,這位老師是貴州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胡鳴,照片中的老人,正是他85歲的母親,患有老年痴呆症,目前只認識自己的兒子,並且對兒子寸步不離。 從4年前開始,胡鳴上課時就帶著母親,「她離不開我,而且也總讓人擔心,索性帶到課堂了」。胡鳴說,母親能在他目光所及之處,他反而能更心無旁騖地講課。  據課堂學生反映,在上課的過程中,老人很安靜,或是小憩或是「聽課」,從沒影響過學生上課,「如果不是坐在她旁邊,就感受不到她的存在」。
  • 最低4元!這份「惠老外賣「 住得再遠的農村老人也能點
    桐鄉市崇福鎮農村老人收到送上門的飯菜。12月18日11點剛過,一輛送餐電動車又出現在桐鄉市崇福鎮茅橋埭村吳仁龍老人家門口,為他和老伴送上熱氣騰騰的午餐,每份4元。今年7月以來,桐鄉全市211個村(社區)的老人都可以和吳仁龍老兩口這樣,住得再偏遠也能點到這份「惠老外賣」。吳仁龍92歲,朱玉娥89歲,和兒子生活在一起,白天兒子兒媳要上班,兩位老人的午餐就簡單對付一下。前陣子吳仁龍摔壞了腿,朱玉娥身體也不好,吃飯成了問題。看到村裡有送餐上門服務,兒子趕緊為老爸老媽下了單。「送上門,有肉有菜,量也足,價格便宜,子女也放心,划算的。」
  • 一頓飯4元錢!阜陽一家包子店「騙」了老人三年
    三個牛肉包、兩個雞蛋、一碗淡麻糊,要花多少錢?阜陽一位老大爺顫顫巍巍走進包子店,店員「騙」他:只要4元。真的這麼便宜嗎?今天,小編進行實地調查。早晨9時30分許,易景國際小區北門附近,閆秀琦老人一如往常地擺出了自己的修鞋攤,簡單的有點寒瘮:一輛破舊的腳蹬三輪車,一架沾著油汙的修鞋機器,一個破工具包,工具包裡亂七八糟地放著修鞋用具。
  • 魚骨劃破胸主動脈,老人反覆嘔血4個月仍保命
    近日,76歲的老人劉江(化名)因嘔血4個月在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確診。經醫生仔細檢查後發現,原來導致老人反覆嘔血的原因是老人4個月前卡入食道的魚骨劃穿了食道主動脈,診斷明確後,專家團隊行介入修補術,老人嘔血的症狀消失了。
  • 沛縣賣紅薯的老人
    我今天寫的《賣紅薯的老人》,不是十年前在大街上的那位。 半月前,我突然萌發要拍古沛街頭賣紅暑老人的視頻,自然聯想到故事會上發表過的《賣紅薯的老人》。 小時候,我和村裡的二榚、三運、四孩、五更,一群調皮猴,在地裡挖個坑,烤紅薯,弄的狼煙動地,吃的黑嘴頭子。你望望我,我瞅瞅你,怪有意思!
  • 錯換人生28年小夥姚策病危:4個老人的心傷,為何永遠無法縫合?
    當然,此刻最揪心的應該依舊是當事人姚策的父母,4個老人的心傷,可能從醫生告知兒子病情晚期時,就已經徹底碎了。醫院賠多少已經越來越不那麼重要,錯換人生的悲劇也越來越變得沒那麼糾結,因為人要是不在了,一切只不過是虛空一場。但是,在可見的圖景裡,老人們的心傷卻永遠無法被縫合。
  • 命大丨魚骨劃破胸主動脈 老人反覆嘔血4個月
    近日,76歲的老人劉江(化名)因嘔血4個月在我院確診。經醫生仔細檢查後發現,原來導致老人反覆嘔血的原因是老人4個月前卡入食道的魚骨劃穿了食道主動脈,診斷明確後,專家團隊行介入修補術,老人嘔血的症狀消失了。
  • 兒女們做好這4點,才算是真正的孝順老人,70老人說的話很有道理
    某小區的張大爺,今年已經70歲了,他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他平時吃穿也很樸素,也沒有發現平時他的兒女們對他有多好,甚至於很長時間也沒有看見過他的兒女們來看望他,按理說他應該對自己的兒女頗有怨言才對。——叔本華很多時候,有的兒女覺得自己是出於一片好心,比如給老人買一些補品吃、給老人僱個保姆了、或者是給老人報個旅遊團等,更多的時候就是想讓老人的晚年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一些,但是有些老人卻非常反感這樣的做法。
  • 記憶中的這瓶酒-----貴州畢節地區老酒.
    記憶中的這瓶酒系列報導,今天我們來到了貴州畢節,老找尋哪些曾經留在當地人記憶中的那些優質美酒
  • 86歲老人牛棚自殺,葬禮上兒女勁歌豔舞,《喜喪》在「喜」什麼?
    老二家打算幫小兒子蓋新房子,自家兩口就搬進老人的老房子裡去住。但老人不肯,一是操心老四要是回家了沒房子住,二是擔心小道沒個落腳的地方。其實老二家生活也不容易,幾個子女成家後都外出打工了,沒寄回來過一分錢,倒是把孫子孫女都留在了家給老兩口帶,一家人就靠著老二在村裡當小學老師的工資過活。
  • 黑龍江4名老人睪丸被割7人獲立案 嫌犯系五保戶
    本報訊 (記者 肖勁彪) 24日上午,綏化市青岡縣委宣傳部通報一起敬老院4名養老者睪丸被割除案件。其中,兩名老人雙側睪丸均被割除,另兩人單側睪丸被割。3人送到哈市就醫,經手術已無生命危險,另一名傷者被送往當地醫院。行兇者已被抓獲。傷者接受採訪時稱行兇者是平時幫老人打飯的人。
  • 91歲老人被4個子女送進養老院,哭訴只想回家!一張...
    她說,她甚至苦悶得想要尋短見… 在一張小紙片上,老人寫下了她的苦惱。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老人如此痛苦呢?原來都是為了出養老院誰做主的問題。 老人:住了養老院就再沒回過家孫奶奶有3個兒子和1個女兒。水果一袋袋送夠來,幫著代配藥;知道母親有潔癖,會把衣服帶回家自己洗;知道母親腸胃不好,會帶來毛豆保健腸胃…… 但他們4名子女有個共同的底線,就是決不能讓老人回家住! 他們一致認為,母親的性格強勢,十分倔強,回家後已經無法和她一起居住,但讓她自己單獨居住,他們又放不下心。
  • 農村老人仙逝,為何喪禮上要擺人情簿,有些為何還不止一個
    有老人仙逝,家屬給老人辦喪禮,這件事情不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緬懷親人,這都是很正常的事。但是你們見到過一家人辦喪禮,同時放5個人情本的沒有。如果到去世的人家裡惦念死者,在常德話裡就回說成「上祭、弔孝、吃冷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