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上:老人留下兩份不同的遺囑 兩個兒子對簿公堂

2021-01-17 安青網
潁上:老人留下兩份不同的遺囑 兩個兒子對簿公堂
2014-04-04 15:13:59

   來源:

中安在線    
【摘要】

在潁上縣某鎮,張某是一位很受大家尊敬的老人,膝下共有兩男三女。1989年,張某夫婦自建了一處房子,帶有樓房和院落。正是因為這處房產,在老人去...

在潁上縣某鎮,張某是一位很受大家尊敬的老人,膝下共有兩男三女。1989年,張某夫婦自建了一處房子,帶有樓房和院落。

正是因為這處房產,在老人去世後,他們的兩個兒子對簿公堂。近日,潁上縣法院成功調解這一糾紛。

張某夫婦共生了五個孩子,兩男三女。1989年,張某夫婦在潁上縣某鎮自建了一處房子。幾年後,因妻子去世,張某再婚。在此期間,張某的大兒子張老大一直在這處自建房裡做小生意,二兒子張老二接父親的班,在某單位工作。

2012年2月19日,張某去世,他的三個女兒和再婚妻子都放棄了繼承權,而兩個兒子卻各自拿著一份遺囑,都說房子是自己的。

原來,2011年10月15日,張某考慮到大兒子沒有工作,又需要在房子裡做生意,於是立下遺囑,將房產給大兒子繼承。同年10月19日,張某改變了主意,又立了一份遺囑,說2011年10月15日立的遺囑無效,將房產交給二兒子繼承,存款及撫恤金由兩個兒子平分。

為了得到房子,張老二將哥哥告上了法庭。

張老二說,父親生前立有遺囑,說明其死後房子由他繼承,但哥哥和嫂子在房子裡住著不願搬出來,多次協商無果,所以才起訴。

而張老大認為,父親生前於2011年10月15日立有遺囑,明確說房產由他繼承,張老二提供的父親在當年10月19日所寫的遺囑不真實。

張老大分析說,父親於2011年10月15日立有遺囑,明確將該房屋給他,而幾天之後,怎麼會給張老二另立一份遺囑?這應是張老二事先草擬好逼迫父親所寫的。另外,父親平時籤名都用「張某某」,而張老二提供的遺囑籤名是「張某」,說明該籤名不是父親的親筆籤名。再說,父親生前曾立有多份遺囑,但都是用「遺書」而非用「遺囑」,這也說明原告提供的「遺囑」不真實。更重要的是,房子是父母生前所建,母親的那份財產,父親無權處分,所以張老二提供的遺囑無效。

訴訟中,張老大申請對後一份遺囑進行筆跡鑑定,但由於兩份遺囑所用的書寫工具不同,一個是用硬筆書寫,一個是用軟筆書寫,司法鑑定部門無法鑑定,所以被退回。

但張老大和張老二的舅舅和姨表弟證實,立遺囑的時候,他們都在場,遺囑確實是張某所立。

張家兄弟所爭議的房產,經評估價值約為17萬元。張某去世後,存款及撫恤金約1.7萬元。

潁上縣法院審理認為,張老二提交的「遺囑」部分無效,張老大提交的「遺囑」無效。張某自建的房子,張老二享有六分之五的產權,張老大享有六分之一的產權。

張老二不服法院判決,向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又轉到潁上縣法院重審。法官在了解案情後,建議協調解決。

最終,兄弟倆自願達成協議:張某所留房產歸張老大所有,但張老大給付張老二約13萬元,另外存款及撫恤金1.7萬元歸張老二所有。雙方就此事再無糾纏。

遺囑繼承是指立遺囑人生前依照法律規定的方式立下遺囑,待自己死後,遺囑發生法律效力,以此確定被繼承人的繼承人,及繼承人應繼承的份額的法律制度。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互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遺囑人處分了他人所有的財產,遺囑的這部分,應確認無效,但遺囑人處分自己財產部分應當有效。(潁州晚報 記者劉越越 通訊員李強)

責任編輯:杜宇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生前遺囑:管用的「護身符」
    登記遺囑的過程對於這位耳朵和眼神都已不再靈光的耄耋老人來說,更像是嬰兒學步。  老人家有倆兒子,這把年紀早該兒孫滿堂盡享天倫。可兩個兒子卻因老人唯一那套房產的最終歸屬鬧得事事錙銖必較,連父親的贍養義務都成了房產歸屬的籌碼。  卞長安僅有的這套房產是跟過世的老伴一輩子的家底,原本想在自己百年後留給倆兒子共有,卻未料到成了自己度過餘生的唯一本錢。
  • 心酸 無錫一老人想要更改遺囑 兩兒子卻……
    早在2011年3月拆遷的時候,潘老伯的兩個兒子就各分了幾十萬元,女兒體貼父親沒有參與分錢,當時的潘老伯就和兩個兒子說清楚了,這次房子分完後,還有一套祖產就不歸這兩個兒子所有了,自己想留著這套房子給他和後來結婚的妻子養老用。當時大家也一起寫了收條,潘老伯也訂下了遺囑。
  • 民法典遺囑效力認定:公證遺囑不再優先 以最後遺囑為準
    明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將正式施行,在原先法律的基礎上,對遺囑的形式、效力、代位繼承人的範圍、被繼承人的寬恕權、無人繼承遺產的用途等多方面確認了新規則。老人留有多份遺囑的,哪份遺囑的效力最高?列印遺囑有效嗎?子女打傷老人的,還有權繼承老人的遺產嗎?北京市西城法院的「訴源治理直通車」普法講堂8月6日專門就此以案說法,梳理《民法典》中的新規則。
  • 兩千多浙江老人早早立下遺囑,他們在焦慮什麼
    眼前,這群兩鬢斑白的老人,正聚集在這個只有兩間門面的地方——浙江遺囑庫,完成自己的遺囑登記。2016年6月28日,浙江民生社會養老服務中心和杭州南都法律服務所共同發起成立的浙江遺囑庫正式啟動運行,可為我省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費辦理遺囑法律諮詢、遺囑登記和遺囑保管等服務。自此,一向安靜的紫花支路開始熱鬧了起來。凡事預則立。
  • 抗日英雄留下五間老宅,兩兄弟爭遺產,弟弟:他不是我爹親兒子
    父親去世後,為了五間老宅,兄弟倆反目成仇,對簿公堂,為了證明自己合法繼承父親的財產,二人各拿出了證明文件,楊老大說:我有爹的遺囑。楊老么:你不是我爹親兒子……1937年2月,年僅15歲的楊德光和同村女孩劉彩鳳結婚。七七事變後,楊德光告別新婚妻子,毅然加入冀魯豫遊擊隊。抗日戰爭期間,通信很不方便,楊德光跟隨部隊四處轉移,很快失去了消息。
  • 繼承編:寫對遺囑,未必那麼容易
    有了小兒子後,商人開始替兩個孩子盤算,一日寫下一份遺囑。核心內容只有簡單的一句話:「江西的歸女兒,上海的歸兒子。」當時,商人細心核算過,兩地產業價值相差無幾,這麼分十分公平。 幾年後,商人將業務拓展到了北京,女婿協同打理生意。天有不測風雲,一次住院後,商人元氣大傷,不久便撒手人寰。北京住院期間,商人書寫了一份新的遺囑。
  • 老人去世沒有留下遺囑,女兒可以繼承遺產嗎?民法典有新規
    《民法典》:劉女士和丈夫育有1兒1女,他們婚後買了套房,丈夫不幸離世,劉女士想立遺囑把房子給兒子,女兒能分到房子嗎?能分到1/6。最近,影響14億人的《民法典》正式施行了,裡面規定:子女在一方父母離世後,如果沒有立下遺囑,那么子女將和父親或者母親平分房產,如果父母有設立遺囑的,則按照遺囑執行。
  • 88歲老人300萬遺囑曝光的背後:「民法典」關於6個繼承的新亮點!
    前有「上海88歲的老人將300萬房產全部留給家樓下的水果攤主」,後有「99歲老人因被子女強辭保姆哭訴:『子女統一戰線針對我『」。蝸小妹為老人能提前做好有效遺囑,而感到慶幸。到明年1月1日起,《民法典》就開始正式實施,在此次《民法典》繼承篇的規定中,有許多與之前繼承法律規定不同之處進行了梳理,供大家參考。
  • 都市報導60分:多份遺囑,以哪個為準?
    都市報導60分:多份遺囑,以哪個為準?今天的《「大家」說法》電視公開課,咱們從宋女士的遺囑說起……宋女士的老伴早年去世,現有三個子女: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兩年前,宋女士立下一份公證遺囑,內容是:價值200萬的住房歸兒子所有,另外有30萬存款由兩個女兒平分繼承。
  • 慈禧臨死前,突然迴光返照,留下兩道可恥的遺囑後一命嗚呼
    她讓一位大臣拿出紙筆,留下了兩道可恥的遺囑,然後就一命嗚呼了。究竟是哪兩道遺囑呢? 遺囑一:以後不許女子幹預朝政 在中國歷史上,曾有不少朝代因女子幹政而逐漸衰落,甚至落得亡國的下場。滿清入關後,吸取了這種教訓,制定了嚴格的祖訓,決不許後宮女子幹預朝政。
  • 父母去世多年 兩齣嫁女兒與仨兄弟爭奪遺產
    父母去世後留下了位於海口瓊山區某市場53號、55號房屋但沒有留下遺囑。兩處房屋是母親繼承自外祖父、外祖母的遺產,但同樣作為外嫁的女兒,她們並沒有享受到母親當年的待遇,當她們向兄弟要求分割遺產時,卻遭到拒絕。父母去世15年後,五個兄弟姐妹均已年過六旬,眼見兄弟們對房屋進行危房改造,將舊房推倒重蓋,姊妹倆將三個兄弟告上法庭,要求平分兩處房屋所佔用土地的使用權。
  • 立遺囑不吉利?莫讓觀念「誤」了事兒!
    ,多子女家庭避糾紛「立遺囑不吉利……」「立遺囑後子女就不管我了……」「立遺囑是有錢人的事兒,我沒什麼財產,沒必要立遺囑……」老人們正是被這些傳統觀念束縛,不願預立遺囑,無形之中為日後子女繼承遺產帶來隱患。
  • 只因遺囑是兒子代寫,老人遺囑被宣布無效,正確的遺囑要如何寫?
    現在很多父母一輩的老人對法律的理解不如年輕人,他們想在生前立一份遺囑,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寫,往往會諮詢子女,或讓子女代自己寫遺囑,孰不知這樣的遺囑有可能是無效的。【案情簡介】張某年逾古稀,膝下有一兒一女,大兒子張某兒,女兒張某女。 2013年10月6日,張某在居委會工作人員李某、王某的見證下,由兒子張某兒代寫遺囑一份,將其現居住的房子留給張某兒的孩子張某某。這份遺囑上有張某、張某兒和兩位見證人的籤名。
  • 老人立了遺囑沒公證就去世,子女咬定系繼母偽造!遺囑怎麼立靠譜
    年過半百的王阿姨最近遇到一件煩心事,被自己的幾個繼子女一紙訴狀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剛剛過世的老伴寫了份遺囑,將自己名下的一間房屋指定由王阿姨來繼承。老伴出於內心感念,親筆寫了份遺囑,本來是要趕著去公證處做遺囑公證的,可惜預約的公證日期還沒有到,老伴就過世了。庭上繼子女一口咬定遺囑是王阿姨自己偽造的,沒有經過公證處公證,就是無效遺囑。遺囑明明是老伴親手所寫,因為沒有公證就被判定無效?這樣的說法有法律依據嗎?應當如何訂立一份靠譜的遺囑?
  • 立遺囑時,逾99%的老人選擇了「防兒媳女婿」條款,網友吵翻了!
    日前,中華遺囑庫發布《中華遺囑庫白皮書(2013-2017)》,對所保管的8萬餘份遺囑進行數據分析。82177份遺囑中,有39234份遺囑是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立下的,佔總遺囑數量47.74%。白皮書顯示,有99.93%的老年人選擇中華遺囑庫範本中的「防兒媳女婿」條款。
  • 一份遺囑如何才能善處身後事
    ,可王女士去世後,其餘兩個兒子都不承認母親有此遺囑,三兄弟為此對簿公堂;陳先生去世,旅居海外的女兒陳女士回國奔喪,誰知竟冒出個「繼母」,拿著一段手機錄製的視頻,要求按照視頻中陳先生所表示的遺囑,繼承陳先生的房屋……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不再忌諱死亡話題,轉而更關注對自己身後事的安排。
  • 中華遺囑庫舉辦「別樣閱卷會」 整理15萬份遺囑樣本出「錯題集」
    錯題2:「我的全部遺產,均由兒子A全權處理。」錯誤在於首先立遺囑人不能處理配偶的財產。第二,「全權處理」也不是繼承,有委託其依法處理的問題,結果仍然是人人有份。「閱卷會「現場,一位老人在仔細看過題板上的「試卷」後,從自己的包裡拿出一本房產證,指著房產證上的名字有些不確定地問工作人員:「這個房本上寫的是我的名字,那這套房子應該屬於我一個人的吧?」
  • 丈夫生前給老人買房,老人也立下遺囑將房留給兒媳,為何最後她卻拿...
    兒子購房孝敬父母后去世,為表感謝,老人立遺囑將這套房屋留給兒媳。老人去世多年後,兒媳起訴要求遺囑繼承,她主張自己雖不屬於法定繼承人的範圍,但符合《繼承法》所述 「喪偶兒媳對公、婆盡主要贍養義務可以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的規定,繼而再用法定繼承人資格去進行遺囑繼承。審理本案的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長寧法院)是否會支持她的訴訟請求?
  • 北京老人遺囑將房平分7個子女,法院卻判遺囑無效
    家住北京的劉奶奶,去世前就曾立下遺囑,將自己居住多年的房產,留給七個子女平均繼承。可法院判決,這份遺囑是無效的!這是怎麼一回事兒?咱們一起來看。劉奶奶育有七個子女,其中兩個女兒,五個兒子,王大叔排行第七,是劉奶奶的小兒子。
  • 遺囑中心主任:保姆若看上老人遺產 儘量不給辦
    有的老人立遺囑要把房產存款都給保姆,有的寫個遺囑要長子嫡孫傳承一本《祖訓》,還有的通過遺囑安排身後事……記者了解到,不少因世俗觀念或不涉及財產的遺囑,之前因無法公證而落空,現在有了其他實現的途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