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迅猛發展弊端顯露 成為投訴「重災區」

2020-12-20 IT專家網

「直播帶貨」迅猛發展弊端顯露 成為投訴「重災區」

2020-11-03 09:16:21 來源 : 光明日報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作為後疫情時期的新業態,「直播帶貨」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的新動能。不過,其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諸多弊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的全國12315平臺2020年前三季度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12315平臺共接收「直播」相關投訴舉報2.19萬件,其中「直播帶貨」訴求佔比近6成,成為投訴「重災區」。

與此構成呼應的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在官網發布《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網絡社交、直播帶貨等網絡活動被納入管理。徵求意見稿是為貫徹落實電子商務法,進一步規範網絡交易活動,在《網絡交易管理辦法》(原工商總局令第60號)基礎上起草的。徵求意見稿秉持包容審慎的態度,重構了網絡交易監管的內容,明確了網絡交易經營者的權責。

其中,徵求意見稿明確了網絡交易監管的四項原則,即鼓勵創新、包容審慎、嚴守底線、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對不斷發展創新的網絡交易模式提出了包容審慎監管,留足發展空間,同時確保商品和服務質量與交易安全的監管要求。與此同時,徵求意見稿將監管範圍從電子商務平臺,擴展到為網絡交易提供經營空間的支持性服務平臺,將社交、直播等提供銷售場所的平臺納入監督管理的範疇。

徵求意見稿細化了電子商務法關於電子商務經營者市場主體登記和公示的規定,明確了個體工商戶進行網絡經營場所登記的要求。在市場主體公示方面,其對網絡社交、直播業務的主體公示進行了規定,並對網絡交易平臺提供信息公示技術支持、審核平臺內經營者主體信息變更,區分辦理與未辦理主體登記的經營者提出新要求。

徵求意見稿堅持以維護消費者權益為最主要的標準,聚焦近年來在網絡銷售相關領域引起廣泛爭議的熱點事件。其對網絡交易經營者的經營行為做了較為全面的規定,特別是在個人信息收集、禁止欺騙誤導消費者、違規評價的技術處理、廣告發送、商品服務搭售、自動續展服務等方面。另外,徵求意見稿聚焦平臺責任,在平臺信息核驗、報送經營者信息、服務協議、交易規則完整保存、建立檢查監控機制、平臺處理措施和智慧財產權公示、信息保存等方面對網絡交易平臺的責任做了詳盡的規定。

當然,徵求意見稿仍有尚需完善之處。比方說,徵求意見稿對智慧財產權糾紛24小時內公示的要求超出了國內許多電商平臺的治理能力,且部分新電商業態不存在首頁面,也要考慮到公示會對商家正常經營活動帶來較大幹擾,並進一步加劇線上線下監管標準的不一致性。再比如,徵求意見稿中有關社交、直播服務信息展示條款存在修改的必要。其中對「售後服務」信息進行展示的要求並不符合行業實踐。另外,為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對直播內容及日誌信息同等適用「三年保存期限」的要求。

當「萬事皆可播」時代來臨,我們十分迫切需要這樣一部法規的出臺,以維護數字平臺的健康有序發展。由此,《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直播帶貨的優勢與弊端在哪裡
    ,朋友圈裡總歸有幾個在24小時刷屏,產品質量差、收錢就拉黑、各種收代理、囤貨賣不出、三無產品、無法監管、投訴無門等一系列問題比比皆是。三、直播帶貨的弊端(1)直播帶貨相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划算的,大部分主播會去跑量,一場直播下來銷售個幾百單來說,對於他們來講是划算的,但是對於商家而言,特別是品牌商家,這樣操作會對品牌造成損害,發現產品其他通道賣不動了,繼而繼續直播帶貨,利潤降低,品牌影響力逐步下降,形成惡性循環。
  • 網絡直播行業發展迅猛 正在逐步成為部分網友休閒娛樂的主要途徑
    網絡直播行業發展迅猛 正在逐步成為部分網友休閒娛樂的主要途徑 來源:光明日報 • 2020-08-24 10:31:29
  • 中消協:直播帶貨成為"吐槽"重災區 羅永浩、得物"翻車"
    直播帶貨的大風席捲了「6·18」。然而,狂歡過後,卻留下一地雞毛,直播「最低價」成話術、帶貨不發貨、貨不對板等問題愈演愈烈。6月29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6月1日-20日20天監測期內,共收集「6·18」相關消費維權類信息648.8萬餘條。
  • 直播帶貨火爆,但投訴情況你了解嗎?
    直播帶貨是一種新型的商業營銷模式,前景廣闊,為社會各界看好。據商務部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網絡零售對消費的促進作用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直播帶貨也暴露出很多問題,諸如假貨、虛假宣傳、刷單、售後問題等。   6月18日下午,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相關投訴情況。
  • 海外KOL直播帶貨成為發展趨勢,跨境賣家如何選擇海外社媒平臺?
    目前,海外直播帶貨的發展主要分為兩大塊,店鋪KOL直播和社媒KOL直播。店鋪KOL直播也就是跨境電商平臺直播,對於它的直播發展現狀和平臺賣家的痛點,K妹在上期已經給大家進行了分析。那麼社交媒體KOL直播帶貨,又是怎樣的發展呢?
  • 上海市消保委公布2020年十大消費投訴熱點:「直播帶貨」、網路遊戲...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上海市消保委受理疫情促發的航空票爭議同比增加1.5倍,房屋租賃服務投訴同比增長50.8%。盤點匯總發現,網購、教育培訓、網路遊戲、長租公寓等十大領域成為投訴「重災區」。「直播帶貨」翻車屢見不鮮記者注意到,對比往年傳統的網絡購物投訴,2020年由於直播帶貨引起的投訴問題反映較為集中。
  • 重啟帶貨直播的鬥魚,擱置節奏做帶貨一家人方為上策!
    相比羅永浩轉型帶貨主播所引發的吃瓜群眾廣泛關注,DY平臺正式宣布要入主電商直播雖然在普羅大眾這邊引發的影響遠不如老羅這麼大,但對於業界人士來說,相對更值得關注。特別是對於當前同類型的直播平臺來說,DY的這番抉擇能否成功也關係到後來者在平臺後期發展的相關決策如何進行。
  • 知名藝人直播賣貨引發投訴
    現在直播帶貨已成為一大風口,很多藝人也在嘗試直播帶貨。之前一位香港知名藝人在某短視頻平臺直播帶貨,在收穫大量粉絲的情況下,也接到了不少投訴。也有網友直接投訴了寧波的一家公司,認為他們是虛假宣傳。情況究竟如何,記者調查發現問題並非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直播間賣金條 收到的卻是塑料片牟先生投訴,在快手直播間裡,一位香港的知名藝人在銷售各種物品。
  • 全民直播帶貨培訓班 助力實體經濟發展轉型
    全民直播帶貨培訓班 助力實體經濟發展轉型 2020-10-29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直播帶貨:不講武德
    數據顯示,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33.41萬條,每日負面信息量較為平穩,日均在1.24萬條左右。 微博成雙十一期間消費維權類信息傳播的主渠道,信息量佔比56.3% 監測發現,今年雙十一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
  • 盤點2020上半年直播帶貨大事件:全面爆發後,冷靜期即將到來
    線上直播正逐步成為品牌常規的營銷方式之一。 電商主播優先落戶賣房?廣州花都區給予主播最高50萬購房獎勵 3月24日,廣州發布《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率先提出打造「直播電商之都」,並提出「個十百千萬」計劃,包括培育100家有影響力的MCN機構、培訓10000名帶貨達人等。
  • 直播帶貨的退貨率為什麼這麼高?
    雙11的這類購物節的退貨率、李佳琦、薇婭等直播帶貨的退貨率,還要遠遠大於這個比例。如此之高的退貨率是怎樣造成的?在做這個分析之前,我們團隊先做了一件事: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人肉統計關於直播退貨的投訴。我們分別搜索了「電商直播退貨」「網紅直播退貨」「直播帶貨退貨」「直播退貨」4個關鍵詞,以用戶購買平臺和投訴原因2個維度為標準,旨在弄清2個基本問題:1、那個平臺購買的用戶投訴最多?2、用戶投訴的原因集中在哪幾類?
  • 直播帶貨助農的可持續發展研究
    【摘要】直播帶貨是藉助網際網路平臺特別是社交平臺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商業模式。在政府大力支持和網際網路平臺的帶動下,目前直播帶貨成為電商助農新模式,在解決農產品銷售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直播帶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供應鏈能力、產品質量保證等不少問題,需要通過政府、平臺和行業協會等主體協同作用促進直播帶貨健康發展。
  • 關於直播帶貨,未來可能會產生的弊端問題有哪些?
    2020年直播帶貨可謂是網際網路領域興起的一種新風尚,線上直播帶貨如此火爆,勢必為吸引越來越多的商家紛紛參與直播賣貨,2020年電商流量也會被直播帶貨模式截取一部分,當然完全取而代之是不可能的。那麼直播帶貨在未來市場應用中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呢?
  • 多方「出手」 規範網絡直播帶貨亂象
    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網上營銷模式不斷創新,網絡直播銷售就是這一創新的突出代表。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導致現實經濟生活發生重大變化,使網絡直播營銷迅速發展成為現階段重要的營銷及引流手段之一。就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人們直觀看到了「直播帶貨」的迅猛勢頭,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 直播帶貨的魔幻2020
    臨近年末,直播帶貨的冰與火之歌正在奏響。但顯然,直播間呼朋引伴的火熱掩蓋不了頻頻暴雷的心寒。辛巴,這位「帶貨一哥」最近水逆得不行,上了好幾次頭條,當然對於這一天然流量,想必他是拒絕的。假燕窩風波未平,譴責之聲再起,網曝80餘人在其直播間購物後消息遭洩露,被騙600萬元,一舉衝上熱搜。
  • 多方「出手」規範網絡直播帶貨亂象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網上營銷模式不斷創新,網絡直播銷售就是這一創新的突出代表。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導致現實經濟生活發生重大變化,使網絡直播營銷迅速發展成為現階段重要的營銷及引流手段之一。就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人們直觀看到了「直播帶貨」的迅猛勢頭,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 直播帶貨顯弊端,名人效應人走茶就涼?
    直播不僅僅是賣貨,還帶了產業鏈發展。騰訊視頻雲業務總經理李鬱韜近日透露,疫情期間電商直播流量環比增長超400%,其中小程序直播成為中小企業首選,騰訊視頻雲支持企業直播超300萬場次。可以說現在各行各業都瞄準了直播帶貨,而直播帶貨經歷勵志的是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
  • 直播亂象!老羅翻車,辛巴售假,帶貨辣眼……
    但任何行業在發展的初期必然存在著不規範化和弊端,這是一個新型的領域,針對其的法律和政策還沒有完善,只有當行業必然的缺陷和漏洞出現,人們才能看到弊端,規範市場。  「偶然性離不開必然性,偶然性背後隱藏著必然性」。
  • 娜美文化:直播帶貨機構深度解讀直播帶貨的優劣,分析利弊!
    每天約有3萬家新的直播商家入駐,而直播帶貨的訂單總量也在以每周20%的速度增長。預期整個2020年,直播帶貨的市場經濟規模可以達到9000億。  娜美文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直播帶貨的利弊均顯得十分突出。我們先說有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