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火爆,但投訴情況你了解嗎?

2020-12-23 荔枝網新聞

  直播帶貨是一種新型的商業營銷模式,前景廣闊,為社會各界看好。據商務部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網絡零售對消費的促進作用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直播帶貨也暴露出很多問題,諸如假貨、虛假宣傳、刷單、售後問題等。

  6月18日下午,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相關投訴情況。2020年1月至6月17日,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投訴舉報平臺共接收涉及直播帶貨投訴舉報46件,其中投訴41件、舉報5件。

  南京12315投訴舉報平臺工作人員沈萍萍告訴記者。從直播間依託平臺類型來看有四種: 「一是專業直播平臺,快手、抖音、立吉報;二是經營者的微信公眾號或微信小程序;三是淘寶、天貓官方旗艦店;四是經營者APP。」

  沈萍萍說,消費者反映的主要問題包括以下幾點:優惠券、定金問題。消費者反映在直播時購買的優惠券,主播未說明該券有限制條件,實際使用時被經營者告知該券只能直播當晚使用,過時作廢;有的消費者拿著搶購的實體店通用家具優惠券購物時,實體店銷售人員以各種理由不同意其使用;在直播間支付定金購物,到實體店選擇時發現不合適,要求退還定金有的被拒,有的被扣20%的稅金,還有的直播間不退款要求消費者到實體店退款。

  商品質量問題方面,主要是消費者反映直播間銷售的保健品、冰紅茶等商品為三無產品;電暖器等家用小電器商品材質低劣;運動鞋有汙漬,疑為樣品。

  此外,售後問題要很突出。沈萍萍:「消費者反映在直播間搶購商品後,經營者不發貨,有的發錯貨,聯繫經營者,對方不予處理;部分主播承諾買四送二,但消費者到實體店提貨時,經營者只同意買四送一;有的經營者以直播帶貨為特價商品為由,拒絕消費者七天無理由退換貨的要求。」

  據了解,價格虛假宣傳問題也很受消費者詬病。沈萍萍介紹:「消費者反映在直播間支付定金購買,第二天支付尾款時發現總價被提高,店家給的解釋是主播把價格搞錯了,所以要提價;還有的主播直播時宣稱椅子395元一套,消費者支付定金後,到實體店提貨被經營者告知395元是一張椅子的價格,一套有五張椅子應付395*5元;還有的主播宣稱線上線下最低價,消費者購買後發現實體店價格更便宜,要求退還差價被拒。」

  匯總情況顯示,優惠券、定金問題投訴舉報佔該類訴求的34.78%;商品質量問題佔該類訴求的26.09%;售後問題佔該類訴求的26.09%;價格虛假宣傳問題佔該類訴求的13.04%。

  沈萍萍向記者介紹了一件典型案例:「有一位消費者反映參加某商家家具搶購直播活動,商家承諾購買該商家的集成吊頂價格是999+199元,消費者就支付了100元定金拍下了該集成吊頂。後該商家又把該集成吊頂的價格修改為1980+199元。消費者與商家協商,商家告知是直播的時候把價格弄錯了。消費者要求按999+199元正常購買此集成吊頂。經江寧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調解,訴求人與被訴求人達成協議,和解此事,被訴求人退還100元定金,並補償訴求人100元。」

  消費建議:

  直播帶貨是時下最流行的電商模式,融合了電商、導購、廣告等多種形式,對拉動消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有積極作用。直播帶貨的行業亂象才剛剛出現,負面影響還不是特別大,如果放任不管,傷害的不僅是相關權益的受損者,還有該行業的未來發展命運。建議政府相關部門、行業協會、消費者組織加強直播帶貨的引導、規範和監督,一方面要儘快出臺相關標準和法規,加強監管力度,促進直播帶貨步入正軌,駛上良性發展的快車道,為消費者、商家創造更長遠的價值。另一方面要有效研究直播帶貨新消費模式下的消費者權益保障工作,強化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落實,暢通投訴舉報渠道,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孫茂強  通訊員/陳燕妮 編輯/韓瑜)

相關焦點

  • 知名藝人直播賣貨引發投訴
    現在直播帶貨已成為一大風口,很多藝人也在嘗試直播帶貨。之前一位香港知名藝人在某短視頻平臺直播帶貨,在收穫大量粉絲的情況下,也接到了不少投訴。也有網友直接投訴了寧波的一家公司,認為他們是虛假宣傳。情況究竟如何,記者調查發現問題並非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直播間賣金條 收到的卻是塑料片牟先生投訴,在快手直播間裡,一位香港的知名藝人在銷售各種物品。
  • 直播帶貨比傳統電商強在哪?帶你了解直播帶貨的優點和紅利
    直播帶貨的話題從今年4月份開始話題熱搜不斷,更在雙十一雙十二這樣的購物節達到了高潮,直播帶貨相比於傳統電商優勢在哪呢?現在入局還來得及麼?紅利期還有多久呢?今天就個人的一些觀察和思考,鬥膽給大家分析一下直播帶貨。
  • 疫情過後,直播帶貨模式還會持續火爆下去嗎?
    直播帶貨?沒錯,就是直播帶貨。羅永浩直播賣貨近5000萬人圍觀銷售額1.1億、薇婭直播間賣出4000萬的商業火箭發射、辛巴團隊直播一晚帶貨近5億震驚業界、李佳琦聯手朱廣權直播邀請網友為湖北拼單、梁建章客串白娘子直播帶貨旅遊產品、各地黨員幹部走進直播間開展助農計劃......
  • 直播帶貨的優勢與弊端在哪裡
    社交電商可謂是火爆一時,各種平臺也是在推廣直播帶貨,明星也開始加入了直播帶貨的行列,下面我們淺談三點:一、微商代理模式一定會退出市場談起微商,可謂是見者頭大,大部分微商一直在透支著用戶信任三、直播帶貨的弊端(1)直播帶貨相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划算的,大部分主播會去跑量,一場直播下來銷售個幾百單來說,對於他們來講是划算的,但是對於商家而言,特別是品牌商家,這樣操作會對品牌造成損害,發現產品其他通道賣不動了,繼而繼續直播帶貨,利潤降低,品牌影響力逐步下降,形成惡性循環。
  • 帶貨達人李佳琦直播翻車 網紅帶貨你還信嗎?
    這次帶貨達人李佳琦直播直接翻車了!「OMG,這絕對是一款又便宜又實用的不粘鍋,各位女生不要錯過了哦。」近日,李佳琦直播帶貨某款不粘鍋。起先,助手還面帶微笑地將雞蛋打在燒熱的鍋裡,細心的讀者應該能發現鍋裡是加了油的,此時一切還正常。但接下來的一幕就尷尬了,凝固的雞蛋可謂處處粘鍋。此時,助手顯得有點手足無措。
  • 主播花樣「作死」,直播帶貨的100種「死法」,你了解嗎?(上)
    直播帶貨火爆至今,主播、MCN、商家三方的話語權平衡逐漸被打破,商家們慢慢淪為「最憋屈甲方」。
  • 直播帶貨的退貨率為什麼這麼高?
    雙11的這類購物節的退貨率、李佳琦、薇婭等直播帶貨的退貨率,還要遠遠大於這個比例。如此之高的退貨率是怎樣造成的?在做這個分析之前,我們團隊先做了一件事: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人肉統計關於直播退貨的投訴。我們分別搜索了「電商直播退貨」「網紅直播退貨」「直播帶貨退貨」「直播退貨」4個關鍵詞,以用戶購買平臺和投訴原因2個維度為標準,旨在弄清2個基本問題:1、那個平臺購買的用戶投訴最多?2、用戶投訴的原因集中在哪幾類?
  • 上海市消保委公布2020年十大消費投訴熱點:「直播帶貨」、網路遊戲...
    2020年,你明明白白消費了嗎?上海的消費投訴熱點有哪些?針對2020年的消費投訴整體情況,1月13日,上海市消保委公布了2020年上海十大消費投訴熱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0年,整體而言,網購投訴仍居高位,以逾3.76萬件投訴案居於首位。此外,教育培訓、旅遊及相關產業鏈涉疫糾紛、健身服務「付款容易退款難」等成投訴集中的問題。
  • 直播帶貨火爆的疑惑:既然喜歡看直播,那看電視購物又為何要換臺
    2020年,要問哪個行業最火爆,那電商直播無疑是箇中翹楚。一場直播下來,動輒數千萬的銷售額,無數人的狂歡。還催生了像李佳琦、薇婭等火爆全網的帶貨網紅,令無數人羨慕眼紅。看到這裡,我就有一個疑問。現在的電商直播帶貨與曾經的電視購物有什麼區別?
  • 主播花樣「作死」,直播帶貨的100種「死法」,你了解嗎!
    直播帶貨火爆至今,主播、MCN、商家三方的話語權平衡逐漸被打破,商家們慢慢淪為「最憋屈甲方」。 近日,網上開始流傳一份甲方總結的「主播黑名單」,1000+商家在線給帶貨主播與明星主播們「提意見」。
  • ...是引發投訴的主要原因 福建省消委會發布上半年投訴情況分析報告~
    投訴基本情況一、投訴性質分析2020年上半年度投訴中,根據投訴性質劃分(按投訴量遞減順序排列):質量問題2399件,佔投訴總量的23.18%;售後服務問題1522件,佔投訴總量的14.71%;合同問題1309件,佔投訴總量的12.65%;虛假宣傳問題603
  • 打著知名藝人旗號直播帶貨回饋粉絲,有人收到貨後傻眼了!
    你在明星的直播間裡買買買過嗎?收到的東西還滿意嗎?有沒有選擇退貨的呢?據網友牟先生投訴,在帶貨直播間裡,一家公司以香港知名藝人的名義在銷售各種物品。「這個香港知名藝人之前籤約了廣州的一家公司,而我們和廣州的這家公司有業務上的聯繫,所以今年9月25日,我們單獨把這個藝人請到寧波,來進行一場直播帶貨的活動。」周女士表示,當時場地、費用都是寧波公司負責的,直播產品也是公司親自把關的,事後並未接到投訴,退貨情況也不多。
  • 「直播帶貨」迅猛發展弊端顯露 成為投訴「重災區」
    「直播帶貨」迅猛發展弊端顯露 成為投訴「重災區」 2020-11-03 09:16:21 來源 : 光明日報
  • 本土直播帶貨有多火爆?帶你探訪晉江產業直播基地
    自疫情暴發以來,直播電商就一直在賽道上加速前進。羅永浩賣小龍蝦、李佳琦賣小酥肉、薇婭賣水餃等,網紅賣貨、現場直播已然成為新的電商生態模式。據艾媒諮詢數據,國內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從2017年190億元迅速增長至2019年的4338億元。2020年預計規模將達9610億元,同比增長121.53%。
  • 在直播間發飆,斥帶貨直播太商業化!鄭爽知道什麼叫帶貨直播嗎?
    受特殊情況影響,上半年影片不能正常上映,很多明星都沒什麼大的入項,於是在直播帶貨火爆的情況下,明星們紛紛試水直播帶貨,向劉濤、李湘這些老牌主播不說,景甜也籤約了聚划算,當起了種草官,謝娜上周也開始了直播
  • 如何玩轉快手直播電商?快手直播帶貨技巧有哪些?
    用數據來說話:4月1日,羅永浩首場直播帶貨,銷售額超過1.1億元;5月14日,劉濤直播帶貨首秀,4小時帶貨1.48億,超2000萬人觀看;5月17日,5.17零食節薇婭銷售額達到3.9億,李佳琦銷售額達到3.5億;6月14日,辛巴回歸直播帶貨超12.5億,銷量超過900萬;……以上數據只是今年上半年來直播帶貨火爆的一角
  • 淺談如何勸直播帶貨「好自為之」?
    要說年底網際網路最熱鬧的事兒,就是打假,「受害者」包括「輸在擂臺,贏在網絡」的馬保國和被職業打假人盯上的直播帶貨。 先說馬保國。沒有真功夫的馬保國和他的鬼畜視頻、表情包和「耗子尾汁」、「年輕人,你不講武德」、「 我大意了,沒有閃」等語錄梗在網上突如其來的火了。這時的馬保國似乎不是「武者」,反而更像是一位演員,全網都在追捧他上演的荒誕鬧劇。
  • 「宅經濟」下直播帶貨的利弊觀
    難道「宅經濟」不就是躲在家裡網購買買買,玩遊戲衝衝衝嗎?這些當然是,但在家賺錢也是「宅經濟」的一部分,比如當下最火熱的直播帶貨,就給許多人提供了一個在家賺錢的機遇。據某寶的數據統計,2020年是直播行業飛速發展的一年。每天約有3萬家新的直播商家入駐,而直播帶貨的訂單總量也在以每周20%的速度增長。
  • 網絡直播帶貨來了「緊箍咒」 「帶貨」的同時也必須帶上責任
    太平洋證券首席投資顧問趙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網際網路視頻及5G的發展,為短視頻電商平臺的崛起提供了肥沃土壤,加之今年全球疫情的發生,讓人們進一步看到視頻銷售、直播帶貨的火爆程度,直播帶貨重塑了網購的「人、貨、場」模式,除了提升銷售數據增長,上市公司通過直播電商渠道觸達更多消費者,完善渠道布局,也拓展了品牌。
  • 無人直播手機助力小白直播帶貨,24小時都在賺錢!
    無人直播手機助力小白直播帶貨,24小時都在賺錢!大家都有這樣的疑問,如果你還在考慮還不入手,晚了那可就跟不上短視頻直播的這股浪潮了,做大事者一定要有膽量。無人直播為什... 無人直播真的賺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