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直播帶貨模式還會持續火爆下去嗎?

2020-12-28 丁道師

當下,什麼最火?

直播帶貨?沒錯,就是直播帶貨。

羅永浩直播賣貨近5000萬人圍觀銷售額1.1億、薇婭直播間賣出4000萬的商業火箭發射、辛巴團隊直播一晚帶貨近5億震驚業界、李佳琦聯手朱廣權直播邀請網友為湖北拼單、梁建章客串白娘子直播帶貨旅遊產品、各地黨員幹部走進直播間開展助農計劃......

我們的社交網絡和新聞媒體平臺,被各種直播帶貨的新聞和熱點所充斥。

更有一批傳統企業家也首秀直播帶貨,取得不俗成績,這其中包括郭廣昌(復星)、王填(步步高)、錢金波(紅蜻蜓)、王振滔(奧康)等等。

我之前的文章也提到,我在山西農村走訪時,也經常看到有農民一邊耕田,一邊拿著手機做快手直播。

仿佛一夜之間,我們進入了全民直播的時代。直播不再屬於網紅明星,任何人只要有一個能連接網絡的設備,就可以開啟直播帶貨。、

日前,我接受《南華早報》和《吳曉波頻道》《時代財經》《環球時報·英文版》四家媒體採訪,就當下直播帶貨(直播電商)引發的一些熱點話題,談了我的一些看法。

今天就通過問答的形式分享出來。

問題一(環球時報·英文版提問):為什麼直播帶貨可以火得一塌糊塗?

答:一般來說媒體或者信息的展現形式有文字、聲音、圖片、視頻幾種,直播相比以上幾種,不僅僅是展現形式更豐富,互動性也更強。

豐富的展現形式+互動形式,造就了直播電商的火爆,而且這種火爆是要遠超過傳統電商的發展態勢。傳統電商到今天每年能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增幅就已經不錯了,直播電商在過去兩年保持了100%以上的增幅。

問題二(環球時報·英文版和南華早報提問):疫情是否推動了直播電商的火爆?疫情過去後直播帶貨模式還可以火爆嗎?

答:其實在疫情之前,直播電商就已經是一個風口,已經在高速的發展。當然疫情期間,因為很多人減少了外出購物,從一個客觀上也促進了直播電商的發展。

我們必須強調,對於直播帶貨這種模式,哪怕沒有這次疫情,也能高速發展,並且已經處於高速發展的態勢中。以淘寶直播為例,2018年是1000億的盤子,2019年是2000億,今年應該在五千億級別。

直播電商正在成為剛需,在疫情過去之後這種模式還會高速發展,並且成為推動中國電子商務甚至說中國新經濟繼續增長的一個新火車頭。

問題三(南華早報提問):現在很多官員和企業家也加入進了直播帶貨,怎麼看待這種現象?未來直播帶貨是專業為王的時代,還是全民直播的趨勢?

答:這個問題的探討角度特別好。其實官員和企業家也玩直播帶貨,不是近期才有的,去年和前年我的很多文章中就已經提到過很多案例。比如說山西臨縣,縣領導和網紅結合起來,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銷售當地的土特產紅棗,還助力了地區脫貧致富。

最近,這種案例越來越多,包括郭廣昌、梁建章等都在嘗試直播帶貨,各地的黨員幹部也在通過直播電商的方式助力地區農特產品上行。而且之前在2018年的雙11中,馬雲也玩過直播帶貨,只是玩的不太成功。

目前看來這些企業家和領導幹部做直播,不管是交易額還是觀看的用戶,和李佳琦、薇婭等專業主播相比,還是有比較大的一個差距。直播電商雖然是一個門檻很低的模式,但是要做好,對專業性的要求非常高,就像咱們寫東西一樣,誰都可以進行創作,但頭部自媒體就那麼些人。

當然,我們也沒必要太悲觀。因為我們的市場是足夠巨大且非常包容的,它既能容納李佳琦、薇婭等專業頭部主播,也能容納跨界來的一些意見領袖和知名人物,甚至也能讓一些素人、農民也獲得一些機會。

 問題四(吳曉波頻道提問):大部分的直播是基於C端用戶觀看的,但這段時間有很多基於B端用戶的直播,比如雅迪、海信等公司針對經銷商的直播,取得了一些成績,怎麼看待這種趨勢?

答:針對B端(企業級)的直播帶貨,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2月24日,海信直播線上訂貨會主打技術領先的高端家電產品,一天成交近10億元。3月16日,雅迪2020春季新品線上直播發布會,全程4個小時的線上直播,發布20多款春季新款爆品,截止16日24時,斬獲訂單137萬臺。

這些成績看起來很亮眼,讓李佳琦們也自嘆不如。但是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同樣是直播購物,C端消費者和B端經銷商的購物心理區別很大,C端消費者很多都是激情式下單,下單的步驟也很簡單,只需要購買、付款、填寫地址即可。而B端的經銷商則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們一定會提前了解新品,並仔細研究當下的消費市場,才能決定幾十萬的訂單,然後在直播中先支付一部分的定金(有些可能不需要定金,只是意向交易),後續再確定尾款。

所以,對於B端的直播來說,其實就是傳統訂貨節的升級版,更多的時候直播只是走一個形式(沒有這個形式該合作還合作)。當然我們也應該肯定這種形式,因為形式往往能提振行業的士氣,這個價值不容忽視。

問題五(時代財經提問):有很多用戶量非常多的產品,看到直播電商火爆,也想分得一杯羹,比如陷入財務困難的美圖就想通過直播電商自救。你怎麼看待?

答:美圖其實之前做過電商,只不過模式太重,沒有成功。現在直播電商終於做對了,可以迅速的把APP積累起來的流量進行變現。

美圖有幾億的用戶和美妝社區,它也有一些主播資源,從基礎上來說它有做直播電商的先決條件,要優於其他工具類的產品。

而且對於美圖來說,做直播電商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業務。進的一方面在於,如果它成功了,當然一切都好;退的一方面在於,如果失敗了也無所謂,因為這個模式不需要做的很重,供應鏈和物流也不需要自己來構建,成本相對來說是可控的。

相關焦點

  • 從「小眾圍觀」到「大眾狂歡」——疫情催動直播帶貨井噴觀察
    不僅是抖音,更多的網絡平臺看中了直播帶貨這個「正經的事兒」,快手、虎牙、鬥魚乃至百度等眾多玩家陸續入局,淘寶、京東、蘇寧易購、拼多多等電商也躍躍欲試。  直播帶貨的火爆也帶火了東北網絡主播。如今的喊麥、直播、擼燒烤,被網友戲稱為「新東北三寶」。東北人在冰天雪地裡形成的獨特語言優勢和豪爽幽默的性格,使他們在直播帶貨時格外具有吸引力。
  • 「直播帶貨」下一步
    受疫情影響,實體零售、餐飲、旅遊等行業面臨嚴峻挑戰。然而,直播電商的異軍突起,成為商家從疫情中突圍的「救命稻草」。通過直播,不少商家打開了新銷路,同時形成了新的商業模式,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間。疫情加快了直播的發展速度,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產業與企業進駐。在「全民直播」的當下,不少人也開始在思考關於直播的下一步棋子要落在哪裡。
  • 雙11撕下直播帶貨「底褲」 營收模式或迎變局
    「汪涵直播翻車」「李雪琴直播被曝刷量」「辛巴被質疑帶貨賣假燕窩」……近期,直播帶貨主播和商家等之間的矛盾更加凸顯:一方面,直播帶貨銷售額不斷創新高,主播置辦豪車豪宅;另一方面,商家不斷喊冤被騙,退款率99%的戲碼持續上演。那麼,直播帶貨的盛宴,究竟誰在渾水摸魚?
  • 實體經濟也該復甦了,直播帶貨會是曇花一現嗎?
    這段時間,創業者們一直都很關注實體經濟、直播帶貨可兩個詞彙,它與人們的生活、社會的經濟息息相關,與創業者們的未來也密不可分。下面我們來看一些數據:央視網消息:現在的直播帶貨,我們看到的是人人參與,人人帶貨。
  • 直播帶貨的優勢與弊端在哪裡
    社交電商可謂是火爆一時,各種平臺也是在推廣直播帶貨,明星也開始加入了直播帶貨的行列,下面我們淺談三點:一、微商代理模式一定會退出市場談起微商,可謂是見者頭大,大部分微商一直在透支著用戶信任三、直播帶貨的弊端(1)直播帶貨相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划算的,大部分主播會去跑量,一場直播下來銷售個幾百單來說,對於他們來講是划算的,但是對於商家而言,特別是品牌商家,這樣操作會對品牌造成損害,發現產品其他通道賣不動了,繼而繼續直播帶貨,利潤降低,品牌影響力逐步下降,形成惡性循環。
  • 從地攤經濟中,我發現了直播帶貨火爆的原因……
    今天,去擺攤嗎?要說最近最熱的話題是什麼?大概就是擺攤了吧!隨著政策的放鬆一時間,地攤經濟持續火熱,#全民擺攤#的話題噌噌地上了熱搜!疫情後各領域都在經歷變革,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移動」和「互聯」成為大勢所趨,因此直播電商持續火爆,實體經濟,特別是商鋪房東,將會迎來時代變革的「打擊」。
  • 虛擬IP直播帶貨,你會買嗎?
    如果,坐在直播間裡的薇婭被替換成了一個虛擬二次元女孩形象,這個女孩在現代通訊和數字網絡技術的加持下開口說話,向你推薦她和她的幕後團隊篩選的好物,你會購買嗎?如果,坐在直播間裡的李佳琦被替換成了一個虛擬二次元男孩形象,他在自己的嘴唇上試用各種色號的口紅,精準解說各大品牌的護膚成分、使用技巧,讓身邊不知名的真人助理拆包、試吃零食,這樣的電商直播你會願意看下去嗎?
  • 全球疫情下如何看待網絡直播帶貨?
    在最新一期的《王牌對王牌》中,節目組邀請了淘寶直播帶貨女王薇婭作為本期的飛行嘉賓。這期節目遊戲設置以網絡直播賣貨為主題,薇婭雖是第一次參加節目,但是在遊戲環節中反應靈活幽默搞笑,其表現得到觀眾的認可,也給大家帶來很多歡樂。
  • 電商直播「大有可為」,您賣/買貨了嗎?
    在村培訓中心,幾位村民正在做網上賣貨的準備工作,總書記說「電商,在農副產品的推銷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是大有可為的。」疫情面前,許多企業都面臨著生死大考,如何把危機變成機遇,成為商家尋找新發展模式的重要突破口。直播賣貨,對於助力產業發展,緩解產品難賣,促進企業增收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疫情倒逼商家數位化,有贊:直播帶貨和私域流量是轉型利器
    近期幾位頭部主播的不規範帶貨行為將直播帶貨拉回人們的視線內。一如電商興起後,人們有著電商是否會代替線下購物的疑慮一樣,人們也在思考,疫情過後直播帶貨是否依然火熱?業內分析師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公域流量的紅利期已過,商家開始逐步挖掘私域流量,其中直播帶貨是新的嘗試。疫情加速商家數位化進程2020年,疫情突然暴發後,大部分線下門店關停,線上經濟呈現爆發式的增長,進而倒逼商家加速了數位化轉型。
  • 假日消費市場:直播帶貨熱鬧非凡
    記者注意到,直播經濟在「五一」小長假期間愈加火爆,央視直播帶貨銷售額超5億元,各地也相繼推出豐富多彩的直播活動,為拉動內需促消費作出不小貢獻。直播讓消費市場更活躍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促使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產品加快成長,網絡購物、「無接觸」配送等「宅經濟」和新興服務需求快速擴張,線上線下融合模式成為零售行業爭奪流量的首選。
  • 本土直播帶貨有多火爆?帶你探訪晉江產業直播基地
    自疫情暴發以來,直播電商就一直在賽道上加速前進。羅永浩賣小龍蝦、李佳琦賣小酥肉、薇婭賣水餃等,網紅賣貨、現場直播已然成為新的電商生態模式。據艾媒諮詢數據,國內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從2017年190億元迅速增長至2019年的4338億元。2020年預計規模將達9610億元,同比增長121.53%。
  • 直播帶貨火爆發展是曇花一現?經濟專家解讀到底賺不賺錢
    現在的直播帶貨,我們看到的是人人參與,人人帶貨。 數據顯示,自2月以來,每天約有3萬個新商家入駐淘寶,新開播的場次同比漲110%。抖音、快手的日均活躍規模分別增長了38.9%和35.2%。另有數據統計,今年春節以來,淘寶直播的場均觀看人數上升了43.13%,總體來說,疫情期間約95%的網友都看過直播,其中90後中超過97%的人看過,80後中95%的人看過,70後中有87%的人看過。直播帶貨火爆發展是疫情催化的大風口,是疫情特殊情況下的曇花一現還是會就此成為市場的主力軍?
  • 直播帶貨莫把質量帶沒了
    趁著當下直播帶貨的熱潮,從當紅主播、央視名嘴,到領導幹部紛紛下場,參與到各類「扶貧專場」直播中,為貧困地區農產品「打call帶貨」,拉動消費扶貧,減輕疫情影響,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
  • 國美直播帶貨模式再升級 數位化本地零售全面落地
    繼聯手成功舉辦多場大型帶貨直播活動、累計直播銷售超17億元之後,國美與央視合作再升級。雙方宣布將圍繞著本地化的零售需求,在全國多省掀起一輪新的大規模帶貨直播,依靠國美本地化零售網絡布局,深入細分和三四線市場,促進區域消費。一場疫情,讓中國零售行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危與機並存,新的模式也在不斷發生。
  • 五一直播間釋放消費潛力:商家直播間帶貨
    報告顯示,五一小長假期間,共有超2.3萬家服裝、皮具等產業帶檔口商家在抖音直播帶貨,尋找新的商機。同時,抖音直播間共賣出5776萬元因疫情滯銷的農產品。      疫情期間,線下消費受阻,直播帶貨逐漸興起為全新消費渠道,直播經濟的火熱帶動了經濟復甦。      為助力湖北經濟復甦,抖音推出援鄂復甦計劃,通過百場直播、百億流量,幫助湖北帶貨。
  • 疫情下鄭州服裝批發老闆娘抖音直播帶貨 三日「爆單」日銷十幾萬元
    如果說2019年李佳琦、薇婭等網紅的大紅大紫讓電商直播成功「出圈」,那麼此次疫情則有望開啟一個全民直播賣貨的時代。最近這段期間,@鄭州和諧三妹服飾 的老闆娘三妹在抖音上直播賣貨,解決了因為疫情積壓下的庫存,還用實際的銷售數據,向老公證實了自己的商業眼光。
  • 《電子商務法》頒行兩周年 火爆的直播帶貨如何監管?
    不過,在《電子商務法》頒布後,隨著電商行業的創新發展,一系列新的問題也暴露出來,比如監管追不上企業發展速度,部分創新前沿領域存在監管盲區,監管模式與經濟發展的現狀不適應等等。在今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因為疫情而火爆的直播帶貨新業態。
  • 直播電商軟體開發的出現,持續火爆的原因在哪裡?
    「直播帶貨」已經成為2020年最火爆的營銷詞。在今年的疫情形式的影響之下,不管是哪種行業都或多或少地收到了衝擊,尤其是很多實體店經濟持續下滑,直播電商軟體開發的出現給了很多企業希望,並且在國家的扶持及明星網紅的助力之下,似的國內經濟得到了快速復甦。
  • 風口正盛,直播帶貨是年輕人的「電視購物」嗎?
    文章來源 | 卡思數據作者 | 嶽遙毫無疑問,直播帶貨可以說是當下最時髦的新業態。其影響力不僅輻射到了各行各業,同時還吸引了許多「躍躍欲試」的人群蜂擁而至,讓這個業態發展得越來越熱鬧。在此之中,我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在與直播帶貨相關的視頻或文章下,總是會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或感嘆:直播帶貨不就是以前的電視購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