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下如何看待網絡直播帶貨?

2020-12-20 毓小妮兒

在最新一期的《王牌對王牌》中,節目組邀請了淘寶直播帶貨女王薇婭作為本期的飛行嘉賓。這期節目遊戲設置以網絡直播賣貨為主題,薇婭雖是第一次參加節目,但是在遊戲環節中反應靈活幽默搞笑,其表現得到觀眾的認可,也給大家帶來很多歡樂。眾所周知,說到網絡直播帶貨就肯定會想到口紅一哥李佳琦,而就在前段時間李佳琦以1.3億買下豪宅事件登上了熱搜。前有以薇婭和李佳琦為代表的網絡主播在去年雙十一期間成為帶貨主力軍,現在疫情催化下,明星、各大品牌紛紛加入直播帶貨這一新營銷模式。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疫情之下我們應如何正確看待網絡直播帶貨?

說起零售,最普遍接觸最多的賣場就是各種商場、超市了。作為消費者最開心的就是買到物美價廉、自己心儀的商品,而要讓消費者滿載而歸,第一步就是要讓消費者了解到賣家的產品。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科技發達,零售行業早已不僅僅局限於線下實體店。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之下,線下零售幾乎被橫掃,多少企業停滯在這個過不去的冬天,而與此同時,直播帶貨卻迎來了不一樣的春天。

直播帶貨, 通過網絡直播技術,向消費者近距離商品展示、諮詢答覆、導購的新型服務方式。在一方面,對於消費者來說,直播帶貨讓消費者可以更方便地跟商家進行交易交流,而作為一種網絡銷售,商品直接繞過了實體門店房租、中間渠道,其價格相比實體店更具有優惠;並且購物方便,消費者只需下單,之後等著心儀的商品送上家門。對於賣家來說,經營不再具有那麼大的局限性,它受環境、天氣影響小,而面對的市場比實體門店要大得多,薄利多銷。在另一方面,直播帶貨畢竟是一種線上銷售,消費者無法親身接觸到產品,如果出現一些售後問題,處理起來也會相對麻煩。甚至有一些賣家只顧追求自身利益、欺騙消費者,為賣貨誇大其詞弄虛作假,出現帶貨亂象。

在全球疫情之下, 直播帶貨無疑成為了當前最熱門的風口,對社會復工復產、經濟恢復起著巨大的推力作用;各行各業抓住市場機遇,在正確的經營理念下去利用好這一模式,找對方法技巧,創新發展,順應發展潮流。不知道大家對直播帶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哦!

相關焦點

  • 一個普通的網絡購物者如何看待當下很火的直播帶貨
    記錄在此,也算是自己對直播帶貨的些許期望,希望以後自己再來閱讀時狠狠地打一把自己的臉。在當前疫情特殊環境下,更多的人開始認識到了直播帶貨的重要性,個平臺也逐步完善了直播平臺帶貨模塊,讓消費者基本可以不離開直播間完成心儀的商品購買,更大地促進了主播賣更多的商品。直播帶貨通俗一點的理解就是從線下個商場或各攤位叫賣搬到了網絡直播平臺,讓消費避免了扎堆購買,減少了疫情帶來的風險。
  • 如何看待直播帶貨?
    要說時下網際網路時代什麼最火,非直播帶貨莫屬。 受年初疫情影響,很多企業紛紛入局直播,希望從這個高效、新零售的風口中獲利。而事實也證明,直播帶貨無疑是快速提振經濟的一劑「強心針」。
  • 疫情催熱直播經濟 揭秘網絡主播「帶貨」日常
    一場直播千萬次觀看、點讚,幾百萬、上千萬甚至上億元的成交,帶貨商品小到口紅,大到重型卡車……疫情之下,消費者出行受限,憑藉手機「撬動」的直播帶貨異軍突起,一躍成為5G時代下許多商家轉型自救的風口行業,網絡主播也從被小眾圍觀,變成帶動大眾狂歡。
  • ...直播帶貨,還需法律領航(一):帶貨還是「帶禍」——網絡直播帶貨...
    原創 上海檢察 上海檢察 來自專輯75號咖啡·法律沙龍法律沙龍編者按2020年可以說是直播帶貨「飛起」的一年。由於疫情對線下商業造成較大影響,直播帶貨順勢爆發,成為新的風口和趨勢。
  • 徐工「雲端」浪漫表白國際客戶 疫情下開啟全球線上直播帶貨
    線上直播首場活動——東南亞專場開幕式現場。 朱志庚 攝中新網徐州5月21日電 (記者 朱志庚)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市場,中國製造業如何化解外貿出口困局,成為業界的期盼。直播截圖5月20日是網民們喜愛的節日,在中國江蘇徐工集團,一場特殊的「網絡表白」正在進行,被表白的對象是全球的網友和客戶們。由於疫情影響,徐工把原定線下現場舉辦的國際客戶節搬到了「雲端」,通過搭建的全球網絡直播媒體平臺,帶領海外各國60餘萬網友,跟隨著鏡頭走進徐工生產車間,「零距離」接觸和感受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的魅力。直播過程中現場穿插瑜伽表演。
  • 劉濤直播帶貨"戰績"驚人,如何看待明星扎堆轉型"帶貨主播"?
    而現在卻不一樣了,許多明星反過來學起了網紅那一套,紛紛在網上帶貨直播,不少人還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可謂是坐地吸土,令人咋舌。也正如他們所說,劉濤的帶貨風格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短短一段時間內,直播間人氣就超過了千萬,峰值甚至超過2100萬,就連之前風靡全網的&34;李佳琦都只能甘拜下風。
  • 疫情過後,直播帶貨模式還會持續火爆下去嗎?
    我們的社交網絡和新聞媒體平臺,被各種直播帶貨的新聞和熱點所充斥。更有一批傳統企業家也首秀直播帶貨,取得不俗成績,這其中包括郭廣昌(復星)、王填(步步高)、錢金波(紅蜻蜓)、王振滔(奧康)等等。我之前的文章也提到,我在山西農村走訪時,也經常看到有農民一邊耕田,一邊拿著手機做快手直播。仿佛一夜之間,我們進入了全民直播的時代。直播不再屬於網紅明星,任何人只要有一個能連接網絡的設備,就可以開啟直播帶貨。
  • 「宅經濟」下直播帶貨的利弊觀
    眼下如何發展「宅經濟」成為2020疫情年的網絡熱門話題,講到「宅」大家都知道是蹲在家裡不出門的意思,但講到「宅經濟」很多人就理解片面了。難道「宅經濟」不就是躲在家裡網購買買買,玩遊戲衝衝衝嗎?這些當然是,但在家賺錢也是「宅經濟」的一部分,比如當下最火熱的直播帶貨,就給許多人提供了一個在家賺錢的機遇。據某寶的數據統計,2020年是直播行業飛速發展的一年。每天約有3萬家新的直播商家入駐,而直播帶貨的訂單總量也在以每周20%的速度增長。
  • 如何將火熱的直播帶貨帶入法治軌道
    直播帶貨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網際網路電商營銷模式。經線上直播平臺播出,通過主播的推介,讓消費者了解商品和服務,吸引和推動消費者在線購買商品和服務。直播帶貨將網絡視頻直播與商業營銷相結合,藉助直播平臺達到推銷商品和服務的目的。在促進商品和服務在線銷售的同時,也實現平臺和主播的流量變現,已成為網際網路經濟的新業態,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達到新高度。
  • 「直播帶貨」下一步
    受疫情影響,實體零售、餐飲、旅遊等行業面臨嚴峻挑戰。然而,直播電商的異軍突起,成為商家從疫情中突圍的「救命稻草」。通過直播,不少商家打開了新銷路,同時形成了新的商業模式,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間。疫情加快了直播的發展速度,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產業與企業進駐。在「全民直播」的當下,不少人也開始在思考關於直播的下一步棋子要落在哪裡。
  • 網絡直播帶貨來了「緊箍咒」 「帶貨」的同時也必須帶上責任
    李莉是北京的一位白領,每天的午休時間,她都會某平臺上雷打不動地看關注的一位主播的直播。「關注她是因為她帶貨的一些東西都不錯,不像有些主播在直播間『喊麥式』的帶貨,但推薦的商品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不過,隨著諸多監管規則的出臺和一系列行動的開展,網絡直播帶貨顯然已經被戴上了「緊箍咒」。
  • 直播帶貨與商業廣告有哪些不同?應怎樣看待直播帶貨?
    點擊標題下「藍色微信名」可快速關注在正式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先做兩個概念的限定:一是本文所討論的「直播帶貨」是指通過網絡直播形式來銷售貨物或服務的活動,而不論及諸如娛樂直播、遊戲直播、知識直播等不以帶貨為目的的直播形式,更不包括非直播形式的各類短視頻;二是本文所討論的
  • 直播帶貨頻現售假風波,「羅永浩們」該如何痛定思過?
    題圖 / 圖源:網絡出品:NBS新品略  作者:吳文武最近直播帶貨登上熱搜卻多與「假貨」、「虛假宣傳」、「打假」等關鍵詞有關。那麼,我們該如何理性看待邁入下半場及未來的直播帶貨前景?日前直播帶貨「女王」薇婭名下的服飾公司因為搬遷導致被列入異常經營名單,也陷入輿論風波。毫無疑問,直播帶貨是2020年中國經濟最火爆的風口行業之一,無論是在疫情之下,還是在經濟恢復期,起到了關鍵驅動作用,為零售業注入了新活力。
  • 從「小眾圍觀」到「大眾狂歡」——疫情催動直播帶貨井噴觀察
    通過與某電商平臺達成合作,預計5月31日之前,寧波將有超過1500家重點外貿企業在該平臺上直播帶貨,全年實現外貿轉內銷訂單超200億元。  事實上,傳統商戶投身直播帶貨需要下很大決心。王雪經營了10多年的實體店,當疫情襲來,她的店鋪一開始是關門停業,開業後顧客也不多,還得給店員開工資。在一位老顧客的建議下,她在堆滿貨物的店鋪裡擠出兩張課桌的空間,開始了第一次「上鏡」。
  • 揭秘|疫情下家居直播帶貨系列之三:BOSS直播如何轉化為訂單?
    格力董明珠直播帶貨、攜程梁建章直播cosplay、萬科王石直播戶外運動……疫情下,在直播這條全新的賽道上,企業老闆們親自上陣,或展示新品,或表演才藝,或揮灑口才,誕生出一個又一個銷售記錄。2020年7月8日,淘榜單公布「天貓618新零售直播巔峰榜-淘寶直播導購品牌TOP20」,居然之家再次位列家居品牌榜首,其中「boss來了」直播形式成為居然之家的一大亮點。
  • 網絡直播帶貨前景廣闊
    網絡直播帶貨的威力不斷刷新人們的認知,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網際網路是脫貧致富的重要平臺。只要一部智慧型手機,就能把自家農產品送到全世界。各縣縣長紛紛走進直播間,為當地農產品奮力吆喝。今年以來,我省各地紛紛藉助電商平臺,開展直播帶貨,成為拉動消費的重要力量。據統計,前三季度全省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中,網上商品零售額達56.4億元,增長26.0%。
  • 直播帶貨到底有多賺錢?華人旅遊業者告訴你真相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7月14日電新冠肺炎疫情下,旅遊行業受到巨大衝擊。為求自救,許多華人旅遊從業者紛紛轉戰直播、網絡等帶貨模式。雖然時下正值直播、網絡帶貨風口,但他們涉足直播到底效益幾何?近日,小僑聽幾位涉足直播和網絡銷售的華人旅遊從業者講述了現狀。
  • 來康康網友們是如何看待明星直播帶貨能力不如網紅的現象?
    前幾天小星盟在運營派網上看到發起的一條有獎互動,發起的問題是:「如何看待明星直播帶貨能力不如網紅的現象?」事情是這樣的:因「小瀋陽直播買白酒,當天下單20單,第二天退款16單」的事件備受熱議發起。直播帶貨爆火的現在,很多明星也紛紛跟風加入直播行列,但帶貨能力一直備受詬病,遠不如網紅帶貨,是粉絲經濟不行了嗎?廢話不多說,來康康網友怎麼說:一樓樓主:首先,帶貨的明星不都是流量明星,大部分的演員、歌手的粉絲都沒有像新生代流量明星那樣具備有氪金能力的粉絲群體。所以,粉絲經濟不靈。
  • 鄭爽直播「翻車」網絡帶貨這塊餑餑還香嗎?
    8月22日晚,「鄭爽直播坑位費」上了微博熱搜頭條。在直播帶貨首秀上,本來表現良好的鄭爽突然情緒崩潰,不僅不配合,還不停地拆臺。1992年,廣東省的珠江頻道播出了中國大陸第一個購物節目,電視購物其實就是網絡直播的「前身」;2005年,視頻網站開始流量大戰,9158從網絡視頻聊天室轉變為主播為主的模式,但當時的主播帶貨並沒有火起來。
  • 多方「出手」 規範網絡直播帶貨亂象
    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網上營銷模式不斷創新,網絡直播銷售就是這一創新的突出代表。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導致現實經濟生活發生重大變化,使網絡直播營銷迅速發展成為現階段重要的營銷及引流手段之一。就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人們直觀看到了「直播帶貨」的迅猛勢頭,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引發了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