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與吳文藻:因萍水伏白首雙星(1)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藍風 民國女子

01

那是一九二三年,八月。因文才出眾、成績優異而獲得「斐託斐名譽學會」金鑰匙獎,且得到燕京大學姊妹學校美國威爾斯利大學研究院獎學金的燕大女學生謝婉瑩,挾著依依別情,迎風踏上去國留學的傑克遜總統號郵輪。

謝婉瑩早以「冰心」之名寫出《繁星》、《春水》和《超人》等作品,噪響文壇,仰慕她的男學生很多,但向來矜持貞穆的她,從未所動,只一心凝於學業和寫作。郵輪上,中國留學生特多,冰心也只和幾個舊識同好談笑風生。

冰心在貝滿中學念書時,有個同學吳樓梅,已先行自費赴美留學,得知冰心也要留美,便寫信告訴冰心,她弟弟清華學生吳卓,這次和冰心同一郵輪,要冰心找他,好做個旅伴。上船第二天,冰心請同學許地山到一眾中國留學生中尋找吳卓,沒想到,冰心見到的不是吳卓,而是另一位吳姓留學生,這位文質彬彬,不勝羞赧的男生,叫吳文藻,是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的清華高材生。

許地山找錯了人,相當尷尬,冰心和吳文藻也只好低頭一笑,但彼此印象都很好,就算誤碰誤撞相識了。為化解尷尬,冰心邀請吳文藻加入她和幾個燕大同學正在玩的丟沙袋遊戲,吳文藻猶豫了下,便參與其中,尷尬頓時消散,畢竟都是接受新思想的年輕人,很快打成一片。

遊戲結束,兩人道別,又約了再見時間。鳴聲呦嗚的汽笛,卷濺的銀浪,或皺褶或敞闊的藍空,營營的人語,冰心常常和吳文藻在這種壅塞枯燥中依欄交談。冰心學的文學,吳文藻學的社會學,冰心沒想到,面前的青年,不僅學有所專,對文學也頗多涉獵,所讀書籍,有不少竟是她所未讀未聞過的,這讓有些驕傲的女作家感到些許慚愧,不覺對吳文藻心生好感。吳文藻對冰心早已聞名,如今,見了「真人」,更為敬慕。

02

郵輪上漫長的兩星期,這群中國留學生,在大海的一筏之境上,由陌生而熟稔,很多甚至成了終生摯友,當然也有夫婦。為了混時間,幾個熱愛寫作的青年,自行辦了份牆報《海嘯》,他們把寫好的詩文貼在艙壁,供人觀閱,其中就有冰心、梁實秋、顧一樵、許地山幾位後來的文壇巨星。

喜好文藝的吳文藻並未給牆報寫文章,甚至也不和冰心談起她寫的東西。冰心不免有點失望。吳文藻是有看的,因為靦腆,生怕自己談論她作品太多,會顯現出他心底激蕩的情愫。他們經常暢談,但不涉及情感,日光中,月色下,他們莫逆於心,卻像知友般不露聲色。美好的感覺,讓海上時光變得寸寸珍稀而匆遽。不覺,就到了美國。

下船前,留學生們紛紛留下住址,相約通信。冰心和吳文藻也留了彼此住址。留學生男生居多,冰心又秀美多才,是很多男留學生追求的對象。她在波士頓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研究院幾乎每天都有收到男女同學信函,她一一回復的都是精美的風景明信片,在背面寫上幾句致意的話,就算完了,只有吳文藻的信,她老老實實寫了一封信回復。她把信投遞出去之後,心裡有一份猜疑的期盼,他看了,會有怎樣感受呢?

吳文藻是個典型的書痴,喜歡看書也喜歡買書,生活費一大塊兒都用來買書。他如果看完一本和文學相關的書,自己看完,就立刻寄給冰心,她看完,就寫下心得感受,和吳文藻交流。他們的信,沒有兒女情長,只有密密麻麻的讀書心得和零星的關懷問候。可是,他們都覺得這些信,溫暖極了,仿佛每一行字裡都是縷縷春光。

在吳文藻的帶動下,冰心的閱讀面大為開闊,認識也逐漸深刻。有一次,老師和冰心談天,談到閱讀,完全被冰心閱讀之廣泛深入震驚到。老師問冰心,是誰幫她開闊閱讀的,她只淡淡說,是個中國朋友。老師朗聲說:「你的這位朋友是個很好的學者!」冰心點頭不語,心底則欣喜無限。

冰心急切想要把老師這話告訴吳文藻,還是按捺住,她替他驕傲就行,不必他驕傲,他夠驕傲了,太驕傲不好,再說,她覺得這是她想留點獨有的關於他的喜悅,連他都不必知道,仿佛是深藏衣袋裡他贈她的一粒珠顆。

03

冰心自小就遺傳了母親肺氣枝擴大的毛病,到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研究院不足九個星期,就舊病復發,不能繼續學業,只好住進沙穰療養院。冰心喜靜,但她並不喜歡長時間呆在一處,她從小就像男孩似地山麓海隅撒歡奔逐,療養院這麼靜,她直感寂寞枯燥。又是異國,父母和弟弟們不在身邊,難免觸景傷懷。冰心人緣極佳,生病間,很多老師和中、美同學來看她,驅散了她不少煩悶。

冰心最渴望在異國見到的人,吳文藻,雖有信來,但處於虛弱之時,文字的力量,還是微小了些。彼時,吳文藻在新罕布爾什州達特默思學院,讀社會學系三年級,這兒,離波士頓大概七八小時火車的行程,他也想來到需要他的冰心身邊,卻身不由主。

直到這年冬,吳文藻有機會到紐約度年假,才得偕同幾位在波士頓的清華同學看慰冰心。兩人見到了,並沒想像中說很多話,只是說些簡單問候和各自近況。冰心本想多聽吳文藻多說幾句,哪怕是不著調的閒話,事實是,他更多時候在聽她說。

匆匆見面,又匆匆別過。兩人很不捨得,又都表現得甚是灑脫,彼此微笑揮手。病絲纏綿的冰心,為撇開心中兒女情長的相思和對親人故國的遙想,竭力鎮定,投入到純淨超然的寫作中,在那柔光滿溢的慰冰湖畔,她一筆一划在紙上寫下一束束通訊,寄到大洋彼岸的北平,在《晨報》為她開闢的「兒童專欄」發表她寫給「小讀者」們描寫她的所見所聞,傾訴她心底的波動。

這些晶瑩剔透的文字,安慰了她自己,也安慰了無數讀者,這些通訊,一直持續到一九二六年冰心學成歸國,共計二十九篇,五月,北新書局將其結集為《寄小讀者》出版,一紙風行,萬眾爭瞻,冰心文名達於巔峰。

早已痊癒復學的冰心很是活躍,她和梁實秋等同在波士頓的中國留學生,常常見面,每月都會有次「湖社」討論會,氣氛很是熱烈。不僅如此,一九二五年,他們還在美國同學盛邀下,演出了由顧一樵改編、梁實秋英譯的《琵琶記》,梁實秋演蔡中郎,謝文秋演趙五娘,顧一樵演宰相,冰心則頂替了臨時生病的邱女士演宰相女兒。演出前,冰心寄給吳文藻一張入場券,吳文藻覆信,課業繁重,不能前來,甚為抱歉。冰心搖搖頭,把信好好收起,就去排演,時間太緊。大幕拉開,每個人都賣力演出,一波波的喝彩和掌聲湧向舞臺。

演出第二天,好幾個男同學到冰心寄身的美國同學家看她,對她的表演極力讚美,機靈的冰心,朝這幾個男同學打量過去,一個人眼熟得很,即使沉默,躲得遠遠的,她還是認出他,吳文藻。她忍不住轉身,噗嗤一笑,心想,這人真真可氣又可……愛!說好不來,原來早在臺下看完全出!這才是好戲呢!吳文藻不敢看冰心,只覺她的目光在燙著他臉頰。冰心不說穿,吳文藻不解釋,就在這不說不釋中,他們真正認準了對方。

04

這年夏天,冰心到綺色佳康耐爾大學暑期學校補習法文,吳文藻也到此補習法文。綺色佳風景絕佳,冰心和吳文藻每天除教室和圖書館埋頭補習,就一起遊山歷水。這樣暮暮朝朝的共處,兩人感情更進一層,完全是深沉的眷慕了。

有天晚上,明月當頭,冰心和吳文藻坐在湖心船上,聽著輕悄的槳聲,細柔的風語,低吟的蟲唱,他們幾乎沒說什麼,但仿佛說盡了一生的蔥鬱情話,臨了,吳文藻低聲卻極堅定地表達了要和冰心相結終身的意願。

冰心感受著吳文藻話語裡的力量和握著她手的手的溫度,不勝欣喜,不過,並未當下答覆。經過一整夜思考,第二天,冰心才給吳文藻答案。他得到的答案基本上是他想要的,她答應了,她只是告訴他,這件事還需她父母同意,雖然他們向來尊重她的選擇,她還是要知道他們的態度。吳文藻非但沒因冰心的答案有所生氣,倒更看重這個家庭觀念很重的女孩子。

一九二六年,冰心完成學業,獲研究院碩士學位,還未離開美國,母校燕京大學邀請函已飛到她手中。她很喜歡那個校園,自然願意再次回到它懷抱,教書,做學問,寫文章。可吳文藻還不能歸國,要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冰心一邊歸心似箭,一邊流連不舍,眼看歸國將近,面對著初來時陌生無趣而現在早已成了熟識友朋的異國,她斜倚窗牖,不禁黯然。

終於,被離愁和鄉愁包圍著的女作家,帶著燕大邀請函和吳文藻夾有照片寫給她父母的長信,再次踏上轟響的郵輪,在大海動蕩中,任憑思緒漫飛。當闊別已久的祖國顯現眼前,那特有的中國的稔熟氣息,撲面而來,冰心眼中漲滿淚水。這是她的國土,她的家園,她的雙親和愛弟呼吸的所在。

謝家有女自遠歸,謝葆璋、楊福慈夫婦緊緊抱住更加成熟婉秀的女兒,你一句我一句地問詢著,這樣的失態,冰心從所未見,她不知從何說起,是叫著「父親」「母親」,把他們一一勸回椅上。離情敘過,冰心想起吳文藻的信,不好意思當面交給父母,便想著,抽空放在父親書桌,父親自會明白一切。這才忙起到母校任教的事。

(未完待續)

原標題:《冰心與吳文藻:因萍水伏白首雙星(1)》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冰心與吳文藻:因萍水伏白首雙星(2)
    新婚夫婦在朋友慫恿下,到杭州西湖蜜月,因天氣太熱,只玩一天,就受邀到冰心表兄劉放園所居莫幹山避暑。莫幹山環境清幽,甚是宜居,不過,冰心惦記燕園新居的布置,吳文藻念著暑期過後的教學,沒住幾天,便輾轉返回北平。
  • 冰心與吳文藻:因萍水伏白首雙星,相知相愛度一生
    吳文藻非但沒因冰心的答案有所生氣,倒更看重這個家庭觀念很重的女孩子。一九二六年,冰心完成學業,獲研究院碩士學位,還未離開美國,母校燕京大學邀請函已飛到她手中。她很喜歡那個校園,自然願意再次回到它懷抱,教書,做學問,寫文章。可吳文藻還不能歸國,要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 吳文藻與冰心—《生同眠,死同穴,生生世世都要在一起》
    說完冰心就後悔了,感覺自己應該是弄錯了,當時冰心正和同學在玩丟沙袋的遊戲,冰心頓時臉紅頗為尷尬,又不好直接請他離開,便邀請他一起玩遊戲,此後兩人就有了交談,從志向聊到生活,從生活聊到文學,吳文藻聊到的許多東西冰心都搖頭,吳文藻告訴她要趁著這次機會好好學習知識,要不然這學就白留了。
  • 「一片冰心在玉壺,一生只為你一人」冰心和吳文藻先生的愛情故事
    更人人羨慕的就是她的愛情,與吳文藻先生自由戀愛,風雨同舟,一起走了將近60年。1985年9月24日,吳文藻先生帶著對冰心的眷戀離開人世。1999年2月28日,獨自孤獨了14年的冰心也與世長辭。死後兩人骨灰合葬,應了冰心「死同穴」的遺願。骨灰盒上並行寫著:江陰吳文藻,長樂謝婉瑩。
  • 冰心和吳文藻:情到濃深處,棺木為儂開
    而冰心和她先生吳文藻情深意長,志同道合,幸福相守一生。如果問冰心同樣的話題,她可能更願意和同時代的楊絳、張充和去比。因為她們才是同類人,從民國到近現代她們仨最美的愛情和世紀人生被世人所仰慕。冰心生於1900年,1999年去世,被譽為百歲文壇祖母。楊絳生於1911年,2016年去世,享年106歲。
  • 紅樓夢趣談:白首雙星,其實指的是這一對
    第三十一回,回目名字「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雙星」。白首雙星究竟指的是誰?相信很多人會有這種疑問。筆者查了網絡上相關的一些文章,發現基本分為三派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指的是史湘雲和衛若蘭;第二種觀點認為指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第三種觀點認為指的是賈寶玉和史湘雲。
  • 細說「恨水」與「冰心」的故事,「恨水不成冰」,真如謠言那般?
    然而,關於他們的謠言從民國一直流傳到現在,其中,最受歡迎的是張恨水筆名的來源,據說張恨水追求冰心而不成,所以他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恨水」,意思是取恨水不成冰,但事實果真如此嗎?張恨水,原名張心遠,是中國鴛鴦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等。
  • 「一片冰心在玉壺」
    我們常說這是冰心故居,實際上,這是燕京大學分給冰心的丈夫吳文藻的房子。冰心是燕大畢業生,1926年從美國留學歸國,回燕大做老師,不過燕大沒給她分房。1929年6月,吳文藻和冰心在未名湖南岸小山丘上的臨湖軒舉辦婚禮,當時還專門鋪設了一條上山的鐵軌,新人坐火車進臨湖軒,司徒雷登是主婚人。他們結婚之後,冰心也住進66號小樓,因為冰心是作家,名聲很大,所以大家便說66號樓是冰心的房子。
  • 《紅樓夢》中「因麒麟伏白首雙星」的真正含義是原來如此
    「白頭雙星」是指衛若蘭和史湘雲分離,湘雲一直過著孤獨的生活。雙星指牛郎織女。在第三章,湘雲和她的女僕翠樹在談論「男女」陰陽,翠樹喋喋不休,湘雲是很好的引導,主人和僕人就像姐妹。提綱伏於此回中,所謂草蛇灰線在千裡之外。」湘雲的「富貴又為何,襁褓之中父母違,轉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雲飛。」的判斷作了一般性的評述湘雲的判決說:出身富貴家庭有什麼用?並不是父母都早逝,很快就會找到「仙貌才郎」,比如夕陽,比如湘江水,楚天就再也不會回來了。畫中的「幾縷飛雲,一灣逝水」似乎是喻夫妻的短暫生活。
  • 林徽因、冰心:本是閨中密友,最後老死不相往來,竟是因一男人?
    總所周知,林徽因和冰心都是民國時期鼎鼎有名的才女。林徽因的老公梁思成和冰心老公吳文藻在一起共事,兩人卻沒有交流,當有人在她們面前提起另外一個人時,對方都是冷冰冰的回應。為什麼同為才女,兩個人卻互相看不順眼呢?
  • 林徽因與冰心:民國兩大才女之間的掐架往事
    3冰心和林徽因相互認識得很早。1923年,冰心去美國留學,在赴美的郵輪上,偶遇了未來的老公吳文藻。晚一年,林徽因和梁思成也去了美國。1925年,林徽因和梁思成來到綺色佳,看望就讀於康奈爾大學的吳文藻夫婦,四個年輕人一同遊玩過,林徽因和冰心還留有一張合影。
  • 夜話丨冰心: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
    1919年8月,19歲的少女謝婉瑩用筆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壺」之意),發表了人生第一篇反映社會現實的「問題小說」:《兩個家庭》。「是五四(指五四運動)這道電光、這聲驚雷把我『震』上了寫作的道路!」冰心說。
  • 冰心寫小說《我們太太的客廳》影射林徽因,林徽因的回擊絕了
    冰心和未婚夫吳文藻,林徽因與未婚夫梁思成,這兩對璧人都在美國留學。留學期間,他們交往密切。吳文藻和梁思成都是清華同級的校友,而冰心與林徽因則是福建閩侯的老鄉。去年11月,小編去福州,專門去冰心故居拜謁。這個老樓院很奇特——「一座宅院,兩位名人」。原來這個故居最初是林家的。林徽因的叔叔林覺民參加黃花崗起義,陣亡,成為烈士。
  • 林徽因和冰心,兩位奇女子的恩怨人生,結局卻老死不相往來!
    冰心,詩人,作家。在我們小的時候,經常可以讀到她的兒童文學作品。看起來,兩人的關係應該是八竿子打不著。1、一場房屋交易福州,三坊七巷。林覺民的侄女叫林徽因;謝鑾恩的孫女叫謝婉瑩,筆名冰心。本以為這是林徽因和冰心的極為偶然的間接交集。但實際上,後來的歷史如此捉弄,讓兩人的恩恩怨怨眾說紛紜。2、兩位傳奇女子的相識冰心的丈夫吳文藻,中國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
  • 冰心喜愛紀伯倫《先知》 最欽佩葉聖陶辦事認真
    「我愛的書」  1985年1月12日冰心送我兩本新版譯作:(印)泰戈爾的《吉檀迦利 園丁集》和(黎)紀伯倫的《先知·沙與沫》,扉頁上均寫著「我愛的書送給泰昌 冰心一九八五.一.十二」。  冰心接觸泰戈爾的作品很早,讀的是泰戈爾用英語寫的作品,不是用烏爾都母語寫的。
  • 這座冰心譯作「綺色佳」的小城,綻開著中國大師們愛情之花 l 林文俏
    冰心就請同學許地山去找吳卓,結果他帶來一個人。問起名字,才知道他帶來的不是吳卓而是吳文藻!之後,冰心與吳文藻就倚在船欄上看海閒談。他問:「你讀過拜倫和雪萊的書嗎?」她惘然地搖頭。「你是學文學的,這些書你都沒有看過。這次到美國,你要多讀一些書,否則算是白來了。」一個學社會學的男青年知道的文學書竟比學文學的女孩子多。冰心對吳文藻刮目另看。
  • 令社會學家吳文藻、費孝通、陶孟和失意的1940年代
    吳文藻1937年6月29日,吳文藻和他的夫人冰心結束了為期321天的旅程,回到北平。在那裡,他們受到親友們的熱烈歡迎——沒有人會想到,僅僅一個星期以後,抗日戰爭就全面爆發了。行程的延宕,固然增加了他們旅途的困難,冰心說回想這段逃難的歷程,總讓她想起北宋詩人李清照夫婦的悲慘遭遇;但是,這卻也為吳文藻的研究工作爭取了時間——在這一年裡,他獲得了英國「庚款」的資助,並且得到了雲南大學校長熊慶來的支持,在他抵達昆明後,就將以「社會人類學講座」的名義開始學術工作。
  • 冰心「教子無方」?墓碑被噴上紅油漆,親孫子稱:枉為人表
    冰心,宛如一個因遭調戲而哭鬧上吊的女人。——魯迅 冰心 矯情,或許是魯迅對冰心最大的看法,最初相識冰心,魯迅是由於冰心的名譽糾紛案,多半是些雞毛蒜皮的事情。
  • 作家冰心墓碑上,被人寫上教子無方,枉為人表,令人震驚
    2012年,大作家冰心和她丈夫的墓碑上,出現了「教子無方,枉為人表」的8個鮮紅大字,令眾人震驚不已。 後來經過調查發現,用紅油漆寫下這8個大字的不是別人,正是冰心的親孫子吳山。
  • 冰心和林徽因「結怨」:文章換來一醞陳醋
    冰心寫了一篇小說《太太的客廳》諷刺她,因為每星期六下午,便有若干朋友以她為中心談論種種現象和問題。她恰好由山西調查廟宇回到北平,帶了一壇又陳又香的山西醋,立即叫人送給冰心吃用。」對於這一趣事,李健吾得出的結論是:林徽因與冰心之間「她們是朋友,同時又是仇敵」。導致這種情形的原因,則是「她(林)缺乏婦女的幽嫻的品德。她對於任何問題(都)感到興趣,特別是文學和藝術,具有本能的、直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