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嵐精 特約通訊員 王曉林
「咱們村裡這個女娃娃書記不簡單哩,為村裡幹了不少實事好事!」8月13日上午,在大竹縣中華鎮桂花村「兩委」辦公室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德憲提起四年多來與吳成珍一道共事的時光,感觸頗深。
陳德憲誇讚的「女娃娃書記」吳成珍,是大竹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石橋鋪所的一名工作人員,2016年3月被選派到桂花村擔任第一書記。四川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的她,之前曾在成都天府新區合江鎮工作過兩年。回到家鄉後,她帶領貧困群眾完善基礎設施、發展扶貧產業、著力改善民生,築起了108戶227名貧困群眾的脫貧致富夢想。
補齊基礎短板
吳成珍初到桂花村時,全村除了兩個小組路況較好外,其餘基本上是泥巴路,且彎多坡陡,路基坍塌,雜草叢生,給村民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上任後,僅用了一個月,我走遍全村445戶人家,詳細記下10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家庭情況,了解到村裡最亟需解決的就是交通問題。」吳成珍回憶說。
吳成珍與村「兩委」幹部商量後,積極向上級部門和各級領導匯報,爭取政策、項目和資金,得到大力支持。短短四年的時間,硬化道路19.8公裡,硬化便民路2.1公裡,拓寬道路4.5公裡,新修毛坯路11.9公裡。與此同時,通過吳成珍的積極爭取和協調幫助,桂花村建成840餘平方米的黨員活動陣地;完成27戶易地扶貧搬遷、51戶危房改造、32戶「四改」;鋪設輸水管道20餘公裡,新建蓄水池12口,維修山坪塘3口;2019年還完成全村農網改造工程。
拓寬增收渠道
桂花村地處丘陵山區,經濟基礎薄弱,年輕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留在村裡的幾乎都是一些低收入群體。吳成珍每每看到這些,心裡最大的願望就是讓村民們都儘快富起來。
她四處考察產業,召集村「兩委」幹部商量適合全村發展的產業,決定利用山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規模發展桂花樹、香椿樹等,養殖山羊、生豬、青蛙等。村集體以服務、土地和資金等方式入股生態養豬場,每年可「進帳」3.9萬元。
目前,桂花村分別發展桂花樹、香椿樹各100餘畝,種植中藥材佛手200餘畝,養殖青蛙40萬餘只,養殖山羊400餘只,養殖生豬3000餘頭,養殖蜜蜂 300 餘桶,雞鴨鵝 1 萬餘只。通過產業集群發展,貧困群眾年人均增收2000餘元。「下一步,我們將在每個小組道路兩旁栽種桂花樹,發展鄉村旅遊,帶動一些相關產業的發展。」吳成珍信心滿滿。
辦好實事好事
在吳成珍看來,不同的貧困群眾,會出現不同的問題,隨時面臨返貧風險。因此,她充分利用時間入戶走訪,認真傾聽群眾的所盼所急所思所願,竭盡全力幫助解決。
「怎麼辦,吳書記,我得了癌症……」2018年,一向樂觀健談的四組貧困群眾裴國兵,拿著醫院的診斷書找到吳成珍。他有個即將畢業找工作的孩子,還有一位80多歲雙目失明的老父親,50歲他的流露出的無助刺痛了吳成珍的心。雖經全力救治,去年裴國兵還是走了,臨終前,他將幾近失明的父親託付給了吳成珍。吳成珍謹記囑託,帶領全村黨員幹部不定期到他家中給他老父親送去米、面、油及慰問金,幫他父親洗衣打掃衛生,陪老人聊天等。
迄今,桂花村有低保戶67戶113人,其中低保貧困戶30戶62人;特困供養人員(五保)26人,其中五保貧困戶2人。全村無勞動能力的困難群眾均有保障。
「這個身材嬌小的女娃娃,在農村一呆就是四年多,不容易啊。扶貧工作也快結束了,還真有點捨不得她走。」吳成珍把實事好事辦到了群眾心坎上,贏得了桂花村全體村民的由衷點讚。
我們村的第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