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施程:讓村民心服口服的「娃娃書記」

2020-12-22 銀川晚報·輕鬆閱讀

金鳳區豐登鎮潤豐村2017年還是個典型的產業空白村,通過3年時間,這裡的移民們不但住進了配套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的磚瓦房,還走上了產業興旺的脫貧致富路,這一切都離不開潤豐村黨支部「娃娃書記」王施程的辛勤付出。

2017年10月,當時26歲的王施程調到了潤豐村工作。通過認真走訪,他發現潤豐村存在村「兩委」班子不健全、村幹部能力不足、移民不適應新環境等問題,另外還有大家對自己這個「娃娃書記」工作能力的質疑。王施程白天逐戶走訪,在老百姓家裡嘮家常、聊想法,晚上到村幹部家中了解村情民意和幹部思想動態。為了提升村「兩委」班子綜合素質,他還鼓勵大家報考市委黨校大專班,並將一些有想法、可塑造的年輕人納入村幹部隊伍,增強了整個隊伍能力。

2019年潤豐村設施農業產業一期38棟大棚建成,聽說承包人自己還要投入資金,村民普遍選擇觀望。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王施程和村幹部主動對接農業技術推广部門,邀請農業專家為村民詳細講解大棚種植知識,增加大家的信心,另一方面設立科技引領示範棚,安排1名技術指導員長期駐園教授種植經驗和方法,並配齊滴灌等附屬設施,同時承諾免除第一茬種植的大棚租賃費,減輕了村民的經濟負擔,也化解了他們的思想包袱,一期38棟大棚很快都有了主人。

之後,潤豐村爭取各級資金3000萬元建設設施農業產業園,完成了100棟設施大棚的建設,先後帶動54戶村民入園種植,解決固定就業近百人,年實現季節性務工5000人次以上,累計實現綜合產值520餘萬元。引進農業龍頭企業投資1.6億元打造利思田園蜜語扶貧產業園,農戶可以通過土地流轉、入園經營、利益分紅等途徑實現增收。目前,全村530名勞動力穩定就業,年勞務收入達到了910萬元,潤豐村初步形成以農業種植、勞務輸出、鄉村旅遊為主的「三產」致富新路子。經過覆核,今年11月份,潤豐村已經達到了脫貧標準,整村脫貧出列,136戶621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退出。如今再說起這位「娃娃書記」,潤豐村的人可是個個心服口服。

王施程明白,脫貧攻堅不是終點,如何有序推進鄉村振興才是駐村幹部們的必答題。「首先要建強班子,起到帶頭作用;其次要加強理論學習,充實自己才能給老百姓去宣講黨的政策方針;第三要打好基礎,特別是產業基礎,這樣才能在未來有所發展。」王施程說。

本報記者李學精孫敏實習生張冉昕

相關焦點

  • 【扶貧故事】陝西富縣寺仙鎮李家窪村第一書記任建龍:「娃娃書記...
    在李家窪村的田間地頭、村民家的院前炕邊,總能看見任建龍忙碌的身影。擔任陝西富縣寺仙鎮李家窪村第一書記以來,當兵出身的他帶著村民發展產業、修建水渠、改造旱廁、擴建文化廣場、建立村網格化,讓這個貧困的小山村發生了顯著變化,讓村民臉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 這個女娃娃書記不簡單
    □鄧嵐精 特約通訊員 王曉林「咱們村裡這個女娃娃書記不簡單哩,為村裡幹了不少實事好事!」8月13日上午,在大竹縣中華鎮桂花村「兩委」辦公室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德憲提起四年多來與吳成珍一道共事的時光,感觸頗深。
  • 湖北竹山:「娃娃書記」扶貧記
    2017年2月,25歲的陳海英到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秦古鎮澗池村任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由於年紀輕,他被同事們稱為「娃娃書記」。澗池村中有條澗池大河,每逢雨季、冬季,過河就成了村民們的難題,陳海英為此申請建橋資金和技術援助。
  • 趙康:從「娃娃書記」到「小康書記」
    2017年4月,三十一歲的寶雞市岐山縣國稅局幹部趙康臨戰受命,被組織選派到該縣的貧困村雍川鎮樓底村擔任第一書記,成為岐山縣最年輕的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的最前沿,作為退伍軍人的他,以軍人敢打硬仗的頑強精神,傾心用情,只爭朝夕,不負年華,讓青春在脫貧攻堅一線閃耀。
  • 【脫貧一線黨員風採】「女娃娃」書記
    村民們都知道,熱合麥提是出了名的天不怕地不怕,對任何人都不服。沒想到短短幾年間,他就像變了個人,還在村裡成立了一家木材加工合作社,大兒子加入了養殖(牛)合作社,小兒子在村裡的建材公司拉混凝土,一家人一年到頭能掙七八萬。「多虧阿書記幫我們過上好日子,我們都很感動。」熱合麥提不好意思地說。
  • ...我們的女娃娃都當書記了」丨正安縣桴焉鎮四聯村第一書記王靜
    正安縣是遵義市唯一一個深度貧困縣,省市縣三級下派到正安縣貧困村的第一書記總共96人,而全縣女性第一書記包含我在內僅兩人。我叫王靜,於2017年10月選派到正安縣桴焉鎮四聯村任第一書記。四聯村由於村級經濟薄弱、財政困難,公共服務設施匱乏,村裡每到夜晚漆黑一片,特別是村民外出勞作晚歸時,常常摸黑回家,村民一直希望安裝路燈。我了解實際情況後,積極對接主管單位領導,籌集20萬元扶貧資金,為四聯村購置並安裝了67盞太陽能路燈。王靜書記宣傳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及脫貧攻堅精神路燈安裝完畢後,村民徹底告別了祖祖輩輩摸黑走路的歷史。
  • 89後「娃娃書記」的硬核青春:從「致富人」到「帶頭人」
    這一切,都要從那個89後的「娃娃書記」李卓建上任說起。青春勇毅,軍旅路上的果敢人「我要當兵!」,2010年,19歲的李卓建懷揣著保家衛國的熱血理想,告別父母和四川老家,背著行囊爬上綠色的鐵皮車奔赴河南軍營。
  • 都勻:「娃娃」書記的扶貧成長記
    韋國永,2016年9月到都勻市歸蘭水族鄉人民政府工作,2019年,為推動基場村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決勝戰,韋國永受歸蘭水族鄉黨委委派,到基場村擔任黨組織書記。由於年紀較小,村民們都親切的稱他為「娃娃書記」。
  • 他是廖家坪村村民離不開的 「雷鋒書記」
    漸漸地,他成了村裡人口中「離不開的好書記」,村民也成了他心頭放不下的「老鄉親」。2017年7月,突發的洪水讓許多村民無家可歸,朱海波蹚著泥水挨家挨戶走訪,遇到行動不便和年齡較大的村民,朱海波聯合村幹部將受困的村民一個個背出來。2018年,長沙遭遇惡劣天氣,路面積雪結冰,不僅影響出行還存在極大隱患。冰天雪地裡,朱海波帶著村幹部揮楸鏟雪,撒鹽除冰,為群眾拉起了一條「安全線」。
  • 村民「永記得」的第一書記紀德永
    原標題:村民「永記得」的第一書記紀德永   7月15日,星期三,陽光明媚。   一大早,通榆縣邊昭鎮五井子村村民吳國祥就穿好紅色的志願者馬甲,戴著遮陽帽,扛著鋤頭,向愛心超市示範田走去。   「這兩天天熱,紀書記怕我們曬著,張羅著早上把活幹了,其實都是莊稼人出身,這點熱算啥?」
  • 教村民做「網紅」的「粉條書記」
    小賣部裡「蹭話題」,直播間裡賣粉條,他帶頭用「新農具」學「新農技」教村民做「網紅」的「粉條書記」去的次數多了,田昕就成了村民口中那個「啥事不幹,光湊熱鬧」的第一書記。其實,他心裡很清楚,要想下好脫貧攻堅這盤「棋」,摸清村情是第一步。
  • 德清:村民問廉 書記作答
    [object Object]德清縣鍾管鎮蠡山村舉行了一場「問廉書記
  • 第一書記在俺村|郭文東:「他把心掏給了村民」
    他們與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帶領村民改變村子落後面貌,奔波忙碌尋找致富項目,請來專家傳授技藝,用心用力抓好基層組織建設。今起,河北日報推出《第一書記在俺村》專欄,從不同側面展現他們勇於擔當、一心為民的感人事跡,為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油鼓勁。
  • 快來看,這位"美女"書記太受村民歡迎了!
    快來看,這位"美女"書記太受村民歡迎了!「何書記,我把蛋背起來了。」日前,古宋鎮大田灣村2組村民盛明香背著百餘枚雞蛋、鴨蛋來到該村黨群活動中心門外。
  • 墾利區永安鎮五村第一書記許維學:把村民放進心裡 化解村民難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高汝敏 東營報導許維學是墾利區信訪局下派幫扶永安鎮五村的第一書記,履職以來,他認真開展了一系列調研活動,通過走訪農戶、實地察看、召開村班子座談會、民情分析會等形式,了解掌握村民在生產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 西平縣師靈鎮郜莊村民王新華:捐款表心意 消毒盡義務
    2月18日上午,在西平縣師靈鎮郜莊村新冠肺炎疫情卡點,郜莊村民王新華握住村黨支部書記翟風祿的手:「我堅信,有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幹部群眾齊心協力,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戰爭。」2月18日上午,在西平縣師靈鎮郜莊村新冠肺炎疫情卡點,郜莊村民王新華握住村黨支部書記翟風祿的手:「我堅信,有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幹部群眾齊心協力,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戰爭。」
  • 我是第一書記丨德州駐村書記陳志的「文藝攻略」:為村民建第一個...
    編者按:2019年5月,德州市派新一輪124名第一書記進駐全市農村一線。他們按照全市第一書記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堅守為民初心,務實擔當盡責,真心融入,真情付出,把群眾當親人,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擁護。2020年8月開始,德州市委組織部聯合大眾網德州頻道,特推出「我是第一書記」專題,深入全市農村一線,在田間地頭採訪這些第一書記,聽他們講下村後如何「乘風破浪」,如何紮根基層、做好富民強村「戰鬥員」。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宋春曉 高志玟 德州報導深秋的後何寺村,樸實靜謐。
  • 「泡麵書記」「銅鑼書記」「快板書記」「抖音書記」…… 泗陽...
    交匯點訊 「所有村民聽好了,出門必須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重要的事情說三遍……2月16日,泗陽縣穿城鎮新橋村黨支部書記張留虎又在喇叭裡喊話了。由於他天天都在喇叭裡要求村民戴口罩,村民都稱他為「口罩書記」。
  • 【長三角日報】安徽省委書記與村民同吃同住3天
    1、安徽省委書記住村走訪3天,與村民同吃同住 12月3日至5日,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深入嶽西縣主簿鎮大歇村住村走訪,與村民同吃同住,共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90後第一書記·故事|石駿傑:村民對我們從不信任到誇讚
    只因為我們是鄉村振興的踐行者,我們是沂蒙第一書記。」日前,在山東省臨沂市費縣第一書記們參加的一場交流活動中,石駿傑發言中這樣形容第一書記的使命。他說,從成為第一書記的那一刻起,肩上擔負的可能是一個貧困家庭的脫貧致富、一個村莊的振興發展,面臨的更是背井離鄉、拋家舍業的無奈。你關心的更多是別人家孩子的成長學習,更多的是村民的衣食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