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高新麓谷 長沙高新區 收錄於話題#長沙高新區55#雷鋒新城新雷鋒6
編者按: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之年,是雷鋒同志誕辰80周年,是新一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大考之年,也是長沙高新區「雷鋒新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實施的第一年。
回顧長沙高新區三十二年改革發展的歷程,「雷鋒精神」與高新區「開拓創新,敢為人先」的創新創業精神緊密相聯。
《高新麓谷》報記者走近長沙高新區各條戰線,各大產業,尋訪「雷鋒新城」的新老雷鋒,傳頌雷鋒人物,講述感人至深的雷鋒故事。
朱海波
白馬街道廖家坪村黨支部書記,白馬街道廖家坪村「高速驛站」志願服務隊隊長。他是基層人民的好書記,用情關心群眾,用心幫助群眾,用力解決群眾困難;他也是志願員服務隊的好隊長,帶領村幹部,發動群眾在長張高速長沙西收費站搭建「高速驛站」志願服務站,累計為10餘萬往來司乘人員提供服務;他用堅守建設美麗鄉村,用奉獻扮靚文明長沙「西大門」。
記者:雷鋒精神對您有著怎麼樣的意義?
朱海波: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湖南人,也是雷鋒的家鄉人,從小便在《雷鋒日記》的影響下長大,對於雷鋒精神,更是耳濡目染。如今,身為村支書,更應該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切實為群眾解難題,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樣作為志願服務隊的隊長,更要身體力行地踐行雷鋒精神,帶著黨員、群眾一起幹,努力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新風尚。
服務為民
離不開的村支書
「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這是雷鋒同志在日記中,給自己提出的三個問題。而對於朱海波,他也常常問自己,作為一名村支書,是否為所有的群眾解決了實際問題。
回想2014年,當時的廖家坪村因前任領導班子的原因負債近千萬元,村幹部威信低、號召力弱,一度被長沙市委列入「軟弱渙散黨組織」整治村。剛剛「走馬上任」的朱海波在群眾基礎薄弱、村財務呈赤字的情況下臨危受命。為了打好群眾基礎,他帶著黨員幹部抓作風,街頭巷尾,屋裡屋外,常見他的身影,留下他的問候。他總把群眾當親人,大夥也不拿他當外人,都喜歡和他聊會兒。漸漸地,他成了村裡人口中「離不開的好書記」,村民也成了他心頭放不下的「老鄉親」。
▲ 朱海波(右二) 深入基層了解村民生 活情況 。
2017年7月,突發的洪水讓許多村民無家可歸,朱海波蹚著泥水挨家挨戶走訪,遇到行動不便和年齡較大的村民,朱海波聯合村幹部將受困的村民一個個背出來。2018年,長沙遭遇惡劣天氣,路面積雪結冰,不僅影響出行還存在極大隱患。冰天雪地裡,朱海波帶著村幹部揮楸鏟雪,撒鹽除冰,為群眾拉起了一條「安全線」。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朱海波「雷鋒式」的熱心腸總會千方百計為群眾解難題。走進農家戶院與村民長談,去田間地頭了解農耕生產,真情關切貧困戶,想辦法讓他們享受相應的幫扶政策。私下裡,他還自掏腰包,長期資助貧困群眾與學子。
紮實的群眾基礎,讓朱海波迅速摸清了村裡的情況,他又想方設法盤活集體資產。為改善村裡的條件,他將廖家坪村集鎮集體資產閒置地改造成村級辦公場所。看到居民們辦事要到處跑,便籌建了廖家坪村公共服務中心。聽說村裡的大媽和孩子們缺少休閒娛樂之地,多次同上級部門,打報告、述實情,經過他長久的努力,終於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新建了文化休閒廣場和籃球場……
在朱海波的帶領下,廖家坪村不僅還清了債務,摘掉了「軟弱渙散黨組織」整治村的帽子,還先後獲得「長沙市平安村」、「長沙市禁毒示範村」、長沙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示範點、高新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證先進單位、長沙市「文明村」、高新區「學雷鋒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戰疫先鋒
生命的「守門人」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村裡敬老院和老年公寓的200多名老人,成了朱海波疫情期間時刻惦記和掛念的人。
了解到兩家養老院封閉管理後人手緊缺,朱海波和村幹部通過微信群徵集了志願者,分別駐守在白馬敬老院和安華山莊老年公寓大門外兩米處的位置。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朱海波還記憶猶新,正月初二到十五是村裡最難熬的14天。當時通過摸排走訪,確定了從疫區返鄉的村民有30多人,每天都有外地家屬來養老院要求探視老人,摸排、查訪、登記、宣傳、數據統計上報……村幹部們忙得輪軸轉,一天下來,工作14個小時成為常態。朱海波連著兩個星期都在加班,每天工作時長超過16個小時。
雖然累,但老人們的健康得到了保障,朱海波晚上睡覺踏實了。最令他高興的是,「經歷了這次(疫情),村幹部和群眾關係更融洽了,他們看到了我們的努力,主動配合支持防疫抗疫工作,全村人的心因為這次危機凝聚到了一起,幹部魚水情更濃了。」朱海波還發起了向黃崗愛心捐款活動,除了黨員幹部,不少村民也捐了錢,他表示:「加起來募到一萬多元,錢雖然不多,但是是我們全村人向一線醫護人員和逆行者們的共同致敬」。
奉獻堅守
雷鋒精神的踐行者
隨著疫情得到逐步控制,社會生活和經濟運行逐步恢復,曾經空蕩蕩的街道又熱鬧了起來,但對於朱海波來說,這又是另一項挑戰的開始。
自朱海波擔任「高速驛站」志願服務隊隊長以來,圍繞扮靚文明長沙「西大門」,協助交警疏導交通、為司乘提供諮詢、飲水、休息等服務,開展衛生大掃除,修整草坪,勸阻亂扔垃圾、亂停車等不文明行為。為了豐富志願服務內容,朱海波還聯合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蘭天集團,增加緊急醫療和汽車檢修等服務。成立兩年來,「高速驛站」已累計為10餘萬司乘員提供志願服務。經常跑長益常高速的貨車司機王師傅告訴記者,「多虧了你們這個志願服務站,讓我們跑長途的司機有了歇腳的地方。」
同時,「雷鋒精神」也伴隨著志願服務延續到整個轄區。如今的長張高速長沙西收費站出口,路面乾淨整潔,車輛出入井然有序。有了文明勸導,沒了燻人的異味,有了志願者熱心幫助,多了司乘人員拉家常的歡聲笑語。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成為「小紅帽」「紅馬甲」,志願服務在基層、入社區、進家庭,「雷鋒精神」在高新區的熱土上深深紮根、枝繁葉茂。
「春風潤物細無聲,只有把村民生活裡的小事都解決好,人民群眾才能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朱海波常常說,「作為志願者為大家提供服務,用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通過帶著大家一起幹,努力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新風尚。」在村裡他是大家離不開的「好書記」,疫情之下他是放不下老人的生命「守門人」,穿上「紅馬甲」他是雷鋒精神的踐行者。
聽到一口地道的湖南話、一陣爽朗的笑聲傳來,村裡人就知道,朱書記又來了……
更多精彩視頻請關注
▼
END
原創作品,若需轉載開白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入群申請
群名稱:長沙高新區微信開白群
群號:792504399
點擊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
▶
▶ 四大經濟數據領跑全市!長沙高新區前三季度成績單請查收
▶
▶ 郭力夫接受長沙晚報記者專訪:三個定位,實現產業突圍
來源:高新麓谷記者 黃榮佳 文/攝
視頻拍攝及剪輯:範龍貴
原標題:《他是廖家坪村村民離不開的 「雷鋒書記」》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