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鎮沙洲村駐村第一書記陳錦鉅為村民解難題、送溫暖

2020-12-22 江門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赤水鎮沙洲村駐村第一書記陳錦鉅為村民解難題、送溫暖

成為村民的貼心人

陳錦鉅幫赤水農戶採摘灰皮冬瓜。

前段時間,天氣酷熱,開平市赤水鎮的灰皮冬瓜也進入大面積成熟期。可是,赤水鎮沙洲村的瓜農們高興之餘又有點憂愁:因疫情原因,外地瓜販尚未開始上門收瓜,在本地零售又缺少人手,過百噸的灰皮冬瓜滯銷。好在不久後,他們的困難在沙洲村第一書記陳錦鉅的幫助下迎刃而解。

原來,赤水鎮沙洲村是江門市中心醫院的對口幫扶村,該院辦公室副主任陳錦鉅自2019年4月起掛任開平市赤水鎮黨委副書記、駐沙洲村第一書記。在得知瓜農面臨滯銷難題後,他立馬站了出來,積極為瓜農尋找銷路,目前已經賣掉27000斤滯銷灰皮冬瓜。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陳錦鉅不僅幫助農戶銷售灰皮冬瓜,疫情期間,他還第一時間奔赴沙洲村參與防疫工作,並通過多種渠道,為沙洲村籌措了超1000個醫用口罩和消毒酒精、洗手液,助力抗疫。在駐村工作中,陳錦鉅積極為村民出思路、解難題、送溫暖,成為當地村民的貼心人。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敖轉優

助瓜農售出滯銷冬瓜

赤水鎮是開平面積最大的農業生態旅遊大鎮,盛產冬瓜、香蕉、沃柑等,其中,灰皮冬瓜味美鮮甜,口感綿密,是當地有名的特產。原本打算灰皮冬瓜上市後能賣個好價錢,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沙洲村的灰皮冬瓜銷售渠道受阻,加之運輸成本昂貴,瓜農們遭遇「增產不增收」的困境,這對於山區的農戶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打擊。

「辦法總比困難多」,為了解決農戶們的灰皮冬瓜滯銷問題,陳錦鉅一邊向赤水鎮黨委領導匯報情況,一邊尋求幫扶單位江門市中心醫院的幫助。

情系赤水,共獻愛心。接到陳錦鉅的求助後,江門市中心醫院立馬想方設法幫助當地農戶渡過難關。該院工會行動起來,組織團購活動,為灰皮冬瓜尋找銷路。在工會向職工發出團購灰皮冬瓜的倡議以後,大家紛紛響應,該醫院的總院和4家分院的飯堂及各科職工共團購7噸灰皮冬瓜。駐村第一書記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裡,助農「帶貨」,幫農戶賣掉7噸滯銷灰皮冬瓜,此事刷爆微信朋友圈,成為扶貧攻堅的一段佳話。

「幸虧有陳書記幫助我們賣灰皮冬瓜,要不然我的灰皮冬瓜就全爛掉了,連本都收不回來!」沙洲村不少農戶擔憂了很久的問題終於得到解決,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如今,陳錦鉅還繼續與團體、單位、大企業、大食堂聯繫,為灰皮冬瓜打開銷售渠道,為當地的農戶增加銷路、減輕擔子。

「灰皮冬瓜賣得出,而且賣得好,大大激勵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確保了疫情防控和農產品銷售兩不誤。」陳錦鉅說。

投身疫情防控一線

今年正月初三,在收到返回駐村工作的通知後,陳錦鉅立刻提前結束假期,收拾行李,離開在蓬江區的家,第一時間奔赴沙洲村參與防疫工作。

人數多、傳統節慶活動多,是防疫初期面臨的兩大難關。「我動員各村小組挨家挨戶宣傳,取消各種聚會,還主動和村民溝通,告知疫情信息,叮囑他們做好防護,儘量不要外出。」陳錦鉅介紹。

除防止村內聚集,外控輸入也是阻斷病毒傳播的重要途徑。疫情防控初期,陳錦鉅會同沙洲村委會商議後,在各個村小組設立出入卡點。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他帶頭值守在村主要路口的防疫崗位上,對來往人員進行盤查詢問和體溫檢測,並進行車輛和人員的登記、動態跟蹤,對來自疫區的人員進行隔離處理,以最嚴格的疫情防控守住沙洲村的「安全之門」。

不僅如此,陳錦鉅還聯合當地村幹部對全村住戶進行全面細緻的摸排走訪,重點排查外省回村人員、發熱發燒人員、與確診病例緊密接觸人員等,登記造冊,確保重點人群摸排全覆蓋、零遺漏。

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同樣重要,但對於大部分村民來說,通過網絡預訂購買口罩是件難事。沒有口罩,如何防疫?如何復工?

陳錦鉅了解到這一情況後,通過多渠道籌措了1000多個醫用口罩、消毒酒精、體溫槍、洗手液,並組織村幹部給村民送口罩,有效滿足了村民的需求。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在市面上很難買到口罩,又不會用手機上網預約購買,想要出去做工,但沒有口罩,都不敢出門,能收到陳書記送來的口罩,真是太開心了!」沙洲村的一位村民說,當時從駐村工作隊員手中接過口罩,他十分開心。

「最近身體怎麼樣啊?家裡的米、菜還夠吃麼?生活上有什麼困難沒有?如果有什麼困難就直接跟我講。」在發放口罩的過程中,陳錦鉅還耐心詢問村民的生活狀況,並向他們講解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指導他們正確佩戴口罩,鼓勵他們堅定信心,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復工復產穩增收。

相關焦點

  • 駐村第一書記李偉:情系群眾守初心 謀求發展踐使命
    為民辦實事、解難題、謀發展,李偉作為濱海區央子街道固堤場村的第一書記,牢固樹立為民理念,實打實吃在村、住在村、工作在村
  • 菏澤市商務局駐村第一書記李耀華:村民脫貧致富的「引路人」
    魯網11月28日訊(記者 龐洪波)菏澤市商務局派駐第一書記李耀華在武勝橋鎮海頭村駐村一年多以來,幫助村裡修道路、通門路,成為了村民脫貧致富的「引路人」,以實際行動真扶貧、真幫扶、真作為,千方百計助貧困群眾排憂解難。
  • 工行「90」後駐村第一書記程東:扶貧路上寫芳華
    他是政策的宣講員,走村入戶聊家常、聽民意,讓村民充分了解扶貧政策,明明白白享受實惠。 他是村民脫貧致富的「主心骨」,找貸款引項目,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創業,帶領村民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他是工商銀行信陽淮濱支行「90」後駐村第一書記程東。
  • ...解難題辦實事!金昌陳家溝駐村工作隊和群眾關係近感情深有絕招
    後排左數第二個為吳霞2019年,金川區文體旅遊局幹部吳霞被選派到陳家溝村任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經過一年多的駐村工作,她從一名專業型的幹部,成長為了一名腳下沾滿泥土、心繫父老鄉親的優秀黨員幹部。
  • 我是第一書記丨德州駐村書記陳志的「文藝攻略」:為村民建第一個...
    2020年8月開始,德州市委組織部聯合大眾網德州頻道,特推出「我是第一書記」專題,深入全市農村一線,在田間地頭採訪這些第一書記,聽他們講下村後如何「乘風破浪」,如何紮根基層、做好富民強村「戰鬥員」。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宋春曉 高志玟 德州報導深秋的後何寺村,樸實靜謐。
  • 駐村第一書記武永華的願望
    2020年6月,杭後交通村三組建檔立卡貧困戶李庭全將一面寫著「真幫扶 關懷備至 解民憂 情深似海」的錦旗送給駐村第一書記武永華。提起送錦旗的原因,李庭全動情地說:「感謝黨和政府的政策,也感謝武書記、各位幫扶幹部,你們在我家最困難的時候多次上門看望慰問和幫扶救助,才使我們渡過了難關。今年我家的日子好過多了。感謝你們的辛苦付出!」  「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持久發展,讓村民的生活水平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是我們最大的願望。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撲下身子,真幫扶、解民憂!」談起駐村幫扶工作,武永華堅定地說。
  • 豐都馬安村第一書記李蓁蓁的駐村故事!
    {"title":"豐都馬安村第一書記李蓁蓁的駐村故事!"2020-07-03/0a4249d5d90697e90118d1af4fa393c7.jpg",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id":"2632315", "classid":"892"} 豐都馬安村第一書記李蓁蓁的駐村故事
  • 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
    新華社鄭州12月9日電題: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新華社記者韓朝陽、馬驍駐村第一書記張書濤開進村的老福特是自家的私車,卻也成了曾莊村鄉親們的「公車」。村支書薛龍生乘車到鎮裡開會,村民李體恩搭車為妻子買藥。周五,張書濤下山回城探親,山裡的父母託他為城裡的子女捎瓜菜。周日,張書濤離家上山駐村,城裡的子女請他為山上的父母帶衣服。他的老福特成了連接山村與城區的媒介。
  • 決戰決勝顯擔當(深度關注)——對幾位駐村第一書記的採訪報導
    原標題:決戰決勝顯擔當(深度關注)——對幾位駐村第一書記的採訪報導5年來,湖南益陽安化縣修建扶貧公路2521.6公裡。圖為雲臺山盤山公路。   何 勇 黃 穎攝影報導數據來源:中共中央組織部趙廣東(左)為村裡黨員送學習資料。  趙 勇攝李定海在上黨課。
  • 周口太康縣:駐村「第一書記」吳娜「巾幗不讓鬚眉」
    當前,脫貧攻堅進入攻堅拔寨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駐村「第一書記」是脫貧一線重要的生力軍,對帶領貧困村脫貧致富起著關鍵作用。周口市太康縣公路局駐王集鄉方城行政村第一書記吳娜,雖然是名女同志,但她用心、用力、用情忘我工作,實現戰疫戰貧兩不誤,用行動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擁護和愛戴。
  • ...決戰決勝顯擔當(深度關注)——對幾位駐村第一書記的採訪報導
    (《人民日報》2021年1月5日 第19版)餘永宜(左)走訪了解老人社保金存取難題。邵秀清攝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在脫貧攻堅這場硬戰中,廣大扶貧幹部盡銳出戰,駐村第一書記便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
  • 駐村第一書記|「繡花女」齊素靜的傳奇故事
    ,組織上找她談話,決定派其到該縣周堂鎮喬寨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齊素靜在駐村擔任第一書記的首次黨員幹部會議上,說出了這句平淡樸實的話語。她從多年駐村工作的實踐中認識到,加強村級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是精準扶貧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環節。她認為,駐村第一書記要突出重點抓好黨建工作,這既是村民們的期盼和信任,也是駐村工作的使命和職責,只有真正讓老百姓看到村黨支部在積極謀事、認真幹事、幹成實事,才能堅定群眾聽黨的話、跟著黨走的決心和行動。
  • 情系伏牛山——記河南省內鄉縣夏館鎮大莊溝村駐村第一書記張金平
    張金平,女,52歲,中共黨員,是南陽銀保監分局選派的定點扶貧河南省內鄉縣夏館鎮大莊溝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自2016年4月至今,她堅守深山扶貧一線已經四年多,情系伏牛山,情系老百姓,一心為民解煩心事、鬧心事,成為村民的貼心人。
  • 時代先鋒,三門峽市紀委監委駐大村第一書記史少罡
    同時全省各級部門也勇於擔當、精準施策,為推進脫貧攻堅全面勝利,派出了精銳部隊擔任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他們恪盡職守、心繫百姓、紮根基層、苦幹實幹,戰鬥在扶貧一線,帶領群眾擺脫貧困,展現了各級部門幹部的鐵軍形象,不斷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持續深入。2017年5月史少罡同志響應組織號召,被選派到盧氏縣橫澗鄉大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9月兼任駐村工作隊隊長。
  • 90後第一書記·故事|陶新偉:駐村不久我「收穫」一枚結石
    駐村第一書記是精準扶貧的重要支點。從2018年起,澎湃新聞連續三年推出「90後第一書記」專題,聚焦這一年輕群體。同時,我們也在全國範圍內尋找更多的90後駐村第一書記,如果您就是或者您身邊就有,歡迎發郵箱到:diyishuji@thepaper.cn。
  • 「厚臉皮」的駐村第一書記
    二道江區鴨園鎮二道溝村幅員面積29.3平方公裡,其中林地就佔了2.8萬多畝,林地多、耕地少,地理位置偏僻,進出只有一條路,加上地處水源地保護區,產業發展受限,曾是省級貧困村。 高健是二道江區委宣傳部下派到二道溝村的第一書記,其實他本來臉皮挺薄的,一不好意思,臉就會「唰」一下變得通紅。
  • 駐村第一書記變身「網紅」直播帶貨 為脫貧致富開拓新路子
    臺山市海宴鎮五豐村駐村第一書記陳金燦說,通過第一次直播帶貨小試牛刀,他對踐行好第一書記的「使命」信心更足了。為了全面展示脫貧攻堅奔小康的生動實踐和喜人成果,以及駐村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中的核心作用和動人風採,去年5—12月,我市組織開展了8場「我們村裡的新鮮事」暨駐村第一書記直播帶貨活動,20多位駐村第一書記變身「網紅」,掀起了一場直播帶貨熱潮。
  • 墾利區永安鎮五村第一書記許維學:把村民放進心裡 化解村民難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高汝敏 東營報導許維學是墾利區信訪局下派幫扶永安鎮五村的第一書記,履職以來,他認真開展了一系列調研活動,通過走訪農戶、實地察看、召開村班子座談會、民情分析會等形式,了解掌握村民在生產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 林州駐村第一書記陳軍:心駐鄉村促發展 盡責擔當
    自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後,他便紮根在廟荒村,與支村兩委幹部一道拼搏奮進,奮力「墾荒」,助百姓踏上幸福路,幫百姓賺到幸福錢,使得昔日的窮山村成為遠近聞名、百姓拍手稱讚的「幸福村」,他就是廟荒村駐村第一書記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