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杭後交通村三組建檔立卡貧困戶李庭全將一面寫著「真幫扶 關懷備至 解民憂 情深似海」的錦旗送給駐村第一書記武永華。提起送錦旗的原因,李庭全動情地說:「感謝黨和政府的政策,也感謝武書記、各位幫扶幹部,你們在我家最困難的時候多次上門看望慰問和幫扶救助,才使我們渡過了難關。今年我家的日子好過多了。感謝你們的辛苦付出!」
「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持久發展,讓村民的生活水平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是我們最大的願望。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撲下身子,真幫扶、解民憂!」談起駐村幫扶工作,武永華堅定地說。
2017年,杭後氣象局黨員幹部武永華抱著投身內蒙古氣象扶貧事業的初心,響應號召到陝壩鎮交通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全身心投入到扶貧工作中。
身為氣象工作者的武永華頭一次面對扶貧工作,困難不少。但是為了儘快進入角色,找準突破口,他一到村裡就從早到晚跟著包村幹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滿村跑,從貧困戶家裡有幾口人、幾畝地,再到有幾個孩子在讀書、有幾個病人,他都一一記錄下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了解,他清楚掌握了交通村的村風民俗、生產耕種等各方面情況,很快和村民打成一片。
在了解到交通村以種植玉米、小麥、葵花為主要經濟來源時,武永華想到利用自己的工作優勢幫貧困戶防災減災增產。
杭後多發冰雹,武永華就向自己的單位杭後氣象局申請,在交通村建立1個標準化防雹作業點。每到汛期便科學指揮、有效防雹,近年來,交通村沒有發生過一次雹災。
武永華在挨家挨戶走訪貧困戶時,除了宣傳國家扶貧政策外,還為貧困戶發放氣象科普資料,講解氣象防災減災知識。他還將氣象防災減災科普知識融入到黨建工作中,通過村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讓村民學習趨利避害的防災減災知識,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氣象信息員、交通村黨支部書記薛建平說:「每當手機收到預警信息和重大氣象信息時,我們都第一時間通過大喇叭、微信群傳遞給村民,讓村民根據氣象服務信息加強田間管理,減輕災害損失。」
為了使貧困人口如期脫貧,除了通過氣象服務助力脫貧,武永華還帶領駐村工作隊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建圈舍、買羊,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共計投入15萬多元;幫12戶落實小額信貸貸款45萬元;為弱勞動力人員落實公益崗8個,增加收入6萬多元;落實光伏扶貧、資產收益分紅、政策兜底、低保、五保等政策,幫扶資金超過30萬元;為8人落實教育扶貧政策,投入資金7萬多元;為34戶貧困戶解決住房安全問題,共投入80多萬元;積極爭取社會幫扶資金近8萬元解決了部分貧困戶的燃眉之急;為村裡建立電商服務站,並配備相應的直播設備,為發展電商提供了便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