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90」後駐村第一書記程東:扶貧路上寫芳華

2020-12-27 騰訊網

他是政策的宣講員,走村入戶聊家常、聽民意,讓村民充分了解扶貧政策,明明白白享受實惠。

他是村民脫貧致富的「主心骨」,找貸款引項目,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創業,帶領村民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他是工商銀行信陽淮濱支行「90」後駐村第一書記程東。2019年,在淮濱縣脫貧攻堅決戰在際,他臨危受命接棒淮濱縣三空橋鄉曹塘村第一書記。一年多來,他腳踏實地、苦幹實幹,為村民想辦法解難題,讓曹塘村面貌煥然一新,讓767戶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

攻堅克難,打造脫貧資料示範村

駐村「第一書記」,是精準扶貧的重要支點,是扶貧政策的傳達者,社情民意的傾聽者,也是脫貧致富的領頭人。

駐村後,程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戶走訪,深入了解曹塘村767戶村民的基本情況,傾聽群眾意見建議。通過走訪,他發現不少村民不知國家有哪些扶貧政策,也不知自己該享受哪些政策。他每到一家一戶都詳細講解扶貧惠民政策,讓村民明明白白享受實惠。

在工作中程東發現,曹塘村扶貧檔案不規範,幫扶計劃不精準,群眾應享受政策未享盡,時常有漏戶、漏項發生。雖深知重建全村檔案難度很大,他仍選擇了迎難而上,將全村檔案重新建制。

在村幹部幫助下,歷時兩個月,程東逐戶核實幫扶措施、重新制定幫扶計劃、填寫扶貧手冊、調整國辦系統、省辦系統數據、核算收入、收集佐證材料、將扶貧政策逐項錄成語音每日播報……這兩個月,程東每天休息不到四小時,坐不住的時候趴著填寫,耗費了一瓶墨水,14箱A4紙,印表機墨盒平均一天消耗掉一個……

有付出,就會有收穫。由於政策宣講,村民20餘萬的醫療報銷資金得到了追報,8位高校學子的教育補助得到落實,曹塘村還成了淮濱縣脫貧資料樣板示範村。

腳踏實地,苦幹實幹辦實事

身正才能正人,律己方能服人。程東深諳此理,處處以身作則,堅持公道辦事,民主理事,贏得了幹部群眾一致好評。

作為「第一書記」,他特別注意處理好與村「兩委」班子成員的關係,合理分工,團結互助,卻不越權越位,注重培養後備人才。

作為「90」後駐村第一書記,程東勇於擔當,衝鋒在前。在人居環境攻堅戰中,他帶領全村保潔員用了二十天逐村民組清理,冒著高溫髒活累活搶著幹,自掏腰包為保潔員購買防暑物品及工具。

2020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還沒從年底扶貧國檢省檢的繁忙工作中得到休息調整,程東四處打探,購買了300個口罩,50公斤消毒液,紅外體溫計等,大年初一就趕到了曹塘村投入「戰疫」中。

作為第一書記,程東把村民的大事小事都放心上,為村民辦實事解難題。在他的幫助下,部分養殖戶的雞蛋銷售問題找到了出路,20多戶貧困戶拿到了「創業」的小額信貸;在他的協調下,曹塘村26戶危房住戶房屋得到了改造,234戶房屋裂縫得到修補,全村767戶村民用上了自來水……

因戶制宜,帶領村民家門口脫貧致富

村民們最盼望什麼?就是甩掉「窮帽子」,過上好日子。

之前,曹塘村沒有產業,除外出務工,種植養殖成為村民僅有收入來源,農閒時節,村民扎堆打牌現象突出。「村裡得有產業做支撐,才能共奔致富路!」駐村後,為曹塘村發展鄉村產業成了程東心心念念的事兒。

為此,程東多地考察,尋找適合曹塘村的產業,最終鎖定了漁網編織,通過多方協調,「河南濱淮網業」正式入駐曹塘村,在曹塘村建設了半成品加工廠,提供就業崗位一百多個,年人均增收一萬元。目前,漁網廠已帶動4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為幫扶貧困戶脫貧,程東因戶制宜指導村民發展產業經濟,並多方協調給予村民資金支持,目前,曹塘村28戶貧困戶獲得了小額信貸,用於發展種植、養殖產業等,成立合作社,帶動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

如今,在這位「90」後第一書記帶領下,曹塘村產業發展日益興盛,弱筋小麥、優質水稻種植、漁網編織、蛋雞養殖和稻漁種養等產業幾乎實現了全覆蓋,部分村民養殖的還有肉牛、山羊、鴕鳥和綠頭鴨等產業,可謂全面開花,立體結「果」,村民大幅增收,111戶貧困戶415人已實現脫貧,部分村民還成了全縣脫貧示範戶。如今,曹塘村面貌煥然一新,正昂首闊步走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河南商報記者吳靜 白雪瑩 通訊員 魏利華)

統籌:吳靜

編輯:呂珊

相關焦點

  • 90後第一書記程東:我的使命是讓村子「活」起來
    2019年6月,時任中國工商銀行信陽分行客戶經理的程東來到曹塘村擔任第一書記。斑駁破敗的瓦房,扎堆打牌的村民,髒亂惡劣的居住環境,是曹塘村給程東留下的第一印象。臨危受命,程東下定決心要改變曹塘村。心懷使命,寄身曹塘90後的程東是曹塘村駐村第一書記,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人。2019年6月,曹塘村「脫貧攻堅戰」步入最後關口時,程東主動請纓。讓程東衝鋒在前的,是其心中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 扶貧路上寫青春——修文縣六廣鎮新明村第一書記萬雅文
    扶貧路上寫青春——修文縣六廣鎮新明村第一書記萬雅文 2020-12-02 1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90後」駐村第一書記李秀媛:因戶施策才能「不落一人」
    新華社南寧10月20日電  題:「90後」駐村第一書記李秀媛:因戶施策才能「不落一人」  新華社記者黃慶剛  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平安鎮巨塘村駐村第一書記李秀媛(左)在貧困戶家中了解情況(9月2日攝)。
  • 「我的扶貧故事」「90」後碩士來駐村 扶貧扶智在路上|凱裡市灣水...
    我叫吳家俊,是凱裡市灣水鎮魚良村的駐村第一書記,也是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一名「90後」。  2018年6月從武漢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後,我回到了家鄉凱裡市,就職於凱裡市自然資源局。2019年5月,根據組織安排,我被選派到凱裡市灣水鎮魚良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 楊凌農高會上的駐村第一書記們
    本屆農高會D館——陝西省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成果展展位是本次農高會的亮點之一。來自全省各個地市的駐村第一書記們紛紛攜帶本村的特色農副產品亮相農高會,藉助農高會的舞臺推薦展銷當地特色農產品,助力脫貧攻堅。 10月22日上午,陝西省委副書記、省長趙一德等領導視察了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成果展布展情況,對全省駐村第一書記履職成效和幫扶成果表示讚許和肯定。
  • ...不負韶華凌雲志 初心點亮扶貧路——一位駐村第一書記的四年...
    初心映照扶貧路,奉獻人生無限愛。人間真情是世上最可貴的一種情感,它因無私奉獻而偉大,它因善良高尚而美好,它超過血緣勝過親情,它是人間大寫的愛。在駐村的扶貧路上,韓成海的「私家車」變成了村民的「免費服務車」,「第一書記」,變成了村民的「服務員」。他時刻心系村民的大事小情。在平日的生活裡,一樁樁,一件件,關乎百姓的點滴,他都看在眼裡,放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
  • 駐村第一書記武永華的願望
    2020年6月,杭後交通村三組建檔立卡貧困戶李庭全將一面寫著「真幫扶 關懷備至 解民憂 情深似海」的錦旗送給駐村第一書記武永華。  2017年,杭後氣象局黨員幹部武永華抱著投身內蒙古氣象扶貧事業的初心,響應號召到陝壩鎮交通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全身心投入到扶貧工作中。  身為氣象工作者的武永華頭一次面對扶貧工作,困難不少。
  • 基於角色理論的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實踐困境分析
    黨的十八大以來, 全國共選派19.5萬名機關優秀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 (1) , 從中央、省、市陸續印發加強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的專門文件的內容上看, 駐村第一書記選拔要求是「政治素質好、工作作風實、綜合能力強」的優秀年輕幹部和後備幹部, 第一書記在鄉鎮黨委的領導和指導下, 依靠村黨組織、帶領村 以2015年發布的《關於做好選派機關優秀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的通知》為標誌
  • ...脫貧路上勇擔當 丨關嶺自治縣花江鎮前鋒村駐村第一書記劉維波
    我是關嶺縣花江鎮前鋒村駐村第一書記劉維波,2017年10月5日作為關嶺縣委辦脫貧攻堅突擊隊隊員下派到前鋒村,2018年3月接任前鋒村駐村第一書記。全村幅員面積14.78平方公裡,管轄13個自然寨,總戶數555戶,人口258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15戶965人,貧困發生率為37.28%,在駐村工作隊及村「兩委」幹部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9年底已脫貧199戶917人,目前未脫貧16戶48人,貧困發生率為1.85%。山高溝深,土地破碎,乾旱缺水,交通不便,集體經濟為零,這也是前鋒村成為全縣深度貧困村的原因。
  • 大型民族歌劇《扶貧路上》為290萬第一書記「塑像」
    《扶貧路上》劇照 吳濤 攝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 應妮)作為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的開幕劇目,大型民族歌劇《扶貧路上》首次登上國家大劇院,10月17日至18日連演兩場。該劇以在扶貧一線殉職的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原第一書記黃文秀的真實經歷為藍本,通過對黃文秀事跡的再現,還原全國扶貧攻堅戰線的奮鬥與榮光。《扶貧路上》劇照 吳濤 攝編劇兼導演田沁鑫說,「我希望讓觀眾看到黃文秀的平凡。平凡的瑣事、平凡的工作記錄本身就能讓人感動,而黃文秀的平凡一直在持續的溫度中。
  • 90後第一書記·故事|陶新偉:駐村不久我「收穫」一枚結石
    駐村第一書記是精準扶貧的重要支點。從2018年起,澎湃新聞連續三年推出「90後第一書記」專題,聚焦這一年輕群體。同時,我們也在全國範圍內尋找更多的90後駐村第一書記,如果您就是或者您身邊就有,歡迎發郵箱到:diyishuji@thepaper.cn。
  • 愛心播撒扶貧路 ——記莽張鎮蔡店村駐村第一書記許金柱
    莽張鎮蔡店村駐村第一書記許金柱任職以來,緊緊圍繞「以高質量黨建促進高質量脫貧攻堅」這一主線,狠抓基層組織建設,團結帶領全村廣大黨員和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全村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2017年11月,雞公山管理區辦公室主任許金柱來到莽張鎮蔡店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在經過充分了解村情和入戶走訪後提出,建強基層組織,為脫貧提供堅強保障。
  • 山東電信駐村第一書記李玲:扶貧路上正年輕_中國工信產業網
    「一想起李書記為我們做的這些事我就想掉眼淚,他是一個說到做到的好幹部。」張京香是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銅井鎮黃元村的貧困戶,她嘴裡的李書記名叫李玲,是中國電信山東公司派駐黃元村的第一書記。2019年,56歲的李玲在照顧90多歲高齡雙親的同時,毅然請戰來到扶貧攻堅一線。「扶貧路上,我一直覺得自己挺年輕的,為老百姓做事渾身都是勁兒,得想方設法讓群眾過上好日子!」從駐村的第一天起,李玲就暗暗下定了決心。
  • 「厚臉皮」的駐村第一書記
    二道江區鴨園鎮二道溝村幅員面積29.3平方公裡,其中林地就佔了2.8萬多畝,林地多、耕地少,地理位置偏僻,進出只有一條路,加上地處水源地保護區,產業發展受限,曾是省級貧困村。 高健是二道江區委宣傳部下派到二道溝村的第一書記,其實他本來臉皮挺薄的,一不好意思,臉就會「唰」一下變得通紅。
  • 「第一書記」黃文秀在扶貧路上殉職,導演田沁鑫以歌劇再現平凡中的...
    10月24日、10月25日,民族歌劇《扶貧路上》在上海大劇院獻演,該劇以在扶貧一線殉職的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原第一書記黃文秀的真實經歷為藍本:30歲的她在扶貧路上因山洪殉職。廣西百色田陽縣的壯族姑娘黃文秀,2016年從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時,選擇回到百色深入農村基層,成為百坭村第一書記。
  •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2020-12-15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一書記扶貧故事|記榆樹市大坡鎮後崗村第一書記劉巍然
    一筐臭雞蛋背後的故事「俺為劉書記一顆一顆攢了三個多月的雞蛋變臭了……」6月21日,當記者剛一見到長春市榆樹市大坡鎮後崗村村民黃沿江的母親時,她便向記者一臉遺憾地說道。她所說的劉書記,就是駐村第一書記劉巍然。
  • 駐村第一書記楊劍平:踐行初心使命 譜寫扶貧讚歌
    楊劍平(右一)了解貧困戶發展養殖白鴿產業情況。欽州市浦北縣江城街道木麻根社區駐村第一書記楊劍平感慨地說。深入調研,先謀後動木麻根社區是浦北縣「十三五」規劃貧困村,全村共有村民1205戶574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38戶643人。到任木麻根社區的第一天,楊劍平就開始跟隨時任駐村第一書記、村「兩委」幹部一家家地走訪,一戶戶地攻克。
  • 雲南省硯山縣平遠鎮洪福村駐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轉業幹部黎晶...
    帶著兒子去扶貧——雲南省硯山縣平遠鎮洪福村駐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轉業幹部黎晶速寫■邊富斌 徐文尚 中國國防報春天的雲南省硯山縣平遠鎮洪福村旁,一大片馬鈴薯花正盛開,純白花瓣、鵝黃嫩心村民會心一笑:「是黎書記來了!」在洪福村,「迷彩服」+「小尾巴」是駐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黎晶的鮮明標識。從2018年3月起,黎晶帶著兒子走遍了洪福村的家家戶戶、田間地頭。「不能因為家事耽誤脫貧攻堅的大事」2017年,黎晶從文山軍分區轉業到文山州生態環境局。2018年初,接到赴洪福村駐村扶貧的任務。
  • 電影《秀美人生》再現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事跡
    電影《秀美人生》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為人物原型,講述了一位當代優秀青年放棄大城市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奉獻的感人故事,呈現新時代青年用青春芳華詮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秀美人生。《秀美人生》南寧首映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