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奇幻愛情電影《晴雅集》首映,不到一天,票房8688萬,一天就逼近1億!
豆瓣評分,一如既往的低分:5.1分!
但是它的單日票房力壓口碑炸裂,豆瓣高分劇《拆彈專家2》!
張藝謀電影《一秒鐘》那麼好看,幾十天票房1億多?
111位電影人抵制郭敬明成了笑話!痛罵他拍一個個爛片也沒有用!
郭敬明偷偷笑了:罵我能怎麼樣?《晴雅集》依然太火!
這個世界怎麼了?
問題來了:爛片王郭敬明為何總是賺錢,為何爛片票房不差?
一、郭敬明蛻變成電影工業產品成本精準控制、製造、精準售賣者!
郭敬明出道近20年,一直是話題爭議人物,他真不是一個好作家和好導演!
但是,你不得不承認:他是具有創新理念、精明頭腦的文藝產品製造和售賣者!
而且他懂得產品的成本控制,產品的廣告營銷!
時間回到2013年,趙薇開拍《致青春》上映,同年,郭敬明小時代系列開啟!
趙薇影片中大多數啟用新人,依靠影片品質取得7.2億票房。
郭敬明同年6月和8月推出《小時代》《小時代2青木時代》系列,總票房7.8億。
大家說,兩部比趙薇的一部多出6千萬,郭敬明不怎麼樣?
這樣想就錯了!
郭敬明是怎麼玩的?
他把《小時代》拍了一個長的系列,然後切分為兩部,無需二次召集演員!
電影成本控制在4500萬,兩部總票房7.8億,你說郭敬明賺錢嗎?
關鍵是他搭上了電影依靠粉絲流量熱賣票房的順風車,選取人氣明星楊冪、陳學冬、郭採潔等,為了控制成本,又選一些俊男靚女,但是非主流明星。
二、大肆炒作,利用流量明星拉高人氣
那一年,他利用社交平臺,大肆造勢,讓《小時代》系列娛樂熱搜點擊率達到3100萬,而趙薇的《致青春》娛樂話題只有380萬點擊量。
這還不是郭敬明厲害的,他率先引進大數據分析系統,比國家鼓勵文化產業利用大數據發展政策整整早了2年。
他精準分析目標觀影群體,根據大數據選取人氣明星,進行精準營銷。
在社交平臺頻頻製造話題,提高點擊率!
這就是郭敬明,簡直就是「郭精明」!
接著2015年,他故伎重演,推出《小時代3》《小時代4》系列。兩部票房總計10億,成本控制1億,他又大賺一筆。
三、敢於捨得,對電影院線大幅返點!
電影輸出的終端是影院,關鍵是排片量,排片量增多都是因為獲利,電影人氣高,觀影人數多,院線肯定多排片!
還有就是製片方多給排片的影院額外分成,增加排名量。
郭敬明大膽突破,給影院返點比其他上映的電影多很多,導致很多院線出現了郭敬明電影排片100%怪異現象。看圖:
大家看看12月25日,《拆彈專家2》與《晴雅集》全國排片量,明顯《晴雅集》多出《拆彈2》7個點。
影院分成方面,《晴雅集》明顯比《拆彈2》高出很多。
這就是低分《晴雅集》為何單日逼近1億,高分電影《拆彈2》屈居第二的原因。
四、郭敬明不惜出醜,讓自己處於話題流量的中心。
郭敬明目前參與監製和導演的電影總共有8部,6部賺錢,1部虧本,一部不虧不賺。
當發現《爵跡》上演後,輿論對他批評過多,他轉身背後,推出《悲傷逆流成河》電影,啟用新人,也賺了3.5億。
利用炒作和院線多返點方式爭取排片量,利用輿論發酵,吸引青年學生進入院線。
郭敬明根本不可能和張藝謀一樣拍那種適合中年人觀影的電影。
他知道觀影主力軍是青少年群體,所以做產品根據消費者特點,量體裁衣。
這就是郭敬明!
《晴雅集》是郭敬明重點推出的電影,奇幻愛情這題材,都是現在青年群體比較喜歡的類型。
他利用綜藝《演員請就位》節目,不惜出醜,頻頻製造話題碰撞,吸引流量,為新電影蓄勢。
不知趣、極其愚蠢的111位影視編劇人在郭敬明電影上映前兩天,集體發難抵制郭敬明!
郭敬明肯定狂喜,反而讓郭敬明和電影《晴雅集》再度成為話題!
《晴雅集》確實爛,但是單日票房近1億,這就是市場,也反映抵制的電影人被市場無情打臉。
郭敬明,你真的「果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