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村寧次受審記:一次審判法庭花費30億元,咋恁貴?

2021-01-18 飛春讀傳

侵華日軍頭目岡村寧次,自1945年籤字投降後,3年多一直沒離開中國。

起初是為了負責交槍投降,籤字蓋章,之後是武器交接,再後是安排遣返,還有實際上更重要的,幫助蔣打仗,這是眾所周知的事,不再展開說。

總而言之,他以工作必要性為名,被遲遲滯留中國近4年;國民政府以親自審判他為名,拒絕交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名義上是審判他,實際上是保護他,最後把他安全送回國。

在曲曲折折的審判過程中,岡村第一次作為被告站在中國法庭上,是在投降後的第三年,即1948年的8月23日。

提前一天,報紙刊登消息,說上海戰犯軍事法庭,23日要「特設寬闊法庭」,首次公審侵華日軍的頭目——原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

「屆時,將有駐上海各國外交官及各界要人等1000餘人旁聽,並有英文翻譯……」

正式公審之前,還有8月14日的一次預審。

公審法庭安排得確實很人性化,設有候審室,岡村到達後可以先休息一下,這裡給岡村專門配置了大扶手座椅。

審訊中,如果不是岡村直接回答問題的環節,他還被允許可以坐在旁邊的椅子上。

中午法庭給岡村和證人準備了豐盛的飯菜,讓他們也感到「大為滿意」。

中午休息3個小時,下午6點半繼續開庭,然後法庭辯論環節結束,天也黑了,法庭宣布改日再審。

1947年,一戰犯在上海審判後,押刑場

8月26日,上海《申報》說,「由於證據不足,審判可能延期。經費也不足,正在申請中。」

如此審判頭號戰犯,令中國人義憤填膺。

有報紙不無諷刺地說,「拖延3年今始作戲劇性審判,實不光彩,莫若及早宣告無罪!」

更令人不解的是後半句,「經費不足」。

開個庭能花多少經費呢,竟然能讓一個政府特別設置的法庭花得沒錢了?

岡村寧次的回憶錄中記載:「23日審判所需經費達法幣30億元。」

法幣30億元!

是的,你沒有看錯,不是3萬、30萬,而是30億法幣。

30億法幣什麼概念?飛春讀傳專門去查了查當年的消費,這一查才知道,30億法幣開一次庭,確實花得不算多。

因為當年8月的上海,一鬥米就2000萬元,一盒香菸就20萬,一兩黃金都6億元。

國民政府發的法幣,與美元的匯率是1200:1,1美元換1200元中國錢,這在歷史上算是奇葩的紀錄了。

法幣咋那麼賤呢?

這不禁又讓人想了解了解「法幣」這個歷史。

其實,民國的法幣,也不完全是一無是處。

首先要明白2個常識:

1,法幣不是「法國貨幣」的簡稱,法國貨幣的單位是法郎,國民政府發放的法幣,是「法定貨幣」的簡稱。

2,法幣之前是銀元,銀元之前是銀兩,銀兩是封建社會和晚清留下的貨幣,銀元是民國特有的新貨幣,形式上有袁大頭,還有總理頭像。

這個法幣呢,是國民政府在1935年11月4日推行的國家鈔票,是一種終結幾百年中國舊有的銀幣制度的一種改革,統一了當時混亂的貨幣,收攬了金融大權。

同時又應對了美國當時因經濟危機向中國甩鍋,當時的美國對白銀大幅提升收購價,導致最大的銀幣國——中國,白譁譁的銀子大量流向美國。

美國利用美元貶值控制中國經濟的同時,也大量傾銷了自己的商品,把經濟危機的鍋就這樣甩給了中國。

這個歷史,就是1934年美國出籠的《白銀法案》,有興趣的可以專門再去搜索看看。

法幣在美國《白銀法案》出臺後不久就迅速施行,一刀切,國民完糧納稅、一切公私款項,皆以法幣結算,禁止白銀再流通。

這為戰時經濟的統制打下了有利的基礎,標誌著中國紙幣制度的首次確立。

老蔣在1941年財政會議上也說,「各位須知,我們現在持久抗戰下來,財政之所以尚能維持如此程度者,就是由於法幣政策之成功。」

但是,在抗戰的中後期,法幣由於種種原因控制不住,政府開始大量印鈔票,超量發行的法幣進入市場,填補了政府財政赤字和債務危機的同時,導致物價飛漲,受害的是老百姓。

抗戰結束時,法幣的超量發行導致的通貨膨脹,令人瞠目結舌。

數據顯示,1937年抗戰前,法幣總發行量不足14億元,但到了抗戰結束時,就達5000億元。

到了1948年岡村寧次受審時,法幣發行額度達到660萬億元,是戰前的47萬倍,物價上漲3492萬倍!

發工資

每個國家在戰爭時都有金融風暴、物價飛漲,但像民國這樣狂飆3492萬倍的,世界少見。

狂飆物價下的民國,出現了種種奇葩現象,至今或許仍然有人記憶,或聽聞:

100元法幣,1937年可以買2頭牛,到1945年只能買2個雞蛋,而到了1948年,連1根火柴也買不到了。

工人發工資,是用麻袋裝的。數錢數到手軟是真實狀態,但人們並不幸福,因為有了鈔票,要馬上找黑市兌換成銀元,防止轉瞬即逝,法幣再貶。

老百姓清楚地記得,買1斤豬肉,在1936年是0.28元,在1948年需要140萬元。

郵寄一封信,需要貼200枚萬元的郵票,小小信封載不動許多愁,最後貼成了「信封貼在郵票上」,而不是郵票貼在信封上。

有民間造紙廠,以低面額的法幣作為造紙原料,發現竟然盈利了,這意味著法幣實際上等同於廢紙了。

法幣巨增導致國家信用貨幣制度的崩塌,老百姓寧願違法用銀元交易,也不用政府的鈔票了,這也離民國的滅亡不遠了。

========

參考文獻:《岡村寧次回憶錄》;姜喬喬《論南京國民政府法幣政策和通貨膨脹》

相關焦點

  • 為岡村寧次作「無罪」辯護的那個中國律師,最後的結局如何?
    岡村寧次曾是二戰中侵華日軍的最高司令長官,「九·一八事變」之前即潛伏中國,從事間諜活動。後來在日本全面侵華戰爭中,多次領導、指揮對中國軍民的屠殺,屬於日本的甲級戰犯。1948年,岡村寧次被押往上海受審,國民黨政府給他指派了三名辯護律師,其中有一位名叫江一平,是當時上海灘鼎鼎有名的「大狀」。江一平出生於律師世家,曾因為進步愛國學生辯護,名噪一時。
  • 1949年蘇聯伯力審判:日本關東軍司令受審,揭細菌戰罪行
    66年前,在蘇聯人組成的軍事法庭上,包括最後一任關東軍司令山田乙三在內的12名日本戰犯當庭受審,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至25年不等。審判集中揭露了日軍在中國東北進行的活體試驗及細菌戰罪行,而這正是東京審判前後,在美國的操縱下被遺漏乃至通過「交易」隱藏的——那些細菌戰的罪魁如石井四郎、北野政次乃至親自批准實施細菌戰的裕仁天皇等,皆逃脫了法網。
  • 這一次次的戰犯審判!
    這一次次的戰犯審判!中國法官梅汝璈代表中國方面參加,任中國駐國際法庭法律代表團團長,首席檢察官和首席法官。遠東軍事法庭從1946年5月3日第一次開庭起,到1948年1月2日審判完畢審判期間開庭818次,審判記錄共48412頁,有419人出庭作證,有779人書面作證,受理證據4300餘件,判決書長達1213頁,並於1948年11月4日開始宣判。
  • 日本二戰十大名將排名,就認識山本五十六和岡村寧次的舉手
    參加武漢會戰,在11軍司令岡村寧次的指揮下沿長江南岸進攻,他的27師團表現一般,既沒有像江北稻葉四郎的第六師團大放異彩,也沒有像松浦淳六郎的106師團一敗塗地。本間雅晴一生最輝煌的戰績,就是在菲律賓擊敗了麥克阿瑟,但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戰爭結束後兩個星期,他就被美國第8集團軍關押,隨後作為戰犯在馬尼拉受審。罪名是他下令進行了巴丹死亡行軍,導致4萬盟軍俘虜遭虐待而死。
  • 知名男藝人,首次在軍事法庭受審!
    知名男藝人,首次在軍事法庭受審!資料圖:李勝利李勝利首次在軍事法庭受審:穿軍服、佩「特級戰士」袖標報導說,李勝利對其違反《外匯交易法》的罪行供認不諱,並表示將反省錯誤。
  • 日本投降後,幫岡村寧次作「無罪辯護」的江一平律師,結局如何?
    為了錢財,他可以口舌生花,罔顧事實甚至偽造假證而為有罪的人做辯護,岡村寧次就是他最大的客戶之一。岡村寧次是侵華日軍華北方面的最高司令長官,他在抗戰期間不僅對中國軍隊進行殘酷的「大掃蕩」,還對華北地區的平民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罪行罄竹難書。在日本戰敗投降後,岡村寧次理所當然地被視為了一級戰犯,需要在法庭上接受審判。
  • 芷江會戰,曾提出中日戰力3:1定律的岡村寧次,或比戰敗更恥辱
    芷江作戰的發起人,也就是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岡村寧次曾為當時的日本帝國立下「赫赫戰功」,但芷江作戰大概可以稱得上他人生中最失敗的一次戰鬥,在岡村寧次的成長經歷中,其先後就讀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陸軍大學,其成績十分優異,他的成長經歷一帆風順,晉升速度更是飛快,1944年,他甚至被任命為侵華日軍總司令,其帶領侵華日軍,對我國人民和軍隊做出了不可原諒的錯事,洗衣粉都洗不清他的罪行
  • 71年前,為岡村寧次進行「無罪辯護」的中國律師,最終結局如何?
    眾所周知,岡村寧次乃是日本在二戰末期,派到中國的最高司令官,他在中國土地上犯下的累累惡行,簡直罄竹難書。然而在1948年,當岡村寧次以戰犯的身份,登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時,一個名叫江一平的中國律師卻極力為他開脫罪名,他列舉出來的「愛民」、「利民」等行為,最終使岡村寧次無罪釋放,安全回到了日本。
  • 他是復旦副校長,卻為岡村寧次作「無罪辯護」,最後結局如何?
    ,他的手上,沾滿了無數中國人的鮮血,縱使他以死謝罪,都難平人們心頭之恨,所有人都在等著法庭宣判岡村寧次的死刑。 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竟然站在法庭上,要為岡村寧次作「無罪辯護」,甚至最後他還成功了,岡村寧次被「無罪釋放」!一時之間,舉國震驚,這個律師是誰?他為什麼這樣做?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 知名男明星,首次在軍事法庭受審
    資料圖:李勝利李勝利首次在軍事法庭受審當天他身著軍服出庭,左臂佩戴「特級戰士」袖標,在法庭上受審態度端正。否認除違反《外匯交易法》以外的全部指控李勝利方面在法庭上表示,被告人不具備介紹賣淫的動機,也未參與「Yuri控股」前代表劉仁錫所為的介紹賣淫活動
  • 提出中日戰力3:1定律的岡村寧次,在中國最後一戰,比戰敗更恥辱
    湘西會戰,亦稱雪峰山會戰,是中國抗日戰爭的最後一次正面戰場會戰,雙方為贏得此次戰役共投入了28萬兵力。自1945年4月9日,截至1945年的6月7日,會展範圍高達200多公裡,範圍極大。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由於遭受國內外壓力的雙重壓迫,想要短時間內改變整體戰爭局勢,便在1945年開展了芷江作戰。芷江會戰,可以稱得上是日軍在正面戰場上所進行的最後一次進攻戰。 日軍在芷江會戰中傷亡較為慘重,人數約為2.7萬,其中死亡人數達1.25萬,日軍最後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將大量的武器裝備丟棄在戰場上,如榴彈炮、迫擊炮、山炮,騎兵、步兵丟棄的馬匹、步槍和子彈數不勝數。
  • 知名男藝人,首次在軍事法庭受審
    資料圖:李勝利李勝利首次在軍事法庭受審:穿軍服、佩「特級戰士」袖標當天他身著軍服出庭,左臂佩戴「特級戰士」袖標,在法庭上受審態度端正。否認除違反《外匯交易法》以外的全部指控李勝利方面在法庭上表示,被告人不具備介紹賣淫的動機,也未參與
  • 「老虎」們受審穿什麼?
    那麼,過去穿囚服出庭受審是咋回事?近年拍蒼蠅、打「老虎」,官員受審時也穿橙色馬甲嗎?  我國法律和司法解釋都沒有對被告人穿什麼服裝出庭作出規定。實踐中出於管理需要,被告人在看守所內都身著標識性服裝,在出庭受審時被告人一般也不提出換便服的申請,於是經常見到穿著馬甲的被告人出庭。而隨著司法改革的深入,目前最高法正與公安部門進行協調,不管當事人申請與否,穿著囚服出庭的被告人將成為歷史。
  • 萬象 || 知名男藝人,首次在軍事法庭受審!
    資料圖:李勝利李勝利首次在軍事法庭受審當天他身著軍服出庭,左臂佩戴「特級戰士」袖標,在法庭上受審態度端正。否認除違反《外匯交易法》以外的全部指控李勝利方面在法庭上表示此前,李勝利和「Yuri控股」前代表劉仁錫一同被檢方提起公訴,原本應在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受審,今年3月李勝利入伍後其相關案件被移交至軍事法院。
  • 遊戲預言現實,《審判之眼》裡的扮演者因吸毒被逮捕
    遊戲中羽村京平在法庭上受審的這一幕即將變成現實作為此次吸毒醜聞的核心人物,東窗事發前瀧正則在演藝圈一直非常活躍,近期還參演過向東京奧運獻禮的大河劇《韋馱天:東京奧運的故事對比原版的《如龍4》,主角之一谷村正義的臉模在高清版中也被更換了,原因是原扮演者成宮寬貴因醜聞傳言,已經退出了演藝圈。這或許是世嘉規避瀧正則吸毒事件影響的一個可以借鑑的例子,但這樣做顯然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還要修改遊戲封面,對於一個已經上市的遊戲來說,修正版會不會上市,何時會重新上市都是未知數。
  • 韓國奧運亞軍10次性侵未成年人 接受全國直播審判
    2020-06-30 19:51:16 來源: 網易體育 舉報
  • 現場連線兩大洲,智慧審判顯「智慧」,大將法庭30分鐘成功調解一起...
    現場連線兩大洲,智慧審判顯「智慧」,大將法庭30分鐘成功調解一起跨國離婚案件 2020-12-09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羅利爵士受審記:限制王權的歷史轉折點
    審判原本應在倫敦進行,登基不久的英王詹姆斯一世考慮到羅利爵士深孚人望,決定讓他異地受審——罪名是「重大叛國罪」(high treason)。主持審判的柯克法官指控羅利爵士(據說已受封為葡萄牙騎士堂·羅利)勾結境外勢力陰謀推翻政府,企圖復闢羅馬天主教,並收受西班牙國王賄賂60萬克朗。
  • 還原1945—1949年中國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真相,劉統最新力作《大審判...
    作為2020上海書展活動之一,8月14日晚劉統來到上海圖書館,就上海人民出版社將於近期推出的《大審判》一書,帶來主題為「正義之劍——中國審判日本戰犯」的講座。 《大審判》是劉統的又一部軍事力作,詳細敘述了1945—1949年中國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全過程,保留了大量起訴書、判決書、審判記錄、會議記錄等審判檔案的原貌,為讀者全面還原了這段久被湮沒的歷史真相。
  • 3D模型助力軍事審判,為正義發聲!
    1945年11月20日,在紐倫堡對那些大屠殺緊密相關的納粹軍事罪犯進行軍事審判。雖然許多納粹政權高級成員在當時受到了罪行指控,但是許多同樣參與了犯罪的初級納粹黨衛軍軍官和集中營看守卻逃脫了審判。  雖然在二戰末期納粹黨衛軍摧毀了營地內大多數的文件、記錄,以及毒氣室和火葬場,而且經過了那麼長的時間,但幸運的是科技人員在奧斯維辛檔案館還是找到了所有被摧毀的建築物的藍圖,技術人員花費了大概六個月的時間,掃描並完成奧斯維辛集中營的3D電腦模型。  而這個模型最近也被用於一個軍事罪行審判上了,受審者是戰時的納粹黨衛軍守衛Reinhold Ha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