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繼續罵?

2020-11-06 流量公園


來源丨流量公園(LLpark001)

作者丨興興


「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繼續罵?」四年前,郭敬明導演在《爵跡》路演上貢獻的金句,至今應景。

最近郭敬明又被罵上熱搜。小四老師參加綜藝當導演,和別的導演吵起來了,還被說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如果從成名作《幻城》開始算,郭敬明「翻雲覆雨」都17年了。郭敬明的剩餘價值經歷了多次轉型,穩定在上綜藝「挨罵」上了。


郭敬明v.s.李誠儒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絕對是衝著讓郭敬明被罵來的。

競賽節目的賽制設計往往追求「公平」,《演員2》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在「公平」上設計陷阱。四位導演共同擔任評委,現場給所有演員定級。


危機暗藏,4個導演共同保管8張S卡,不分配,也不求平均分,嘉賓發言也引導觀眾理解:S卡應該是共同財產,不代表個人意見,在導演內部需要達成合意,覺得值得S,夠好才會給。

規則就是用來打破的。郭敬明力排眾議,給何昶希發了卡,這是一個2019年選秀出道、表演零經驗的新人,節目中他展示了一段《陳情令》。李誠儒說他的表演是「寶劍插到胸口,一塊死肉,一點痛苦都沒有」。


貢獻名場面序幕的是後面出場的小選手董思怡,她提問:「大家給S級的標準是什麼呀?」

儘管董思怡的提問又禮貌又克制,誒瑞巴蒂也都聞到了火藥味。


郭敬明解釋了自己對S的定義:Student(學生),Seed(種子),Special(特別)。其實「學生」和「種子」是一個方向,只是本體和喻體的關係,「鼓勵新人」勉強算一個原因。

而第三點「特別」,就成了說服大眾的核心點,哪裡特別呢?郭敬明說:這是導演和演員之間專屬的,只有我才能發現他的美。

Special還拼錯了,大概是郭導的獨特拼法


說了大家也沒懂。

讓我懷疑郭敬明的小心臟裡其實裝著一個女初中生,不知道的以為他在表白呢。


再問他的標準,郭敬明詞窮了,一會「我想找他拍戲」,一會「我沒有說現在想找他拍戲」,李誠儒老師根本沒有用上導演專業知識,用一個大眾邏輯就把郭敬明懟上了熱搜。


網友早就有很多關於郭敬明性取向的傳聞——導致挨罵內容無限遐想,「郭敬明給的不是S卡,是房卡」,後面的話半夜12點以前不讓說。



流量載舟,亦能覆舟

郭敬明最輝煌的上一個十年裡,這是一個可以讓閨蜜決裂、姐妹反目的名字。

在園丁的中學時期,一個閨蜜喜歡郭敬明,另一個喜歡韓寒,而我喜歡南派三叔。真的不敢說郭敬明一句不好,否則我容易失去她。

市場銷量也能幫我回憶起,國語流行文學被郭敬明支配的恐懼。僅舉一例,2007年《悲傷逆流成河》出版,一周銷量突破百萬冊,三天後即名列中國圖書銷量當日排行前三。

不過輝煌並沒有持續多久,根據開捲圖書的數據,2013年度郭敬明的作品還坐擁前三甲,前30名裡包攬6席;到了2014年度,下滑到只有兩部小說進入;從2015年開始,郭敬明的小說就跌出了年度排行榜了。

郭敬明的小說不靈了,個人也被罵成狗,不得不承認:「我多希望有一天,喜歡我可以成為一件值得你們驕傲的事,而不是說不出口的秘密。」

這不耽誤郭敬明貢獻價值,他變換了身份,當起導演。


2013年,郭敬明步入影視領域,可謂聲勢浩大。他的「小時代」系列拍了四部,總票房近20億元,賺翻了。現在小鮮肉+大IP的流量玩法,小四是鼻祖級人物。

鼻祖也不是百試百靈的,流量載舟,亦能覆舟。同樣是他的小說代表作,當年的暢銷桂冠大IP改編的導演作品,2015年的《爵跡》,投資超過2億元,票房不到4億,分完帳,賠慘了。2016年《幻城》改編的電視劇,3.6億投資,收視率口碑雙撲街,原著小說豆瓣評分7.3,電視劇才打了3.5分,還不到一半。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根本不認可郭敬明當導演,他當導演,可以打破觀眾對爛片的想像下限。


上上綜藝吵吵架,再被網友罵一罵


這兩年郭敬明的營業稀疏了。流量市場上,每個參與者的價值周期都在縮短。

為什麼讀者對郭敬明和他的青春文學態度180度大轉身,南風窗曾經分析原因:

8090後長大了,而新一代青春期的95後、00後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原住民,更為豐富、更為便捷、更為多元的網際網路,他們在網際網路上構建起了獨屬於他們的表達體系、審美體系乃至價值體系。不一定是「悲傷逆流成河」,而產生了其他形式。

我不知道這樣分析兩代青春人的變化是不是準確。能肯定的是,05後10後們,和當年的我們很不同。

《小時代》們在Z時代掀不起新的浪潮,也情有可原吧。

弔詭的是,郭敬明被從王座上拉下來,就瞬間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眾矢之的,這一變化好像是無縫銜接的。

前不久傳出消息,郭敬明大導演的新片《晴雅集》定檔12月25日。如果對這個名字不熟悉,或許你聽說過它的原著小說《陰陽師》。


所以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郭敬明此刻上躥下跳是為了新電影宣發預熱。

我還記得去年郭敬明出現在我的timeline,是因為教沙溢演戲。

場景是一個下班回家的中年男人,因為家庭瑣事,被妻子「冷暴力」之後,提出離婚。資深演員沙溢從他的經驗出發,提出劇本處理是不是有問題:一個中年男人如果突然爆發情緒,就會顯得太戲劇化、太假。

郭敬明的理由簡單粗暴:「我覺得演員的天性是尊重劇本,哪怕劇本很荒謬,我得讓他合理化的去實現。」如出一轍,我不需要和你解釋,沒有原因,我是導演所以你得聽我的。

好像郭敬明剩下的價值就是上上綜藝吵吵架,再被網友翻出一串人盡皆知的黑歷史罵一罵。


仔細一看,去年的節目是《演員請就位》第一季。

現在明白了吧。節目導演組會心一笑:明年還要請郭敬明!


相關焦點

  • 就算你們把郭敬明罵到黑,也不妨礙他大把撈金
    有一天我們長大了,親眼見識了社會才發現被他騙了,隨之而來的是劇烈的反噬,對郭敬明的各種嘲諷和謾罵、「野青狗」、粉絲流失,反過來罵,那郭敬明怕嗎?,粉絲不買單之後開始轉戰電影行業,郭敬明搖身一變成了導演,把他的作品一部接一部的改成電影、電視劇:你們說我抄襲,行,我原創,你們說原創是胡編的?
  • 你永遠罵不走一個郭敬明
    這是人們在吐槽郭敬明後最常發出的一句抱怨。但,這個設問在2020年——郭敬明因《幻城》爆紅17年之後——恐怕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如果有一種人是永遠不會因為被罵而糊的,那他就是郭敬明的模樣。2016年10月3日在一場《爵跡》的映後見面會上,他曾對粉絲說「我多希望有一天,喜歡我可以成為一件值得你們驕傲的事,而不是說不出口的秘密」。從這樣的視角看來,郭敬明之困好像在於他再怎麼有名有錢,也敲不開那扇名為「認可」的大門。但是,他和輿論之間的劍拔弩張,或許從來不是一個「他做了什麼,所以挨罵」的單線條邏輯。
  • 專訪|郭敬明:是不是因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
    3天2億元的票房,郭敬明並不滿意,「沒有想像中的好,但也不至於很糟糕。」10月3日,《爵跡》全國路演的最後一站回到上海,疲憊了一路的郭敬明在映後見面會上情緒崩潰。「是不是因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罵《爵跡》?」
  • 郭敬明不會長大
    之前不管你們怎麼罵我,怎麼嘲笑我,怎麼看不起我,只要贏了,我就是對的,只要贏了,你們就不得不認可我。這種思維風格在郭敬明的行為中隨處可見。他不在乎自己是否真的贏了。他只要自己覺得自己贏了。可惜這一次,他沒有贏。後來,一個叫孫宇晨的年輕人複製了這條路。但他贏了。
  • 新電影宣發被嘲,郭敬明爆粗回懟鄧倫粉絲:這時候罵導演你們真牛
    本文由劉藝僑Joe原創,未經允許任何商業不得轉載12月19日凌晨,郭敬明突然在社交平臺上發文開罵:「對,我沒幹活,我沒努力,都靠你們,這個時候罵導演,你們真牛逼。」郭敬明在發文罵人後,有粉絲質疑郭敬明,粉絲辛辛苦苦幹了那麼多還要準備被拉上熱搜,指責這一波要是上了熱搜以郭敬明在微博的口碑會勸退不少人,本來自己沒有就這個話題發表觀點,但是這一波郭敬明實在令人生氣。郭敬明反而回懟:「我也是個人」、「你知道就好」。
  • 爾冬陞罵哭郭敬明?這就是香港導演!梁朝偉、劉德華都被罵哭過
    這就是爾冬陞罵哭郭敬明的全部過程了。,倒是因為爾冬陞這個暴脾氣,讓我想到了香港導演一個個都是大嘴炮,罵起人來那真的一個個都不留情啊!但是你們知道當年爾冬陞罵人是直接在媒體前開炮麼?很多和王家衛合作的演員都說,王家衛在片場的那種嚴肅和氣場都不需要開口罵你,而是精神上的一種壓力的虐待,非常精益求精的往死裡磨的那種!
  • 郭敬明:抄襲?小偷?作家?商人?郭敬明到底是誰?
    在開始本期視頻之前,我想誠心發問:郭敬明有粉絲嗎? 不承認,不承認抄襲。不道歉,死都不道歉。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你不要問了,這個問題我不想談。這就是郭敬明郭導,對於他自己抄襲別人作品的態度。 粉絲流失,反過來罵,郭敬明怕嗎?不怕的。我說了,郭敬明是商人,作家只是偽裝。你們長大了是吧,不看我的書了是吧,不喜歡吃小零嘴了是吧?來來來,我請你們大餐,咱拍個電影,你們看不看? 郭敬明搖身一變,成了導演,把他的作品,一部接一部地改成電影電視劇。 你們說我抄襲,行,那我原創。你們發現原創是胡編的,那我就去當導演。
  • 從郭敬明和李成儒的爭論中,我看到了資本在娛樂中肆意橫行的嘴臉
    至少,不會質疑他們在導演領域上的專業水平。然而,到了郭敬明的身上。甚至,在《爵跡》公映的時候,郭敬明由於電影口碑實在太差,情緒崩潰之下,說出了那句: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罵《爵跡》?否則他也不會說出那句: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罵《爵跡》這部電影?
  • 《爵跡》票房不利,這次,抄襲小王子郭敬明終於哭了
    《爵跡》上映前期的宣傳,郭敬明還是挺自信的,他在接受媒體專訪後的文章標題是《郭敬明:喜歡我的人,我會更努力,討厭我的人,請繼續好了》;然而,電影上映幾天後,郭敬明的新聞標題變成了這樣《是不是因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用他的粉絲的話來說,郭敬明只是個孩子。從自信滿滿到情緒崩潰大哭,只要一件事,就是失敗。
  • 郭敬明一出現,我就知道他又要挨罵了
    果不其然,郭敬明一出現,我就知道他又要挨罵了。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播出才3期,郭導就搞出了衝上熱搜的名場面:他和李誠儒正面硬剛,現場火藥味十足。簡單來說,郭敬明在第二期節目中,給了新人何昶希一張全場只有8張的晉級S卡,引起公憤。這位「小鮮肉」既沒有出色的過往作品,也沒有過硬的現場表現,他貢獻的面癱級別演技,爛到全場導師及觀眾都有目共睹。
  • 《爵跡》票房滑鐵盧 郭敬明該背鍋嘛?
    儘管郭敬明導演的電影口碑就沒有好的,但之前的作品至少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大家罵就罵了,人家錢掙到手就行了,此次《爵跡》投資遠高於《小時代》系列,結果票房卻未達預期,遭遇了口碑與票房的雙輸,郭敬明再也笑不出來了。
  • 你越罵,他越開心,M位出道的郭敬明,現在能走的路或許只有挨罵
    在李誠儒老師「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感嘆和網上諸多網友的謾罵吐槽背後,我猜郭敬明邪魅一笑,又自得於輕鬆完成了目標(上熱搜)。而節目組領導一看,心想下次還得請他,必須得請他!,發出小白菜一般的控訴:「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繼續罵《爵跡》?」
  • 郭敬明、於正道歉的深評:打不死的落水狗會變成惡狼
    前幾天,我寫過一篇罵郭小四的狠文——《中國,生子莫要郭敬明》,裡面提到韓寒說郭敬明「性別不同」。還有,於正也被粉絲稱為「於媽」。要聲明一下,我絕不是性別歧視者,也不在意他們做偽娘和娘炮。但是,我極度反感這種陰陽人給青少年帶來的那種妖豔價值觀。是的,我討厭郭敬明,與他是不是男人沒有任何關係,只與他那陰陽不調的價值觀有關係。
  • 沉浸在自己電影王國裡的「大導演」——郭敬明
    套用郭敬明當年在《爵跡》映後見面會上的哭訴:「是不是因為我叫郭敬明,所以什麼都是錯的?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罵爵跡?」小鹽只想說:「是不是只有我們死了,你才不會拍爛片?」從此,郭敬明在導演的路上一發不可收拾,2014年後再無文學作品發表。
  • 觀點 於正:你罵我 我就不死 我氣死你們
    其實,瓊瑤兩個字原本就不在提綱之內,對於常年圍繞著於正的爭議來說,這不過是其中的一樁。談到一路來的非議,於正明顯不像兩年前那般表現得掏心掏肺,他不再說曾經想自殺的話,也不提曾去看心理醫生的事。他甚至自嘲:有一天沒人關注我了,沒人罵我了,我會不會更失落。
  • 郭敬明到底作了哪些惡?
    08年李楓參加郭敬明和長江文藝出版社一起舉辦的「第一屆文學之新全國新人選拔賽,並籤約了郭敬明公司。一次籤售正好和郭敬明一起,本來他是和工作人員同住,結果第二天郭敬明要和他一起住,本來是各睡一張床,結果郭敬明來到他的床上,第一次被拒絕了。
  • 還好我沒罵郭敬明,《陰陽師》特效看起來好貴趙又廷看起來整容了
    還好我沒罵郭敬明,《陰陽師》特效看起來好貴趙又廷看起來整容了;《陰陽師》趙又廷給郭敬明加分,網友直呼怕打臉,夜華一開始不忍直視後面真香!本文文字原創首發,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今天我們來聊聊郭敬明,近日很多看過《演員的誕生》的網友,基本都在吐槽郭敬明,說郭敬明黔驢技窮了,看不到點,也評價不出什麼東西,感覺,從郭敬明嘴裡,就是吐不出什麼有營養的評論了,網友表示,很不看好郭敬明,都在紛紛質疑郭敬明的能力!然而《陰陽師》曝片花真相了,瞬間有種被打臉的感覺,橘子想說,還好我沒有罵郭敬明!
  • 郭敬明的不齒「致富記」
    「選妃」事業只有郭導才是專業的。有一天我們長大了,親眼見識了社會才發現被郭敬明所寫的給騙了,哪有什麼豪車別墅和那幾個億?隨之而來的是劇烈的反噬,對他的各種嘲諷和謾罵,他粉絲流失反過來罵。郭敬明不怕的,我說了郭敬明是商人,作家只是偽裝。站在郭敬明的角度來說:你們長大了是吧?不看我的書了是吧?不喜歡吃小零嘴了是吧?
  • 被罵的郭敬明,消失的韓寒
    連他這次的道歉,都充滿著要繼續徵戰的倔強。郭敬明身上有太多太多年輕人叛逆個性的印跡了。這個成名的軌跡,太像另外一個同樣少年叛逆的人了。沒錯,就是韓寒。韓寒比郭敬明大一歲。1999年首屆新概念大賽第一名就是他,第2屆也是他。
  • 郭敬明,為什麼是東亞大陸的提利昂·蘭尼斯特?
    這是我人生的頭等大事,所以就屏蔽了其他的一切。真的,跟他人品沒有任何關係。我們該感到慶幸,他沒有去搶銀行,畢竟世界上手段比他難看的多了去了。我想活到八十歲,喝飽一肚子酒,找個處女陪著我,這才死在自己的暖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