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政部正式對外公布《2018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全年,我國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013.9萬對,比上年下降4.6%,結婚率為7.3‰,比上年降低0.4個千分點,創下2008年以來的新低。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全國結婚率最低的是上海,僅是4.4‰,浙江5.9‰倒數第二,廣東、北京、天津等地的結婚率也偏低。此外,根據安居客、58給出的預測,到2021年,中國成年獨居人口將達到9200萬。
中國結婚率的持續降低,百姓並不著急,但是專家們卻很焦急。據專家估算,2020年的結婚數可能會跌破800萬(2019年是947萬),2021年生育率可能也只有0.8,遠不及國際經合組織,要維持人口穩定,一國的總生育率要達到2.1的標準,1.3以下就是超低出生率了。隨後,專家建議,要建立補償鼓勵婚育的長期制度,鼓勵大家結婚生子,否則會帶來更多的後果。
實際上,從數據來看,中國的結婚率一直在往下走,這個趨勢始終沒有改變。為什麼現在有這麼多人不願意結婚呢?我歸納以下幾類人:第一,結不起婚。我們發現上海、浙江這些富裕地區的人反而是結婚率低,這主要是現在東南沿海的男性結婚成本太高,沒有幾百萬別想結婚。結婚不僅你要有豐厚的收入,還要你有房有車,而且現在的彩禮錢幾十萬不稀奇。而在大城市真正很優秀的男性畢竟少數,在達不到擇偶標準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單身。
第二,現在的人對結婚看得很淡,認為結婚反而束縛了雙方的自由,反而不好。不如住在一起,也有一個相互照顧的伴侶。如果一旦結了婚後,萬一離婚雙方還要分房產、分存款。不結婚的話,男女的財產和負債各自擁有,即使分開也可以好聚好散,不生瓜葛。再加上,現在90後年輕人結婚比較晚,覺得太早結婚沒意思,反而生活負擔過重,等三四十歲時再結婚吧!社會貧富差距拉得過開,就是導致現代人把自己的財產看得比愛情更為重要。
第三,社會對年輕人不結婚也顯得較為寬容。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你要是大齡青年,廠裡面會關心你的婚姻大事,而現在大家各掃門前雪,你結不結婚,單位裡面的人根本不會有人過問。就算很多大齡女青年不想結婚,也絕不會有人去勸她們降低擇偶標準,找個適合自己的人嫁了就可以了。而現在輿論是,寧缺毋濫,擇偶標準不可降。
其實,結婚率降了,本來也沒什麼可大驚小怪,專家們擔心的是結婚人口少了,新生兒出生率下降,幾十年後沒有人支撐起社保,社會很多崗位都招不到人了。而我們認為,結婚率下降,人口出生率持續下滑,倒是會對國內房價產生明顯利空影響:一方面,結婚的人少了,剛需買房需求也就大減少了,房地產每年動輒17億平方米以上的銷售面積,將來由誰來維持呢?要知道,炒房者只佔30%,而真正剛需要佔到70%。剛需購房者少了,投機炒房者也獨木難支,全國房價出現拐點,已經成為趨勢。
另一方面,結婚的人少了,新生兒出生率下降了。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人口數據顯示,我國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比2017年1723萬的出生人口減少約200萬。同時,2018年人口出生數也創下了1961年以來最低水平。而出生人口的減少,使學區房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減少了,學區房和改善型住房需求開始退潮。使得這類房價無法受到支撐,將有出現大幅調整的可能。未來全國教育體系將實現師資力量的均衡化,學區房終將會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