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價很難在未來十年內降下來

2020-12-23 網易新聞

原創

中國人,不只是住保障房,應該要有一套商品房!近日一個觀點值得關注,就是「未來十年還有幾億人從農村進入城市,我們需要的不只是住保障房,應該是有商品房!」

這個觀點基本點醒了「家」的本質。落葉歸根,萬家燈火,期望有屬於自己的一套。保障房解決是「暫住性」的問題,特別是公租房之類,但住房有其所,理應每個家庭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房子!

猶記得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的主要矛盾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一套房子也應該是比較必要的剛需品。

房價,也似乎不可能會下降。這10年,銷售額一般保持增速,儘管有些年銷量下降,但銷售額提升(2019年前10個月中國新房商品房銷售額124417億元,就增長7.3%),說明房價仍然不會下降。賈康明確表示:「區域好的地段房價很難在未來十年內降下來。」社科院也預計,住房發展的巨大潛力和預期將在2025年前後改變,樓市調控的機遇窗口將在2025前後關閉。

▲ 近年中國住房銷售量曲線

十大觀點:

一、賈康:未來十年中國的住房需求表現為升級!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近日在論壇上指出,未來十年中國的住房需求表現為升級。「不同地段的房價分化會越來越明顯,但區域好的地段房價很難在未來十年內降下來。」賈康稱,因為人的需求在升級,很多家庭需要改善性住房。未來幾十年,還有幾億人從農村要進入城鎮,要成為市民,要住有所居,而不只是住保障房,應該有商品房。未來,合乎老百姓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供給住房一定大有市場。這就對開發商提出更大挑戰,要能夠預判市場,給出更有效供給,來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有優勝劣汰。

賈康的觀點告知三個信息:一、人對住房的美好生活需求,一定大有市場,未來十年中國的住房需求表現為升級;二、要住有所居,而不只是住保障房,應該有商品房。三、區域好的地段房價很難在未來十年內降下來!

二、楊紅旭:意味著部分政策可能會調整放鬆!

中央的會議在年底重申「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近日,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稱,「因為全面收緊的調控會「誤傷合理的住房消費和購房需求,注重民生則需要一個漸進式的、合理的政策支持。預計未來樓市調控政策以穩為主,中央層面不再進一步升級調控,同時更加注重民生,這意味著部分政策可能會調整放鬆。」

一些業內也指出,2020年明年中國不會放鬆全局性的房地產收緊政策,如降低首付比或者大幅放鬆信貸政策。但可能允許部分地方政府小幅放鬆限購政策,如通過簡化落戶要求和人才引進政策等方式。

三、巴曙松:城鎮化蘊含「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

12月13日,下個十年中國房地產將去向何處?巴曙松在鄭州解讀最新信號指出,下一個十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將走向何方?他提到:積極地發展租賃市場將成為一個重要課題;城市規模不再產生大的擴張,新的增長點在什麼地方?城市更新。即使不考慮新增人口,當前「三個一億人的住房需求」也已經擺在了中國的桌面上。分別是流動人口、單身人口以及老齡人口。「老年人口有它獨特的住房需求,日本60歲以上的人口佔比提升得非常快,中國的老齡人口上升曲線也會很陡峭。日本是富而老,中國總體是未富而老,人均GDP沒有日本高。未來居家養老是老年人主要居住形態。」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兼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發表了「中國城鎮化的新特徵與房地產市場的新趨勢」主題演講也提到,『城鎮化蘊含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巴曙松地感慨說:「4億到6億的城鎮化人口,支持了我們過去40年波瀾壯闊的中國經濟崛起的進程。中國14億人,還有8億到10億的人城鎮化任務,我的理解,這就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昨天公報說的『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過去40年僅僅釋放了其中4億到6億,就形成了目前經濟增長的規模,餘下的8億到10億還蘊含怎樣的潛力?」巴曙松表示,城鎮化成為釋放內需潛力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切入點和增長點,也推進了人均收入的提升。2009~2018年,巴曙松將其稱為金融化時期。「這些年貨幣大幅度增長,為什麼沒有通脹的壓力?房地產市場吸收了非常多的流動性資金,所以我把它稱為金融化的市場。對於下一個階段,巴曙松大膽預測,將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進入以城市群為重要發展特徵的城鎮化階段。「從幾個不同的模擬測算看到,未來由東西梯度向多中心城市群發展,未來十年城鎮生活的人口還呈現出持續流入的態勢。中國城鎮人口仍可能產生約2億的增量。

四、住房發展的巨大潛力將在2025年前後改變!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發布報告稱,2020年中國樓市總體上將保持穩中有降的趨勢,但一、二線城市增長是主導。報告指出,住房發展的巨大潛力和預期將在2025年前後改變,因此未來兩年是樓市調控的關鍵期。社科院預計,住房發展的巨大潛力和預期將在2025年前後改變,樓市調控的機遇窗口將在2025前後關閉。因此,未來兩年是樓市調控的關鍵期。未來一方面要堅持調控政策不動搖,深化相應制度機制改革,另一方面,相關調控部門要講求調控的藝術,在樓市調控的中流擊水之處保持穩行船的從容與定力。

五、李宇嘉:空間要素效率進一步釋放 這也是房地產的發展方向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空間要素效率進一步釋放,這也是房地產的發展方向。

根據住建部披露的數據,初步統計全國共有老舊小區近16萬個,涉及居民超過4200萬戶,建築面積約為40億平方米。導致住房計劃供給時期、「短缺經濟」時期供應的一些住宅小區其居住功能和配套日益跟不上新時代的需求。因此,隨著棚改漸入尾聲,基於功能革新、配套「補短板」的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等,提上了議事日程。

他表示,近年來,國家鼓勵都市圈發展,戶籍門檻逐漸打破,人口流動空間大分化。除了戶籍低收入人群、戶籍「夾心層」外,穩定就業的新市民、新就業大學生等,已成為城市發展的新生力量,迫切需要納入保障的範圍。我國房地產的需求潛力和空間還非常大,但主要在於市場不平衡的另外一端。

六、未來20年,人口聚集在五大城市群!

近期一個分析指出,一個中心不夠,未來大概率形成五大城市區,分別是北京-天津、長三角、大灣區、中部的武漢-鄭州-長沙,西部的成都-重慶-西安。五大城市區對周邊的吸引力會越來越強,而那些小城市將會逐漸失去活力。

七、任澤平:未來20年中國最好的都市圈在粵港澳大灣區

12月7日,在深圳德弘天下華府產品發布會上,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後、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和湧現出的投資機會,分享了自己的見解。他表示觀點:「人口大遷移」。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和湧現出的投資機會,分享了自己的見解。他表示觀點:「人口大遷移」。他表示:「我們用70多年來證明市場經濟的偉大,市場經濟為什麼相對於計劃經濟是成功的?因為它釋放了人的活力。」「人永遠是一個行業、一個區域興衰的關鍵。人流入的地方,商業、工業、資本市場、不動產市場一定是興旺發達的,人流出的地方一定是衰敗的。」「中國最好的都市圈、城市群在粵港澳大灣區。未來10年,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而中國最好的投資機會看人口遷移。」中國最好的投資機會看人口遷移,未來20年,中國人將不斷向都市圈和城市群遷移。

八、地產開發正向健康人居、社區運營的方向轉變!

12月12日消息,精瑞人居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全聯房地產商會副秘書長陳江根對外發布了《2020人居發展八大趨勢》,「在過去二十年中,房地產行業的核心價值是』銷售為王』。」陳江根認為,住房歸位生活,地產開發正向健康人居、社區運營的方向轉變,「隨著住房總供求逐漸趨於平衡並呈現供大於求的態勢逐漸明朗,行業回歸理性。

九、新一線城市人才吸引力提升發展潛力持續釋放!

一個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為2020年房市走向把脈。貫徹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的中央決策,同時多次強調「一城一策」、因城施策,並為各地人才推出定向放鬆政策,廣州、武漢、青島等地放寬人才落戶門檻,杭州、蘇州、天津、海口等地給出人才住房補貼。可見,房產市場已進入定向調控時代。

十、劉世錦:未來十年,中等收入群體擴大一倍達到8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在近日北大國發院發展論壇演講中表示:「我們現在的收入差距比較大。前兩年有些數據顯示差距有所收縮,但最近兩年收縮的步子沒有那麼快了。所以最近,我本人提了一個觀點:在明年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以後,應該再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另外一個目標,就是中等收入群體擴大一倍,或者再翻一番。」,他表示:「過去我們認為,收入差距大了以後,發展中國家很難跨越所謂中等收入陷阱,而成為高收入國家。其實,即使進入所謂「高收入社會」,收入差距大同樣會造成很大的衝突。因此我認為,收入差距不可避免,但得保持在一個能夠使經濟有穩定需求、社會比較穩定的範圍內。簡單說,我們能不能定另外一個目標,中等收入群體擴大一倍?也就是由現在的4億人左右,擴大為十年後的8到9億人。」

這觀點竟然很相同,在今年12月14日,中國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2019—2020中國經濟年會」上表示,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很大,只要做好改革,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可期。下一階段的重要任務是對需求側市場的長期培育和需求釋放。按照官方統計,中國目前有4億中等收入人群。李稻葵表示,未來經過三個「五年計劃」的努力,如能再挖掘、幫助4億人口提升至中等收入人群水平,中國將有8億的中等收入人群,「那時候內需就非常龐大,經濟基礎也將極其堅固」。

他同時表示,「人員、資金、技術、土地等要素能夠在城鄉之間雙向自由流動,既要讓農民進城,也要允許城裡人下鄉。應加快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並創造條件允許宅基地向外流轉。」

劉世錦發表的觀點,倘若未來10年增加中等收入人群這麼增長法,那個時候社會的消費力到底有多麼強大。

小結

住房需求,未來必定有趨勢,每年新增流入過千萬的大學生,每個都「奔著」一套房而努力,且不說還有廣大的民眾。

住房不炒,格局是住,但中國人對房產的價值是一往情深。古代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導致土地兼併讓「貧者無立錐之地,富者廣廈萬千」;現代人對房產投資的熱衷,讓房地產非理性繁榮。這些年,房子也有兼併的趨勢,「買房子」成了「置業之道」,於是,從南到北,任何一個城市都不乏名下數套房產的「普通人」。數據也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城鎮共有住房2.7億套,數據顯示中國的戶均住房已經超過1套。理論上,不缺房,為何還各處因為供應緊缺,而房價提升呢?這一個核心表現就是必定有不少人有多套房。

中國的房子,「購買成本越來越高」已經逐漸趨勢化。供應多,房子未必跌價,但不供應多,房子必定漲價。但願,你我有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空置房1.2億套,房價為何「死撐不降」?內行說出了「答案」
    根據央行發布的《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城鎮家庭戶均總資產為317.9萬元;城鎮居民家庭戶均擁有1.5套住房,96%的家庭擁有住房。
  • 十年房價對比,揭露中國樓市漲跌秘密!
    最近,關於一張關於城市十年房價排名的圖被瘋傳了,大家看了嗎?就是下面這張,反映的是2010-2020年,中國房價TOP20城市的變化。毫無疑問,十年的房價變化,不是傻子都能看出來,但至於為什麼會這樣,相信還有不少人沒搞懂。所以,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好好分析一下。
  • 結婚率創近十年新低,房價真的要降了!
    此外,根據安居客、58給出的預測,到2021年,中國成年獨居人口將達到9200萬。中國結婚率的持續降低,百姓並不著急,但是專家們卻很焦急。據專家估算,2020年的結婚數可能會跌破800萬(2019年是947萬),2021年生育率可能也只有0.8,遠不及國際經合組織,要維持人口穩定,一國的總生育率要達到2.1的標準,1.3以下就是超低出生率了。
  • 日本房價是怎麼跌下來的?
    雖然其他地方的房價也曾有過劇烈下跌,但在一段時間之後都恢復了失地並且再次刷新了歷史新高,例如香港在1997年到2003年整個城市平均房價下跌65%,2012年時終於漲回到1997年高點,2012年至今香港房價又漲了快一倍;作為對比,日本今天的房價還不到1991年的一半,由於差距太大,在可見的中短期內,日本房價也不可能回到當年的高點。
  • 未來十年,房價是「水漲船高」還是「遺落千丈」?專家說了8個字
    未來十年,房價是「水漲船高」還是「遺落千丈」?那麼真的等到了10年後,中國的房子到底會不會值錢呢?其實對於房子的價值的變化問題,李嘉誠早就有一句十分經典的話:「「決定房地產價值的因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還是地段。」這就是屬於李嘉誠的地段論。
  • 又一城樓市被「打回原形」:房價從2萬降到9500,炒房者欲哭無淚
    對於房價,他更直言表示,現在的房價並不高,很多人都可以買得起,地產商每年要銷售超10億平房子,怎麼能說房價高呢?說房價高的是自己的造富能力不行,自己應該反思。無獨有偶,12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也預測,2021年全年商品住房價格同比增幅可能會維持在5%左右。而且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也將再創歷史新高。
  • 又一城樓市被「打回原形」:房價2萬降到9500,炒房者欲哭無淚
    經濟學家張五常說,房價上漲是好事,應該放任房價上漲,因為這代表居民的財富增加了;北師大教授董藩說,「只有房地產才能救中國經濟,房地產是支柱產業,更是先導產業、主導產業,不可替代。」對於房價,他更直言表示,現在的房價並不高,很多人都可以買得起,地產商每年要銷售超10億平房子,怎麼能說房價高呢?說房價高的是自己的造富能力不行,自己應該反思。
  • 南通房價走勢圖,房價地圖!附:房價走勢最 新消息
    房價一直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之一,因為房子對於中國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情感。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房價產生了哪些影響呢?  一部分人在說受疫情的影響,人們的收入水平下降,購買力下降,房價會大幅降落。也有一部分人說目前疫情已經逐步得到控制,房價依然沒有多大變化,依然還有上漲的空間。
  • 大腕,你看錯中國房價走勢了
    喜歡我的都關注我了~ 18年前,一部叫《大腕》電影火遍大江南北,在這部電影裡,編劇以極大的腦洞,對中國未來的房價進行了預測。
  • 空置房那麼多,房價為何仍高居不下?專家:這是集體的「共謀」
    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都認為房價這次真的要降了。但進入4、5月份後,一切似乎都開始發生強烈的"反擊"。疫情過後,大家逐漸重返工作崗位,"萬人搶房"的盛況再次出現。以鄭州房市為例,6月份的新房成交量為24352套,僅一個月就激增4000多套,那就是每天都有八百多人購房,每小時就達到了34人,這樣客觀的成交量,上漲下跌顯而易見。
  • 未來5年內,全國房價不會普遍大跌!
    房地產市場高度繁榮有30多年,全國房價已由普遍上漲轉向多極分化。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5326億元,同比增長3.4%。其中,住宅開發投資55683億元,同比增長4.1%。劉全認為,房價與民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也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與此同時,房地產業與經濟增長、地方財政收入和金融市場深度捆綁。
  • 有一種沒買房,叫老公說「房價會降」!
    撰文:王美麗有一種沒買房,叫老公說「先不買」;有一種沒買房,叫老公說「房價會降」;有一種沒買房,叫老公說「再攢攢錢」。回想最近幾年的買房經驗,感覺一直在錯,雖然在深圳十年,卻始終沒房。(故事源自家在深圳論壇)在論壇上看到這位女士的故事,美麗感慨,來深圳都十年了,收入又不低,怎麼會這樣?看似買了三套房,實則一套都沒住進去;生活質量沒有提升,投資也沒有回報。
  • 房價不升反降,「降級」後的板橋去向何方?
    房價不升反降,「麻雀變不成鳳凰」板橋目前的房價可謂「平易近人」,一二手房價長期不存在倒掛現象。例如金地自在城,目前鏈家網上提供的二手房均價數據為24658元/㎡。要知道,板塊內新房項目均價都在2.5萬-2.9萬/㎡之間。
  • 2020九江最新樓盤及房價出爐!未來九江房價走勢如何?
    截止到5月7日,小編整理了一波2020年九江最新樓盤及房價,一起來看看吧! 據鳳凰網房產九江站小編不完全統計,五一期間,共有5個樓盤開盤/加推新品。 不少網友想知道到底九江房價現在多少錢一平米,再來看看九江全市各區的房價吧!
  • 2021中國房價,讓人歡喜讓人憂?
    2021中國房價即將暴跌?1、2021年房價走勢最新消息,2021中國房價即將暴跌?從2020年來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出現兩極分化行情,以深圳、杭州、東莞和惠州等為代表城市,房價兩次出現大幅上漲,而部分城市房價出現小幅度下跌。
  • 2020年房價上升的阻力,房價會重新回到十年前?
    2020年至今,主要的樓市重大新聞有3條:1.2020年2月28日,央媒發文《樓市紓困必須堅持房住不炒定位 房地產業新政要防「失控」》顯示,近日各地頻繁出臺的房地產「救市」政策,導致關於「調控鬆綁、房價上漲」等等情況出現。
  • 房價要多少錢才合適?網友:一線2萬,二線8000,三線2000
    對此有人認為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價應該跌到2萬以內,二線跌到8000以內,三線跌到2000以內,那這有可能呢?中國一線城市也分別老牌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等超一線城市房價從2000年左右2000-5000元左右一平的價格漲到現在5萬-8萬左右一平,這四大一線城市未來想要讓房價跌到2萬以內左右一平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 又有城市房價暴跌!從2.5萬降到9000,房地產要涼涼?
    今年的房價是非常火熱的一個話題,從疫情開始,這個話題就被頂上了高端,直到疫情結束,這個話題依然沒有冷卻,反倒更加火熱!有說漲的,有說降的,兩撥人都振振有詞,似乎都有自己的一套道理。眼下,已經到了年末,這個問題並未能得到確切答案,依然還是處於疑問狀態。
  • 房價屢創新高,部分地區卻在創新低,房價還會繼續大漲嗎
    對於房價,我們只需要問兩個問題:房價有沒有高估,有沒有泡沫?這個世界上有沒有永遠不破滅的泡沫?我們國家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房價泡沫破滅,只不過這些地方離我們比較遠,比如鶴崗,比如雙鴨山,幾萬塊錢就能買一套房子。前段時間網上報導一位小哥,花了三萬塊錢在鶴崗買了一套房。
  • 十年後再看《蝸居》,看懂了房價!
    十年前看蝸居是背叛,十年後再看卻是現實。 十年了,我想當初看過的人,大部分已經為父為母了吧。十年前,我們看這部劇的時候大都都還懵懵懂懂,現在再重溫卻已經感同身受,看來時光帶給我們的不只是長大,還有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