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攀:我太鮮活了,人設框不住我

2020-10-03 熱門滾動事

前幾天,高曉攀接受四味毒叔的採訪,和編劇汪海林聊了聊自己跨界電影的經歷。

2017年,他第一次當導演,自導自演電影《兄弟,別鬧!》,不同於在相聲劇場裡的場場火爆,電影的票房不算理想。

那之後,他才意識到,小劇場跟電影是兩種非常不同的藝術。在劇場裡,觀眾的反饋迅速而直接。而電影,則與觀眾隔著時間、空間、熒幕。當時的他,認為自己已經足夠懂觀眾,卻不太懂電影是如何運行的。

今年,他嘗試跨界主演電影《笑裡藏刀》,則入圍了金鹿獎。

作為一個相聲演員,高曉攀並不排斥,甚至很樂於做跨界的嘗試。演電影、上綜藝,還都做的不錯——電影入圍獎項;上綜藝能跳《無價之姐》,被網友贊為「互動直播第一MC」;參加第三屆超新星運動會,也能拿下男子50米遊泳季軍。

不管是劇場相聲、電影、還是電視綜藝,都是或大或小的舞臺。只要是舞臺,他都願意演,也都能演。

今年6月,高曉攀還上線了一檔原創脫口秀節目《攀談》,在最新一期中,他聊到一些藝人「人淡如菊」的人設,直言「進演藝圈的哪一個不想紅?說出你的欲望並不可恥。」還自我披露道他也曾特別想找到自己的人設,最後覺得最恰當的應當是「不搞笑的相聲演員」。

何出此言?

今天的網絡,隨處都有好笑的段子,可能是熱搜上的一句話,也可能是一個全民都在用的「梗」,但高曉攀始終堅持相聲作為一個作品的完整性。並且,希望這個作品不是只讓大家「笑就完事兒了」,笑過之後,依然能留下些許共鳴與意義。

相聲,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他的回答是「國之相,民之聲」。這是一句很有藝術野心的答案,他也是這麼做的。在相聲中展現人們當下的生活,娛樂新聞、飯圈、網絡暴力,都可以成為討論的議題。

比如在作品《我感謝》中,有一個這樣的包袱——

高:我感謝粉絲,即便我與全世界為敵,依然站在我這邊。

捧哏:你為什麼與全世界為敵?

高:就是他們幫我與全世界為敵啊。

自幼隨相聲表演藝術家馮寶華先生學藝,相聲藝術已然是高曉攀人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從2012年憑藉相聲作品《救,不救?》獲得曲藝界最高獎項牡丹獎的新人獎,到2015年第一次登上春晚,表演小品《小棉襖》。2017年,再度登上春晚表演《姥說》,並在今年拿下牡丹獎文學獎與表演獎雙獎提名。一路走來,作品為證。

像許多行業一樣,本該演出不斷的春節檔,碰上今年的疫情,無法復工的每一天都是巨額的損失。而他毅然決定:直播講相聲。這是之前從沒有人幹過的事兒。

而事實證明他是對的,網絡是大勢所趨。他在直播裡加入說唱、舞蹈,每一句都是一個包袱,為相聲這門傳統藝術贏得了很多年輕觀眾的心。有些人因循守舊、不知變通,卻以「清高」、「堅持傳統」做幌子,而高曉攀則希望在愛護羽毛、保存傳統藝術的核心的同時,不斷去順應當下的時代,找到新的表達方式。

他的身上像有兩面在撕扯,一方面不給自己設限,什麼都願意嘗試,不怕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另一方面,面對相聲這門藝術和相聲界的前輩,他始終謙卑而感恩。前陣子,在一次相聲直播中,高曉攀和相聲界的大師級前輩王佩元先生,一同表演了《最好的未來》。

這些「老先生」們,用自己的作品身體力行為相聲藝術掙下了人們的尊重,卻在今天逐漸被淡忘。

他說,希望在這個網絡時代,牽著老先生們上臺,就像當年前輩們牽著自己那樣。

有敬畏、有態度、有堅持,不管在哪個舞臺,相信他的路都能越走越寬。

相關焦點

  • 上綜藝組男團,框不住的高曉攀又來了,《扶貧路上》演技見真章
    為了能夠演繹經典,力圖以真情實感為觀眾「拼圖」還原一個鮮活的黃文秀高曉攀的表演雖然質樸,卻將一個具有信念感的扶貧幹部詮釋的如此到位,實屬難得。還是《笑裡藏刀》,都是更接近於高曉攀習慣的表演方式或者貼近他熟悉生活方式的題材:《兄弟,別鬧!》是部強烈喜劇風格的題材電影,更貼近高曉攀的表演方式;《笑裡藏刀》是講川劇的,高曉攀本來就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對於戲曲也有著不俗的理解。
  • 高曉攀:或許我是「尷尬派」的代表,所以我才會更加勤奮!
    時間總是最好的證明 以上這些問題,其實長久以來都盤踞在我嘻哈包袱鋪掌柜高曉攀的心裡這十年來我們看到的每一個高曉攀自己原創的作品,都是經過了千錘百鍊,所有「笑」果都來路清晰。『尷派』的代表,或許我不好笑 小編在刷了高曉攀近來十幾個原創作品後,發現他的相聲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寫「情」,無論友親愛情,還是陌生人之間的人情,都被他看在眼裡寫進詞裡
  • 高曉攀:我依舊可以單挑全世界
    高曉攀風塵僕僕的出現。幾天前,高曉攀曾經做了一個《你,怎麼還沒紅》的跨年演講。演講中,他毫不掩飾自己對流量的渴望,也坦言自己害怕網絡暴力。臺下王剛老師連連鼓掌,觀眾也直呼很扎心。我聊起這個演講,高曉攀坦言自己花了很多時間去準備這個演講。
  • 《我的城 我的歌》高曉攀帶著真·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來了!
    《我的城 我的歌》高曉攀帶著真·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來了!我的歌》與你走進山東威海跟著城市歌曲唱作人高曉攀說學逗唱,暢聊《幸福海》【舌尖上的威海美食大匯總高曉攀巧學威海方言】碧海藍天半島翠,陽光如沐春風醉威海的山山水水讓高曉攀相聲演員的身份活泛起來
  • 《我的城 我的歌》真·乘風破浪的姐姐登場 高曉攀說學逗唱樣樣展示
    6月28日周日21:20,山東衛視全國首檔融媒體城市音樂宣推節目《我的城 我的歌》走進山東威海,感受威海這座城市的精緻。主播團各色聲線介紹威海美食;豪邁漁歌號子道出娓娓動情故事;「真·乘風破浪」的姐姐們降臨,颯爽英姿hold住全場。讓我們和城市歌曲唱作人高曉攀一起,探尋威海的聲音。
  • 高曉攀的「嘻」與「哈」
    高曉攀來參加《喜劇人6》,除了作為青年相聲演員的代表,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喜劇人》第一季的「元老」選手。《喜劇人》第一季時,高曉攀作為補位喜劇人前來競演,最終「殺入」半決賽,拿下第五名。高曉攀的「情懷」在第一季太圈粉有觀眾看到這裡可能會嗤笑,一個「第五名」
  • 高曉攀:不是德雲社有多好,是其他演員不努力
    現在演員太突出自己的個性和人設,你要想往更高走,你身邊得有文膽,梅蘭芳旁邊得有齊如山,程硯秋旁邊得有羅癭公,當年的姜昆旁邊得有一個梁左,馮鞏當年旁邊還得有馮小剛和王朔,現在我們的相聲沒有這些了,你得聽聽文人的意見。問:這段時間不止聽一位相聲前輩說,現在的相聲文學性基本上沒了。
  • 《我要上春晚》烏蘭圖雅受追捧 高曉攀憶學藝往事
    中新網1月8日電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推出的2020《我要上春晚》第七期即將播出,節目中男孩故事帶來歌曲《足夠》;烏蘭圖雅演唱《各族兒女心向黨》;張春豐與王超帶來小品《搶地盤》致敬為脫貧攻堅奮戰的幹部;山東省萊州中華武校帶來武術表演《師父》;醒耳人聲樂團一曲《親愛的旅人啊》再現聽覺盛宴
  • 高曉攀留不住金霏陳曦,不願談「兩進兩出」的德雲社,但情懷依舊
    兒時的高曉攀,特別喜歡看周星馳的電影,所以就立志成為一名喜劇演員。然後當他找到一家少年宮詢問時,正巧趕上接待老師是教相聲的,而當時報名曲藝的人又少,於是老師就和高曉攀講,相聲也是令人發笑,與喜劇差不多。高曉攀迷迷糊糊地就報了名。不過,他這一學倒是真愛上了相聲。
  • 高曉攀開撕相聲界黑幕,汪海林:不掙錢,還互相拆臺
    高曉攀:太可以了。汪海林:除了生存方面,從另一方面來講我覺得你身上有一股勁兒。因為你把年輕的相聲演員都組織起來,往大了說是想改變整個行業的形態。再一個就是你想嘗試相聲的一種新活法,有別於以前那種相對封閉的狀態,而是讓相聲走出來。
  • 有一種尷尬叫高曉攀和艾傑西,連郭德綱都愛莫能助
    高曉攀成名較早,但卻始終不溫不火,就像他作品裡的人設一樣:「沒粉絲、沒流量、沒超話,上不了熱搜,還自以為很紅的相聲演員」。尷尬的是作為相聲演員的高曉攀,在比賽中演了一個尷尬的小品,既無創意也無新意。表演結束後,郭陽郭亮評價說:曉攀的那個作品他可能也是緊張了吧,曉攀可能說相聲更適合,真的不適合演小品。
  • 品郭德綱、沈騰、高曉攀誰在胡鬧 誰在認真?
    無獨有偶,小編最近也在爭議很大的《相聲大會》中,看到嘻哈包袱鋪的班主高曉攀點評程柯深、董健的相聲:「每一句都是包袱,未必,觀眾就記住最好的包袱了」,言外之意很明顯,創新不代表包袱的堆砌,應該是內核的提升!
  • 高曉攀和郭德綱,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關係?
    高曉攀曾經也是德雲社一員,與郭德綱關係友好高曉攀在03年考入中央戲曲學院大專班學習相聲,畢業後,因生活所迫,高曉攀做過服裝導購、做過司儀,但對於相聲的熱愛,他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在2004年,高曉攀還組建過北京相聲青年劇團呢,當時,還讓他火了一把,畢竟年輕氣盛,太過浮躁,劇團沒維持多久,就宣布解散了。
  • 高曉攀事件後,我開始懷念《歡樂喜劇人》第一季,那時沒有郭德綱!
    然而,為什麼高曉攀改變了他的常規,而不是擅長相聲,他表演素描?這是個問題。到底是什麼導致相聲演員轉而使用表演小品?高曉攀的原話是: 據傳聞,我們都被稱為「德雲快樂喜劇演員」。
  • 時至今日,《相聲有新人》的陰霾依舊籠罩著高曉攀……
    高曉攀高曉攀和很多藝人一樣常常在直播平臺上與粉絲互動,但是向來處在話題中心的相聲演員,高曉攀在直播中面對的除了粉絲的追捧之外,還要面對黑粉的調侃甚至諷刺,「你不說相聲,改直播了」「越混越LOW啊」「這是我見過混得最慘的明星
  • 高曉攀亮相長影節閉幕式,實力跨界多領域全面發展
    此前,高曉攀還曾跨界體育、綜藝等多個領域,可謂是實力跨界全面發展的典範。由高曉攀主演的川劇電影《笑裡藏刀》能夠入圍金鹿獎,也證明了電影在眾多影迷心目中的地位。昨日,高曉攀受邀出席閉幕式,身著藍黑色條紋西裝盛裝亮相,簡約大方又不失紳士雅致。隨後,他也在社交平臺曬出活動照片配文稱:「雖然沒拿獎盃,但我拿了一個水杯!」一展相聲演員的幽默天分並成功獲得網友們的喜愛與稱讚。
  • 相聲明星高曉攀,為何從德雲社出走後依然是郭德綱的愛徒?
    我是來投奔您的。 你是誰呀?望著年輕人一臉的虔誠,郭德綱打量道:咱倆沒見過吧? 我叫高曉攀,我師爺是馮寶華,聞聽此言,郭德綱趕忙接過他手中的行李,連連道,原來是你呀。我聽過 進來吧,不久後,在一個雜亂的房間裡,高曉攀找到了,落腳之地,望著周圍破爛的桌椅,郭德綱一臉尷尬道:別嫌棄啊,目前就這待遇。
  • 周九良和高曉攀為什麼都被稱為「小先生」?
    還是不要惡意對比,畢竟高曉攀和德雲社的關係還算不錯。在德雲社,也曾二進二出,可見郭德綱的愛才之心。而高曉攀這幾年的相聲沒看見有什麼長進,雖然都稱之為小先生,但是周九良小先生的含金量遠遠超過高曉攀。 高曉攀和尤憲超,兩個人說的挺不錯,如果非要按知名度來說,這幾年周九良確實很火,我也非常喜歡,總之兩位小先生都各有長處
  • 高曉攀:讀懂了人生百態,卻始終讀不懂自己的「中庸」
    另外,高曉攀又探討了當今相聲作品中的「幽默」,他認為當今的我們早已把幽默認知為「能不能逗笑我」,這樣的理解在他看來是「風骨已失,唯有媚態」。至於自己被觀眾質疑作品少,高曉攀做出了解釋——因為自己沒有流量,所以努力創作出的作品也沒有機會讓觀眾看到。
  • 高曉攀驚喜現身央視重陽節晚會 挑戰喜劇新形式獲觀眾一致稱讚
    據悉,該喜劇是通過高曉攀飾演的兒子帶著父母去旅行的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有趣故事作為主線,串聯起整場晚會的節目表演,在帶給觀眾歡聲笑語的同時,也讓高曉攀體驗了一次不同於以往的「主持經歷」。高曉攀在此次喜劇表演中可謂是充分發揮了作為相聲演員的「優勢」,將「砸掛式小品」演繹的淋漓盡致,被問及水池為何稱為海,巧妙反問「洱海有海嗎?醬油是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