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鏡頭下的城投聯合集團防疫故事

2021-01-20 武漢城投聯合

社區防疫戰打響後,城投聯合集團幹部職工全員參與,全力支援對口下沉各社區開展防疫工作。近日,多家省市主流媒體將鏡頭對準城投聯合集團(城投聯合、大橋集團、置業公司、立城公司)的幫扶隊員們,報導了幹部職工下沉期間築牢社區「防疫牆」、用心服務居民的工作細節。現對報導予以部分轉載,勉勵全體幹部職工再接再厲,一起守住武漢戰「疫」勝果!


國企下沉幹部職工織密社區防控網

武漢市廣泛發動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黨員幹部職工,下沉一線,為居民群眾守門、跑腿、解決問題。

至今,武漢城投置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已先後派出30名黨員幹部職工,對口下沉洪山區菱湖美景、菱湖雅居、老橋、青江苑等4個社區,並相繼成立下沉工作隊臨時黨支部,另有42名黨員幹部職工,就近下沉到自己居住地附近的社區,築起社區一線的防疫堡壘。

輕傷不下火線

「陳婆婆,您訂的蔬菜到了,我放門口了,您開門拿一下。」3月10日上午,菱湖美景社區,張國良將一份物資放在1號樓陳婆婆家門口後,邊打電話邊轉身離開。

今年47歲的張國良,是武漢城投置業公司總經理,也是下沉社區服務居民的黨員幹部。在這次下沉社區之前,他剛因腰部扭傷而被迫退下抗疫一線。

2月2日,武漢國博中心到貨了一批各地捐贈的愛心物資,需轉運到各家醫院。張國良帶著公司的13位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幫忙卸貨,從8時30分忙到21時許。

在為一車消毒液卸貨時,意外發生了。消毒液25公斤一桶,在搬運時,張國良感到腰部一陣酸脹,腰椎間盤突出症犯了。他忍著不適繼續奮戰,直到卸完全部物資後,才感到腰部的疼痛感已十分劇烈。

休息了幾天後,症狀有緩解,張國良再次要求下沉社區。「大家都奮戰在一線,身為黨員,我在家怎能待得住?」

2月9日正式下沉菱湖美景社區後,張國良和7名武漢城投置業公司的同事一起,配合社區網格員,負責社區第一網格296戶居民的防疫工作,全面接手信息排查、藥品採購、護送病患、生活物資保障、特殊群體生活保障等工作。

頂在一線的,不僅是張國良。利川宏大置業有限公司(武漢城投置業公司的孫公司)前期工作部副部長肖遙,從1月7日起就堅守在公司所在地利川,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成為困難居民「家裡人」

「電視又能看了,否則我們老兩口在家的時間可真不好打發。」3月10日,看著自家電視恢復正常,青江苑社區8號樓1單元住戶陳爹爹激動地說。

「這回就是電視的設置調錯了,下次再出問題,隨時找我。」為陳爹爹修電視的,是武漢城投置業公司投資部職員殷立城。

2月9日,殷立城下沉青江苑社區,被派駐第五網格開展防疫工作,負責服務該網格8號樓65戶居民的日常所需。

在第一天摸底時,殷立城結識了陳爹爹。因子女在外地,年過七旬的陳爹爹和老伴成為空巢老人。他們成了殷立城最記掛的人,每天都會打電話噓寒問暖。

下沉菱湖美景社區的陳帥,也把困難居民當作自己的「家裡人」。

今年35歲的陳帥,是武漢城投置業公司綜合管理部主管,也是一名退役軍人。他與菱湖美景社區1號樓的6戶困難居民結成對子。上周,為給這些居民代買藥品,他跑遍了社區附近的12家藥店。

菱湖美景社區是新建社區,轄區居民的資料並不完善。下沉社區初期,陳帥曾連續14天「泡」在網格裡,摸底居民情況、排查四類人員、完善居民資料,每天從早上忙到深夜。

一家三口堅守一線

「別看我瘦弱,居民們都叫我『女漢子』,我認為這是一種讚美。」3月10日,一批居民訂購的蔬菜運抵菱湖美景社區,下沉幹部王欣麻利地一手拎起一袋,腳下生風。

「這算啥,前幾天,三車團購物資『扎堆』到貨,我們10多人,從下午一直忙到晚上8點。」王欣說,看到居民領菜時的欣喜,所有疲憊都煙消雲散。

王欣是武漢城投置業公司財務部的部長,幹事麻利,心還特別細。下沉社區後,她每天要給居民打四五十通電話,了解居民健康情況、生活所需,並適時疏導不良情緒。

在第一次給獨居老人李愛華(化名)打電話時,老人的一句無心之問,讓王欣放心不下。「謝謝你打電話關心我,我不會用微信,連網上買菜都不會,你說我撐得過這次疫情麼?」

「您有任何困難隨時找我。」發現李愛華情緒悲觀,王欣就定下規矩,每天到社區第一件事,就是撥通李愛華的電話,有時問下身體情況,有時聊聊新聞時事,忙的時候,僅僅就為「問聲好」,讓老人覺得有人在關心。李愛華的情緒也逐漸「陰轉晴」。

如今,王欣一家三口都堅守在抗疫一線。丈夫柳松在地鐵集團工作,目前也下沉在社區抗疫一線;女兒柳晨熙當了志願者,前期參加了方艙醫院的建設,眼下正在商超幫忙分裝、押運社區居民的團購物資。


重症居民急需開藥下沉幹部跑遍醫院買藥解困

「特別感謝下沉幹部在特殊時期幫我解決大難題。」12日,青山區新溝橋街熱電社區居民朱爹爹,從樓上看到工作人員在樓下巡邏時,他慢慢走下樓,將一封感謝信送到群幹的手中,請其代為交給武漢城投下沉社區的志願者。

79歲的重症患者朱爹爹患有肺病,急需名為古非替尼的處方藥,他向社區求助後,社區群幹聯繫青山區各大藥房,但均一無所獲,於是向下沉該社區的城投公司幹部求助。

武漢城投聯合公司副總經理王宏明得知後,記住了藥品,結束當天值守就駕車四處找藥店和醫院,在朋友的幫助下,他終於在新華醫院,設法開到10盒古非替尼。昨日,他將藥送到社區了朱爹爹的門口。而這也不是王宏明第一次幫居民開藥送藥。疫情以來,他義務幫小區居民多次前往醫院開藥取藥,因此院方也熟悉了他這位「跑腿員」。

前不久,熱電社區許女士向工作人員求助,她的丈夫手臂粉瘤發炎,吃了十多天抗生素不見好,醫生後來開的一副中藥方子有效果,但家中存藥不多,受疫情影響又無處抓藥。

王宏明知曉後,又輾轉多地,設法開到了藥方,王宏明取來配好的中藥來到社區,將藥交到了許女士手中。「特殊時期無法去醫院,藥就是救命用的。」王宏明說,雖然大部分藥可以在社區周邊的醫院或藥店買到,但也有一些藥,必須設法到處「淘」,有些藥品,還必須要帶上患者的醫保卡、病歷、CT片子等資料,有些居民醫保卡中金額不夠,就必須要準備錢墊上。這些事情,如今他都已是「得心應手」。

據悉,疫情發生以來,城投聯合十多名幹部職工下沉熱電社區,值守出入口,協助志願者搬運物資,幫居民買藥送菜,儘可能解決居民生活困難。


年輕一代戰疫一線勇當主力軍總書記激勵我們激揚青春正能量

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人們看到了90後、00後的擔當作為。習近平總書記深有感觸:「過去有人說他們是嬌滴滴的一代,但現在看,他們成了抗疫一線的主力軍,不怕苦、不怕犧牲。抗疫一線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驗人。」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武漢考察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講話,讓年輕一代備受鼓舞。13日,長江網記者採訪戰鬥在抗擊疫情一線的90後、00後,大家表示,總書記的鼓勵堅定了我們打敗疫魔的信心,用行動展現青春風採,爭取早日打贏武漢保衛戰……

28歲的楊慧君是市城投聯合集團下沉到青山區熱電社區的一名工作人員。因為離漢通道暫時關閉,楊慧君今年春節未能回黃石與父母家人團聚。2月初,得知單位有下沉社區工作的任務,她第一時間報了名,奮戰在一線。「總書記的話講到了我們的心坎上,我們要用自己的擔當和作為,證明我們不是『溫室裡的花朵』。」楊慧君說。

……抗疫一線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驗人。身處其中,民警趙闖對總書記的講話有了更深的認識,「國家、城市安危面前,作為青年人,應該敢於擔當,主動作為,凝聚激揚正能量。」


守一方陣地,保萬家平安立城公司下沉社區服務工作紀實

記者徐媛媛 通訊員蘇拉 馮萱

歷經一場鏖戰,舉國戰「疫」正曙光初露。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之中,有毅然奔赴火線的「醫務急行軍」,也有竭力保障後方的「社區護衛隊」。

一大批責任企業積極請戰,號召員工集結力量、下沉社區,以「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為」的理念,以責任擔當構築起一道群防群治的堅實防線、鋼鐵長城!

作為武漢城投集團子公司,立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城公司」),既是其中的踴躍者,也是「實戰派」。他們主動擔綱、不辱使命,自2月9日起按照市委組織部安排,組織員工下沉到青山新溝橋街道下轄的光明社區和新橋社區,開展卡口布控、車輛登記、體溫測量、政策宣傳、物資分揀、居民服務等一系列工作。

在武漢抗疫的「第二戰場」之上,他們深入基層社區,紮緊籬笆緊盯重點人群、精細分工做好全域防控、獻計獻策彰顯「立城擔當」,共同打響這場抗擊疫情的全民之戰、必勝之役。

他們的角色變化——

從城市基建一線,到社區防控前線

伴隨疫情防控工作的戰鼓擂響,立城公司聞令而動,成為武漢「社區護衛隊」的光榮一員。

作為城市治理體系的基本單元,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之中,社區有著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閘門」作用,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守住的是居民健康,濾去的是風險隱患。

在3月初考察武漢疫情防控工作時,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防控力量要向社區下沉,加強社區防控措施的落實,使所有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黨和政府的指令所向,也是立城人的行動所向。自下沉社區以來,他們積極進行自身的角色轉換——從城市基建的一線,到社區防控的前線。

據介紹,立城公司的工作人員年齡構成年輕化,女性佔據一半以上,許多員工居住在外地或遠城區。在大家都關門閉戶、居家隔離的時候,他們卻「逆行」於路上,毅然奔赴另一個戰場。

作為立城公司土地收儲一部的一名普通黨員,當收到單位黨員幹部下沉社區的通知時,家住黃陂武湖的熊靜排除萬難,率先辦理通行證返回中心城區,投身下沉社區的抗疫工作。

她所負責的光明社區,布置有19個值守點。每日巡檢歸來,熊靜和同事們的步數都達到2萬步以上;回到社區,她們又主動和社區志願者們一道,搬運物資、分揀水果和蔬菜,忙得汗流浹背。

2月25日,熊靜和同事們在例行巡檢時,發現一對父女站在路邊,滿臉焦急。她主動上前詢問,得知父親帶著3歲的女兒到醫院看完耳鼻喉急診後,一直聯繫不到回程車輛,無奈準備抱著孩子徒步10多公裡回家。了解到情況後,熊靜當即提出用自己的私家車護送父女二人回家。

在下沉社區的工作之中,熊靜和同事們聽到了無數聲感謝。在她們心中,一直堅守著一個信念:「在這特殊的時刻,如果我們年輕黨員不打頭陣,衝鋒在前,頭頂的霧霾就永遠不會散去。」

他們的實戰經驗——

獲居民點「贊」,得到街道大力推廣

在下沉社區的服務工作之中,立城人有「溫情」的一面,也有「硬核」的一面。

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場硬仗,也是一場拉鋸戰、持久戰,容不得片刻鬆懈與絲毫馬虎。3月2日至6日,立城公司負責新溝橋街道24街區的24小時包點值守。

值班首日,作為立城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謝靜帶領首班人員提前到崗,迅速針對該街區現狀,進行卡點圍欄優化設置,明確分工與責任,做好測溫、查證和登記等工作。

據統計,僅首班當天,登記日均進出人員就達800人次,進出車輛近300輛,勸退人員及車輛約80次,協助轉送快遞及外賣60件。

這一系列量化數據的背後,是立城人的堅守與盡責——白班站守近10個小時,為了節省上廁所的時間,儘量避免喝水;夜班寒氣逼人,測溫槍一度失靈,他們便將其揣在懷中「充電」……

在工作之中,立城人也充分展現了「工科派」的細緻與嚴謹——值守當班人員與社區積極溝通,提出改進意見與優化建議,在每天報送工作動態時形成一套便捷的數據統計匯報模板。

根據前兩日的值守經驗,謝靜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在交接班的空隙,用手機敲擊整理出一套近1500字,詳細實用的管理標準和操作流程,形成《城投立城公司24街封閉管理值守工作細則》,供後續值班人員參考。

這一套流程,從出入核查到登記管理,條理清晰,事無巨細,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實操性。不僅成為立城公司下沉社區、服務基層的內部工作準則,也得到了居民點「贊」與街道認可。

3月6日,新溝橋街道紀工委書記羅顥在小區智慧防控群中,高度讚揚「立城經驗」,要求在街道內進行推廣。當晚,街道還邀請夜班人員馬冬、陳敬東、楊軍紅與24街區夜班當班人員進行經驗交流、示範值守要點、記錄流程,充分發揮了「傳幫帶」作用。

此外,立城人也將責任初心外化於行,在了解到基層一線防疫物資緊缺的情況後,公司組織口罩、防護服、電動噴霧器等防疫物資捐贈給社區。

這一系列行動,都成為立城公司下沉社區、戰疫接力的縮影之一。他們積極請戰、晝夜堅守,既當指揮員,也做戰鬥兵,將企業與個人的能量最大化,擰緊每一顆螺絲,築牢銅牆鐵壁,守一方陣地,保萬家平安。

這個無疫情小區一小時掃了122個健康碼22日早7時30分,青山區新溝橋街新橋社區25街小區一位居民駕車上班,在小區封控口出示自己的健康碼,在此值守的市城投集團下屬立城公司下沉黨員胡興在為其測量體溫後放行。一旁,社區工作人員在登記表上記錄下居民姓名、車牌號、體溫等信息。到8時30分左右,先後有122位居民出入該小區,值守人員均逐一掃描健康碼並測量體溫。遇到有的居民想出門逛逛,他們也會盡力勸退,還會特意叮囑兩句:「現在仍然不能放鬆,謝謝您的理解和配合。」新橋社區共有4個小區在20日掛上了「無疫情社區」的公示牌,其中25街小區已經連續39天無疫情。「看到公示牌的那一刻,我們心裡都很高興。」負責白班值守的下沉黨員周俊介紹,自2月10日起,該公司下沉黨員開始負責21街、25街小區共同設在區兒童醫院的值守點,2月29日開始24小時包點值守。該區域內不少居民是戰「疫」一線人員或是在保障、保運部門工作,每天人、車出入量很大。周俊記得,上崗第一天,僅白班10小時就登記了出入居民約800人次,進出車輛近300輛;為了保障封控效果,他們還協助社區勸退了無須外出的人員、車輛約80次,並幫居民轉送快遞及外賣60多件。據新橋社區統計,這兩天來,封控人員平均每天要掃描430多個健康碼,登記260多輛出入車輛。胡興說:「既要確保嚴格管理,又要儘可能提高效率,不影響居民上下班,儘管工作量比較大,但就是要守住這來之不易的『零』。」

通訊員 江發權、易錦芳

2月9日以來,武漢大橋集團公司50名黨員幹部迅速集結組成「黨員突擊隊」,下沉到青山區新溝橋街的蔣家墩、臨江、車站、馨園4個社區,投身到抗疫第一線,與社區幹部、志願者齊心協力築起社區一線的防疫堡壘。「多虧你們捐贈的那批防疫物資,為我們社區圓滿完成三天拉網式大排查任務幫了大忙!」2月21日,武漢大橋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何剛雁如往常一樣到社區督導幫扶工作時,蔣家墩社區書記夏貴秀感激地說。下沉社區初期,工作組成員反饋,社區防疫物資緊缺。該集團公司黨委得知後,高度重視,經多方協調溝通,在自身防疫物資緊張的情況下,從現有的物資中調撥一批防護物資,於2月13日送到社區,捐贈給奮戰在一線的社區工作們,以解社區抗疫工作燃眉之急。「這是應該的,我們現在是並肩戰鬥,有什麼需要你們儘管說,我們必將全力以赴。」「臨江雅居門崗值守棚太小,不擋風,過兩天又有雨,你們支援給臨江社區的那棚子給我們也來一個!」下沉社區幫扶以來,集團公司已先後捐贈防護服170件,手套1250雙,一次性醫用口罩2500個,護目鏡60隻,酒精25升,消毒藥劑25KG,門崗值守棚7個。除捐贈防疫物資之外,2月16日,武昌區珞珈山街辦來文,徵用集團公司下屬茶港商務酒店作為集中隔離點。公司收到徵用通知後,積極支持,立即部署,經緊急動員清場一完畢,就交由武昌區珞珈山街統籌使用,彰顯國企擔當。「喂,社區嗎?我是35棟的,我們這棟樓下水道堵了,汙水下不去,趕緊派人來看看吧!」2月19日中午,車站社區書記餘麗萍接到居民的求助電話,立即聯繫專業疏通人員,但受疫情管控影響,專業疏通隊一時到不了,十分著急。「餘書記,我們試一試吧,我們搞物業服務的,以前遇到過,先讓我們去看看。」下沉幫扶隊員高翔、晏世權主動請纓。高翔、晏世權到35棟樓排查堵塞原因,仔細檢查井口四周,找來鐵鍬和長塑料管,忍著汙臭,奮戰1個多小時,終於疏通了下水管道,並將附近的汙水進行清掃和消殺,整棟樓頓時恢復了潔淨,得到社區和樓棟居民的一致好評。「下沉了,就要聽從社區統一安排,完成好各項防疫任務。」車站社區是一個開放式的老舊小區,沒有物業公司管理,基礎設施陳舊,租客多,人員比較複雜。下沉車站社區以來,幫扶隊員充分利用物業管理方面的專業特長,協助社區對各出入口進行圍擋碼放,嚴格封閉管理,指導社區加強環境消殺,協助社區開展生活物資採購、分發。「剛下沉時,一些居民質疑、怒吼,甚至要衝卡出門,需要我們一遍遍解釋、勸慰。經過這一個多月的磨合,和居民熟了,大家都能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口,大橋集團公司下沉黨員的加入,為社區戰疫注入了強大力量。他們每天工作從早上八點半到晚上八點半,非常專業,特別能吃苦、能戰鬥。」車站社區書記餘麗萍深有感觸地說。「小夥子,謝謝你,又給我送菜來了!」馨園社區12街坊裡有一位80多歲的獨居老人,行動不便,兒女又不在身邊,下沉社區幫扶人員楊彪和他的組員們在入戶排查時了解到這個情況,每次在12街坊值守時就會特意去看看他,陪老人拉拉家常,幫助做一下環境消殺,測量體溫,送去愛心菜和米油,老人的鄰居們看到後非常感動,將他們送愛心菜一幕拍成了抖音視頻發到網上,為下沉工作組成員和社區工作者點讚!關愛睏難群體,關心居民的「菜籃子」,下沉幫扶人員用行動告訴居民,我們一直在你們身邊,讓居民在家「宅」的安心。3月5日晚8點38分,大橋集團社區幫扶通知群彈出一條信息:「 明天早上8點半蔣家墩有緊急發放愛心菜的任務,至少需要我們這邊支援12人,請明天沒有值守任務的同志積極參與一下。」聞令而動,接續報名,一支黨員突擊隊迅速集結。這已是他們第三次出徵,他們用雷厲風行、敢於擔當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3月6日早晨,該集團公司黨員突擊隊與蔣家墩社區志願者一起,爭分奪秒開展流水作業:有的負責把各類蔬菜從卡車上搬下來,有的裝白蘿蔔,有的裝大蒜苗,有的負責白菜苔,有的負責將分裝好的袋子裝車,有的負責分發到戶。正在社區督導的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何剛雁,看到大家忙得熱火朝天,二話不說,拿起袋子,也加入了分裝蔬菜中。近三個小時的奮戰,一卡車愛心蔬菜,分裝成1200餘份,順利發放到社區居民手中。蔬菜有價,關懷和情意無價。除送菜上門,幫扶隊員們還幫助居民圈存燃氣卡、水卡,代購生活用品、代買藥品等,只要居民有需求,下沉幫扶隊員都能用心用情做好服務。此外,大橋集團公司還有38名黨員在工作地或居住地就近下沉,參與社區的門崗值守、防疫宣傳、物資分發等防控工作。社區作為防控的最前線,肩負的任務十分繁重,大橋集團下沉社區的同志們不辭辛勞、默默付出,悉心為群眾服務,在社區「疫」線踐行入黨初心和使命,展現了大橋人敢於擔當、甘於奉獻的大橋精神。抗擊疫情有兩個陣地,一個是醫院救死扶傷陣地,一個是社區防控陣地。大橋集團公司發揮黨組織堅強堡壘作用,防控力量繼續向社區下沉,黨委書記、董事長何剛雁,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葛應林帶頭,集團公司領導班子分別到各對口支援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值守工作,與社區工作人員以及到社區報到的下沉黨員職工並肩戰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業復工復產,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在堅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中彰顯國企責任擔當。發揮紅色物業優勢 築牢小區「防護牆」

通訊員 江發權、易錦芳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武漢大橋集團所屬名星物業公司堅持黨建引領,積極發揮「紅色物業」優勢,與業委會、社區等多方力量聯防聯控,一起築牢小區防疫「防護牆」。三方聯動,激發紅色力量。暢通與社區的協調聯動機制,加強信息互通,在「社區+物業+業委會」「黨員幹部+樓管員+志願者」的聯防聯控體系中激發「紅色物業」力量,激活「紅色細胞」。三方聯動保障居民「菜籃子」。2月18日,經卓刀泉街道、名都社區協調的兩批愛心蔬菜抵達名都花園小區、城投瀚城小區。名星物業公司黨支部書記謝紅兵早早組織了「紅色物業」突擊隊,嚴陣以待。突擊隊員與名都社區下沉黨員一起,奮戰長達8、9小時,完成20噸蔬菜卸車、分類、分裝,並為獨居老人等出門不便業主送菜上門600次,獲得業主的高度認可。關口前移,24小時堅守。在戰「疫」打響的第一時間,名星物業公司啟動應急處置機制,迅速成立防控工作指揮部,對物業管理區域疫情防控工作全面部署,公司全員取消休假,門崗值守24小時全天候、無間斷,水泵房、配電室員工24小時在崗值守,客戶服務熱線24小時提供服務,維修人員24小時電話備勤。「我們自1月26日對各小區開始實行封閉管理,當時許多業主不理解,現在大家都很感謝我們,感謝我們提前封閉小區,遏制住疫情蔓延。」名星物業公司黨支部書記謝紅兵如是說。「小區大門守好了,小區裡面管好了,才能讓業主安心」。暖心服務,當好業主「紅管家」。你負責安心宅家,我保障柴米油鹽。面對這場保供硬仗,名星物業公司黨員主動承擔起了義務採購員、搬運工的責任,組織團購、聯繫愛心菜、買藥、取快遞、代購代送生活必需品等保障服務,開展「零觸碰」打通配送「最後一公裡」,對空巢老人等特殊群體實行「一對一」結對幫扶,切實做到「隔離疫情,不隔離愛」。小區封閉管理以來,名星物業各項目處已為業主配送生活物資、藥品、包裹上門近3萬人次,協調各方資源向業主供應愛心蔬菜4萬斤以上,保障了4.6萬業主的「菜籃子」「米袋子」。大事難事看擔當,危急時刻見本色。歷經近兩個月的疫情防控戰,名星物業人從服務業主的點滴細節做起,全力解決他們居家隔離生活上的不便,讓業主安心居家,有效防控了疫情,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武漢下沉黨員幹部貼心服務社區居民滿屏點讚記者 何知璇
疫情暴發後,一批又一批的黨員幹部走出辦公室,下沉到社區,為居民群眾守好門,成為社區多面手,我們去看看他們的故事。何爹爹是武漢市洪山區青菱街菱湖美景社區的獨居老人,因腿腳不便,每次有愛心菜,下沉菱湖美景社區的黨員幹部,武漢城投置業公司總經理張國良都會第一個送到這兒來,還會陪老人家多聊會天。何爹爹說:「感謝感謝,發的油、米都在這裡,基本上都送到位了。」除了分發愛心菜,張國良還會有登門探望老年居民,為不會使用手機及體溫計的老人測量體溫。2月9號下沉社區以來,張國良和同事一起當好社區第一網格296戶居民的「信息員」「採購員」「搬運工」「消殺員」「心理疏導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菱湖美景被評為無疫情小區,隨著疫情的逐步好轉,被認定為無疫情小區的居家隔離群眾可分區、分批、分時段在小區內進行無聚集性的個人活動,這時,張國良的工作又變成了「巡查員」。其實在下沉社區前,張國良就因為參加防疫工作,導致舊疾腰傷復發,但身體稍微好轉後,他第一時間主動要求下沉社區,他說只要能看到居民們的笑臉和肯定,一切都值得。武漢城投置業公司下沉社區服務隊武漢城投置業公司總經理張國良說:「在整個微信群裡面,七個滿屏全部都是大家對社區工作者,對下沉幹部的讚美之詞,看了之後感到很欣慰。」奮戰在一線的除了帶病堅守的張國良,還有舍小家為大家,下沉菱湖雅居社區的90後劉灝洋,有為回報黨的關懷的困難黨員、退伍軍人黃厚旭。武漢城投置業公司下沉社區服務隊劉灝洋說:「我身邊有很多的90後,都在積極下沉社區,想和他們一起為社區服務,展示我們90後也是可以吃苦耐勞,為社會做出一點貢獻的群體。」武漢城投置業公司下沉社區服務隊黃厚旭說:「就是幫社區居民、工作人員理理髮,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像這樣主動要求下沉一線的黨員幹部,在武漢城投置業公司共有72名,他們連續奮戰45天,無懼風雨,每天從白天忙到深夜,只為築牢社區一線的防疫堡壘。武漢市洪山區青菱街菱湖雅居社區黨委書記王庚說:「我們下沉幹部都是包保樓棟,承擔了樓棟長的責任,所以大家都很辛苦,而且大家都是任勞任怨。」點擊底部「閱讀原文」,可觀看湖北綜合頻道視頻報導 。


出品 | 城投聯合  編輯 | 周敬啟

相關焦點

  • 重慶交建集團向湖北交投集團捐贈防疫物資
    17日,重慶建工集團所屬重慶交建集團支援湖北交投集團防疫物資運送工作隊副隊長李春陽在出發前做出鄭重承諾。   「請一定要注意行車安全和自身防護,一定要將防疫物資安全送達到湖北交投集團手中,也請一定轉達我們對湖北交投集團的關心和問候,我們等著你們平安歸來。」重慶交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國強在工作隊出徵前反覆叮囑。
  • 紅谷灘城投集團:發展數字經濟 助力產城融合
    全球首個城市級VR產業基地、全球最大室內VR主題樂園、智慧大腦數智管控平臺……在江西數位化經濟浪潮下,紅谷灘城投集團乘勢而為,將VR產業、數字經濟作為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重要抓手,助力智慧紅谷灘建設,推動創新技術與產業應用,不斷提升產業化基地建設和產業鏈的現代化水平。
  • 城投集團:越是艱難越向前
    在城投集團看來,項目建設就像闖關,必須拿出攻山頭、打硬仗的氣勢和決心,越是艱難越向前。無障礙停車位、充電樁停車位、輪椅……記者來到提前了一個月竣工的和平路停車場,這裡處處體現著人性化的設計巧思。和平路停車場項目是城投集團承接的城建重點項目和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工程一開工,項目團隊就發現,這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 市城投集團系統老幹部「喜看城投新面貌」參觀活動順利舉行
    12月25日上午,2020年度市城投集團系統退休幹部「喜看城投新面貌」活動順利舉行。20餘位城投集團退休集團管老幹部參觀了商業發展公司文瀾大酒店和市燃氣集團小和山綠色能源體驗中心,實地感受近年來城投集團「三個高水平」發展取得的新成績、新亮點。
  • 「致敬榜樣,共築美好」 中天城投物業斬獲12項行業大獎
    中天城投集團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成功斬獲12項行業大獎。致敬榜樣 共築美好——2020年貴陽市房地產行業社會責任貢獻突出表彰及企業風採展示活動現場。據了解,此次活動自2020年10月開展以來就備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20餘家房地產企業、近40家物業管理企業、27名企業家、90名員工候選參評。
  • 市城投集團召開新入職員工見面會
    為幫助新員工迅速轉變角色、快速融入集團,1月13日,市城投集團召開2020年新入職員工見面會,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賀德清出席會議並講話,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紹林,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及7名新入職員工參加會議。
  • 雲南城投集團債務「滾雪球」:多個業務板塊營收滑坡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雲南城投集團債務「滾雪球」:多個業務板塊營收滑坡,子公司賣股還債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仕省 北京報導疫情下,發債自救的企業開始增多了。3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披露,雲南省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雲南城投集團」)2020年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已獲受理,品種為小公募,擬發行金額35億元。募集說明書顯示,此次募資用於償還公司(含子公司)有息債務、補充流動資金。
  • 中天城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草案)摘要
    重大風險提示投資者在評價本公司此次重大資產購買時,除本重組報告書摘要的其他內容和與本重組報告書摘要同時披露的相關文件外,還應特別認真地考慮下述各項風險因素:一、面臨償付能力不足而被繼續暫停業務的風險■獨立財務顧問:■籤署日期: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下轉79版)中天城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情系城投 我心永恆——市城投集團舉辦「六一」兒童節親子活動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蔣崇文)「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為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快樂健康、富有意義的節日,增加幹部職工和孩子之間的親子交流,增強幹部職工的歸屬感和凝聚力,促進轉型發展,5月31日,市城投集團在永州佳貝愛蹦床主題遊樂園、四〇九隊地質科技館隆重舉行「
  • 中天城投物業:科技引領,創新多元「蜜服務」
    大會發布了2020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研究成果,中天城投集團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榮獲「2020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榮譽,位列百強第24名,這已是中天城投物業連續第六年蟬聯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此外還獲得了「2020中國物業服務年度社會責任感企業」「2020中國特色物業服務領先企業-科技引領多元「蜜服務」」「2020貴陽市物業服務企業綜合實力TOP10」等獎項。
  • 城投興港集團今日揭牌 為新片區建設添磚加瓦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2月18日報導:上海城投興港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正式翻牌為上海城投興港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12月18日,上海城投集團召開全面參與臨港新片區建設暨城投興港集團揭牌儀式。一年前的2019年12月19日,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與上海城投集團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並宣布成立「上海城投興港投資建設有限公司」,這標誌著上海城投集團積極服務國家戰略、主動參與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全面對接新片區規劃研究和建設運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中天城投物業六度蟬聯百強榜單 最新排名TOP24
    六度蟬聯「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中天城投集團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城投物業)成立於1994年,系中天金融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具備國家一級物業管理資質,深耕貴州26載,涉足全國6大城市,在管項目104個,管理面積逾4000萬㎡,服務業主50萬+,2019年最新品牌估值約5.8億元。
  • 武漢城投高質量作答「十三五」考卷
    跨鐵路「空中轉體」視頻上了當時各大熱搜,城投「打大仗、打硬仗」的作戰精神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肯定。   給城市留遺產、不留遺憾的城投「工匠」精神   市城投集團建設的江南泵站項目,將南湖水入江流程較之前縮減八成,抽排能力實現翻倍,使南湖地區基本杜絕了滯水現象。
  • 寧德市交投集團:防疫不鬆勁復工保民生
    市汽運集團各汽車站逐步恢復營業,沙埕灣跨海公路通道工程等7個在建重點項目復工疫情防控弦緊繃、復工復崗不誤時、項目推進不停步……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的發展變化,寧德市交投集團及其權屬企業正在全力推動生產運營重回正軌。
  • 吳江城投集團工會成立 第一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12月11日,蘇州市吳江城市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工會成立,第一屆第一次職工代表大會舉行。區總工會黨組書記、主席陸斌到會祝賀並講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王雪良,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許曉江,黨委副書記沈育新,副總經理級幹部王麗英等出席大會。
  • 市城投集團收購江蘇兩家公司全部股權
    籤約儀式上,市城投集團所屬創業環保公司與江蘇高郵康博環境資源有限公司、江蘇永輝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股東方波斯登集團分別籤署協議,創業環保公司出資7.8億元收購兩家公司全部股權。這不僅標誌著市城投集團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平臺,實現了「十四五」規劃股權併購業務的開門紅,也標誌著旗下創業環保公司在危廢處理領域實現了南北呼應的新格局。
  • 上饒城投遠盛公司董事長況東宸一行考察麗州集團
    上饒城投遠盛公司董事長況東宸一行考察麗州集團2020年6月9日,上饒城投遠盛公司董事長況東宸、江西二建上饒分公司副總經理嚴山等一行到臨沂麗州集團考察,麗州集團董事長翁明海、副董事長葉海水等陪同考察。上午況東宸董事長一行首先來到臨沂公司會議室進行座談,麗州集團總裁王濟臺介紹了麗州集團公司概況,以及公司現有的開發項目和公司的土地資源儲備優勢,誠邀況董來臨沂合作開發。接著副董事長葉海水介紹了麗州集團與吉利集團強強合作的背景和工作進展,歡迎況東董一行來臨沂考察,並針對雙方擬開展的項目合作方向進行了探討。
  • 債務「滾雪球」又持續發債自救 雲南城投集團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今年以來,雲南城投集團頻繁發債,純屬正常還是背後另有深意?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9月2日消息,雲南省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雲南城投集團)50億元公司債券獲受理。該債券為「雲南城投集團2020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債券類型為私募債,承銷商為光大證券。
  • 今天,蕭山城投集團下屬城市旅業公司金馬飯店正式揭牌!
    今天上午,蕭山城投集團下屬杭州蕭山城市旅業有限公司金馬飯店揭牌儀式順利舉行,標誌著金馬飯店全面投入運營,區城投集團班子成員、城市旅業公司相關負責人、金馬飯店管理人員參加儀式。
  • 龍崗區審計局赴區城投集團開展業務交流
    12月17日上午,龍崗區審計局副局長彭程率綜合科、企業審計科及相關審計組一行赴區城投集團交流座談,雙方圍繞建立審計業務溝通機制、審計現場定期巡查制度等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區城投集團紀委書記、監事會主席林偉君和紀檢審計部等部門負責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