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朋友圈,刷出一個新名詞:斜槓媽媽。
斜槓(Slash),是說這些人的自我介紹中需要用斜槓來區分多重身份和職業。比如,音樂人/記者/微商/攝影師/淘寶店主······在國內有斜槓青年的說法。
有斜槓青年,當然也可以有斜槓媽媽。
說真的,每一個媽媽都是自帶斜槓的。孩子小的時候,媽媽是營養師、保健醫生。孩子上學後,媽媽是親子閱讀指導、學習規劃師、心理諮詢師,當然還是廚師、保潔員、司機、秘書什麼的。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一路飛奔,媽媽努力地在旁邊陪跑,甚至還有領跑的。
為什麼說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媽媽的成長過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插圖《我的媽媽》 作者:池墨
但是,這還不是真正的斜槓媽媽。總會有一天,孩子會遠遠地跑在前面,而媽媽怎麼也追不上了。總是圍著孩子轉的媽媽,這個時候只能落寞地站在那裡,看著孩子的背影?
真正的斜槓媽媽應該是這樣的:媽媽/多重職業。媽媽這個身份只是眾多身份之一。孩子很重要,但不是斜槓媽媽生活的全部。斜槓媽媽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著自我學習的狀態,最後水到渠成地結出各色果實。
寫到這裡,我不禁幻想起來。也許過了幾年,我也用上了三五個斜槓,比如下面這個樣子:
贊媽: 教師/編輯/公眾號寫手/微店掌柜/公益組織者/業餘畫家/兒童藝術教育推廣······
呃,我眼前出現了一個千手觀音的形象。
看來是想多了。
點擊標題下面的「小畫大作」加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公益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