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一名斜槓媽媽

2021-02-06 精誠之星

精誠團隊明日之星:新然


我是一名導演,研究生畢業後在電視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幾年。這些年來,我做過宣傳片,也拍過紀錄片;發過新聞,也做過短視頻。醫 療衛生、旅遊文化、教育科技、體育娛樂無不涉獵,領略過科學大家的風範,如:楊振寧、張彌曼、戚發軔、殷鴻福,也對話過影視文化界的大咖如:張藝謀、賈樟柯等,但接觸最多的還是辛勤工作在一線的,無數閃閃發光的普通人。


我從他們身上汲取了滿滿的正能量,並收穫了足足的信任,每次聽我的男主女主們敞開心扉講他們的成長和故事的時候,唯一的感受就是感動。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鏡頭,用我們的視覺呈現把主人公的那一刻記錄下來,對於給予我信任的嘉賓而言,算是留下一份回憶和紀念;對於觀眾而言,便是傳遞一份溫暖。



除了記錄和傳播,我也深切地從這份工作中體會到責任。我要解決溝通、策劃、拍攝以及後續剪輯、送審等流程中出現的每一個問題,保證每一條片子的順利播出,對得起團隊共同的付出,也不能辜負嘉賓莫大的信任。我還要校對片子裡的每一幀畫面,每一個字眼甚至標點符號,因為絕不能在每一位觀眾腦海中留下錯誤的痕跡,如果是那樣,罪莫大焉。



但這些年,我更想成為的是一名媽媽。因為愛人工作的關係,我們談了八年的異地戀,結婚後又分居了三年。異地期間,我沒有考慮要孩子,因為我沒有勇氣自己帶,於是這一拖就是N年。相聚對於我而言,一度成為了我們最大的難題,爭吵時不時會發生,未來緲不可期……


幸運眷顧,2014年,我們終於在一個城市了,能一起北漂,對於我來說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期盼有個自己的孩子。然而我有多期盼,失望就有多大,每年的生日都許一樣的願,這些願望就像泡泡,一次次、一個個,被擊破……



我老公身體素質很好,我也很好。我跑遍了北京城幾乎所有有名的婦產醫院。


協和,北醫三院,中日友好,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復興醫院,廣安門中醫院,西苑醫院……看了無數中西醫,都說我的體質沒問題。但結果就是懷不上。幾年後長了巧囊,就在糾結要不要做這個手術(因為很多中醫說沒必要做)。但為了早點要孩子,在愛人的陪伴下,從小几乎沒打過針輸過液的我上了手術臺……讓我沒想到是,以後要經常跟這個地方打交道了。



手術後我咬牙吃了三個月的閉經藥防復發,並且堅持健身。我認為唯一的障礙已經掃清,我的寶貝很快就要到來……事實證明,一把年紀的我還是有些天真。

我已經搞不清楚我懷不上的原因,茫然沒有方向。越得不到越想要,漸漸地,我給生孩子這件事賦予了更多內容從而背負了更大的壓力:奶奶想要。媽媽想要。公公婆婆更想要,雖然他們從來沒有催過我……


我的爸爸很早離開了我,我最愛的媽媽和奶奶沒等到外孫和重外孫,也相繼離開了我……我每次想到他們是帶著遺憾離開,內心就不能自已。終於,我做了一個決定:ART。兩年三次,數百針。



無數次的手術臺,無數次的忐忑,無數次的失望和希望,終於,我有了自己的寶寶。

建檔的時候,我掃碼加入了一個媽媽群,這真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寶寶們在肚子裡就一起成長,初為人母的媽媽們互相交流經驗,彼此鼓勵,摸索著向前走。


和群裡的其他媽媽們一樣,我和家裡人竭盡所能地把最好的給他。「高齡順產、全母乳餵養,還有各種用品、衣服、玩具……」就在群裡媽媽們爭相討論滿月禮物時,有的說是「臍帶血」,有的說是「定製項鍊」,還有的申購「金銀幣」……爸爸還背著我,用私房錢買了一箱生肖茅臺,美其名曰是為寶寶結婚時準備的喜酒。初為父母的我們,對寶寶的未來總有無限美好的祝願。



我盯著群裡的各種消息,生怕錯過了什麼。當有媽媽提到要給寶寶買一份新生兒保險時,我動心了。再加上今年是個特殊的年份,疫情的加碼下,我考慮的不是「買」或者「不買」,而是:要買的話,一定要是最好的。因為這是對未來的保障,而未來的未來,我不知道是否還能陪伴在寶寶的身邊,給他最及時的守護。我希望保險可以確保我實現作為一個母親對於孩子的愛與責任。


對於保險,我其實並不陌生。因為自己早在三四年前就配置了。因為沒有任何感受能超越我對「世事無常」的體味了。這些年經歷了太多……


畢業後的我原本在上海定居,生活了八年。戶口和房子都落聽,準備安家的時候,一個電話打來,我癱軟在去往新家的地鐵上……車禍從天而降,家人兩死三傷。我的爺爺和姑父離開了我們,叔叔、姑姑、嬸嬸身受重傷。一個醫院,我們家的人就住了三層。



我們是和睦的大家庭,因為從小住在大院子裡,和爺爺奶奶、叔叔嬸嬸、姑姑姑父生活在一起的緣故,我覺得他們就是我最親的人。



飛來的橫禍讓我毫不猶豫地辭職回了家。在醫院裡,我最愛的奶奶沒有自怨自艾,反而還說,肇事司機也是個孩子,要不算了吧。


對方是個年輕司機,他的卡車因為制動失衡,迎面撲向我們的車……責任百分之百是他的,然而所有的保險都沒有,所有的損失我們咬著牙自己承擔。



事故的發生讓我放棄了上海,來到了離家只有三百公裡的北京,選擇重新打拼。就在我以為時間會把「不幸」漸漸吞噬的時候,媽媽生病的噩耗又讓我瞬間倒地。最好的醫院,最好的大夫,最好的病房,卻沒能留住我最好的媽媽。



無常和每次風險到來時的「生扛」,讓我早已疲憊。我再沒有能力用微薄的儲蓄抵禦接下來迎接我的任何「意外」。所以給寶寶上保險的事情,我非常慎重。但在買東西這件事情上,我自認沒有天賦,我會求助周圍的意見領袖。


我周圍不乏「有戰略格局的嚴謹細節控」,她們總能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對自己和家庭制定堅實的長遠規劃,她們似乎擁有一種超能力,那就是:能在萬般選擇中摒棄無數幹擾而最終直擊靶心,找到最漂亮的答案。有她們在,我節約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在意見領袖們的基礎上再做調研,會變得非常有效率。


第一次聽到「友邦」是在媽媽群,一位叫燕子的媽媽提到的,她很睿智,也很靠譜,在判斷力上,我很相信她。之後,我又諮詢了在證券和金融領域工作的同學,她們一致認為在內地買保險的話,友邦絕對是首選。



友邦是一家上百年的保險公司。最早竟然成立於1919年的上海,後來因為新中國成立遷到香港。現在以香港為中心已經發展到全球,在人壽保險領域是全球第一。1992年中國政府出面將友邦請回中國,幫助中國發展保險行業。並且培養了中國80%的精算師和近半數的保險管理人才。就是這樣一家公司,可以保護很多人的經濟生命,讓人信賴。


緣分很神奇,就在我對「友邦」這個名字逐漸熟悉的時候,聽朋友說疫情期間,保險行業需求量增大,而且需要專業的代理人來服務於大家。剛好友邦北京的營銷員可以進行線上培訓學習。經過仔細考慮,我加入了這個有大愛的事業,原因有三:時間自由;能廣結善緣;我,想成為一名斜槓媽媽。真心幫助他人並希望更多的人擁有保障,不要像我一樣遇到風險那麼無助。


於是在產假中,我就開始了邊餵奶,邊學習的模式。我接觸到友邦北京的業務處經理寇爽,她是首都醫科大碩士畢業的,曾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工作。因為自己的親身經歷,意識到保險對於一個家庭的重要性。她轉換跑道,從生理醫生,轉變為家庭的金融醫生。加入友邦三年來,她帶領了50人的團隊,為北京市民送去了幾十億的保額,這些保額未來都是能治病救人的,將保護成千上萬個家庭應對不可預知的風險。那一刻我真的覺得這是一個很偉大的工作!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我們共同抗擊了新冠肺炎疫情。經過不斷學習保險行業的知識,也經過再三思考和全面考察,我決定加入友邦卓越領袖PAL培養計劃,加入友邦中國最優秀的營業部:銀河營業部。未來在保險行業開創一份有利於社會的終身事業!



三十而已,我決定重啟自己的後半生!


我準備好了!相信在這樣優秀的團隊和夥伴們的支持下,我可以藉助媒體思維用最快速的時間熟悉保險方面的專業知識,用專業和誠信服務好每個信賴我的朋友!


如果您或者您身邊有朋友在考慮配置家庭保障,想了解更多的家庭風險規劃方面的問題,歡迎您推薦我!


最後感謝您的閱讀!



個人介紹:

教育學碩士

十二年媒體從業經歷

認真謹慎樂於助人、勤奮而有行動力


分享資源:

保險理念、家庭保險配置


附加服務:

個人形象宣傳    

企業品牌推廣   

全媒體運營服務

親子休閒遊私人定製  

親子VCR

旅行VLOG+衍生品定製

相關焦點

  • 斜槓媽媽
    刷朋友圈,刷出一個新名詞:斜槓媽媽。
  • 我愛斜槓媽媽|母親節,大聲說出你的愛
    那麼,擁有多重身份的媽媽就可以被稱作#斜槓媽媽#。<< 左右滑動查看百變#斜槓媽媽#>>在母親節到來之際,勵步君要向所有#斜槓媽媽#大聲表白。小朋友們,你是不是也想向一直陪伴你、呵護你的媽媽表達你深深的愛意,那麼,跟隨勵步君一起來為媽媽做個手工賀卡,寫下對媽媽的愛與感恩吧!
  • 斜槓媽媽正當時!
    一場生日會,從策劃定場地點餐、布置打氣球攝影、烘焙蛋糕甜品臺到購置伴手禮包禮物買水果……把前些年做房地產策劃的全部功力都用上了!一個人活出了一個團隊的勇敢!生日甜品臺的食譜能我緩一緩再發吧!誰讓我這會兒還在給肖先生烤生日蛋糕,10月生日季也是甜蜜的負擔啊~突然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句話,當今媽媽的標準「下得了菜市場,上得了課堂;做的了蛋糕,講的了故事;教得了奧數,改得了作文;陪得了琴棋,畫得了小報;搜得了攻略,拍得了照片;想得了創意,搞得了活動;最重要的是,扛得住情緒崩潰,熬得過歲月滄桑!」頓時覺得,論斜槓青年,舍我們「老母親」其誰啊!
  • 做一個會賺錢的斜槓媽媽,你會又美又颯
    之前,還有一位單親媽媽帶著7歲女兒投江的事件,這個媽媽離婚,獨自撫養女兒,無工作,每個月靠前夫給的1500元撫養費生活,常年陷於抑鬱的情緒中,之前想和前夫複合,前夫拒絕了,她拉黑了前夫,給嫂子發了一封疑似遺言的信兒,自己帶著女兒毫無留戀的去了離家300米的嘉陵江......
  • 哪些星座的女人,會是超厲害的斜槓媽媽?
    因為斜槓這個名詞是最近大家常看到斜槓媽媽,斜槓青年,它是美國報社的一個專欄作家瑪希艾波赫她就是在她的文章裡面提到說像過去你的身份就是媽媽或者是一個歌手就這樣就沒了,現在他們發覺紐約有越來越多的人,他的這個名片一拿出來上面不只是一種身份了,所以開始漸漸我們會說一個人擁有多重身份就可以用這個斜槓來形容
  • 噓,這裡有斜槓媽媽們藏在樹洞裡的秘密
    追問之下,君兒悲戚戚的向我進行了長達數小時,「嫁了個大爺、生了個祖宗」的全賠媽媽述職報告。為了安慰她內傷的心靈,我只能以單曲循環方式重複著那幾句連我自己都感到無力的安慰話。不光是全職媽媽的苦逼之情如滔滔江水。
  • 請叫我斜槓媽媽.
    斜槓媽媽的職業技能跨度很大。她可以是孩子的高級營養師:隨時腦補輔食添加月齡表、微量元素補充時間表、食物相生相剋表,並且變著花樣展示自己的廚藝。今天我們就來採訪一下斜槓媽媽。Q:關於孩子的人肉移動坐墊,你能解釋一下嗎?A:你知道小孩這個物種,他們通常不以能力論英雄,全憑喜好爭天下。
  • 斜槓青年|上班族想做副業,做什麼專業好?
    如今的年輕人,越來越不滿足於本職工作所帶來的收入,也想體會一下主業之外的樂趣。於是,大家紛紛選擇做一名斜槓青年。有的人白天是一名房產銷售,利用休息時間學習健身,晚上就成為了一名健身教練;有的人白天是一名商場導購,休息時是網絡上的美妝博主……他們變換成不同的身份,利用不同的職業技能來賺錢,很多人副業的收入甚至超過了主業。
  • 想展露才華,想豐富人生,何不做個「斜槓青年」
    「斜槓青年」指的是不局限於專一職業、擁有多重身份的年輕人。他們的個人介紹通常用「/」表示其跨界實踐。近年來,隨著各大網際網路平臺的興起,一些渴望創新、自由,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的中國年輕人加入了「斜槓青年」的行列。↑趙宸在北京三裡屯附近的一家商場內練球(6月23日攝)。
  • 斜槓媽媽育兒我信賴愛他美奇蹟藍罐
    斜槓媽媽越來越多的出現,不僅增強媽媽們的認知深度,還可以大膽作為,成為真實的自己。也因此,斜槓媽媽們清楚,孩子要往什麼方向走,對自己的孩子要求都相對更高。比如學習方面,雖然學歷不夠出眾,但仍然不斷學習、提升自己。踏入社會後考的教師資格證,當媽後考的中級育嬰師。
  • 母親節 | 你是斜槓媽媽嗎?都有哪些不同身份?
    「斜槓媽媽」就是「斜槓青年」的進化和延伸。有很多精彩的媽媽,除了擁有母親身份之外,還身兼數職,例如:90後媽媽/攝影師/微店店長,二孩媽媽/旅遊達人/理財專家,85後媽媽/戰疫天使/美食家……左手帶娃,右手賺錢,「斜槓」成了她們的代名詞。
  • 我所理解的「斜槓青年」
    //01後臺收到一條消息,有個朋友問——「我和你一樣是程式設計師,剛畢業沒多久,感覺工作沒什麼意思,你能教教我怎麼寫公眾號嗎?我也想成為斜槓青年。」看到這條消息,我忽然感慨,很多人誤解了我,也誤解了斜槓青年的真正含義。「斜槓青年」這個概念,源自英文 「Slash」,其出自2007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
  • 進擊的「斜槓青年」
    在人生的多重選擇中,寫書成為很多「斜槓青年」的第一選擇。山東畫報出版社編輯郭珊珊告訴記者,仔細剖析著者群體,很多人都是「兼職」寫書。特別是網絡文學興起以後,很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以「碼字」為樂趣,其中不乏成功者。比如科幻作家劉慈欣,在專職寫作以前,就是一名典型的「斜槓青年」。
  • 母親節特別策劃:「斜槓媽媽」郝景芳談女性職業發展與生育抉擇
    近年來,「不婚、丁克」成為了很多80後、90後的選擇,越來越多的職場女性,不願意成為媽媽,或者年紀大了才想生育。大多數年輕的職業女性不願意結婚生子阻礙自身發展,或者生了二胎變為全職媽媽,與社會脫節,錯失職業成長的黃金期。
  • 現在斜槓青年這個詞越來越火了,斜槓青年具體是什麼意思?
    他們是多種屬性的擁有者,可以被多家企業所僱傭,甚至可能在一家大公司做技術的同時,也在為多家小公司做產品、做運營、做行政、做HR等。85後為主斜槓青年的出現,顛覆了單一僱傭制的勞動模式,讓人力資源流動起來,達到了充分、可重複的利用。也帶來了對現有組織運作方式、組織吸引人才的手段乃至社保體系的顛覆。
  • 做客服當服務員,「斜槓青年」群體靈活就業大有作為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從在校園內開始,就積極做兼職來補貼生活,提前融入社會。畢業後,不少年輕人則身兼數職,同時「打幾份工」,成為名副其實的「斜槓青年」,也賦予了靈活就業全新的含義。有相關兼職平臺的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已經有超過20%的大學生有意向或者已經有兼職工作。
  • 做什麼「斜槓青年」,你本不該那麼費力。
    《乘風破浪的姐姐》應該是當下最火的一個真人秀綜藝節目了,說實話裡面的有些明星我不太熟悉,也不太關注,可是突然有一天我被一個人吸引了,雖然我對她的印象還停留在《甄嬛傳》裡那個不討喜的浣碧上,但是我又被她的6塊腹肌和尤克裡裡手刷新了認知,再看到她就是在《姐姐》裡以91的高分勇奪第一。
  • 大宋斜槓男神蘇東坡PK當代網紅青年,斜槓青年英語怎麼說?
    斜槓青年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中提出的概念,意思是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他們可能有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而在工作之餘會利用才藝優勢做一些喜歡的事情,並獲得額外的收入。
  • 「斜槓媽媽」撬動女性30歲+消費群?
    「斜槓媽媽」撬動女性30歲+消費群?「短視頻不是在做視頻而是在做人,也就是這個帳號背後的人設究竟有多鮮明。」華星酷娛合伙人張麗琨在「2020抖inCity城市美好生活節-達人盛典」的演講接力中指出。總粉絲量近3億,覆蓋劇情、時尚美妝、母嬰、寵物等16大垂類的華星酷娛是「女性消費市場」的頭部企業。
  • 如何做一個「斜槓青年」?
    我想,這是第一次最真切地感受到,做一個「斜槓青年」是這麼幸運。斜槓青年,是近年來常被提起的一個詞。什麼意思?就是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如何選擇第二職業,成為一個「斜槓青年」呢?我想最關鍵的就是以下兩點——1.你要有一技之長,一個方向。依然以我自己為例。從小學到高中,我最拿的出手的就是英語和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