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軍和敵軍眼裡的美食,美軍眼裡的下水肉——斯帕姆午餐肉

2020-12-26 歷史皇太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很多東西可以勾起老兵們記憶,比如說戰鬥間歇時來自身旁戰友的一根香菸,或是不知道哪個人私藏的一瓶酒,並且分給戰友們一人抿上一口,也可能是來自遠方親人的一份家書…………又或者是一罐剛剛打開的斯帕姆午餐肉。在諸多二戰口糧配給裡,斯帕姆午餐肉則絕對是二戰士兵的共同回憶了——對於美軍士兵是噩夢,對於友軍和敵軍而言則絕對是難得的美味,那麼這種罐頭到底有怎樣的故事呢?

一、國民糧食斯帕姆

說起斯帕姆午餐肉的誕生可算是頗有傳奇了,因為斯帕姆午餐肉誕生的時候,美國全國都被大蕭條所籠罩,全美國的經濟都完了蛋。別說很多窮人都住進紙殼房子裡了,連議員去華盛頓開會都自帶食物了,這麼一看普通美國人就更慘了,大多數美國人能吃上土豆燉土豆就很滿足了,想吃肉那就是天方夜譚。畢竟農場主和商人一看肉送到市場上賣還不夠運費呢,所以就把牲口給就地活埋了。

這農場主和商人是不賠錢了,美國老百姓就沒肉吃了。畢竟肉價高的驚人,不是腰纏萬貫的家庭,那真是一點肉也吃不到,全天就靠一點土豆和劣質麵包過日子,運氣好的時候或許能弄到一點快爛了的蔬菜。可以想像出來,如果美國人天天就這麼糊弄自己,那長此以往肯定是不行的了。而美國這時候就有一個人看到了商機,在這個叫做傑伊·荷美爾的人的腦子裡,一種新的食物就這麼出現了。

他所說的這種食物是一種用火腿、豬肉、糖、鹽和馬鈴薯澱粉混合製成的罐裝食物,裡面還加了點能讓成品有漂亮的粉色的亞硝酸鈉。這種小玩意能為一個人提供170卡路裡的熱量,有一種充足的飽腹感,最關鍵的是他長得像肉,這絕對是當時一個重要的賣點。荷美爾先生堅信他的這個小發明會風靡美國,於是在經過試生產和將其命名為斯帕姆午餐肉之後(這才是關鍵的不忠),這種產品在市場上大受好評,並且被廣大美國人所追捧。

在大蕭條的影響下而吃不到的美國人對於能吃到肉有瘋狂的追求欲望,雖然說午餐肉不是肉,但多少有點肉味,而且本身又物美價廉,才40美分一罐。於是乎美國人瘋狂的開始購買午餐肉,用來滿足自己對肉的渴望。隨著羅斯福總統採取種種新政結束大蕭條給美國帶來的災難後,斯帕姆午餐肉仍舊活躍在美國人的餐桌上。但可能荷美爾先生自己都沒想到,隨著未來一場世界大戰的爆發,斯帕姆午餐肉將走向世界。

二、走向世界的斯帕姆

隨著大蕭條的結束,美國人已經不用吃土豆燉土豆了,午餐肉這種代用肉食也就不是那麼受歡迎了。於是午餐肉的業績開始下滑,荷美爾公司也是到處尋求新的銷路。但到了1939年歐洲大陸上再次燃起戰火的時候,荷美爾敏銳的看到了商機——在一場新的大戰即將爆發時,各國都在採購食物,可以長期保存的罐頭更是急需採購。於是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剛開始的時候,斯帕姆午餐肉就開始被推銷給那些來美國採購物資的國家。

於是英法就都採購了一大批午餐肉,這些罐頭被充作部隊的緊急口糧投入了戰場,但隨著1940年法國戰役的失敗,估計這些午餐肉就都被扔給了德國人。考慮到德國人自己也是合成食品生產大國,所以估計這些罐頭都進了士兵的肚子裡。可被德國人堵在英倫三島上的英國人此時卻多了一個接觸斯帕姆午餐肉的機會,畢竟他們也需要大量的食物應對德國潛艇的圍困,於是斯帕姆午餐肉這種廉價的「肉食」就被大量送到了英國人的手中。

在美國援助還沒有抵達的1940年至1941年末,斯帕姆午餐肉成了英國人餐桌上最珍貴的肉食。上到英國皇室貴族,下到平民走卒,餐桌上擺的肉食大多都是午餐肉。至於前線的官兵們,就更是喜好這種味道尚可的午餐肉了,連蒙哥馬利元帥這樣的名將也不例外。而事實上就算是1941年末美國參戰之後,午餐肉依舊是英國人在戰爭時期裡最為寶貴的糧食,因為美國人自己都要大量食用這種食物了。如果有什麼區別的話,那估計就是味道變得更差了。

在1941年末的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正式宣布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對軸心國國家宣戰。此時美國開始將自己的戰爭機器瘋狂運轉起來,除去武器彈藥的生產之外,食物也是不可或缺的環節。而美國那天才的戰爭部判斷戰爭可能要打個五年以上,而美國在戰爭裡也將有一千二百萬美國軍人出徵。那麼如何給美國軍隊的小夥子們提供足夠的肉食就成了一個大大的難題,最後美國軍方想到了曾幫助他們度過了大蕭條歲月的斯帕姆午餐肉。

三、毀譽參半的斯帕姆

考慮到最好的肉食將提供給海軍士兵,所以說肉食註定是短缺的,陸軍的小夥子們可能吃不到那麼多的鮮肉,那麼斯帕姆午餐肉就成為了必然的選擇。但戰時的物資匱乏是限制生產的一大問題,所以美國戰爭部暗示荷美爾公司,只要能加大午餐肉的產量,那麼一定程度上的偷工減料也是準許的。荷美爾公司心領神會,立刻調整了自己的生產標準,削減了午餐肉裡原本的豬肉和油脂成分,加入了更多的澱粉和鹽。那味道和原本的午餐肉比是差了不少,但勝在生產便捷,結果就是大量的午餐肉被送上了美軍小夥子的餐桌。

此時美軍的小夥子們感覺頭暈目眩,因為他們每天看到最多的食物不是一份標準的美國飯菜,而是鋪天蓋地的斯帕姆午餐肉。早上你一睜眼就能看到煎午餐肉,中午會有烤午餐肉吃,晚上廚子們把燉午餐肉,第二天早上你還能看到午餐肉餡餅!美國士兵頓時感覺參軍是個大錯誤,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天天都能看到午餐肉。別說普通士兵受不了,就連美國將軍們也受不了了,艾森豪在戰後抱怨最多的就是午餐肉,其中一次甚至直接對荷美爾公司的總裁抱怨。

但美軍不喜歡不意味著友軍就不喜歡了,相反友軍士兵們最喜歡吃的莫過於午餐肉。在戰鬥間歇的用餐時間裡,英國士兵會打開一罐午餐肉,儘管它的味道和過去有些許差別,但對於自戰爭以來就缺衣少食的英國人來說,這依舊是他們吃過的無上的美味。而冰天雪地裡和德軍作戰的蘇聯紅軍官兵也一樣喜歡斯帕姆午餐肉,當你把午餐肉煮成糊糊,然後把它抹在能拍死德國人的黑麵包上,再夾著蔥頭吃下去,簡直是人生裡最大的享受了。

如果友軍士兵都已經如此喜歡午餐肉了,那麼軸心國的士兵就更是喜歡加羨慕了。比如說被英美盟軍和蘇聯紅軍混合雙打的德國人,他們雖然也有肉可以吃,但數量卻已經大不如前了。因此當繳獲到斯帕姆罐頭的時候,他們依舊會歡呼雀躍。而日本人就更是眼饞了,因為日本貧瘠的國土並不能給他們提供多少肉食。雖然他們能剋扣紅十字會送到戰俘營的午餐肉嘗嘗鮮,可更多的時候就只能聞著美國海軍陸戰隊員的午餐肉燉菜咽口水,然後在泥坑裡喝泥湯、啃草根。當然了如果德國人和日本人想要吃到午餐肉的話,那麼多半還是得去戰俘營裡吃才行。

結語

事實上不難看出,在戰爭裡斯帕姆午餐肉絕對是一種老兵們的共同回憶了,甚至於它成為了一種戰時文化的符號。無論是哪國老兵都不會忘記斯帕姆午餐肉是如何填飽自己的肚子的,更不會忘記它是一種多麼大的誘惑。當然了,美國老兵可能會表示他們最痛恨的就是斯帕姆午餐肉,如果你把斯帕姆午餐肉當做禮物送給他的話,那麼估計他不會對你有好臉色的。

參考文獻:《二戰後勤啟示錄》

《二戰中的美國後勤》

相關焦點

  • 「午餐肉」讓美軍聞風喪膽的Spam斯帕姆午餐肉,歷史和趣聞
    然而,午餐肉真正流行,則就要從二次世界大戰說起了,在當時美軍的軍用口糧裡,就包含富有傳奇色彩的 「靈肉」——斯帕姆午餐肉(SPAM)。這種由明尼蘇達州奧斯汀市荷美爾食品公司製造的罐頭,大概要算整個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富盛名的口糧了。按照其配料表,斯帕姆午餐肉的主要原料是豬肉、火腿、食鹽、水、糖和亞硝酸鈉。
  • 二戰午餐肉:天堂與地獄之間的美食
    從1941年-1945年,後勤部門花費了近4億的美元,採購了數十億的斯帕姆午餐肉,有力地保障了前線,雖然這個斯帕姆午餐肉沒啥太多的營養,但是提供的熱量是對士兵保持體力的重要來源之一,最終斯帕姆午餐肉真正的大紅大紫,更是隨著美軍流行於世界!
  • 美國午餐肉:為什麼是戰爭時期惡名昭著的「靈肉」
    於是他們向全社會徵集新名字,有人建議用豬肩肉和火腿這幾個詞的縮寫S、P、A、M來當名字,音譯過來就是斯帕姆。三七年的七月五號,第一罐斯帕姆午餐肉罐頭誕生。和別的品牌比起來,它口感上沒有什麼優勢,但它有個亮點,當時市場上所有的罐頭肉製品,只有斯帕姆是不需要冷藏就能保存的,為什麼呢?
  • 雷霆戰將:國軍團長請八路軍團長吃美國午餐肉,這是真的嗎?
    因為條件有限,外加為了表示誠意所以郭勳魁請男主吃火腿肉,按副官的話說還是進口的。在觀眾眼裡這不就是午餐肉,但是在當時的中國來說午餐肉確實是進口貨。所以C口糧才是是二戰美軍最主要的戰鬥口糧。除了C口糧後來美軍又開發了K口糧作為單兵單日戰鬥口糧,K口糧更加簡陋以壓縮餅乾和罐裝肉為主。這種口糧主要特點是重量輕、易攜帶,可提供3200大卡的熱量,味道別想了餓不死就行。因為便宜耐保存所以斯帕姆午餐肉在C口糧和K口糧中都有,因為本身是應急食物,也怕士兵提前吃光或者造成浪費。
  • 雷霆戰將:國軍團長請八路軍團長吃美國午餐肉,這是真的嗎?
    因為條件有限,外加為了表示誠意所以郭勳魁請男主吃火腿肉,按副官的話說還是進口的。在觀眾眼裡這不就是午餐肉,但是在當時的中國來說午餐肉確實是進口貨。結果呢?男主先是不會用刀叉然後直接吃一大塊,之後覺得難吃然後給吐了。了解二戰的朋友都知道美國大兵一看到被稱為斯帕姆的午餐肉就想吐,為啥呢?太多了!因為經常天天吃甚至是頓頓吃。
  • 雷霆戰將:國軍師長請八路軍團長吃美國午餐肉,這是真的嗎?
    因為條件有限,外加為了表示誠意所以郭勳魁請男主吃火腿肉,按副官的話說還是進口的。在觀眾眼裡這不就是午餐肉,但是在當時的中國來說午餐肉確實是進口貨。結果呢?男主先是不會用刀叉然後直接吃一大塊,之後覺得難吃然後給吐了。了解二戰的朋友都知道美國大兵一看到被稱為斯帕姆的午餐肉就想吐,為啥呢?太多了!因為經常天天吃甚至是頓頓吃。
  • 二戰時 美國大兵最喜愛和最痛恨的食物是什麼 非斯帕姆午餐肉莫屬
    在1932年的時候,明尼蘇達州奧斯汀市的傑伊·荷美爾製成了世界上第一罐午餐肉,這種12盎司罐裝的磚形食品由火腿、豬肉、糖、鹽、水和馬鈴薯澱粉製成,為了使午餐肉保持漂亮的粉色,其中還加入少量的亞硝酸鈉。到了1937年6月5日,經過重新包裝病命名為斯帕姆的午餐肉推向了市場,每罐售價40美分,幾乎比等量的肉製品價格便宜了三分之二。這對於當時還受大蕭條的影響下美國國民來說,這種味道上還算過得去的肉罐頭,是經濟實惠的肉食替代品,尤其是在口袋乾癟經濟拮据的情況下。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對日宣戰,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 美軍午餐肉罐頭,日本牛肉罐頭,八路軍呢?
    美軍有午餐肉罐頭,日本有牛肉罐頭,那八路軍呢?軍人一直以來都是讓人敬佩的存在,他們以自己的身軀保衛著國家,每當國家需要的時候,他們都會第一時間衝刺在前,再苦再累的事情他們都幹過。現在是和平時代,軍人雖然依舊刻苦訓練,但是和從前的軍人比起來好了太多。現在的軍人吃得飽穿得暖,還不會輕易就失去生命,戰爭時期的光是餓死在戰場上的軍人就不知多少。
  • 涮羊肉,冒菜,蚵仔煎...那些誕生於戰爭的美食
    初代午餐肉好吃嗎?許多吃過的人紛紛表示:難吃就一個字,我只說一次。所以那時的午餐肉只流行於窮人階層,並未達到街知巷聞的地步。真正讓午餐肉走上歷史舞臺,是在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基地後,美國捲入二戰時期。在美軍後勤部門打包行李時,考慮到午餐肉易於保存且熱量較高,於是後勤老總倍兒敞亮的大手一揮,前後共訂購了數十億罐的午餐肉。
  • 美軍最討厭吃的食物,韓國人視若珍寶,如今又成了中國網紅餐
    二戰時期在歐洲作戰的美軍只要是條件允許,基本餐餐都能吃到用火加熱過的熱飯,熱湯熱粥加烤香腸幾乎是標配,至於麵包這種東西美國大兵們不到萬不得已是絕對不會吃的,甚至還有大把的麵包被美軍士兵丟掉過的案例發生。除了討厭沒有溫度、冷冰冰難以下咽的麵包以外,美國大兵們最討厭吃的食物還有一種:斯帕姆午餐肉罐頭。
  • 「午餐肉」是怎麼來的?這種「罐頭食品」,到底健不健康?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午餐肉」為什麼要叫午餐肉,而不是早餐肉、晚餐肉?即便再不如「鮮肉」,但它依然稱得上是美食。其實最早期的午餐肉,是用「純豬肉」做的,並不含一絲一毫的澱粉,它起源於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第一個正式品牌叫「SPAM」。
  • 梅林午餐肉|花好月圓火鍋季,中糧梅林牌臻選午餐肉攜手沃爾瑪
    用美食傳遞思念,與好友吃火鍋共享佳節。在庚子年的中秋佳節來臨之際,中糧梅林牌午餐肉攜手沃爾瑪推出臻選午餐肉(三聯裝),此次活動是中糧梅林和沃爾瑪為了回饋新老客戶特別推出的節日促銷款,在體驗美食的同時,也希望與大家一起相約中秋火鍋季!
  • 舌尖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士兵用什麼填飽自己的肚子?
    (但美軍士兵可不這麼想)不過,士兵們固然能夠在安全地帶品味部隊食堂提供的食物,可是在戰況激烈的地方,美軍士兵們顯然是找不到食堂的,這個時候美軍士兵要如何填飽自己的肚子呢?今天我們就看看,美國士兵們在戰場上都吃些什麼。一、斯帕姆午餐肉首先,美軍士兵在戰場上最常吃,同時也是在食堂裡吃的最多的就是斯帕姆午餐肉。
  • 二戰時期美軍夥食有多好?罐頭吃到飽,還有「魚雷果汁」可以喝
    然而,在家喝酒不算違法,但和朋友喝酒或舉辦宴會是違法的。你可能會被罰款1000美元或監禁半年。但是,法律很難約束喜歡喝酒的美國人。在他們看來,沒有酒精的生活是無聊的。所以禁酒令期間,秘密酒吧存在,酒類走私活動也存在。他們挖空了福特車的中間,用嬰兒車運酒。道高一尺高,魔高一丈,因為禁酒令運動造成了更大的社會問題,1933年,美國終於廢除了禁酒令。
  • 【壹讀百科】韓國人超愛午餐肉,居然沒有發明它
    面對如此美味的食物,身為中國人,不禁感動地想起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燒花鴨燒雛雞燒仔鵝爐豬爐鴨醬雞臘肉鬆花小肚晾肉香腸什錦蘇盤燻雞白肚兒清蒸八寶豬江米釀鴨子……深深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不過話說回來,韓國人對午餐肉的熱愛,跟世界歷史還有深刻的關係。
  • 午餐肉那個品牌好吃?梅林午餐肉與您的故事從這裡開始
    那作為應急食物的首選,肯定是午餐肉啦。與方便麵齊名的偉大發明午餐肉切片後簡單一煎,就濃鬱撲鼻,一碗普通的泡麵搭上它,也能熠熠生輝。但是市面上的午餐肉魚龍混雜,口感是讓人一言難盡。   梅林牌午餐肉是中糧集團的重點之作,中糧工業食品進出口有限公司成立於1988年,是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前身是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罐頭處,自建國以來,一直根據國家和集團的戰略要求,管理、使用中糧集團所擁有的包括「梅林」商標在內的罐頭產品的出口
  • 午餐肉 = 澱粉罐頭?我們出來聊聊
    二戰中的午餐肉傳奇 聊聊罐頭午餐肉的起源Ⅱ. 烽煙中誕生的明星食材為什麼夏威夷和韓國人如此熱愛午餐肉?Ⅲ.為了應對這種情況,當時的肉製品巨頭荷美爾公司(Hormel)利用廉價的豬肩肉,將其剁碎,加入水和調料打成漿,然後灌進鐵皮罐頭裡成型。嗯,你沒看錯,最早的午餐肉配方中,是沒有澱粉的。
  • 伊藤品質午餐肉 ▏我猜你累了,來一片幸福的午餐肉?
    午餐肉幾乎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情感記憶深處。在物資不豐富的年代,它承載著孩子們對美食的質樸追求。在念小學時,它是春遊時從背包裡掏出的罐頭驚喜。現如今,午餐肉成了家庭早餐的三明治、職場人便當中的烤肉、好友歡聚時的自助火鍋。我們從中找到蕩漾於舌尖的回憶,也從中捕捉到當下生活的烙印。
  • 每日一吃,「午餐肉」的名字是怎麼來的?這種食品到底健不健康?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午餐肉」為什麼要叫叫午餐肉,而不是早餐和晚餐吃肉?儘管性價比一般,但它獨特的風味和吃法還是讓很多美食家為之傾倒:炒菜、沙拉、麵包和火鍋,甚至可以直接吃。即使不如「鮮肉」,也不失為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