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午餐肉,這玩意現在是很多小夥伴吃麻辣燙和火鍋必點的食物之一,雖然有肉的名號,但是很多小夥伴感覺就是一個大號的火腿,沒有肉味,因此感覺也就那樣,然而在二戰歷史上,午餐肉可以說是大家共同的記憶,是很多國家品嘗肉味的來源之一,甚至在當時苦哈哈的韓國中如獲至寶,甚至發明了「部隊火鍋」這種食物,流傳至今。
斯帕姆午餐肉
困境中的起源
要說午餐肉的來源,其實和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有關,在大蕭條時期,很多家庭都簡衣縮食,除了基本的生活需要以外,擯棄了很多購物的需求,而肉食也成為很多人偶爾才吃的食物了,對於很多肉類公司來說,無疑是噩夢,沒有人買肉食,無法維持生產,也不能降價,那就得虧本,於是他們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肉罐頭。
如今的斯帕姆博物館
說幹就幹,當時的明尼蘇達州的荷美爾公司創始人的兒子傑伊·荷美爾發明了一種肉食,這种放在罐頭裡,呈磚一樣食物由火腿、豬肉、糖、鹽和馬鈴薯澱粉製作而成,甚至加入少量的亞硝酸鈉,讓其保持漂亮的粉色,而一盒午餐肉大概12盎司,可以提供170的卡路裡以及每日所需要的三分之一的攝鹽量,而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保存時間夠長,以及價錢上比普通肉製品低廉很多,因此取名為「荷美爾五香火腿」,開始投放市場,以期待在大蕭條時間賺上一筆。
漂亮的粉色
然而現實很殘酷,大家雖然很窮,但是對這個莫名其妙的食物很多人不是很感冒,有些經濟的人,對這個火腿不感興趣,而沒錢的人,對於這個火腿則是買不起,進退兩難,荷美爾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改名風波
長時間賣不出去,公司的高管以為是名字出了問題,於是開始向社會徵求新的名字,好巧不巧的,一個和公司有點關係的人提出了用「豬肩肉加火腿」的縮寫SPAM作為新產品的商標,獲得了一致的認可,最終這款產品的名字定了下來——斯帕姆。
荷美爾公司吉祥物
1937年,第一罐全新保證的斯帕姆午餐肉重新上架,標價40美分,要知道當時同等量的肉製品普遍超過1美元以上,因此低廉的價格確實讓不少窮人動心了,雖然也只是動心,但也沒有期望的那樣大火,但市場不少的購買量至少也維持了公司的生存。
大紅大紫
真正讓斯帕姆午餐肉火爆的原因是二戰,1941年,美國正式參加二戰,一時間,幾百萬名美軍開赴世界各地,但在太平洋島嶼、北非沙漠等地的作戰讓美國後勤保障部門頭疼不已,肉食要麼變質,要麼無法運輸,要麼成本太高,但又不能沒有肉食,如果前線部隊沒有足夠的肉食蛋白質的輸入保障,會影響士兵的體能,影響作戰。
做飯的士兵
看到商機的荷美爾公司迅速抓到這份機遇,他們把斯帕姆推銷給了美軍,對於這種成品率高、生產快、成本低還便於運輸,美軍高層如獲至寶,立即大量採購運輸到前線,成為美軍每餐上必備的食物之一。
從1941年-1945年,後勤部門花費了近4億的美元,採購了數十億的斯帕姆午餐肉,有力地保障了前線,雖然這個斯帕姆午餐肉沒啥太多的營養,但是提供的熱量是對士兵保持體力的重要來源之一,最終斯帕姆午餐肉真正的大紅大紫,更是隨著美軍流行於世界!
吃飯的士兵
斯帕姆的製作
那麼斯帕姆是怎麼製作的呢?根據原先荷美爾工廠的回憶,大致如下:一頭豬從車間大門進去,直接進屠宰車間,然後分割、剔肉、肉進一步加工成肉糜,和澱粉混合,添加食品添加劑,裝罐,蒸熟,封蓋,一盒斯帕姆就誕生了。
正在生產的斯帕姆
而廢料車間裡出來的,除了豬骨頭和內臟,基本看不到一點肉,利用率非常之高,而且所有流程都是在同一工廠內流水線完成,最快的情況下,一頭豬變成午餐肉罐頭,用時二十分鐘,午餐肉產量按小時計算產量。
如此高效率的生產方式和利用率,也是二戰期間美軍可以不限量的供應以及可以隨意揮霍的重要原因之一。
天堂和地獄
美軍的「噩夢」
對於美國大兵來說,斯帕姆午餐肉可不是什麼珍饈美味,甚至可以說到了寧願不吃的地步,因為保證供應,荷美爾公司改進了配方,提高了斯帕姆的澱粉含量,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保證供應熱量不變的情況下節省成本,但也導致了斯帕姆幾乎沒有了肉味,成了純粹填飽肚子的東西。
不限量的供應
加上美軍不限量的供應,這種看起來永遠吃不完的玩意被美國大兵們標以「疑似肉」、「下水肉」以及「靈肉」的外號,所謂「靈肉」就是給鬼吃的玩意。很多美國大兵領到當日食物後第一件事就是扔掉斯帕姆午餐肉,或者去和當地人換取其他東西,可以換取的東西包括但不限於女人、崇拜以及各種必需品。
其他人的天堂
雖然對於美國大兵來說,斯帕姆午餐肉簡直就是惡魔的食物,然而對於世界其他參戰國後勤保障不利的國家來說,簡直就是天堂,美國在二戰中援助物資的重要部分就是各種斯帕姆午餐肉,二戰中無數的斯帕姆午餐肉被分發給了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蘇聯等等,其手歡迎程度不亞於美軍援助的各種武器裝備。
午餐肉在蘇聯被稱為繼母
而在歐洲被佔領的國家和英國的老百姓同樣也是如此,斯帕姆午餐肉是他們過節以及家裡有重要客人來的時候,才開啟的食物,可見斯帕姆午餐肉是如此的受歡迎!
午餐肉與中國
其實中國很早就有斯帕姆的午餐肉了,早在抗戰時期,國內就進口午餐肉,不過當時屬於稀罕貨,只有上流社會才吃得起,並且各地的稱呼還不一樣,北方把斯帕姆稱之為「醃豬肉」或者叫「醃肉」、後來和英國的鹹牛肉罐頭混為一談,訛傳成「醬牛肉」和「醃牛肉」。南方則直接叫豬肉罐頭。至於什麼時候叫午餐肉這個中文名字,已經無從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