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淘房 伍海燕 南京,獨有山川之美,除了氣派的皇家園林外,歷史上有名的私家園林也很多。古往今來,它從不缺風花雪月,秦淮河、鼓樓、紫金山、湯山,文人雅士築夢而居,軼事至今仍在廣為流傳。今天筆者為大家盤點,歷史上南京最有名的10大私家別院:
1、王謝家族的烏衣巷
關鍵詞:名門望族
烏衣巷位於秦淮河南,典型的江南小巷,用青磚鋪的路面,兩邊則是低矮的粉牆黛瓦民居。這裡曾居住王、謝兩個顯赫的宰相家族。一是王導,輔佐創立了有百年歷史的東晉王朝;另一位是謝安,指揮淝水之戰,以少勝多,打敗符秦百萬大軍。
王、謝家族人才輩出。書法成就登峰造極的王羲之、王獻之、王洵;「山水詩鼻祖」謝靈運,謝朓。王謝兩大家族,在這裡居住了三百年,出現了一批對晉朝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的族人。
烏衣巷實景 來源:資料圖片
2、王安石的半山園
關鍵詞:唐宋八大家
半山園位於城東中山門,今海軍指揮學院內。北宋,兩次罷相的王安石回到金陵建造了這處居所,因距紫金山主峰7裡,所謂半途,所以命名為「半山園」。
早在南朝,紫金山上的林木還很禿。從劉宋開始,罷還的各州刺史被勒令每人栽松三千棵。經歷百年休養生息到了宋代,樹木茂密起來。
等到王安石住來,這裡已是「蒼藤翠木江南山,激激流水兩山間」「一田護水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平日裡,王安石在這裡和米芾、李公麟、歐陽修和蘇東坡等人把酒言歡,心煩意亂時則到定林寺修禪。
王安石半山園 來源:資料圖片
3、李漁的芥子園
關鍵詞:清代著名導演、編劇
芥子園被稱為金陵名園扛鼎之作,是清代著名戲劇理論家李漁的家宅式園林。園名取「須彌芥子」之意,以小見大是造園精義。芥子園,雖不及三畝,但經李漁苦心經營,達到「壺中天地」的意境。
李漁主張「詩意」地棲居,要住得舒服、有品位,是典型的小資。園內「丹崖碧水,茂林修竹,鳴禽響瀑,茅屋板橋,凡山居所有之物,無一不備」光開窗就有三種不同樣式——便面窗、尺幅窗、梅窗。
李漁一生沒有做官,沒有固定職業和收入。但有了芥子園後,他組戲班演出、開出版局,創作出版了《閒情偶寄》《芥子園畫譜》等,這部施惠中國畫壇300多年的畫譜,齊白石、潘天壽、黃賓虹、傅抱石等著名畫家,都曾把它作為進修的範本。
李漁還是芥子園的董事長、總經理,也是導演、編劇。不但親自撰寫《比目魚》《鳳求凰》《巧團圓》等,還通曉音律,親自組織劇團,自編自導,訓練有素。將家庭戲班作為生意來經營,李漁也是第一人,他的家班人數一度達40餘人。
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年)春天,67歲的李漁舉家遷回杭州,芥子園日漸荒廢,至民國初期已是一片菜園。如今芥子園復建,2017年年底將有望重現老門東。
芥子園在建圖 來源:資料圖片
4、袁枚的隨園
關鍵詞:清代「詩壇教父」
隨園位於南京五臺山餘脈小倉山附近,原為曹雪芹祖上林園,清代江南三大名園之一。33歲時,兩任江寧知縣的袁枚毅然辭官來到南京,花300金買了一處廢棄不堪的園子,並費盡心思裝飾。
乾隆時代,玻璃進入中國才20年,一般老百姓看不見、也用不起,袁枚就用了最時尚的建材,白、藍、綠、紫裝飾門窗。此外,這麼漂亮的園子還特立獨行,四面無牆,每到春秋賞花時節,任人觀賞。這裡居有袁枚妻妾六七個,家傭三四十。
「詩壇教父」袁枚在隨園內寫詩會友,並巧妙經營自己的文壇名氣,收費選詩出了80萬字《隨園詩話》論集;此外,還打例招收女弟子。但可惜的是,袁枚的妻妾中會詩文的不多,只有蘇州陶姬能賦上兩首。
隨園詩集 來源:資料圖片
5、吳敬梓的秦淮水亭
關鍵詞:諷刺小說鼻祖
同樣是33歲,吳敬梓舉家從安徽全椒遷到了南京,在秦淮河畔購置了一處秦淮水亭居住。「我亦有閒庭兩三間,在笛步青溪、板橋西畔」,他這樣描述自己的宅院,並毫不掩飾地表露出喜愛之情,「偶然買宅秦淮岸,疏覺勝於鄉裡」。
正是在這裡,吳敬梓創作了《儒林外史》。這部長篇小說內常有文字描繪秦淮河的繁華,從娛樂、贈禮、婚嫁、飲食、祭祀再到房屋租賃,可見他對南京的風俗人情爛熟於心胸。
秦淮河夜景 來源:資料圖片
6、愚園(胡家花園)
關鍵詞:南京最大私家園林
愚園是清末明初南京最大的私家花園,有「金陵獅子林」稱謂,因最早是明中山王徐達後裔徐傅的別業,後幾經轉手,由清人胡恩燮購得,並構建私家園林,所以民間又稱它為「胡家花園」。
愚園由內園和外園兩部分組成。外園以山丘、愚湖為主,內園以假山、廳堂等建築為主。布局因高就下,因勢隨形,平直與曲折交替,開闊與幽深相間,水石清幽,竹樹美秀,畫棟迴廊奇麗,江南風味濃鬱。
胡家花園實景 來源:資料圖片
7、沈萬三故居
關鍵詞:富可敵國、捐建長城
明初江南首富沈萬三,故居位於秦淮區城南老區馬道街5、7、9號。洪武三年(1370年),輸糧京師,明太祖親自召見,故其名聲一時。為明太祖修建南京城,他捐了大量資財。
《明史·馬皇后傳》記載:「吳興富民沈秀者,助築都城三分之一,又請犒軍。朱元璋大怒:『匹夫犒天子之軍,此亂民也,宜誅之。』後曰:『其富敵國,民自不詳。不詳之民,天將災之,陛下何誅焉?』乃釋秀,戍雲南。」沈萬三因此被流放邊疆。
南京是沈萬三從事商業活動的主要地方,他在城內外建有多處宏麗的住宅和花園。據傳白酒坊、堆草巷、油坊巷等處都為沈家房宅後院。
沈萬三故居在太平天國期間為贊王府。院內尚存贊王府巨形石鼓一座、楠木大廳和兩進小樓。大廳抬梁式結構,面闊四間,門磚雕刻精緻。廳後兩進樓房,屋頂未曾動及。
沈萬三雕像 來源:資料圖片
8、徐霖的快園
關鍵詞:江東三才子之一、和皇帝私交甚好
快園位於秦淮區老城南箍桶巷西側,是明代戲曲家徐霖舊居,「江東三才子」之稱的徐霖體,7歲能詩,時稱奇童。9歲能寫大字,筆力遒勁,自成一家,當時的「篆聖」李東陽都自嘆不如,並推他為「當代第一」。14歲中秀才,與散曲家陳鐸並有「曲壇祭酒」的稱號。
他的戲曲:「語語入律,娼家皆崇奉之。」明武宗極喜愛其詞曲、書畫,兩人相交深厚。皇帝經常親臨快園,因此這座私家別院也名噪一時。
快園內「翠篠清連,芳林幽砌,有山有水,風景有致,亭臺樓閣榭軒樣樣俱全,臨水而立,典雅自然,均有名公題詠書額,如在圖畫」。「喜有牆東園五畝,儘堪明好話桑麻」從朱蘭的詩句中可知快園的規模不小。
《東城志略》中寫道:「清雖廢為邱墟,而春水鴨欄,夾以桃柳,鄉土人猶呼小西湖焉」。明武宗兩次南巡皆入住快園,這也讓人對快園的美景無比嚮往。快園大致在清末敗落,到了民國時期,更加荒蕪不堪,後此地改建為民宅。
箍桶巷現景 來源:資料圖片
9、顧橫波的市隱園
關鍵詞:秦淮八豔之一、地位顯赫
顧橫波是秦淮八豔之一。明清時代,秦淮風月文化張揚到極致。朱元璋在秦淮河設立教坊司、福樂院,並由政府管轄娛樂場所。社會教化開放,文人狎妓成風流。
當時,在秦淮河每一個名妓身後都有一位名仕。顧橫波後面站著龔鼎孳、馬湘蘭後面站著王稚登、李香君後面站著侯方域、柳如是後面站著錢謙益、董小宛後面站著冒闢疆、卞玉京後面站著吳梅村、寇白門後面站著朱國弼,而陳圓圓則先讓冒闢疆如痴如狂,再到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
相比較,顧橫波是「秦淮八豔」中,地位最顯赫的一位,24歲嫁給江南才子、清刑部尚書龔鼎孳做小妾後,洗淨鉛華,受誥封為「一品夫人」。市隱園(眉樓)是顧橫波舊居,當年位於顧樓街,又被稱為「橫波茶樓」。龔顧二人曾在市隱園裡搭救過抗清名士閻爾梅,一時傳為佳話。
秦淮河夜景 來源:資料圖片
10、李香君的媚香樓
關鍵詞:秦淮八豔之一、愛國人士
李香君也是「秦淮八豔」之一,歌喉圓潤,絲竹琵琶、音律詩詞無一不通,特別擅長彈唱《琵琶記》。因為養母李貞麗仗義豪爽又知風雅,所以媚香樓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
李香君剛滿十六歲時,對侯方域一見傾心。侯方域靠奸臣資助,常包李香君,並贈送一柄上等鏤花象牙骨白絹面宮扇作定情物,扇上繫著侯家祖傳琥珀扇墜。
這個秦淮名妓出身的女子,之所以受人仰慕,在於她的強烈愛國心,眷懷故國。媚香樓是一座三進兩院式宅院,坐落在夫子廟鈔庫街38號,秦淮河畔來燕橋南端,是後人為了紀念李香君而建。返回南京365淘房>>
李香君媚香樓 來源:資料圖片
微信掃一掃,加入365淘房官方置業討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