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大城市」不是臺北是它,臺灣社會縮影,人均GDP超2萬美元

2020-12-19 12快樂一家人123456

談到臺灣省,你的第一個反應是,臺北嗎?二十一世紀才剛剛開始,霸屏的臺灣偶像劇總在這個城市上演,會不會佔據了你一直對臺灣的記憶?想著這就是臺灣最大的城市,其實,

大家都知道,中國臺灣省有臺北、新北、臺中、臺南、高雄、桃園等6個直轄市,那麼,在這6個直轄市中,你認為最大的是哪一個呢?

回答是新北市,

中國臺灣省管轄市,是臺灣省最大的城市,成立於2010年,前身為臺北縣,截至2015年,共轄29個區,總面積2052.5平方公裡,總人口396.6萬人,是臺灣全島第一大城市,新北市全境為臺北市境內,東北為基隆市、東南、依蘭縣、西南部、道遠市,經濟產業以金融、商業、服務業、工業、餐飲業和旅遊業為主,人均 GDP在2萬美元以上。

該城位於臺灣島最北端,歷史悠久,在舊石器時代末期曾有居民,自1875年(清光緒元年)臺北府成立後,便以「臺北」為名,意指「臺灣北部」,1895年臺灣島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屬於臺北,1945年,臺北縣成立,並於2010年12月被撤銷,改名為新北市,意為臺北北部新建的城市,2009年7月,新北市成為南京市和姊妹城市。此外,在新北市由臺北縣提升為直轄市後,城市轉型計劃在各個市政領域不斷推進,於2016年6月獲英國《金融時報》和國際金融公司主辦的「城市轉型卓越獎」世界一等獎。作為臺北大都會地區子中心的多核城市,新北市不僅人口眾多,而且臺灣各地的大量移民也在此聚集,臺北已成為高度城市化的地區,各式各樣的鄉土風貌和自然山川風貌,面貌各異,人口構成和經濟產業多樣性,可以說是臺灣社會的縮影。

這片地域遼闊,城市和鄉村風情並存的地區,城市內的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有許多特色,新北市的東北、北部、西北均以海為界,海岸線長達120多公裡,市區北海岸和東北角海岸有豐富的海景線和海岸景觀,南海岸有中央山脈北端的雪山外殼,山道峽谷多,是內陸景觀的主要特色和重要旅遊資源。

除各種地形景觀外,新北市的人文景觀也十分豐富,有鶯歌陶器、三峽藍鹽、平林茶文化、淡水湖、烏拉溫泉、平溪川等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還有如此舒適的環境和墓園景觀,下一次來臺灣旅遊,可不可以想一想這座「臺灣社會的縮影」?

旅遊也是一種生存方式旅遊多是一種生活體驗,更多地了解各城市的發展,更多地為自己的知識儲備添磚加瓦,年輕時,旅行是受教育的一部分,年老時,旅行是體驗的一部分,看了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天下大勢,看小編的文章就是一種緣分,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相關焦點

  • 臺灣人均GDP或將破3萬美元,令蔡英文興奮
    近日,臺灣地區統計部門發布了最新經濟預測數據,今年臺灣經濟gdp增長率上調至2.54%。並且,預計明年臺灣人均GDP將首度突破3萬美元。
  • 臺灣的省會城市臺北,GDP總量5412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今天我又來跟大家說說國內的城市,現在國內的城市發展很快,資源好一點的城市經濟實力很強,發展不起來的城市是極少數,平時我們總是在談論內陸的一些城市,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臺灣的省會臺北,臺灣有很多人都有過去臺灣旅行的夢想,大陸也曾經掀起過去臺灣旅行的熱潮。
  • 臺灣購買力平價人均GDP「高達」5.3萬美元的真相 | 陳經
    這回讓洛杉磯房東「如獲至寶」的數據,是2018年臺灣「購買力平價」人均GDP,臺灣高達5.3萬美元的數值,高居世界第15位,比日本4.4萬美元還高,也高於韓國的4.1萬美元。臺灣匯率人均GDP是2.5萬美元,購買力平價GDP比它翻倍還多。房東還鼓吹了臺灣經濟的其它方面,但我這次就談這個「購買力平價」人均GDP,值得分析一下。
  • 臺灣人均gdp2018 臺灣省人均gdp及gdp增長率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月30日訊  臺媒稱,上海市1月27日召開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海市市長應勇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18年上海常住人口人均生產總值(GDP)突破2萬美元。
  • 臺灣省人均GDP達2.5萬美元,與內地一線城市相比處於什麼水平?
    2018年臺灣實現17.77萬億新臺幣,折合5894億美元,如果按照平均人口2358萬人計算,那麼臺灣的人均GDP接近2.5萬美元。近年來隨著內地經濟的快速增長,許多地區已經率先跨入高收入行列,比如四大一線城市,無論是在城市建設,還是經濟發展水平,都與發達國家相差無幾。那麼經濟上先行一步的臺灣省,人均GDP接近25000美元,在內地一線城市中處於什麼水平?
  • 臺北人口275萬,GDP總量900億美元,在內地是什麼水平?
    說到我國臺灣省最大的城市,多數人仍會下意識地認為是臺北,但那已是2010年之前的事情了。2010年12月,臺北縣更名為新北市,以400萬人口的總量正式躍居為臺灣省第一大城市。臺灣的心臟臺北市對於臺灣的重要性毋庸多言,不但是經濟金融、文化中心,還是臺灣省的神經中樞,黨、政、軍各機構均雲集於此。目前,臺北依然是臺灣最大的工商城市,集中了臺灣四分之一以上的工商企業,工業產值佔到全省的五分之一。
  • GDP超臺灣,福建人超平靜
    2019年臺灣GDP(初步核算,下同)為188985.71億元新臺幣(6112.55億美元),增長率2.71%;人均GDP為80.1037萬元新臺幣(2.5909萬美元)[2]。2019年福建GDP超過了臺灣,且增長率短期內不可能被臺灣超過。
  • 臺灣第一大城市,不是高雄也不是臺北,與南京成為了姊妹城市
    關於姐妹城市的概念,我想有很多讀者喜歡都市旅行,那個形成與城市的國際化有著很大的關聯,為了促進城市之間的文化和經濟的發展,我們在兩個城市之間繼續進行經驗交流,與學生交換學習。以我國的寶島臺灣為例,這裡的很多城市和內陸城市之間形成了姐妹城市,人們的交流非常密切,像現在這樣的省會臺北成為世界第一線城市,與北上廣深這四個城市的發展水平相同,但這裡不是臺灣最大的城市,很多人認為高雄是臺灣面積最大的城市,實際上只有278萬人口,新北的人口達到了400萬人以上,另外,新北位於臺灣的最北端,全市圍繞著臺北,說起臺北是臺灣經濟實力的象徵,新北是臺灣人城市生活的縮影。
  • 看30年臺灣和大陸的GDP差距越來越大
    臺灣總人口為2358萬人,則2018年我國臺灣人均GDP為2.5萬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來看,臺灣已經達到初等發達經濟體水平。臺灣省是典型的橄欖型社會結構,即中產階級人口最多,財富分配較均勻,基尼係數只有0.338(越低代表貧富差距越小),在全球有數據的144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19,並且遠低於美國(0.470)和中國大陸(0.465)。
  • 所得增加+臺幣升值 臺灣2021年人均GDP首度破3萬美元
    萬38美元,不過主計總處表示,新臺幣升值是重要關鍵。   臺灣今年第1季GDP由2.2%修正為2.51%,第2季GDP更由-0.58%修正為0.35%,第3季GDP也上修至3.92%,為2015年第2季以來最高;同時預測第4季GDP成長3.28%,今年GDP成長2.54%、上修0.98個百分點,每人GDP為2萬8180美元。
  • 2019年福建GDP總量已經超越臺灣,人均GDP什麼時候能趕超臺灣?
    2019年福建省GDP達到42395億,排名全國第八,2019年臺灣地區GDP數據為4.22萬億元,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福建GDP首次超過臺灣,對福建乃至全國來說有重要意義,90年代臺灣的GDP曾經達到中國大陸GDP的40%,全國排名第一,實力遠超大陸各省,而去年,臺灣GDP已經被被隔海相望的海峽對岸的福建省超過
  • 臺灣人均GDP多達17.88萬元,放在歐洲是什麼水平?
    來源:九哥財經根統計數據顯示,臺灣省2019年GDP總量達到4.21萬億元,經濟增速高達2.73%,在「亞洲四小龍」中,增速最快。其人均GDP更加亮眼,截止2019年臺灣省常住人口為2360萬人,人均GDP達到17.88萬元(約2.59萬美元),與上海人均GDP的2.28萬美元、北京的2.38萬美元都還要高。經濟實力如此強勁的臺灣,放在歐洲會是什麼水平?
  • 2019年福建省哪些城區人均GDP超過臺灣?對比一下數據就清楚了!
    福建與中國臺灣相鄰,這兩個省份在2019年GDP究竟情況如何?又有哪些城區人均GDP能超過臺灣地區呢?不妨根據它們各自2019年GDP的數據來進行一番比較,來了解一下真實情況如何。為此,小編編制了福建省與臺灣地區的2019年GDP比較分析表,如下表1所示。
  • 大陸9省市人均GDP趕超 臺灣優勢不再
    臺灣GDP總量漸被大陸多省超趕。圖為新北市天燈節一景。緊追在臺灣之後的四川與湖北,很快就會趕超臺灣,臺灣很快就會被擠出前10之外。    據報導,隨著大陸改革開放,大陸各省市的經濟實力,跑贏臺灣已不是新聞,反而值得注意的是,將有愈來愈多的省市超越臺灣。過去臺灣引以為傲的經濟成就,如今逐漸步拱手讓給大陸各省市。
  • 2019年臺灣經濟增長2.73%,GDP為6114.5億美元,那人均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2019年,中國臺灣的經濟實際增速為2.73%,幾乎與2018年的(2.75%)增速一致。與此同時,全球其他很多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經濟增長率普遍下滑。2019年,臺灣的人均GDP排名多少呢?按省級單位來計算,臺灣的人均GDP約為2.6萬美元,預計要低於澳門、香港(兩市的人均GDP繼續是前兩名),那問題來了: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這些能和臺灣爭奪第三名嗎,他們的人均GDP都是多少呢?
  • 臺灣這座大城市,與南京成為了姊妹城市,不是高雄也不是臺北
    我相信很多熱愛城市旅行的讀者都知道姐妹城市的概念, 其形成與城市國際化密切相關,為了促進城市間的文化和經濟發展,在兩個城市之間進行經驗交流和交換學生進行學習,逐漸形成這樣的聯繫。對我國寶島臺灣來說,這裡的許多城市和內陸城市之間成為姐妹城市,人們之間的交流非常密切, 如今的省會城市臺北,已經成為世界一線城市,與北上廣深這四個城市的發展同在一個水平線上,但這裡不是臺灣最大的城市。
  • 臺灣人均GDP高 為何生活水平卻低?這名臺商一語道破真相!
    臺北市景(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環球網綜合報導】如果把兩岸對比較,雖然臺灣地區的人均GDP較高、但生活水平卻較大陸為低,這相信是很多人都不會否認的現象。那麼,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這位以「桃園阿靚」為網名的臺商表示,雖然臺灣人均2.2萬美元,大陸只有8000美元,但臺灣人的生活品質是不如大陸的。拿一個2300萬人口的地區和一個14億人口的地區比人均,這是不公平也是不科學的,因為人口少的地方,一個富豪就可以拉高人均,但這個數字卻沒法反映出真實的生活水準。人家富豪的錢,除了統計時平攤之外,跟你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呢?
  • 廣東經濟總量躍上新臺階,GDP是臺灣的2.5倍,那人均GDP呢?
    國內四大一線城市,有兩個位於廣東省。此外廣東擁有13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國內僅次於北京。從經濟總量來看,廣東達到了臺灣省的2.5倍(按2018年臺灣GDP39001億元)。與周邊國家相比,廣東經濟規模是印度尼西亞的1.5倍(按2018年GDP10400億美元),馬來西亞的4.3倍(按2018年GDP3543億美元),越南的6.2倍(按2018年GDP2449億美元)。單純論經濟規模,廣東已經超過周邊大部分經濟體。那麼作為我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廣東的人均GDP與周邊相比,處於什麼水平?
  • 臺灣省人均GDP約16萬,放在大陸是什麼水平,與一線城市比呢?
    按照2019年前三季度的經濟增速來看,我國增速為6.4%,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穩居第一,而我國臺灣省在前三季度的經濟增速卻不足大陸一半,僅為2.9%。那麼,在經濟上先行一步發展的臺灣省,其人均GDP如果放在我國大陸會是什麼水平呢?與我國內地一線城市相比又孰強孰弱呢?
  • 2018年GDP已出爐,臺灣僅排第七?臺北還有趕超機會嗎?
    說起臺灣,很多人的看法不一。往昔「亞洲四小龍」榮光在臺灣身上的光芒,已經漸漸越來越黯淡。在2017年,中國臺灣GDP排名在第九,引發臺灣人熱議。一方面,臺灣對中國大陸取得的發展十分豔羨,不吝讚賞,另一方面,臺灣人對自家經濟又恨鐵不成鋼,擔憂臺北淪為二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