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自學畫畫,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光

2020-12-23 什麼值得買

看到以下這張畫,

你是不是以為是哪位大師畫的?

這是臨摹的梵谷《向日葵》,

燦爛熱烈的向日葵,

就仿佛梵谷肆意燃燒的生命一樣,

充滿了勃勃生機。

不過,這可不是大畫家畫的,

而是來自湖南山村的一位80歲的奶奶。

無論是誰看到她的畫,

都難以相信這竟然是出自一個中國奶奶之手。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杜大愷評價她說:

「耄耋之年拿起筆,用畫述說自己的人生,

卻有一種童稚般的天趣,

有天堂般令人神往的澄明和潔淨。」

她就是中國奶奶楊佩蓮,

又被稱為中國的摩西奶奶。

除了畫作,

楊佩蓮自己的人生也很傳奇。

她出生於湖南長沙寧鄉一個小山村,

因為年代原因,

她從小就失去了學習的機會,

解放後才有機會上小學,

畢業後在農村當會計和婦女主任。

在那個幾乎沒有教育機會的年代,

她已經算是村裡的高學歷了,

但是她不滿足當一個會計,

獨自一人跑到農業中學學習,

畢業後被推薦到小學當教師,

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小學老師。

但這個女人仍不滿足,堅持自學,

最終當上了小學校長。

除了教育事業之外,

楊佩蓮還從事過商貿工作,

培養了3個優秀子女,

其中有一個是著名詩人荒林。

後來,子女們紛紛成家立業,

她又為子女拉扯大了6個孩子。

▲楊佩蓮一家人合照

此時的楊佩蓮已經70歲,

中國有句老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

70歲正是別人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年紀,

但是閒不下來的楊佩蓮卻幹了一件大事:

寫書!

「我很開心我今年70歲了,

孫子孫女都長大了,我的任務完成了,

70歲之後,有自己的時間了,就開始寫書。」

古稀之年,楊佩蓮拿起了鋼筆,

她打算寫一本自傳體書籍和一本小說,

為了寫書,她每天晝伏夜出,

先後出版了自傳《平凡往事》,

和抗日長篇小說《逃離》。

▲楊佩蓮所寫的自傳《平凡往事》和抗日長篇小說《逃離》

但在寫《平凡往事》的過程中,

楊佩蓮遇到了一個巨大的困難,

她想寫以前生活中用的一種工具——磨盤,

但是無論怎麼寫都感覺彆扭。

此時楊佩蓮靈光一閃,

寫不出來就畫出來啊!

她趕緊找來筆和紙,畫了一張畫,

畫中,穀子在兩個大小不同的石磨中間碾成米漿,

隨著米漿一點一滴滴落下來,

遙遠的往事,

仿佛一瞬間就拉到了楊佩蓮的眼前。

▲楊佩蓮根據記憶畫的推穀子情形

或許是嘗到了繪畫的美妙,

楊佩蓮從此一提起畫筆便停不下來了。

圖為楊佩蓮奶奶。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啟晴 攝

之後的時光,

除了吃飯、睡覺、運動,

楊佩蓮每天都在畫畫。

我們都知道,

畫畫是一件很費時間的事情,

有時候一坐就是長達8個小時,

但是楊佩蓮卻從來不喊苦不喊累,

她反而說,

做熱愛的事情,真的很幸福。

▲楊佩蓮正在繪畫

「我想把自己的童年畫下來,

把過去的日子畫給別人看。」

憑藉著這一個信念,

從2015年起自學繪畫的楊佩蓮,

迄今為止已創作了200餘幅作品,

並把畫展開到了北京798藝術中心,

還出版了自己的畫集。

不過,

唯一讓楊佩蓮遺憾的是,

因為年齡問題,

她沒有更多時間去接受學院教育。

春暖花開 笑虎有緣 (油畫) 90x60cm

但也正因為如此,

楊佩蓮的畫不拘一格,配色大膽,

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風格,

和學院派相對保守的風格完全不同,

讓楊佩蓮脫穎而出。

楊佩蓮繪畫的題材從來不受限制,

大自然中的一切,

都是她繪畫的素材。

雖然沒受過專業訓練,

但她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為了畫一隻小狗,

她會攔住路上的小狗認真觀察,

為畫一隻羊,

到養羊人家的地裡去觀察羊的特徵,

為了畫一隻雞,

大到雞的形態小到雞冠的顏色、羽毛的稀疏,

她都要仔細求證過後才肯下筆……

幼虎 (油畫) 90x60cm

楊佩蓮的大部分作品,

都來源於自己對生活的觀察,

和自己的真實經歷。

因為出生在農村,

楊佩蓮對於土地有深厚的感情,

因此她的作品總是帶有一種淳樸的鄉土氣息。

每一朵花,

每一棵樹都寄託著她的感情。

為此她的女兒荒林說:

「在我母親的畫裡,

一草一木都是有心的,

每一個動物都是有靈的,

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趣味。

母親的畫表現出了內心孩童的好奇天性。

天上的雲,地上的牆,

也會相互說話,萬物皆情,自然天成。」

楊佩蓮最喜歡的題材是向日葵,

她創作了5幅以向日葵為主題的畫作。

她最喜歡的就是這幅《向日葵般美麗的少女》,

畫的便是自己少女時代,

頭戴草帽在摘向日葵的場景。

在這幅色彩鮮豔的畫面中,

有一個穿著粉紅色衣衫的少女,

坐在盛開的向日葵中間,

半張臉隱藏在向日葵後邊,眼睛大而靈動,

整幅畫面顯得很有生機和趣味……

「向日葵不會長在花瓶裡。」

楊佩蓮說。

「家鄉的田野裡,向日葵很多,

小時候,我就在向日葵地裡勞動過。

當我對著向日葵笑的時候,向日葵也對著我笑。」

楊佩蓮另一幅《太陽和向日葵》,

也充滿了想像的空間——

她把向日葵畫成無數個小寶寶,

而太陽像一位溫柔的母親,

向日葵和太陽互相傾訴和依偎,

兩相對照,相映成趣。

在楊佩蓮的畫裡,

你幾乎找不到任何灰色的情緒,

她的畫雖然十分樸素,

但全部隱藏著甜美、喜悅、幸福的情感。

除了寫實派的之外,

楊佩蓮的其他畫作則展現了她豐富的想像力,

讓人難以置信這些畫竟然出自於,

如今已80多歲的老奶奶。

《獻愛心》,

她把獻愛心的人比喻成天使,

甚至長出了可以讓他們自由飛翔的翅膀。

《天使逆行》,

新冠肺炎時期,醫護人員逆行,

所有穿白大褂的人都是天使。

《樹上的精靈》,

誰說豬不會上樹,

不僅可以上樹,還會飛行。

《你聽到我的鋼琴曲了嗎》

媚眼如絲的狗狗,

在她的筆下也可以坐在鋼琴前,

演奏動聽的樂曲。

《雲朵娃娃》,

她畫大面積的藍天白雲,

讓一個年畫裡走出的娃娃端坐在雲朵之上。

《宇宙是鍋粥》,

她畫地球、太陽、月亮

和各種行星構成的浩瀚宇宙,

讓宇宙在她的筆下也擁有了華麗的色彩。

因為鄉下生活的經歷,

楊佩蓮畫了很多和豬有關的作品,

她的筆下有各種各樣的豬:

懷孕的豬,會飛的豬,粉紅的豬,

無論是哪一種豬,都充滿著奇思妙想。

最初,楊佩蓮畫這些畫,

只是自娛自樂。

但現在,她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

她出版了《楊佩蓮畫選》新年曆、

《楊佩蓮畫集》等作品。

她的《小狗演奏》《月光曲》等多幅畫作

還被美國、英國、中國香港

以及北京的機構與收藏家收藏。

▲《中國的摩西奶奶——楊佩蓮畫選》新年曆

楊佩蓮還成為了,

大型女性系列紀錄片《她們》

(中國女人)的主角。

是《她們》所記錄的女性中最年長的一位。

《她們》的工作人員思凡說:

「你根本無法想像楊奶奶雖然是一位80歲的老人,

但手機聊微信、刷朋友圈沒有一點問題。

還會自己製作和發布抖音,

學習能力連我們年輕人都感到羞愧。」

如今已經80多歲的楊佩蓮,

談及以後的生活,她說:

「以前旅遊就去過很多國家和城市,但一直沒能去非洲,最近,我想去非洲寫生看風景的同時也能找到不少靈感。」

▲楊佩蓮正在整理畫作

或許沒人注意到,

在楊佩蓮的自傳《平凡往事》的封面,

有這樣一行小字:

一個普通女人的自傳。

出生農村,

從會計、教師、校長、商人到畫家,

她的人生跌宕起伏卻也精彩紛呈。

70歲才開始寫書,

75歲才拿畫筆,

80歲就能在北京798藝術中心開畫展,

如今耄耋之年還有夢想,

楊佩蓮做到了很多人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

但是面對外界讚譽她卻說:

不過是因為時間跑得太快,世界上有那麼多美好的生活景象,我都想及時地把它們一一記錄下來。

楊佩蓮75歲才拿起畫筆,但有人覺得30歲一切就已經晚了。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即便歲月的痕跡爬滿臉龐,

也要永遠懷揣熱切的理想。

如摩西奶奶所說: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光

相關焦點

  • 61歲阿姨疫情期間上了160多門網課 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看到武漢61歲的萬雪琴阿姨,在疫情期間上了160門網課的報導,我暗暗地挑大拇指,給她點讚。在人心惶惶的疫情期間,萬雪琴阿姨抱著即來之,則安之,充分地利用這段時間努力學習,即靜了心,又學到了知識。我報了網上寫作課,一直有個寫作的夢想,但沒有時間集中學習,疫情期間哪裡也去不了,正好可以利用起來,提前圓了這個原本要等到退休才能去做的寫作夢。現在要聽課、讀指定的書、寫作業,忙得不亦樂乎。不是我好學有上進心,而是受身邊積極向上、愛學習的朋友和那些從不以年齡限制自己成長的奶奶們的影響。
  • 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別給你的不努力找藉口了
    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逼著自己邁出第一步,只要能夠邁出第一步,就會有第二步第三步,人生的無限可能就這樣開始了。 不論前方的路有多麼艱難,總是停滯不前是到達不了終點的,最重要的是,逼著自己邁出第一步。
  • 當你迷茫時,讀讀摩西奶奶這10句話,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她80歲才開始追尋自己的夢想,讀書寫作、學習畫畫。如果你也感到迷茫了,就看看摩西奶奶的這十句話,可能對你會有所幫助。第一:有人總說:已經晚了。實際上,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光。對於一個真正有所追求的人來說,生命的每個時期都是年輕的、及時的。
  • 3位70歲奶奶的畫: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她對農場生活了如指掌,77歲時才開始將它們一幅幅畫下來,一發不可收拾。2014年11月,國內才首次出版她的隨筆作品《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摩西奶奶回信: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100歲後她還畫了6幅作品直到101歲辭世
  • 摩西奶奶: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作畫,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千萬不要對自己說:我又老了一歲,因為.對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來說,你,永遠都沒有太晚的開始。《我的家鄉》1945年 85歲作品摩西奶奶親筆回信,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這個年輕人就是著名的作家渡邊淳一。
  • 79歲出國旅遊,用十年時間去了10幾個國家,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江奶奶在退休後,就開始在國內進行旅遊,到2009年的時候,國內遊已經無法滿足江奶奶的玩心,她開始籌劃著走出國門,到嚮往的世界各地去看看。 江奶奶的這些生活方式,根本不像是八九十歲的老人,更像是一個二三十歲的年輕小姑娘,說她有十八歲的心態一點兒不為過。 在江奶奶身上,我們看到了歲月靜好,看到了詩和遠方,這樣活著真好真棒!
  • 大器晚成勝過一生平庸,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
    劉敏濤今年已經49歲。對於一個女演員來說,走紅未免太晚了。但晚點又能怎麼樣呢?爆紅後的劉敏濤身價倍增。廣告代言,影視綜藝邀約不斷。從«我就是演員»中炸裂全場的演技到«聲臨其境»中深厚的臺詞功力,劉敏濤全放位展示了一位優秀演員的超高素質。
  • 你要堅信,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
    想要做一件事,永遠都不要怕晚。只要你開始做了,就不晚。而若是僅僅停留在思考、猶豫甚至焦慮的狀態,那就永遠都是零。所有的勵志,背後都是努力24歲那年,我妹妹安吉開始學跳舞。只要開始,就不晚當你打算做一件你喜歡的、想了很久的事情時,總會有人告訴你:「你來不及了,已經晚了……」20歲時,想要開始學一項運動,有人說:「骨骼已經發育完畢了,來不及了。」
  • 愛你現在的時光 就是最好的選擇
    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情懷就是給自己以心靈的滿足,而非以功利得失作為行動標準的一種心情,是溫柔地對待世界的方式。有一部分人卻截然不同,他可以沒有全世界,卻唯獨不能丟了自己的喜好。當他沉醉在自己喜歡的工作或是愛好裡,時間對他來說都消失了。你要去相信,你最願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賦所在。
  • 閱讀馬拉松·邀您來打call丨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閱讀馬拉松·邀您來打call丨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2020-05-21 0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生最好的時候:現在、當下、此時此刻
    時間不能倒流,糾結過去就是跟自己過不去。我們都無法讓過去重來,不如勇敢地說再見。只有不和過去較勁,才有精力改變和塑造未來的人生。我愛好寫作,但是上學時忙學業,畢業後忙工作,結了婚,有了孩子,時間大多用在孩子身上。生活的瑣碎,讓我沒有開始寫作的勇氣。我跟老公說:「我都30多了,可能也就這樣了。」可老公說:「這跟年齡有什麼關係?
  • 100歲老奶奶,近80歲才拿起畫筆學畫,「樂天知命」的典範
    中國有句老話流傳到今天:「人生七十才開始!」美國大畫家摩西奶奶也有句傳世的名言:「人生,開始永不嫌晚!」百歲的人生,可有什麼新鮮事?從東、西方兩位百歲老奶奶畫家身上看得到實踐上天賦予的好品德、知足常樂,天天活出好日的見證。
  • 自學畫畫的必備工具
    學畫畫最基礎的原材料包含畫紙、畫筆工具和色漿。比如:素描畫要用素描紙和籤字筆;人物速寫要用人物速寫紙和炭筆;水彩畫則要用水粉紙和色漿,對於調色板、繪圖工具、噴水壺等服務性的專用工具則要依據本人要求可選擇性選購。
  • 自由自在的人生,從50歲開始
    有這樣一個人,94歲高齡,依舊堅持為藝術奮鬥,堅持木刻、畫畫、寫字。《朗讀者》開播兩季以來,第一次為一個人走出演播室,來到鳳凰古城。這個人就是藝術家黃永玉。他12歲獨自外出謀生,14歲開始發表作品,32歲功成名就,成為人人知曉又被大眾認可的藝術家。不僅如此,他人生的後半段比前半生的努力還出彩,退休後的生活堪比傳奇。
  • 自學畫畫最好用的APP,看到便是賺到
    自學畫畫用哪種繪畫app比較好呢,現如今許多的繪畫軟體都非常好,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款繪畫APP,非常適合想要自學畫畫的小夥伴,趕緊收藏起來吧!一、素描畫教程視頻app這款APP強烈推薦給初學畫畫者,這個APP的軟體系統詳細介紹了素描畫、速寫的新手入門專業知識、基本手法和素描步驟步聚。從拿筆方法、角色、畫像、景色、實體線靜態物體以及色彩靜物等各方面的繪畫知識,詳細的描述了素描畫的手法和畫法的關鍵點。
  • 美句分享: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也從來不缺太痛的領悟
    你真正喜歡想要的,沒有一樣是可以輕易得到的,這就是努力的理由。若不抽出時間來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最終將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應付自己不想要的生活。用盡心機不如用心做事,只有拼盡全力,才能輕而易舉。抱怨沒用,因為這個世界永遠靠實力說話。2、年輕時偷的懶,會變成長大後悔的淚。前半生省地力,會變成後半生疼的疤。
  • 歐陽春,最好的時光
    在歐陽春的畫作前,一切看起來拗口難懂的專業性術語都顯得畫蛇添足,我想,將看到畫時的內心感受完整的記錄下來,便是對藝術家這些「最好時光裡的畫作」的最好解讀。歐陽春回憶那段畫畫的日子,就像一個職業藝術家一樣,每天中午起床,然後就開始畫畫,一直工作到深夜,甚至連農民在地裡幹活的樣子也被歐陽春想像成了畫畫的樣子:「農民一鋤頭下去黑土都冒出來了,那不就是表現主義麼?」而之所以能堅持下來的原因也是因為「十九歲以前我覺得我過的特別混亂,而且無趣。
  • 從現在開始行動,就是對未來最好的交待
    【從現在開始行動,就是對未來最好的交待】人生最好的時光,永遠是現在。與其總把時間浪費在懊悔中,不如就從現在開始行動。如果你有破釜沉舟的勇氣、有背水一戰的決心,請忘記年齡、忘記時間、忘記結果,當下就是最好的開始。早安。 ​
  • 聽說畫畫很簡單?【淺談如何自學畫畫】
    作者微博:  @會畫畫的雲
  • 簡·方達:不要讓年齡為你的人生設限,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人生的第一次,她意識到自己可以不依附男人而活著,不再需要隱藏自己的某一部分而活著,「我花了60年,才終於學會說不。」她聽從內心真實的聲音,「如果你停留在這裡,你永遠無法做真實的自己。」父愛缺失的童年造就了簡永遠都想活成「別人希望的樣子」,卻始終無法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