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吃魚,卻很「嫌棄」魚腥味。確實魚腥味很重的話,不僅影響菜品的味道,還會影響吃飯的心情。
所以在燒魚前一定要把魚洗乾淨,而且要注意技巧,不能盲目洗。不論是什麼魚,只要去掉這「5個」地方,就能去除絕大部分的魚腥味。
大家都知道魚鱗的腥味重,其實魚身上的黏液腥味也很重。它還不像魚鱗那樣好清洗,往往洗好幾次都不乾淨。
小編分享一個小技巧,用食鹽塗抹魚身上,靜置10分鐘,然後在流水下衝洗乾淨就可以了,保證沒有黏液了,這個方法非常好用。
魚腥線處於魚身兩側中間的地方,前端側線鱗上有很多小孔,是魚類在遊泳的時候,通過這些小孔用來感知水溫、水質的。
時間長了就會積累很多土腥味,導致腥味比較重,但主要是淡水魚,比如說草魚和鯉魚等等。絕大多數海魚的魚腥線腥味並不重。
去除方法是,在側身前端和尾巴處各切一刀,然後從前端處找到一根白色的線,邊輕輕拍打魚身,邊輕輕抽出來就行。注意技巧,一定要緩慢抽取,否則就容易斷了。
大家在清理魚鰓的時候,魚喉骨更應該去掉。它就在魚的「嗓子眼」,也有人說它說魚的「後槽牙」,是一塊骨頭,魚腥味很重,直接去掉就行。
注意了,它比較尖銳,而且很硬,去的時候要小心,別扎到手了。
其實魚血才是魚身上腥味最重的,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或者說不知道該如何清洗。
方法是:把魚身切開,然後放在流水下衝洗乾淨淤血。如果嫌棄麻煩的話,就泡在清水裡,10分鐘換一次水,浸泡2-3次就可以了。
這樣不僅能去除魚腥味,還能讓魚肉吸收少量水分,口感更鮮嫩(蒸魚的時候)。
魚腹裡兩側有一層黑色的膜,也叫「黑衣」。是魚保護自己內臟的保護層,起到一個阻擋和緩衝的作用。
這層黑膜上的腥味很重,並且還積累了很多雜質、細菌、重金屬等。不僅腥味重,還影響健康,所以一定要把黑膜清洗乾淨。
總結起來說,洗魚時,除了刮乾淨魚鱗,還要洗掉粘液,抽出魚腥線,去掉魚喉骨,衝洗魚血,撕掉魚腹裡的黑膜。
不論什麼魚,只要去掉上面介紹的這「5個」地方,就能去除絕大多數的魚腥味。當然,烹飪時,還需輔助放點生薑、蔥花、料酒之類的調味料,去腥增香~
今天介紹一道簡單好上手的清蒸草魚,魚肉鮮嫩入味,低油更健康!
食材:草魚、姜、蔥、糖、醋、生抽、料酒、花椒、幹辣椒
1、魚清洗乾淨,兩面切花刀,更易入味。姜切片,放入魚腹中去腥。
3、準備一隻碗,放入兩勺糖,適量醋和生抽、料酒攪勻,蔥白切成絲備用。
5、鍋中坐底油,放入少量花椒、幹辣椒煸香後,倒入調好的碗汁,關火將料汁淋在魚上即可。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