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帶魚,似乎很難和海鮮扯上關係。我們心中的海鮮,應該是龍蝦、鮑魚、海參等等,最不濟也得是扇貝、皮皮蝦。而事實上,帶魚是名副其實的深海魚,而且直到現在,帶魚也沒有辦法人工養殖,因此我們吃的帶魚都是在大海裡捕撈的。然而,匯集了「深海」、「野生」、「天然」等高大上詞彙的帶魚,卻像蘿蔔、白菜一樣,成了最平民的海鮮。
帶魚不僅味道鮮美,肉質鮮嫩,重要的是肉厚刺少,非常適合老人和孩子食用。而且帶魚的做法也多種多樣,清蒸、油炸、紅燒,味道都十分鮮美。然而在我們內陸城市,很難買到鮮活的帶魚,大多都是冷凍過的,因此並不適合清蒸和燉湯,油炸是最常見的做法。油炸帶魚,表面金黃酥脆,內裡肉質鮮嫩,鹹淡適口,咬上一口,骨頭都酥了,別提多美味了。
炸帶魚營養又美味,但還是有很多人對它敬而遠之,主要原因就是帶魚的腥味比較重,若去腥的步驟沒有做到位,帶魚就會伴有令人心煩的魚腥味,影響帶魚的口感。其實幹炸帶魚最重要的就是其中去腥的兩個關鍵步驟,多加這兩步,帶魚酥香無腥味,下次一定要記得。
01
中原地區不同於海邊城市,超市採購的帶魚多是冷凍處理的,看似已經處理過了,其實下鍋炸之前還有很多去腥工作要做。
02
凍帶魚常溫涼水化凍後,就像這個樣子,注意表面銀色的鱗片不用去掉。有的人會直接裹上麵粉下鍋炸,炸出來的帶魚腥味很重,嚴重影響口感。其實還是去腥的提前處理沒有做好。
03
炸帶魚之前必須把腥味最重的內臟去除乾淨,這也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一點。帶魚段用剪刀從中間剪開,去除內臟及肚子裡的黑膜,這部分腥味都很重。
04
處理好的帶魚放入碗中,加入一勺料酒,一勺生抽,少許薑絲,拌勻醃製15分鐘去腥同時入味。
05
帶魚醃好後,醃出來的水分要全部倒掉,這部分腥味也較重。然後用廚房用紙把帶魚表面的水分沾乾淨,經過這三步處理的帶魚腥味才會全部去除。
06
接下來就是掛麵粉或是裹漿了,兩種方法都可以,注意裹麵粉時可以加少量澱粉混合,口感更好;裹漿就是在打散的雞蛋液中加少許麵粉,拌勻成麵糊然後給帶魚裹上薄薄一層,目的都是為了炸的時候讓帶魚表面更加酥脆。
07
炸帶魚時,要用中火炸2分鐘左右。中火能使炸出來的帶魚更加酥脆;小火會導致帶魚水分流失過多而不嫩,大火很容易導致魚糊鍋。
08
最後炸好出鍋的帶魚,撒上少許調味料,我家用的是中原地區特有的南德調料,味道棒了。一出鍋還沒等到開飯,已經被搶的差不多了。
這裡是懶人私廚,炸帶魚的這些小技巧您學會了,下鍋炸之前去腥提鮮的三步一定要記得,照著做包管炸出來的帶魚香酥可口又不腥,趕緊動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