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你軍」又來了!生薑價格今年以來一路走高,有不少群眾直呼連生薑都快吃不起了,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9月初以來,生薑(老薑)全國批發價中間價在12-15元/公斤之間。今年全國的生薑價格在10月上旬已達近5年的高點位置,且目前仍處於較高的位置。
據了解,現階段市場流通的生薑多為去年收穫的老黃姜,而且山東產區2019年前期受乾旱、後期澇害的影響,產量較小,造成了現階段姜價上升。
今年生薑價格頻頻上漲,對於價格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需求:冬季來臨,隨著氣溫的降低,人們對於生薑的需求量有所增長,尤其是老薑對於祛溼除風以及冬天保暖驅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對外出口的生薑也有增長,導致早在6月份開始,生薑價格就出現了不小的漲幅,只不過當時生薑價格上漲幅度不是太大,沒有引發人們的關注。
2、市場:市場供需不平衡導致生薑價格上漲,2019年生薑上市後及2020年7月份左右,姜農大多是賣貨持有積極心態,造成市場階段內供應大,國內外需求消耗也大的局面。2020年鮮姜上市,受市場高價影響,姜農大都出貨緩慢,農戶惜售心態較強,而當前的老薑庫存量少、產量低、市場供應量小,無法滿足大量的市場供應,導致市場價格一漲再漲。因此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3、天氣:近期,全國各地普遍降雨、降雪,導致許多地方的大姜大量減產。像沂水、萊蕪等地,受到暴雨影響,生薑受災,其中,沂水受災面積達188畝。受天氣的影響,市場供應變少了,這也是今年生薑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4、種植面積減少:2019年全國種植面積在426萬畝左右,同比2018年減少4.93%左右。2019年山東主產區受天氣影響等因素產量下降,造成單產相比2018年每畝減產20%左右。
當前鮮姜、老黃姜價格差距較大,鮮姜價格相較而言價位合適,走貨情況良好,老黃姜走貨情況稍有放緩,但價格依然穩硬。
今年雖然局部地區受天氣影響,但產量來看相較2019年增產11.64%。目前生薑價格處於高位,受往年農戶惜貨心理導致餘貨多影響,今年農戶前期積極出售,今年庫姜或將造成2020年市場階段供應前期寬鬆,後期偏緊的交易格局。
生薑經歷了暴漲,後期市場該如何應對預防
生薑漲價的主要原因歸根結底還是供不應求。
加強供應鏈創新,解決流通信息不對稱,推動流通企業的數位化、信息化轉型等,都將有助於降低流通領域的成本。蔥、姜、蒜等小宗蔬菜具有產地集中、庫存銷售、周期性強、價格波動大等鮮明特點。跟風漲價行為誘發價格大幅波動,影響周期長,對姜農、貿易商、消費者均會產生不利影響。
一是加強市場監測分析預警。對苗種銷售等產前投入進行監測,及時分析研判未來生產供給。
二是積極推廣政策性農業保險,完善政策性保險的財政補貼機制,提高保障水平,藉助保險穩定生產。
三是發展加工和倉儲,形成調節供需的「蓄水池」。
藉助加工和倉儲環節,在價格大幅下跌時消化一定過量供給;在價格大幅上漲時,藉助公益儲備平價銷售、平抑漲價。
未來生薑價格還會漲嗎?
今年11月中旬以來,山東產區庫存老薑交易進入尾聲,河北、山東鮮姜上市量逐漸加大,南方鮮姜採挖進入後期。預計隨著鮮姜上市量增加,生薑價格將有所回落。
據業內人士分析,明年生薑面積將擴增,如果氣候正常,生產量將供大於求,因此,生薑價格走勢高位運行不一定有持續性和長久性。隨著後期出貨量增大,或會「高開低走」,提醒姜農防範種植風險,理性規劃種植;對貿易商而言,切忌盲目跟風從眾,建議有序分批出貨。
另外,有生薑出口的從業人員也提醒,泰國的生薑收穫期也到了,一直會持續到明年五六月份。對國內出口商而言,競爭加大。預計後市,生薑供給仍持續偏緊,價格將高位運行,待鮮姜大量上市後,價格可能將回落。
溫馨提示:最新行情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