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是怎麼來的?「七子」都有誰?

2020-12-24 李老師說文化

建安,是漢獻帝最後的一個年號,建安七子就是指建安年間(196—220年)的七位文學家的合稱。

"七子"之說,最早見於曹丕所著《典論·論文》:"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以自騁驥騄於千裡,仰齊足而並馳。"

這七個人便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和劉楨。

1. 孔融

孔融(153年-208年),字文舉,魯國人。孔融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後兼領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不久,被朝廷徵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後因觸怒曹操而被殺。

2. 陳琳

陳琳,字孔璋,廣陵射陽人。漢靈帝末年,陳琳任大將軍何進主簿。何進為誅宦官而召四方邊將入京城洛陽,陳琳曾諫阻,但何進不納,終於事敗被殺。何進死後,陳琳依附袁紹,袁紹死後不久有歸降了曹操。

曹操對陳琳頗為賞識,據說陳琳的文章寫完,曹操讀了之後竟無法增添亦或是刪減一個字,可見其文章造詣之高。後來,陳琳因為感染瘟疫而死。

3.王璨

王粲(177—217),字仲宣,王粲善於寫文章,其詩賦為建安七子之冠,又與曹植並稱"曹王"。著《英雄記》,《三國志》記王粲著詩、賦、論、議近60篇 ,《隋書·經籍志》著錄有文集十一卷。

最初王璨衣服劉表,劉表投降後歸降曹操,被曹操重用,封為關內侯。建安二十二年(216年),隨曹操南徵是病逝。

4.徐幹

徐幹(171年—217年),字偉長,徐幹年少時就勤奮好學,潛心閱讀各種書籍。漢靈帝末,世族子弟結黨權門,競相追逐榮名,徐幹不隨流俗。

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軍師祭酒掾屬,又轉五官將文學。數年後,因病辭職,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亦染疾而亡。著有《中論》和《室思詩》。

5.阮瑀

阮瑀(165—212年),字元瑜。年輕時曾拜蔡邕為師。因得名師指點,文章寫得十分精煉,聞名於當時。相傳曹操聞聽阮瑀有才,為搜羅人才,召他做官,阮瑀不應,後曹操又多次派人召見,匆忙中阮瑀逃進深山,曹操不甘心,命人放火燒山,這才逼出阮瑀,勉強應召。

他的詩歌語言樸素,往往能反映出一般的社會問題,比如《駕出北郭門行》,描寫了孤兒受後母虐待的苦難遭遇,比較生動形象。

6.應瑒

應瑒(177年—217年),字德璉,應瑒初被魏王曹操任命為丞相掾屬,後轉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將時,應瑒為將軍府文學。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應瑒卒於疫疾。

應瑒擅長作賦,有文賦數十篇。詩歌亦見長,與其弟應璩齊名。

7. 劉楨

劉楨(179―217年),字公幹,博學有才,警悟辯捷,選為丞相,建安二十二年 (217),染疾而亡。

文學成就主要表現於詩歌、特別是五言詩創作方面,在當時負有盛名,與曹植並舉,稱為"曹劉"。如今存詩十五首,風格遒勁,語言質樸,重名於世。其中,代表作《贈從弟》言簡意明,平易通俗,長於比喻。"七子"的生活,基本上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

前期他們在漢末的社會大戰亂中,儘管社會地位和生活經歷都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不能逃脫顛沛困頓的命運,後期也都先後依附於曹操。這種變化也體現在他們的作品上,前期反映社會動亂,抒發憂國憂民的情懷,後期多為建功立業的抱負。

相關焦點

  • 建安七子是什麼樣的情懷?
    ,七子中除了孔融與曹操政見不合外,其餘六家雖然各自經歷不同,但都親身受過漢末離亂之苦,後來投奔曹操,地位發生了變化,獲得了安定、富貴的生活。他們多視曹操為知己,想依賴他幹一番事業。故而他們的詩與曹氏父子有許多共同之處。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鄴(今河北臨漳縣西)中,又號「鄴中七子」。他們對於詩、賦、散文的發展,都曾作出過貢獻。建安七子與「三曹」往往被視作漢末三國時期文學成就的代表。
  • 「建安七子」其實是曹丕給弄出來的
    我想為他們編一本冊子,把他們以前寫過的詩文都記下來留作紀念——為後人所熟知的建安七子,王粲、陳琳、阮瑀等人,歸在一起的原因,也在這封信裡。後世聽說建安七子,都想大概是曹操時候的事兒,其實不是,是曹丕給弄出來的。「建安七子」是東漢末建安年間(196~220)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七位文才。後引「建安七子」代稱文士。
  • 揭秘: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跌宕一生
    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一生悲壯卓絕,他寫出來的詩也成為後世的傳世之作。除此之外,大家還知道多少關於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資料呢?今天我們一一來了解。東漢文學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建安七子」。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繪畫        建安七子之首王粲是建安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與同時代的陳琳、徐幹、阮禹、應瑒、劉楨並稱為「建安七子」。建安七子之首王粲文學成就最高,是唯一被封侯的才子,位列「建安七子之首」,他以詩賦見長,他寫的詩賦鍛字鍊句,風格清麗,讀後令人回味無窮。
  • 建安亂世中的璀璨文採:「建安七子」的人生歷程與成就
    浩然文史創辦到現在有兩年多了,考慮到大部分粉絲其實是最近半年多才關注我們,之前沉澱的很多優質內容可能大家並沒有看到。所以我們推出了舊文精選欄目,挑選比較滿意的舊作,推送給新關注的朋友。「建安七子」指東漢末漢獻帝建安年間七位著名文人: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因其皆曾居鄴城(今河北臨漳),亦稱「鄴中七子」。
  • 建安七子是誰 建安七子的故事
    「建安七子」之稱,始於曹丕所著《典論·論文》:「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期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以自騁驥錄於千裡,仰齊足而並馳。」    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優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說,得到後世的普遍承認。
  • 建安七子之劉禎,五言詩之善者與曹植並稱,天妒英才29歲因瘟疫亡
    在這個紛亂時局中,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為代表的建安文學,裝點了整個時代的文學時空。三曹七子的建安文學時代,人們最為熟悉的恐怕就是曹操的幼子—曹植。他的《洛神賦》、《七步詩》都被後人廣為傳頌,但是他不但善於詩作,在書法、繪畫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
  • 《七子新歌》原創MV,來了!
    《七子新歌》原創MV,來了!打溼了青春的容顏20年後廿念不忘心心相蓮多少世人由衷讚嘆你歷經滄桑重又風華絕代今天讓我們再叫一聲兒的乳名再譜一曲故鄉絲竹↓↓↓《七子新歌
  • 王重陽武功天下第一,全真七子怎麼那麼菜?
    王重陽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中奪得天下第一的稱號,無人不服,後來他收了七個徒弟,合稱全真七子。王重陽的武功屬於超一流,而他七個徒弟中最厲害的丘處機也只能算是準一流。師父神功蓋世天下無雙,徒弟卻有點一塌糊塗。這是怎麼回事?是王重陽不會教徒弟,還是全真七子都太菜呢?下面一起分析一下。
  • 樂華七子是誰都有哪些人 樂華七子next個人資料簡介
    近日,樂華第八人上微博熱搜引起廣大網友們關注,那麼樂華第八人是誰?樂華七子成員資料介紹,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樂華第八人是誰  樂華七子NEXT是樂華旗下最新成立一男團,又因成員參加《偶像練習生》而人氣大漲,昨天在快本舞臺上朱正廷居然提到了樂華第八人讓人大吃一驚,快本樂華第八人是誰啊?
  • 金庸筆下的七人組合:七怪、七子、七俠都比不上這「七朵金花」
    在金庸武俠世界裡,七是一個神奇的數字,門派幫會組合常以七人作為一個組合,而且這些門派在金庸小說裡特別喜歡七打一,以多勝少,我們就來看看~第一個肯定是江南七怪了,為什麼?名氣大。要說江南七怪,重情重義,因為丘處機的誓言,遠赴北漠指導郭靖,要說郭靖後來的大俠情懷,有很大是受七人的影響。至於「江南七怪」的武功,不學也罷,上一秒還在怒吼著「我要殺了你」,而接下來的一秒則變成了「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 明代文壇「後七子」原來不止七個人
    明代文壇「後七子」原來不止七個人後七子在文壇上活躍的時間較長,他們的文學主張彼此間有不少差異,而且有所發展和變化。那麼,「後七子」到底是指的誰呢?他們又究竟是否是七個人?一起來看下。李攀龍後七子之首字於鱗,號滄溟,山東濟南府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後,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後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二十餘年,其影響及於清初。長於七言近體,但後人也批評他的詩歌為「瞎唐詩」。
  • 都是7人組合,武當七俠比全真七子強太多了?
    不過金庸筆下有兩個特別相似的組合:全真七子與武當七俠,他們都有一個非常強勁的師父,都屬於道教,都是七人組合,但是給我們的感覺明顯是武當七俠的整體實力要高於全真七子,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 樂華七子Excuses歌詞 樂華七子Excuses哪裡能聽
    樂華七子Excuses歌詞 樂華七子Excuses哪裡能聽  雙十二晚會上面,樂華七子表演了新專輯的歌曲《Excuses》,那麼下面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是樂華七子Excuses歌詞。  樂華七子Excuses歌詞  樂華七子的這首《Excuses》是一首很甜的歌曲,聽完有一種想要戀愛的感覺。
  • 葫蘆兄弟七子降妖
    葫蘆兄弟七子降妖 網路遊戲
  • 建安七子
    ,七子中除了孔融與曹操政見不合外,其餘六家雖然各自經歷不同,但都親身受過漢末離亂之苦,後來投奔曹操,地位發生了變化,獲得了安定、富貴的生活。他們多視曹操為知己,想依賴他幹一番事業。故而他們的詩與曹氏父子有許多共同之處。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鄴(今河北臨漳縣西)中,又號「鄴中七子」。他們對於詩、賦、散文的發展,都曾作出過貢獻。建安七子與「三曹」往往被視作漢末三國時期文學成就的代表。
  • 金庸武俠小說的最強組合,武當七俠和全真七子,誰更強
    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江南七怪、全真七子、武當七俠這三個七人組合。江南七怪七人武功不強,全真七子的丘處機幾乎一個人,就單挑了江南七怪。但江南七怪培養出了郭靖這樣的大英雄,這是誰也比不了的。言歸正傳,在金庸武俠小說裡。全真七子和武當七俠,應該就是最強的組合了,而且他們都是,道家武學門派的中流砥柱。
  • 樂華七子是組合嗎誰最小有第八人嗎 組合成員資料介紹
    《偶像練習生》之後,除了節目中出道的nine percent之外,樂華七子也有很高的人氣。那麼樂華七子是組合嗎?樂華七子誰最小?一起來看看!樂華七子是組合嗎  據悉,樂華七子是組合哦,組合名字就叫做樂華七子NEXE。
  • 七子之歌是如何誕生的
    詩人以擬人的手法將這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懷抱的七個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訴他們被迫離開母親的襁褓,受盡異族欺凌,渴望重回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寫作這組詩篇的時候,正值聞一多在美國紐約藝術學院留學期間。在美國已經生活了將近三年的他,多次親身體會到種族歧視的屈辱,他所看到和聽到的一切都激發起他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 童謠:《七子之歌》有哪7部分?
    童謠:《七子之歌》有哪7部分?2014-12-19 17:41:2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詩人作《凱風》以愍之。吾國自《尼布楚條約》迄旅大之租讓,先後喪失之土地,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臆其悲哀之情,蓋有甚於《凱風》之七子,因擇其中與中華關係最親切者七地,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亦以勵國人之奮鬥云爾。國疆崩喪,積日既久,國人視之漠然。不見夫法蘭西之ALSACE---LORRAINE耶?「精誠所至,金石能開。」誠如斯,中華「七子」之歸來其在旦夕乎!
  • 當全真七子遇到武當七俠
    王處一一揮袍袖,拂開莫聲谷長劍,左腳已跨進門檻,身子一縱,已在「玉衡」位盤膝坐下,馬鈺等六人也均坐定。宋遠橋踏在門邊,氣運丹田,喝道:「王道長,一路引我上山,莫非是全真七子,當真齊聚在此?在下武當宋遠橋。」只聽殿內一個渾厚的聲音道:「貧道丹陽子馬鈺,見識宋大俠高招。」宋遠橋便欲縱身而入,張松溪心細,一把扯住宋遠橋,道:「大哥,這七個道人坐得古怪,不可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