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住在南京7年的日本導演終於火出圈了!

2020-11-17 騰訊網

最近,一個日本導演拍攝的《南京抗疫現場》英文版紀錄片在外網走紅了。

其實,距離這個紀錄片放送日也有一陣子了,但這幾天才突然被歐美網友注意到。

說明一個問題:他們才想起來好好學習一下我們的防疫手段。

《南京防疫現場》這個紀錄片裡,展示了很多在我們看來已經不稀奇的防疫措施

比如任何一個公共場所,哪怕一個小小的超市,都要測量體溫、檢查口罩才能進入。

比如電梯間裡放一包紙巾避免接觸;

比如在飯店吃堂食要掃碼登記、落座不能和同伴面對面吃飯;

點外賣的包裝上也寫有接觸人員的姓名和體溫度數;

打車時前排和後排之間安裝的隔離防護膜;

一個小區有一例確診,整個小區封鎖,只留下一個門;

在手機上就能查到感染者的足跡路線,避免他人去此地再次感染;

即便這些防疫手段在我們看來已經不再稀奇,但是在紀錄片裡重新回顧到這些,才突然感覺到這場疫情裡投入進來的人力物力到底有多大。

不說別的,光是為了疫情設計出來的程序系統就已經數不過來了。

這個紀錄片也讓海外很多國家意識到,疫情越來越嚴重,是時候向中國學習了。

上圖的微博就是紀錄片的日本導演,叫做竹內亮,久居南京,和中國妻子早已結婚生子,還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隨著紀錄片在全球範圍內的走紅,日本電視臺還採訪了《南京抗疫現場》的導演竹內亮。

也是因為這個採訪,我才真正注意到這位有個性的日本導演。

在採訪中,日本記者試圖問一些很有「引導性」的問題:

"你覺得中國做的措施日本能做到嗎?"

竹內亮:國外回來的人都隔離14天這個日本應該做不到,地鐵貼二維碼追蹤行程這個日本應該可以吧

「如果民眾不居家隔離或者在路上不戴口罩會怎樣啊?」

竹內亮:也不會怎樣啊,只是大家都很怕死所以大家都很團結

「你被強制隔離了14天你難不難受啊?」

竹內亮:還好啊,我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也是為了不給別人添麻煩,物業天天給我送菜

「民眾就聽政府的話,政府讓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唄?」

竹內亮:他們很團結,不像日本群眾整天互相噴來噴去;

......

不是我說啊,你們問得這都是什麼問題!

也是挺無語的......我們中國人戴口罩就非得要扣一個「不自由」的帽子給我們?

就像竹內亮說的,我們是真的怕死,不像在座的各位記者這麼看淡生死。

因為這個採訪,我也開始了解到竹內亮是一個怎樣的導演。

他在回答日本記者的問題時,客觀公正,面對那些有引導性的問題也足夠聰明。

想來也是,一個日本人,能在南京居住這麼久,除了人品被認可以為,更重要是因為他對那段歷史的正確認知。

早在2010年,竹內亮在中國拍攝紀錄片,當地人遇到他後都好奇於他的日本導演身份。

碰見他的中國人都覺得他和那些日本大明星非常熟,還問起他們的近況。

竹內亮本人也是個逗比體質:

更莫名其妙的是,當地人會對他說一些帶有刻板印象的話

2010年,竹內亮被問到這些奇怪問題,真實地被嚇到了

而這也促使了他要拍攝紀錄片《我住在這裡的理由》——

他介紹住在日本的中國人

也想介紹住在中國的日本人

但他的拍攝思路很清奇。

他並沒有單純的去拍攝現在的日本是什麼樣子的,也沒有去採訪日本人。

他的目標明確:既然我是想給中國人介紹日本,那就採訪在日本居住的中國人,拍攝中國人的衣食住行,也許更有意義。

在《我住在這裡的理由》裡,那些住在日本的中國人.

有的是機場保潔員,在她的管理下,東京羽田機場連續4年被評為世界上最乾淨的機場。

有在日本生活十多年依然不會日語的四川大哥,卻開了一家川菜館,成為人生贏家。

都是生活在日本的普通中國人。

他也會拍攝留在中國的日本人。

有投身於中國盲人教育事業幾十年,早已拿到中國綠卡的青木陽子女士。

也有投身於拍攝中國壯麗美景和記錄藏區古蹟的日本老人,大川健三,他也拿到了中國綠卡

我們都看慣了太多製作精良的紀錄片,場面浩大、耗資巨大,轉而去看竹內亮的紀錄片,難免會被「粗糙」到。

即便是如此粗糙的紀錄片,還是在豆瓣上獲得了9.3的高分

竹內亮倒是不介意所謂的畫面和逼格,他只追求兩個字,「真實」。

他還在採訪裡說到自己最喜歡中國人在鏡頭前的感覺。

其實,這句話剛說完就有個很有趣的場景。

竹內亮說到自己不喜歡喝常溫的中國啤酒,然後就問到鄰桌已經喝紅臉的幾位大哥,喝的是冰啤酒還是常溫的。

結果領桌大哥也不和同伴舉杯侃大山了,二話不說直接拿著酒過來讓竹內亮嘗嘗.......

太真實了,前一秒剛說完中國人面對鏡頭很隨性

下一秒中國大哥現場展示什麼叫熱情隨性。

幾個大哥喝嗨了,拉著竹內亮一起喝......

竹內亮和大哥說,你在百度搜下我的名字(自豪)

大哥:你也在百度上搜下我的名字(更加自豪)

這種「領桌互動」在中國看似很平常的畫面,在日本,自然是很少見的。

竹內亮自己也說,日本人很在乎氣氛文化,每個人都儘量不給別人添麻煩。

他說:

「我做導演十年,拍過全世界的人。

但從我的經驗來說,拍得最有意思的是中國人。

鏡頭裡的他們非常活躍、直爽、直接,不做作。

哭了、笑了、生氣了,他們都無所謂,會把自己的感情真實表現出來。」

從竹內亮的作品中,你能感受到他對所有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作為導演,他把這些感悟都放進鏡頭裡,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來。

就像他在《南京防疫現場》裡,說的這樣一段話:

「歐洲的朋友們,不要歧視戴口罩的亞洲人。」

觀眾能被《我住在這裡的理由》中的每一期人物感動,也能在他拍攝南京防疫時說的話觸動。

「我能感受到南京市寧願犧牲經濟,也要戰勝疫情的決心」

「我們做這個視頻,不是想呼籲大家模仿南京的措施,我們希望通過這個視頻能給大家一點啟發。」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無論亞洲還是歐美。

他的立腳點只有「人」本身。

是啊,在病毒面前,人類之間總是要互相攻擊、你爭我鬥。

不管什麼恩怨,先戰勝病毒,好好活下去再說。

相關焦點

  • 「南京抗疫」霸屏日本背後,這個「假日本人」導演窩在中國7年了
    他是中國女婿,定居南京7年,因為拍攝系列短片《我住在這裡的理由》收穫幾百萬粉絲。|作者:尹潔|編輯:咖喱「大家好,我是住在南京的日本人竹內亮。過去兩周,我一直在家裡自我隔離。南京政府貫徹了嚴格的隔離措施,到今天3月1日為止,已經連續11天沒有新的確診患者了。
  • 這個日本人在南京7年,他的抗疫生活走紅海外,原來誤解這麼大
    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在中國定居7年和南京姑娘談戀愛直率、骨子裡愛冒險的精神看起來像個「假」日本人竹內亮拍攝的《南京抗疫現場》02 「我不是中日大使」竹內亮是一個紀錄片導演。7年前,他準備和中國妻子在南京定居。他們共同組建了一個公司,製作短片集《我住在這裡的理由》。截止至今,《我住》一共拍攝了200多集,豆瓣評分9.3。
  • 日本導演拍的南京抗疫紀錄片又火了!
    「一定要看這個視頻!」「希望日本也採取有力的措施。」……一個月前的3月2日。一部由常駐南京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拍攝的南京抗疫紀錄短片登上了日本雅虎首頁,被多家電視臺報導。竹內亮導演在談及製作這部短片的原因時說到。導演竹內亮一個月後的清明節。竹內亮拍攝的《南京抗疫現場 第二部》也終於上線了。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一名日本導演在南京的「七年之愛」
    >一名日本導演在南京的「七年之愛」  南報網訊 「我想替日本網友問一些問題,比如,戴口罩真的有用嗎?」 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攝竹內亮和趙萍在日本相識,當時,竹內亮作為導演剛出道,趙萍在日本留學。有一次竹內亮因為拍攝中國遊客,需要一名翻譯,有人介紹了趙萍。他對這位南京姑娘一見鍾情。 於是,相戀、結婚、生子,日子過得安安穩穩。竹內亮卻提出——「我們回南京吧!」 「當時我在日本當導演當了10年了。
  • 這個日本人,用紀錄片為南京抗疫點讚
    最近一條名為「南京抗疫日記」的視頻 出現在了日本雅虎首頁上 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 視頻的製作者是現居南京的日本導演竹內亮 ——一名想讓日本人了解中國的
  • 他住在南京的理由
    大圖:《我住》四周年南京場粉絲見面會。 上圖:竹內亮。 左圖:工作中的竹內亮團隊。 2019年12月28日,莫愁路329號,《我住在這裡的理由》(以下簡稱《我住》)舉行了四周年粉絲見面會。
  • 一個日本導演,拍火了中國南京的抗疫紀錄片
    一條10分鐘的短片,濃縮了中國南京城市生活中的抗疫場景。拍攝短紀錄片的人,是一位定居南京的日本導演,竹內亮。3月2日,這條短片在日本雅虎網站首頁推送,視頻內容對於大多數還沒有危機意識的日本人來說,像是一個「重磅炸彈」。
  • 日本導演拍的南京抗疫紀錄片又火了!日本網友:應該讓安倍首相看看...
    這 是 場 庫 的 第 2416 部 每 日 一 片一部由常駐南京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拍攝的南京抗疫紀錄短片登上了日本雅虎首頁
  • 一個日本導演,拍了中國南京的抗疫紀錄片,火遍日本
    拍攝短紀錄片的人,是一位定居南京的日本導演,竹內亮。3月2日,這條短片在日本雅虎網站首頁推送,視頻內容對於大多數還沒有危機意識的日本人來說,像是一個「重磅炸彈」。圖片來源:新浪微博@竹內亮導演導演竹內亮告訴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雅虎是日本最有名的網站。
  • 實拍住在南京的日本人:對南京幾乎一致好評(圖)
    不少人還對我說,南京其實比他們想像的對日本人要更包容。2016年12月13日,上午10點01分,悽厲的警報聲又一次在南京上空響起。兩年前,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上,經過3天的審議,每年12月13日被正式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也就是在那一年,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南京人,我冒出了拍攝生活在南京的日本人的想法。南京有多少日本人?
  • 【V觀・面孔】竹內亮:我住在南京的理由
    3月10日,南京舉行全市招商突破年動員大會,南京市市長韓立明在現場講話時為一位日本導演拍攝的南京抗疫的短片點讚:     「日韓的科技企業,應該說目前是我們很好的招商對象。包括竹內亮關於南京抗疫的短片在日本引起了非常好的反響,這等於幫我們在日本做了一個招商宣傳,我們相應的工作一定要跟進。」
  • 南京抗疫紀錄片登上日本雅虎頭條,日籍導演:希望日本社會提高警惕
    定居南京的日本人文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拍攝了一部南京抗疫短紀錄片,在日本雅虎網站發布後迅速登上頭條。竹內亮在中國親身經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看到日本國內疫情越來越嚴重,而政府和民眾防護力度卻遠遠不夠,他非常著急,希望通過這個短片引起日本社會重視。竹內亮和他的中國妻子導演、製作的《我住在這裡的理由》系列紀錄片非常受歡迎。
  • 日本導演紀錄片獲南京檔案館永久保存
    《南京抗疫現場》,是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的作品,這部10分鐘的短片,濃縮了南京的社區、公司、快餐店、地鐵站等各種場景的防疫措施,展現了國際友人視角中的南京。4月3日下午,南京市檔案館舉行日籍導演竹內亮的《南京抗疫現場》相關影像資料捐贈儀式。
  • 日本導演拍攝南京抗疫視頻爆火,外國人:我們誤會中國了
    這位日本導演名叫「竹內亮」,今年41歲,老家在日本千葉縣「我孫子」市(對,真的叫這個名字)。用他自己的話形容,他就是一位好色的歐桑(大叔)。然而,卻是一位很有才華、拍攝水平足夠硬的歐桑。在來中國前,他就在日本NHK電視臺做過很多紀錄片,才24歲就當上導演,27、8歲時就拿了不少獎。
  • 日本導演竹內亮的「非典型」中國紀實
    2020年即將過去,這一年,武漢成為全世界紀錄片創作者的聚焦之處。在難以計數的作品裡,日本導演竹內亮的《好久不見,武漢》脫穎而出成為「爆款」,並被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點讚。    7年前,竹內亮攜妻兒從日本移居南京,以獨特的形式創作「非典型紀錄片」。
  • 在南京生活的日本人,用10分鐘讓世界人民看到疫情下最真實的中國
    從《我住在這裡的理由》到《南京抗疫現場》。作為一個在南京生活7年的日本紀錄片導演,在疫情期間記錄身邊的抗疫生活令他成為了中日網紅。受新冠疫情影響,雖然日本已經在大力提升口罩的產量來滿足當下的「一罩難求」現狀,但消耗量巨大,供不應求。為了解決這一煩惱,在中國旅居7年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發起了向日本捐贈口罩的活動。
  • 日本導演鏡頭下的武漢紀錄片
    時光君和大家一樣,今年對武漢這個城市,格外好奇,也格外關心。  旅居中國的日本導演竹內亮,用一部紀錄片解答了大家的疑惑——片名像是老朋友的問候,《好久不見,武漢》。6月26日,這部紀錄片在微博上線,當天就闖進了微博視頻社區排行榜第一位,截止7月12日,該片觀看量已超過2000萬次。在竹內亮的微博上,他獲得了超過18萬次的轉發和超過24萬個點讚。
  • 日本女導演歷時20年拍攝南京大屠殺紀錄片 清明首映
    」,「槍響就像炒豆子一樣,幾乎聽不見哭聲」;「強姦那是肯定的,抓到先強姦再說」,「不管母親怎麼哀求,還是強姦了,我也被強姦了,真的很痛苦,很難說出口」……這是對日本老兵的採訪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口述,相對應的片段被剪輯在一起。
  • 拍攝了《南京抗疫現場》的日本導演,疫情記錄依舊在路上
    來源:鈦媒體一位名叫竹內亮的、拍攝了《南京抗疫現場》的日本導演,最近火了。「初衷是因為著急!因為我也每天看日本的新聞報導,看日本的疫情越來越嚴重,但是日本政府防疫措施不到位,百姓也沒有危機感,出門不戴口罩,還去明星的演唱會……」竹內亮導演這樣感慨拍片的動因。
  • 日本導演拍攝《南京抗疫現場》,稱希望各國能有所啟發
    這部紀錄片就是日本導演竹內亮在中國南京實拍的《南京抗疫現場》,短片都是十分鐘的結構,分別向人們展現了南京市的社區、公司、餐飲店、地鐵站、街頭等各種生活場景的防疫措施。 竹內亮導演來自日本千葉,現在定居在南京市,做紀錄片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