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周菊 王國信 在經過五年的醞釀之後,春風動力推出了其電動車業務。12月8日,春風動力在北京發布了其新能源子品牌ZEEHO(中文名「極核」),首款概念電動摩託車CYBER(中文名「賽博」)也已亮相,這標誌著春風動力正式邁入電動摩託車領域。目前產品採用的是三元鋰電池。
「這是一個自然的選擇,目前都在朝新能源轉型。」春風動力總經理賴民傑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採訪時候表示。春風動力成立於1989年,主營業務為全地形車,摩託車及後市場用品的研發,製造和銷售,主打高端動力運動品牌。據記者了解,由於受到汽車市場整體向新能源汽車轉型的影響,春風動力在2015年就開始醞釀推出其電動摩託車。據了解,極核品牌將面向Z時代潮流出行市場,定位高端智能電動產品,主要滿足未來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的需求,將率先進入一二線城市。
極核Cyber Concept(概念車)採用的Premium能源系統使用定製化軟包動力電池,汽車級電芯以及自主研發的電池管理系統,能量密度達到285wh/kg,NEDC續航裡程最高130公裡。電芯是與蜂巢能源和孚能科技共同研發,由上述兩家電池企業供貨。
兩輪電動摩託車在智能化上也作出了很大的拓展,ZEEHO Cyber Concept搭載ZEEHO Link車聯繫統,能實現人車互聯體驗,並能隨時進行整車OTA升級,而GPS、北鬥、基站、伽利略、格勒納斯的五模定位防盜系統,可實現智能軟硬體防盜和車輛異常報警。此外,為覆蓋消費者出行需求,極核品牌將推出四個產品序列,包括都市休旅系列、都市踏板系列都市電摩系列以及都市出行系列。
作為中國高端摩託車製造商,春風動力的業務構成中,以全地形車、玩樂摩託車為兩大主力業務。財報顯示,2019年春風動力總營收32.42億元,全地形車所在的四輪車實現營收18.28億元,佔比56.37%;玩樂摩託車所在的兩輪車實現營收11.51億元,佔總營收的35.5%,兩塊業務合計佔比超過90%。
在市場分布上,出口是春風動力最核心的銷售路徑。2019年,春風動力國內營收11.63億元,同比增長43.78%,佔總營收的35.86%,而海外市場的外銷收入合計20.14億元,同比增長19.47%,佔總營收的比重已超過60%。
除了春風動力,這兩年在向電動化轉型上,多家摩託車企業已經動作頻頻。宗申集團早在2018 年就發布的森藍品牌,而此外與科技品牌合作也成為打造電動摩託的新途徑,比如錢江摩託與東動科技、雷霆電科分別合作建立了「東動」和「魔靈」電動車。力帆摩託則推出了樂E這款摩託車,續航達到120km。不僅僅是中國本土企業,國際摩託車企業的電動化也早就開始。
寶馬進入電動摩託車市場的時間比任何其他品牌都長,C Evolution最早於2011年以Concept e的形式出現,並於2014年投入生產,但銷售非常慘澹。今年8月,寶馬捲土重來,其公布了兩款電動車的計劃,寶馬為電動踏板車申請了商標名稱「CE 02」和「CE 04」,並為未來的電動摩託車提供了9個名稱「DC」01」到「DC 09」。 而在2014年五羊-本田發布「淨原」系列獨立高端電動品牌,相繼發布V系列、H系列、T系列、Q系列四大產品陣容。4年後,Honda聯合五羊本田、新大洲本田發布了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鋰電池摩託車:V-GO。
另外,12月12日的報導顯示,澳大利亞Savic Motocycles公司公布了其最新原型產品--這家公司準備開始測試和系列生產的第一輛電動摩託車——C系列cafe racer。
這是摩企的電動化行動,除此之外,這個市場中還有其他的競爭者正在加入。以新日股份、雅迪、愛瑪為代表的電動自行車廠商,以及以小牛為代表的新興勢力,都在電動摩託車上推出產品。這些企業中,一些企業的產品線十分豐富,比如愛瑪就有電動自行車、電動摩託車、電動三輪車、電動四輪車等多個業務板塊。
據春風動力今年三季報披露,該公司2020 年1-3季度 實現營業收入31.47 億元,同比增長31.54%,歸母淨利潤2.97億元,同比增長109.98%;其中扣非淨利潤2. 70 億元,同比增長106.43%。由於業務快速發展帶動了春風動力股價的飆升,從2019年8月16日的18.37元至今,漲幅一度接近9倍。
在極核品牌之後,華西證券在12月09日發布研報稱,維持春風動力(603129.SH)買入評級,其給出的目標價達到驚人的228元。12月8日,經濟觀察網記者就公司股價近一年來的快速增長詢問賴民傑,其未就此作出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