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一個留洋縣長,被空降到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一番焦頭爛額後,他終於快要摘掉了貧困縣帽子,而自己也成了淘寶「網紅」……
周秋平非常想見馬雲,並送上自己寫的兩本書。一本叫《在那「淘」花盛開的地方》,一本叫《破解縣域電商迷局》。
即使已調任海口,這位海南白沙縣前副縣長無論見誰,仍隨身帶著這兩部作品。這是他執政白沙6年的工作手記和思考所得,記錄著他和身後的白沙,如何通過一場電商風暴,甩掉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成為「新零售時代」的明星。而周本人,也成為了「網紅」縣長。
僅僅兩年多前,白沙還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貧困人口近半,GDP不足40億,全省墊底,尚不如東南沿海一個村。周秋平發現,白沙其實並不「窮」,物產豐饒,只是不得其法,扶貧卻沒有扶志。人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也就難以觸動貧困的根源。
現在,全民電商運動讓白沙一躍成為國家電商示範縣,全縣貧困戶從1萬多減少到1千多。2019年,白沙將正式摘掉貧困縣的帽子。
躲在海南中部深山的白沙,在擁抱網際網路大潮之後,變成一塊電商的天外飛地。印著淘寶、天貓、村淘等Logo的橫幅和牌匾隨處可見,與藍天、山川、密林一樣奪目,仿佛每天都是盛大的節日。
然而,這一切來得實在太快了。在讓人興奮的經濟成績單背後,小城又不得不面對新的挑戰和迷思。
留洋縣長遇到「土」問題
周秋平從未想過會被調到白沙。作為一個1978年出生的年輕幹部,他獸醫專業畢業後在省裡發展得不錯,2009年還被委派到美國鹽湖城讀了兩年公共管理碩士。
留洋期間,周自駕了美國30幾個州,見多識廣,自然也沾了些「洋氣」,回來之後「帕累託改進」、「巴萊多定律」等詞兒總掛在嘴邊。組織上也頗看重這類年輕技術型幹部。2011年,周秋平被空降到白沙,任副縣長。
白沙位於海南中部山區,僅10萬人,有44個貧困村,43384個貧困人口,全縣超過40%的人年收入不夠3000塊錢。GDP全省墊底,名副其實的「國家級貧困縣」。
圖:交通閉塞加之觀念落後,讓貧困成為困擾白沙發展的最大難題。2016年以前,白沙農產品難以外銷,工廠頻臨倒閉,經濟發展十分緩慢。圖為當地農村兒童簡陋的住房和午餐。
上任第一天,周秋平從海口到白沙,開車先走兩小時高速,再繞一個多小時山路才到達。如果到最偏遠的鄉,還要換摩託車走兩小時土路。換汽車去則更是玩命,由於缺加油站,司機只能開車上山,空檔滑下山。
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留在這裡,男的出去打工,女的外嫁他鄉。扶貧幹部發現,村裡的精神病人越來越多,都是近親結婚惹的禍。全縣上下,都一副懶洋洋的樣子。這一點我感同身受,我在一個星期三到達白沙,採訪對象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周末愉快」。看著我迷惑的樣子,對方笑呵呵地說:「差不多,差不多(到周末)。」
周秋平來之前,白沙也想盡了辦法脫貧。搞農業吧,路不好,靠手提肩抗,土貨出不了山;搞工業吧,又缺人才,七家橡膠廠倒了六家,唯一的水泥廠,現在也只剩殘垣斷壁;搞旅遊吧,北有海口,南有三亞,沒海沒島的,非常尷尬。
周秋平不想來這裡混日子。作為主管農業的副縣長,他希望儘快從農業上找到突破口。
剛到白沙,周秋平發現這裡鎮鎮有歌舞廳,鄉鄉有燒烤檔,老百姓上午唱歌喝酒,下午就橫七豎八地就地睡覺。怎麼看,都不像是個國家級貧困縣的樣子。
事實上,跟中國西部的「貧瘠式」貧窮相比,白沙屬於「豐饒式」貧窮。全縣擁有63萬畝民營橡膠林,人均6畝,全省第一,全國第二。各種熱帶水果應有盡有,「三年自然災害,白沙都沒餓死過人。」當地老百姓說。
圖:深夜,白沙膠農割取橡膠,橡膠是白沙的支柱產業。
周秋平看到縣裡物產這麼多,卻連最基本的商業運作都沒有。上任第一年,他在省冬交會上為白沙定了個展臺。等到快布展的時候,周秋平犯了難。除了當地的綠茶,白沙就找不到有包裝的農產品。
沒有辦法,周秋平最後只好搞了點白沙本地米酒,裝在兩個可樂瓶子裡,拎到了海口。
白沙的「土」給周秋平這個洋碩士上了一課。走訪調研後,周秋平發現,老百姓完全沒有商業思維,不管市場、不管渠道、不管用戶。農村地頭,有老鄉給自己的地瓜定價20塊一斤「天價」——原因只是他需要100塊錢喝酒而手裡只有5斤地瓜。
貧困戶們如此安於現狀,有自己的小九九。頂著貧困的帽子,可以免費享受各種保障和補助,甚至某些偏遠地區,政府還給免費蓋房。於是越扶越懶,越懶越窮,如此惡性循環,早期海南扶貧工作得分很低,全國倒數,省裡對白沙也很不滿。「壓力很大。」當地幹部說。
縣長學阿里取花名,但……
苦無思路的周秋平,一直苦惱到2014年。一次到杭州出差偶遇老友陳榮,對方剛好在阿里巴巴的淘寶大學參加培訓,想在網上賣茶葉。
淘寶大學(下稱「淘大」)是阿里巴巴旗下的電商學習平臺,被喻為電商界的「黃埔軍校」。成立5年來,超過10萬名電商人才從這裡畢業。陳榮建議周秋平可以來看看。
周秋平當時並沒有當回事。但幾個月後,風向變了。2015年,國務院針對農村電商連下兩個文件,號召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省裡也明確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周秋平覺得不變不行了,決定去淘大看看。
陳榮建議他,最好說服一把手一起去。淘大講師講過,縣域電商,一個副縣長很難玩得轉。周秋平又去找縣長胡翔,說對財政捉襟見肘的白沙來說,電商是一條好路,應該順勢而為。縣長被說動了,當即決定去淘大學習。
胡周二人來到阿里的時候,淘大已經舉辦過7期縣長班了。這只是冰山一角,過去3年來,淘大已累計舉辦了72期縣長電商研修班,培訓縣級幹部2926名。
第一天上課,班主任就對眾縣長「同學」開玩笑:「自古以來,還沒有哪家企業能夠把那麼多縣長號召到一起來培訓,今天阿里巴巴做到了。」
課程期間,淘大組織縣長們去參觀「天下第一電商村」浙江白牛村,一個叫「阿梅」的賣核桃老頭,在網上一口一個「親」地聊,把屏幕那邊的客戶撩得非常帶勁。一打聽,「阿梅」一年在網上賣掉1000多萬元核桃。
從淘大學成畢業後,周秋平立即回白沙組建「電商辦」。在很多縣,這是一個大難題,人、編制、錢、辦公場所……全都是問題。周秋平很幸運,當初拉一把手參加淘大的決定起了作用,縣長胡翔力挺電商戰略,專門成立了縣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統領全縣21個部門,同時從多部門抽調幹部支持電商辦。不到一周,一個10人的團隊就建立起來了。
吸取上一次冬交會因土產形象丟盡臉的教訓,周秋平這一次尤為重視宣傳。「電商辦有兩個核心人物非常關鍵,一個是攝影師,一個是文字寫手。」他在書中說。
電商辦還搞起了講師團,下鄉宣講電商玩法;為了讓百姓記得住,周秋平還想了好多土宣傳語:「東奔西跑不如回家淘寶」,「農村淘寶,致富法寶」,「淘寶在手,一切擁有」……
受阿里「花名文化」啟發,周秋平還讓電商辦的公務員都起花名。他自己叫「淘儂」,寓意淘寶上的農民,工信局局長叫「南蠻子」、電商辦主任叫「道遠」。但勉強喊了幾次之後就不了了之了,下屬不敢直呼縣長其名,哪怕是花名。
在縣裡做電商,要打通農業、工信、商務等多個關節,周秋平領導的電商辦,一不小心就會侵門踏戶,管到其他副縣長的分管領域。很快,縣委班子有不少質疑周的聲音,還有老領導拍桌子,覺得在貧困縣搞電商,是留學生縣長瞎胡鬧。
先把村主任家的毛薯上淘寶賣掉
內部阻力是一方面,還有外面的硬骨頭——當地的電商普及和教育。「我帶著人下鄉,建議農民們開淘寶店,老鄉都以為我們是搞傳銷的。」周秋平回憶說。
沒有人相信電商能致富,周秋平決定抓典型。他找到當地碩果僅存的一家橡膠廠,讓老闆在1688上開店,老闆不肯,怕損失幾千塊的會費。周秋平為了消除小商人們的顧慮,推動縣裡出臺政策——搞電商年收入超過100萬,縣政府獎勵2萬人民幣。
「第二個月我就後悔了,低估了電商的能量。」第二個月周秋平再去橡膠廠,廠裡的訂貨額已經超過1000萬,膠價每噸也漲了500塊。縣裡咬咬牙兌現承諾,獎了2萬。
事後證明,這是一筆非常划算的「投資」,橡膠廠的示範效應起了作用,越來越多農民起早摸黑,橡膠園越來越熱鬧。
圖:為了讓老百姓理解電商,白沙在電商宣傳活動策劃與命名十分「接地氣」。圖為白沙電商年貨大集。
除了企業,村主任也是非常關鍵的節點。縣電商辦下鄉推廣時,很多地方的村主任往往反對得最激烈。為了獲取信任,電商辦就先把村主任家的毛薯上淘寶賣掉,對方一看這麼靈,再也不反對了,還帶領村民搞電商,有的還讓家裡人去當 「村淘小二」。
阿里巴巴也注意到了這個熱情高漲的貧困縣。兩年不到,淘寶大學接待了白沙前後7批近百名幹部參訪學習,上至縣委書記,下至村淘小二。2017年,淘寶大學還專門組織講師前往白沙講課。
50多家村淘站點也在短時間內鋪滿白沙,村民很快被現實說服,以前翻山越嶺去挑貨,現在足不出村,東西就送來了。
阿里巴巴的幫助無疑是助推器。白沙在短短1年內實現了跨越,白沙縣縣域電商指數排名從全省倒數第2上升為第9。2016年中,白沙入選「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獲得了國家財政2年共2000萬的資金支持。
「搞不出矽谷,賣貨才是硬道理」
現在,從白沙縣城唯一一條過境公路進入,離遠就看見一座掛滿橫幅與標語的橙色門樓。這裡是白沙電商產業園,是白沙最洋氣,最熱鬧的地方。產業園十分氣派,門樓上兩行大字:農村淘寶,白沙茶城。
產業園是白沙電商運動最大的成果之一。這裡也是全縣的電商服務中心,老百姓只要拿著身份證和銀行卡,就可以開一個網店,免費。服務中心對面是引入的一家攝影工作室,前一刻還沾著泥土星兒的農產品,下一刻就在光影映照下,變成秀色可餐的「賣家秀」。
為了更有創業氣息,產業園還學習北京中關村大街,在園區一側搞了個「創客咖啡」,但沒有創業者和投資人,只賣咖啡豆。
圖:白沙電商產業園一角。電商風暴以來,白沙與阿里巴巴集團深度合作,淘寶大學、阿里商學院、菜鳥物流等阿里分支機構均在白沙設點開設業務,推動白沙電商發展
「只要物流,不要人流;只要效果,不要掌聲。」周秋平這樣總結他搞電商的信條。「農村搞電商,搞不出矽谷,賣貨才是硬道理。」周秋平說。
園區另一側,當初介紹周秋平去淘大的陳榮也經營了一家農產品直銷店,也是白沙唯一的天貓店。他的貨賣到全國,甚至還有人從臺灣下單。
「白沙天貓第一店」的殊榮讓陳榮成了當地炙手可熱的電商典型。自從白沙因電商致富逐漸聞名後,他這裡比縣政府還火,成了政府接待中心。幾乎每天都有來自各縣市的領導參觀。省裡從書記到省長,從人大到政協,四大班子領導全都來過。
淘寶大學也來這開過課。那時候十裡八鄉的村民都來聽,帶著孩子的哺乳期婦女都有好幾個。對面土菜館因此十分火爆,老闆聰明,把包廂都改了名字,二樓兩間叫「淘寶」和「天貓」,三樓包廂最大,叫「1688」。
圖:電商為白沙村民帶來了新的思維方式,有當地餐館以電商命名包廂,圖為「淘寶廳」與「天貓廳」。
觸網後的副縣長周秋平,也逐漸成了「網紅」。越來越多媒體、網站來採訪他,也多次被邀請到省電視臺介紹白沙電商經驗,淘寶大學還邀請他去講課,周秋平還去過北京,在農業科學院為外國專家講課,把白沙經驗上升為中國經驗。最後,這些「乾貨」被寫進他的兩本書裡。
2016年,周秋平再次帶隊來到海南冬交會。這一次他沒有像5年前那樣寒磣地拎兩可樂瓶米酒,而是帶了一根自拍杆。杆子上架起4臺手機,他要多平臺直播賣貨。一個小時的直播,周秋平一口一個「親」,得到了27萬人觀看,當場賣掉6萬塊的貨。
圖:2016年海南冬交會,時任白沙副縣長的周秋平在手機鏡頭前進行直播,一口一個「親」的在線推銷白沙農產品。一個小時的直播,周秋平得到27萬人觀看,銷售出6萬元的農產品。
老百姓的致富激情被電商喚醒,政府的工作思路也被打開。2018年,縣裡搞了一場「就業扶貧招聘會」,促成了100多個就業之餘,還幫忙找對象。一場鄉村版的「非誠勿擾」辦下來,兩對青年牽手成功。
「扶貧給人以魚,脫貧授人以漁,而致富是造魚塘」
電商徹底扭轉了白沙的命運。兩年多時間,白沙不到10萬居民共開了119家淘寶店,1家天貓店和1家1688店,貧困戶人均增收1600元。現在,白沙44個貧困村只剩7個,貧困戶從1萬多戶減為1千多戶。2019年,白沙縣將正式摘掉貧困縣的帽子。
白沙發生的一切,只是中國電商脫貧澎湃景象的一個縮影。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市場參與已成為常見的聯動模式。以阿里巴巴為例,2017年成立脫貧基金,並承諾未來五年投入不低於100億元探索網際網路+脫貧模式,利用阿里經濟體的力量,帶來價值1000億乃至10000億的脫貧效應。
通過電商,國家級貧困縣在阿里巴巴平臺已銷售超過260億元產品,「興農扶貧」頻道覆蓋 8 個省 141 個縣,包含 51個貧困縣,接入商品 701 款。
兩年多電商實踐後,周秋平對電商脫貧又有了新的認識。他非常贊同和佩服馬雲的一句話——「扶貧給人以魚,脫貧授人以漁,而致富是給大家造魚池、魚塘。」在馬雲看來,真正要消滅的不是窮人,而是貧困。貧困不僅僅要解決今天窮人的問題,更要解決貧困的問題,要從教育、要從醫療、要從各種各樣方法上面,從根源去解決問題。
周秋平也在為造更大的「魚塘」努力。他先讓絕大多數商戶貼上了二維碼,讓白沙成為無現金縣城,還從省城拉來一輛共享汽車,在城區溜了一圈,然後告訴人們,白沙未來也要有這玩意兒。
他還做了更長遠的計劃,例如讓打車軟體進縣城,把「餓了麼」請進來,取代簡陋的當地美食網,還打算讓文化與農產品結合,實現品牌升級……
圖:一名村淘小二正在打包村民送來的醃筍,物流包裝盒由縣政府統一印製,村民可免費使用。
但當周秋平的藍圖還沒來得展開。2017年中,他被調離白沙,赴海口任一個國企的總裁。一種難言的隱憂在他心中時常泛起:電商的長遠發展需要高投入,但此前撥下來的資金扶持只是杯水車薪。口子剛打開,架子剛搭好,一切都在嗷嗷待哺。
而且最近一個新的迷思,讓包括他在內的諸多地方主政者困惑:網際網路打開這裡年輕人的世界,也帶來更多的誘惑。本已不多的年輕人才開始選擇離開體制,謀求獨自或外出發展,白沙的電商隊伍變動得越來越頻繁,越來越青黃不接。
「年輕人有好的出路,我們本該為他們高興。」縣長胡翔時常感到矛盾,「但是白沙脫貧只是開始,未來要做跨境電商,建物流中心,都將需要大量的電商人才。」
「我得去杭州找淘大的老師聊聊。」胡翔想了想,說,「他們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