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下半年,李佳琦賣口紅、辛有志結婚花費五千萬請43位明星,「直播」這把火一經點燃,全網都在問「直播是不是未來的營銷趨勢」「直播會不會顛覆營銷」。
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未打招呼直接殺進人類生活,各行業措手不及,疫情之下帶來的出行不便,更是給「直播」添油加柴,這把火,越燒越旺。
前有薇婭賣火箭,後有羅永浩交個朋友,宋小寶、汪涵、劉濤、鹿晗,王一博……各路影視明星紛紛加入直播的行列,讓人目不暇接。
一時間,人們見面打招呼都恨不得問一句「直播了嗎,現在多少粉絲?」
此時此刻,討論「直播帶貨還能火多久?未來趨勢會怎樣?」,無疑給了脫光衣服準備一個猛子扎進「直播」這攤渾水裡的那些不明真相的群眾潑了很大一盆冷水。
從最初躍躍欲試、到第一場直播,再到直播間人氣過萬,一路走來,對這個話題要冷靜得多。
真以為打開攝像頭就能當主播?
你以為直播間人那幾萬人是來看你顏值的?
有句話——「歷史,一直在重演。」
淘寶剛起步時,有人嘲笑網絡購物「不安全、假貨。」
淘寶發展壯大的時候,當時的首富娃哈哈宗慶後說「網際網路擾亂實體經濟」。
當電商撐起半邊天的時候,一面:宗慶後一個月內成立了兩家電商公司。另一面:一代鞋王——百麗的悄然退場,百麗CEO盛百椒承認,「沒有找到轉型路徑,主要責任在我」,因為65歲的盛百椒,仍然不會開電腦,連微信都沒有,自然難對市場的變化做出預判。
到了今天,實體被電商擾亂了嗎?小米的專賣店越開越多啊!
實體企業還會談「電商」色變嗎?沒有,早就習慣了,哪個實體企業還沒個天貓店、京東店?
很多你認為會顛覆的,最終只是成為我們習慣的日常。
現在的直播,像極了風光時的開網店,是個企業都在喊「直播」,大有「唯有直播可以定天下」的陣勢,什麼產品都跟著上直播,好像前面有個印鈔機,搶的晚了搶不著一樣。
很多猶豫不決想做又不想做直播的人,早就問我同樣的問題。我的回答:
1,直播的紅利,早晚都會褪去。
正如05/06年的電商玩家,當時做電商,誰做誰賺錢,入局早,先發優勢。
到了12/13年時,想做電商,就會有一種聲音:「現在做電商做太多了,競爭激烈,現在做不賺錢。」
嗯,早的時候,說「做電商不安全,電商擾亂實體」的是你;
現在,說「做的晚了,競爭激烈,不賺錢」的,也是你。
你看,不管紅利存在或是褪去,不做的人,總有理由,只是,這個時代正在狠狠淘汰跟不上變化的人。
即使到了2020年,哪個公司,不開淘寶、京東店?
直播,和網店一樣,像極了顛覆的樣子,但只將並必將成為企業的標配!——與紅利褪不褪無關。
別人有,你沒有,你就沒有競爭力!
2,直播能火多久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會玩!
你看,大家都以為電商已經飽和了,拼多多殺出一條路;
電商已經夠普及了,硬生生竄出一個直播帶貨,將電商推向一個新高度!
各大品類競爭再激烈,花西子、鍾薛高依然通過網際網路崛起。
看了巨量引擎智庫平臺《動見》匯集的涵蓋平臺、企業、代理公司、MCN、專家教授、名人達人等各方典型人物的觀點。總結下來,有很多我非常認同的觀點。
比如:
我在直播分析中曾經講過,直播雖然很火,但是,很多細分領域依然有大量的機會,在2020年,最典型的,在汽車領域,湧現出很多專業的汽車領域網紅,漲粉快速。
疫情,將教育進一步推到了直播的浪尖風口。
以「教育為例」,世界上學校再多,優質的老師,永遠是稀缺資源;
不管直播火不火,直播的人再多,優質的內容,永遠不會缺乏關注!
中國再增加1萬所大學,一定不會影響清華、北大的影響力。
在早期紅利期,誰做直播誰火,因為更多的玩家沒有入局。等到所有玩家都開始直播,就是拼內容的優質程度、客戶體驗。就像電商,個體戶玩家越來越難,專業賣家越來越專業。
3,平臺的遊戲規則,對內容是最公平的。
所有內容,都在同一起跑線。誰的內容受歡迎,就會持續得到平臺推送,不被喜歡的內容,得不到推送。這是完全取決於內容的受歡迎程度,好的更好,差點的被淘汰。
只要明白這一點,就應該懂得別管直播火不火,也不要在乎直播紅利不紅利,打鐵還需自身硬,把內容做好才是硬道理。內容做不好,紅利不紅利,跟你也沒多大關係。
說直白一點:再賺錢的生意,也有人賠錢;再沒落的行業,也有人賺錢。山東首富還是位棉紡織集團老總呢。
4,直播不能代替品牌
很多中小企業把「直播」當作救命稻草,甚至認為找一個李佳琦、辛有志一晚上賣個幾百萬,以後大不了天天找李佳琦、辛有志帶貨唄?
於是,我們也經常看到網紅直播翻車,李佳琦賣鍋就是活現場。
不管是直播、還是普通電商,還是線下實體銷售,產品體驗是根本。不重視產品質量,僅僅靠明星網紅帶貨火一把,這個網紅不行換下一個,中國網紅有多少個?
網紅和KOL非常珍惜自己的羽毛,都會收質保金,不會允許產品毀了自己的名譽。在早期嘗到甜頭的雜牌,隨著直播的發展,生存空間將會變得越來越窄。
5,到底,如何看待直播?
我是銷售出身,銷售沒拿過第二名,最初也沒拿直播當回事兒。但是當愛人問我:「李佳琦一晚上賣300萬口紅,你能嗎?」,我立馬買了直播設備,因為我不能,就要學,親自體驗。
直播,就是一種銷售方式——更高效率的銷售方式。
以前,我們與客戶一對一交流,頂多是會銷現場,對幾百上千人講解產品。
網際網路,將銷售與顧客的空間打破、距離拉近。與電商不同的是,通過直播,銷售可以用語言+肢體語言,生動地給100億人講產品,直播可以通過屏幕上的信息與顧客交流,對客戶疑問進行解答。
一個打破空間限制的銷售場景。
僅僅是一個銷售場景而已。既然是「銷售」,好的銷售,必然是優質的產品質量+完善的售後保障+優質的客戶體驗,缺一不可。僅僅靠銷售,解決不了售後、質量、體驗等問題,直播也是銷售,同樣解決不了這些問題,所以,我很認同「直播帶貨並不能解決長期銷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