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單仁行陪伴你的第1542天
2020年最大的風口是什麼?
莫過於因為疫情被再度發展的直播帶貨。
從可查證的數據來看,2019年在線直播用戶達5.04億,預計2020年達到5.26億。
從企業家到個人、從央視主播到地方市長,直播的大門越開越大,任何人都通行無阻。
而產品也是如此,從飲料、食品等快消品,到房子、豪車、甚至是火箭這樣的非快消品都被搬上了貨架,並且成功的通過直播賣了出去。
這不禁讓我們去思考一個問題:
直播帶貨到底是一時的風口,還是長期的趨勢?
我們先來聽聽單仁資訊集團董事長,央視鳳凰特約評論員單仁博士的看法。
要去判斷直播的未來,首先我們必須要先理解直播的形態概念。
從信息的載體來看,到今天為止,有文字的載體、圖片的載體、視頻的載體。
從信息表達的時間概念來說,有過去的,有正在的,有未來的。
直播是屬於視頻形態,並且是現在發生的視頻形態。
我們都知道,人是懶惰的,這是天性。
很多人不願意去看太多的文字說明,而一張圖片就可能包含了1000個文字,而一個短短的15S視頻就可能包含了1000張圖片。
視頻所承載的信息量更大,效率更高。
所以人們願意去追求視頻這種獲取信息效率更高的方式。
其次,直播出現在4G到5G的時代,過去上網流量很貴,網速很慢,手機很卡。
但隨著新技術的發展,上網流量便宜了,網速變快了,我下載一個APP或者了解一個新事物變得非常簡單。
我能獲取的內容變得非常的多,以至於我找不到那個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信息。
所以,像直播帶貨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幫助大家進行挑選,獲取最優信息,這就讓人們直接獲取最重要信息的效率也更快了。
從這個意義上講,直播帶貨的形式未來會長期的存在著。
我們熟悉的另一位企業家、單仁行專欄作者士老帽老師則這麼認為:
我想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在文字、圖片作為載體的時代,在直播誕生之前,你有想到過直播嗎?
一個新技術、新材料、新應用絕不應該是新瓶裝舊酒,不是一個變異的事務。
什麼是變異的事務?
過去你裝的是陳醋,今天變成了米醋,這樣的改變沒有意義。
直播帶貨還有三個問題需要去更好的完善。
第一、標識。
什麼是標識,也就是你在直播間拿出的東西,它是不是具有智慧財產權?
今天的標識,我們只強調智慧財產權,這個標識就代表著品牌。
第二、可追溯的過程。
直播目前並沒有建立一個可追溯的標準化過程,在屏幕之外,你永遠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你只能看到屏幕之內的東西。
沒有一個可追溯的過程就代表直播帶貨還存在著大片的空白地帶,產品在這個過程中沒法得到保障,會受到二次汙染,這也就會帶來第三個問題。
第三、產品的不一致。
今天我看了個直播帶貨覺得很好,於是我買了,結果收到的產品跟我在直播中看到的產品不一致,我要個大公雞,結果發來的是個小雞仔。
這樣的情況,在快消品的直播中佔比非常高。
這三個問題不解決,直播的長期發展就會受到影響。
最後,我們再來聽聽資深投資人,單仁行專欄作者宋子老師的看法。
五星電器董事長汪建國曾經做過一個客戶調研:
銷售最關鍵的不是產品、品牌、價格,而是成交前的與銷售員的互動。
直播就是疫情下,客戶和銷售員之間最好的互動,這是銷售的本質!
直播對於企業來說,關鍵在於什麼呢?我認為有兩點:
第一、直播是圖文、視頻的升級,打破了時間、地點的限制,形成了人與人的互動。
第二、直播營銷迎合當下年輕人娛樂習慣,不僅有效降低公司流量成本,還進一步衍生出公司新的供應鏈模式——「前播後廠」。
即前端撮合訂單、再發往工廠後端生產,縮短供應鏈長度,提升準確度,大大降低中間環節庫存和供應成本。
我們可以看到像蘑菇街、小紅書這些原來的內容平臺,現在正在成為社會化電商平臺,逐步強化社交電商的屬性。
以蘑菇街為例,近年來蘑菇街增長數據停滯,用戶數一直處於瓶頸期,相比其他頭部電商差距較大。
蘑菇街就從2016年加碼線上直播營銷,對引流服務進行戰略收縮,大力發展直播營銷,搭建自己的直播平臺。
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可以看到,18財年蘑菇街有超過1.7萬活躍的直播達人,平均每天為用戶呈現超過數千小時的直播。
當年視頻直播帶來了17億元的成交量,相比17財年的2億元同比增長750%,GMV佔比由11.8%增至14%。
19財年第一季度,視頻直播帶來了14億的成交量,GMV佔比升至 17.7%。
優質的直播內容不僅大幅增加了用戶的停留時長,更能為用戶帶來沉浸式的時尚體驗。
高效便捷的互動和交易方式也為商家帶來了更好的成交轉化。
我認為,未來會形成多層次的直播,有廠家直播、專業主播直播等。未來線上帶貨將持續保持雙位數的增長。
責任編輯丨羅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