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和團的「神功」,慈禧太后信不信?| 短史記

2021-03-05 今日話題-騰訊新聞

慈禧青睞九宮道的「神法」,也相信義和團的「神功」。

義和團當年大玩「刀槍不入」。身為清廷最高決策者的慈禧太后,究竟信不信這類「神術」?

一種流傳甚廣的意見是「不信」。如電視劇《走向共和》,即演繹了這樣一段情節:義和團大師兄們在慈禧面前表演各種「神術」。慈禧賞過他們之後,轉身即對左右解釋:「剛才看到的那些個鬼把戲,全是假的,騙不了我。可那一條條精裝的漢子是真的,若是不能善加利用可不得了,那可就是洪水猛獸啊。」①

圖:電視劇《走向共和》第23集劇照

劇中這段臺詞,有其史料依據。

1900年6月26日,慈禧諭旨李鴻章、李秉衡、劉坤一、張之洞等地方督撫,敦促他們不要再遲疑觀望,迅速籌兵籌餉北上支援朝廷與洋人作戰。鑑於督撫們一再責備朝廷「邪術保國」,諭旨特別作了一段解釋:

「此次義和團民之起,數月之間,京城蔓延已遍,其眾不下十數萬。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處處皆是,同聲與洋教為仇,勢不兩立,剿之則即刻禍起肘腋,生靈塗炭,只可因而用之,徐圖挽救。奏稱信其邪術以保國,亦不諒朝廷萬不得已之苦衷矣。爾各督撫,若知內變如此之急,必有寢饋難安、奔問不遑者,尚肯作此一面語耶。」②

諭旨大意是:京城義和團已多達十數萬之眾,若採取剿滅政策,恐將其激反,釀成心腹之禍;督撫們責備朝廷「信其邪術以保國」,卻不知諒解朝廷籠絡義和團,有「萬不得已之苦衷」。顯然,這道諭旨,是《走向共和》裡慈禧那段臺詞的史料來源。

不過,這道上諭,並不能證明慈禧內心深處真的不相信義和團的「神術」——就諭旨的字面意思而言,至多只是在向地方督撫解釋:朝廷籠絡義和團,並不是想要依賴「其邪術以保國」,而是擔憂剿滅義和團將會「禍起肘腋,生靈塗炭」。至於「邪術」的真偽,諭旨並未直接表態。③

真正能夠說明問題的,是1900年7月16日慈禧所下達的另兩道諭旨。諭旨稱:

「軍機大臣 字寄 直隸總督裕祿 光緒二十六年六月二十日奉上諭:現在天津事機緊迫,聞五臺山南山極樂寺住持僧普濟,戒律精嚴,深通佛法。該僧現尚在津。著裕祿傳旨,諭令該僧聯絡義和團民,設法堵擊,毋令夷逆北竄,是為切要,將此由六百裡諭令知之。欽此,遵旨寄信前來。」④

「軍機大臣面奉 諭旨五臺山南山極樂寺住持僧普濟,戒律精嚴,深通佛法。現在天津事機緊迫,所到夷船甚多,該僧素善修持,心存報國,著即聯屬義和團民,設法御擊剿辦,滅此兇夷,毋任肆擾,荼毒生靈,實為厚望。欽此。」⑤

圖:《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所收錄的慈禧諭旨

八國聯軍入侵,慈禧急命「戒律精嚴,深通佛法」之僧人前往堵擊、剿辦,其迷信可想而知(7月14日,八國聯軍攻陷天津,但慈禧尚不知情,故有7月16日之諭旨)。慈禧下旨徵召高僧,與義和團「神術失效」有關。據《庚子傳信錄》,拳民進攻東交民巷使館區受挫,6月20日,大學士啟秀奏請:「使臣不除必有後患,五臺僧普濟有六甲神兵,請召之會攻。」⑥

「普濟」其人,俗名李向善,乃清末民間秘密宗教「九宮道」之道首。李向善自稱彌勒佛轉世,懷有「神法」。其與慈禧有無直接交往,已頗難考據——有學者認為,依據九宮道遺留下來的材料,1892年慈禧曾賜五臺山極樂寺匾題「真如自在」四字,並敕封李向善為「極樂寺叢林普濟師」。也有學者認為,李向善當年的影響力,已擴張至京城,如「世襲承恩公頭等侍衛志鈞」、「大學士啟秀」等俱是李的信徒,但「真如自在」四字恐非慈禧正式的賞賜,而可能是「經由志鈞之手」間接取得。⑦

普濟最後有沒有奉旨前往用「神法」抵禦八國聯軍?也尚無足夠的材料可以說明。據庚子年任職軍機處的高樹所言:「尚書啟秀函請五臺山僧普淨來京攻西什庫教堂,僧言關聖降神附其身,攜青龍刀一柄,《春秋》一部,騎赤兔馬往攻,入陣便中炮亡,惟馬逃歸。」其胞弟高枏之日記、陳恆慶之《清季野聞》,亦有相似記載。⑧此「普淨」與諭旨中的「普濟」是何關係?有學者推斷認為,普濟奉詔後,「他自己沒有留住京師,只派一道首詭稱能關聖附體……」,這個被推出來做炮灰的「道首」就是普淨。也有學者認為,「普濟似未奉旨參與天津戰事」,普濟「在1900年來過北京之說則純屬子虛烏有的事」。⑨

無論如何,李向善的「神法」在庚子年受到了慈禧的青睞,這是有諭旨可證的。慈禧青睞九宮道的「神法」,也相信義和團的「神功」。如孔祥吉教授所言:「不能簡單地說慈禧只是企圖『利用』義和團。清宮檔案中有許多資料說明,慈禧對義和團的某些『教義』、『法術』是深信不疑的。」⑩

那些說「慈禧不相信義和團『神術』」者,嚴重高估了慈禧的知識結構。

(1)一方面,毋庸置疑,慈禧垂簾數十年,於高層權力鬥爭頗具心得——聽政之初,慈禧即曉諭大臣,將歷代帝王政治及垂簾事跡彙纂成一部《治平寶鑑》進呈,由大臣輪班為自己講解。這部「帝王術」,選錄漢、唐以來帝王政治及母后臨朝事跡,共計一百零八人,每人一至二十三條不等,總計三百一十四條。(11)精深的「帝王術」造詣,是慈禧在晚清歷次高層權鬥中屹立不搖的重要倚仗。

圖:故宮博物院所藏《治平寶鑑》

(2)另一方面,慈禧嚴重缺乏近代科學常識、文化常識和政治常識。

a、科學常識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即如前所述,庚子年,慈禧相信「神術」可以禦敵。

b、文化常識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慈禧無法理解外國傳教士為何要來中國勸人入教。

裕庚之女德齡曾隨父在歐洲生活,1903年回國後充任慈禧的貼身女官,據她回憶,慈禧相信李蓮英的說法:「李蓮英說外國教士有一種藥,給中國人吃了,中國人就會自願信他們的教。於是他們再假意叫中國人仔細想想:說他們是不願意強迫人家違反自己意思而信教的。教士還要拐走中國的小孩,把他們的眼睛挖出來做藥。」德齡告訴慈禧,這些都是造謠,「我曾碰到許多教士,他們心腸都很慈悲,願意做各種事情來幫助窮苦的中國人,我又告訴她,他們怎樣救濟孤兒……」慈禧表示她願意相信德齡的話,但她仍不能理解:「不過這些教士,為什麼不在自己國裡幫著自己的百姓呢?」(12)

c、政治常識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慈禧無法理解何謂「立憲」。


無論證之學理,抑或驗之史實,「立憲」的核心內容必然是「限制君權擴張民權」。但慈禧卻相信了載澤的謬論,認定「君主立憲」的核心是削奪地方督撫們的權力,進而「鞏固君權」。按載澤的說法,君主立憲之後,君權將會大增,「凡國之內政外交、軍備財政、賞罰黜陟、生殺予奪以及操縱議會,君主皆有權以統治之」;地方督撫和朝廷重臣們的權力則會被削弱,「在外各督撫、在內諸大臣,其權必不如往日之重」;其結果是:「憲法之行,利於國,利於民,而最不利於官」。(13)

載澤深信自己對「立憲」的理解,所以要求慈禧保密自己的奏摺,不要讓朝臣和督撫們聞知;慈禧也深信載澤對「立憲」的解釋,載澤於1906年8月23日進呈密折,慈禧9月1日即宣布「預備立憲」。

1906年,出洋「考察政治」的載澤(前排中)一行在英國伯明罕

待慈禧發覺「立憲」的核心乃是「限制君權」時,已悔之晚矣——皇室沒能依賴「立憲」收回地方督撫們手裡的權力,相反,「立憲」成了地方督撫讓其手中權力合法化的趁手工具。這出乎了慈禧的預料,故1907年,在召見自日本留學歸來的曹汝霖時,慈禧曾特意詢問「日本立憲」的真實情況。曹告訴慈禧,立憲之後,「上下都應照憲法行事」、「人民有選舉權」、「總理大臣有一切行政權柄」……這與載澤的說法完全不同。據曹回憶:「太后聽了,若有所思,半頃不語。」(14)1908年初冬,慈禧去世。臨終前,「忽嘆曰:『不當允彼等立憲。』少頃又曰:『誤矣!畢竟不當立憲。』」(15)

時下有許多「重新評價慈禧」的節目、文章和著作(甚至有讚譽其為「政治家」者)。這種重新評價,或許應該有一個上限,即:缺乏近代科學常識、文化常識和政治常識,僅僅擁有高深「帝王術」造詣的慈禧,面臨「千年未有之變局」,既保不住愛新覺羅的江山,也無法引領國家走出危機實現轉型。

1993年,距慈禧時代已近一個世紀,北京市某氣功培訓班,學員們頭頂「信息鍋」接受宇宙大氣場。

注釋

①見電視劇《走向共和》第23集。②《義和團檔案史料》上冊,P187。③慈禧是否相信義和團神術,並不是一個新鮮的問題。如羽戈之《慈禧相信義和團的神術嗎?》一文也考據認為:慈禧其實相信義和團的神術。有興趣的讀者可搜索該文。筆者不擬重複介紹該文所梳理之史料,僅以慈禧之諭旨為據,再略作分析。④《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第26冊,P198。⑤同上,P199。⑥李超瓊,《庚子傳信錄》,收錄於《近代史資料專刊 義和團史料 上》,P212。作者李超瓊,光緒年間舉人,庚子年奉命北上,親歷了義和團之亂。該書系日記性質,記載了作者在京城的所見所聞。⑦參見:路遙,《義和團運動發展階段中的民間秘密教門》,《歷史研究》2002年第5期。⑧高樹,《金鑾瑣記》,收錄於《近代史資料專刊 義和團史料 下》,P729。另可參見:《高枏日記》(收錄於《庚子記事》P159)、《清季野聞》(收錄於《近代史資料專刊 義和團史料 下》P638)。⑨參見:路遙,《義和團運動發展階段中的民間秘密教門》,《歷史研究》2002年第5期。王見川,《清末民初五臺山的普濟及其教團》,收錄於《中國秘密社會史論》,商務印書館,2013,P504-505。邵雍,《中國近代會道門史》,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 ,P69-70。⑩孔祥吉,《晚清史探微》,巴蜀書社,2001,P242。(11)故宮博物院/編,《天祿珍藏 清宮內府本三百年》,紫禁城出版社,2007,P334。(12)(美)德齡、容齡/著,《在太后身邊的日子 晚清宮廷見聞錄》,紫禁城出版社,2009,P102-103。(13)載澤,《奏請宣布立憲密折》。(14)曹汝霖,《一生之回憶》,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 ,P66-68。(15)惲毓鼎,《澄齋日記》,宣統三年十月初一日。

點擊「閱讀原文」可直接購買《觀復》

相關焦點

  • 庚子之變:慈禧太后哪來的勇氣,明知不敵,還同時向十一國宣戰?
    由於義和團的朱紅燈打死了英國聖公會傳教士卜克斯,在西方列強的壓力下,山東巡撫毓賢被免職。毓賢這個人,不僅是個酷吏,還是個極端排外主義者,就是他向慈禧太后和王公大臣們講了義和團可用。後來調到了山西當巡撫,仍然是極端排外,大力扶持義和團抗擊教會,在八國聯軍入侵後,他還率兵勤王。
  • 義和團首領說自己刀槍不入,袁世凱不信邪,果斷拿出手槍就開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義和團的名號,義和團在當年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他們號稱自己是刀槍不入,有的人信以為真,紛紛加入義和團的行動,當然也有人不信他們有這種本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袁世凱,袁世凱曾經由於不信這個邪便直接拿出手槍對著義和團的一個首領開了槍。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會事呢?
  • 1900年,慈禧太后為何要向八國聯軍宣戰?是愚蠢還是瘋狂?
    慈禧太后為什麼有勇氣敢於向世界列強宣戰?是梁靜茹給他的勇氣嗎?當然不是,那是因為列強觸犯了慈禧太后的底線。 慈禧太后,這個晚清時期的老巫婆,最愛的東西只有一樣,那就是權利,權力就像一劑毒藥一樣,誰用誰上癮,慈禧太后臨死都不願意放權,可見他是一個權力欲相當大的人。
  • 慈禧太后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到底是什麼意思?
    可誰知這兩方面都不買她的帳,督撫們認為「君臣之義已定,中外之口難防」,而列強覺得慈禧這種行為實在有違法制精神。慈禧眼看著廢帝之舉落空,心中這股火苗子登時熊熊燃燒起來,再加上多年來沒少受洋人的欺負,於是決定幹票大的。而正在這個時候,北方各地的義和團遍地開花,憑藉著「刀槍不入神功護體」,誓言早將「一幹鬼子都殺盡,扶保大清萬萬年」。
  • 「寧與友邦,不予家奴」看看慈禧太后這副嘴臉!
    不是慈禧說的,但和慈禧息息相關,這裡面到底有什麼故事呢?故事是這樣的:清朝末年,由於西方列強入侵,我國的主要矛盾由階級矛盾轉化為民族矛盾,連義和團都將「反清復明」的口號改成了「扶清滅洋」。義和團運動引發了八國聯軍(英、美、法、德、俄、日、意、奧)入侵,西方列強用科技碾壓了清軍和義和團,直接打進了紫禁城。
  • 慈禧太后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很多人後世對其竟然還有正面評價
    同治皇帝駕崩之後,慈禧太后就找來了後來的光緒皇帝繼承大統。而且她還讓光緒皇帝過繼給自己喝和鹹豐皇帝,實際上,這個光緒皇帝不過是自己的傀儡而已。而她自己的親生兒子同治皇帝就是被她虐待而死。光緒皇帝在她的管理之下,日子更加不好過。慈禧太后甚至派人去砍了光緒皇帝親生父親墳墓上的一顆生長了百年的大白樹。對此光緒雖然是皇帝也毫無辦法,因為他只是一個傀儡,真正掌握實權的還是慈禧太后。
  • 慈禧太后:我準備效仿乾隆南巡,恭親王奕欣大呼:萬萬不可
    慈禧太后完全控制了大清帝國。眾所周知,古代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對女性的限制更加驚人。這一點,位高權重的慈禧太后也不例外。不是皇帝卻勝過皇帝,慈禧太后根據自己的意願決定南巡。慈禧太后並不是突然頭腦發熱,而是當時清朝的形勢決定了,恰逢清軍平定太平天國,清朝的面貌發生了一點變化。
  • 愚昧又野蠻,用狗血對付洋槍洋炮的義和團,究竟是誰在嘲笑他們?
    什麼嶽飛、秦瓊、關羽,甚至張三丰、李白、彌勒佛都開始附體了,以達到神功護體,刀槍不入的效果。為了對付洋槍洋炮,除了自身要刀槍不入以外,還使用上了狗血、童子尿做武器,用狗血和童子尿去潑洋人的洋槍洋炮,以使其失靈。甚至連清廷的大學士徐桐都認為義和團能勝:「拳民神也,夷人鬼也,以神擊鬼,何謂勝之有?」
  • 義和團為何要除去「一龍二虎三百羊」,他們分別指代的是什麼人?
    當時,義和團是支持清廷反對洋人的,可皇帝怎麼會成為他們的敵人呢? 原來,義和團是親近慈禧太后一派,而慈禧太后早已有心廢掉光緒帝,如果能借他人之手,豈不更好。然而,義和團為何會站在慈禧太后一邊呢?這和他們狹隘的思想認識有關。義和團覺得一切「進來物」都該消滅,不論人文還是科技。而光緒恰恰支持改革,這就和他們的認知相違背。
  • 帝國的黃昏:義和團是如何登上中國歷史舞臺的?
    二晚清四大名臣中,曾國藩、左宗棠先後去世,只剩下了李鴻章和張之洞,慈禧太后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平定太平軍和捻軍叛亂的湘軍、楚軍,擁兵自重的局面不可能再出現了,李鴻章和張之洞都是那種很有本事但絕對聽話的重臣。
  • 李蓮英在慈禧和光緒之間,發揮了怎樣的作用?都幹過哪些事?
    其實,李蓮英這樣做,有故意激怒和羞辱光緒的意思,目的就是為了擴大帝後之間的矛盾,只不過他沒想到光緒帝真敢讓他遭受皮肉之苦,所以挨了板子的李蓮英必然向慈禧哭訴,並添油加醋地妄稱皇帝對太后亦「有怨望之心」。如此一來,本就在權力爭奪中存有戒心的慈禧,對光緒更加痛恨,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 慈禧向十一國宣戰,真實原因其實是為了自保
    1900年6月21日,晚清實際掌權者慈禧太后,以光緒皇帝的名義頒布詔書向十一國(英美法德意日俄奧比荷)列強宣戰,將當時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列強全包含在內,可謂是「天人」之舉,這份詔書被稱為「對萬國宣戰詔書」。
  • 老照片:這位皇族大人物被慈禧太后發配邊疆,依然過著豪奢生活
    這事得從義和團運動說起。 1900年義和團運動期間,他和端郡王載漪等人鼓動慈禧太后利用義和團去攻打洋人,並擔任京津義和團右翼總兵。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後,對頑固地「仇外」的王公大臣恨之入骨,一定要求慈禧太后嚴厲懲處這些人,並寫入《辛丑條約》加以強制。
  • 庚子國難,細數那些因義和團而被朝廷屠殺的高官們
    庚子國難,作為中國人,沒幾個不知道的,當年慈禧太后想利用義和團壓制洋人,結果造成了這場中華民族的浩世大劫。庚子國難當時中國人口是4.5億,列強在辛丑條約中要求中國賠款4.5億兩白銀,人均一兩,以示對中國人的侮辱和懲罰。
  • 老照片義和團壯士被公開處決,慈禧扮成觀音貽笑大方!
    老照片:義和團壯士被公開處決,慈禧扮成觀音貽笑大方!義和團在西方列強入侵的時候喊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與清政府合作共同抵抗洋人,可是在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將義和團當作替罪羊大肆抓捕殺害。照片上就是被抓捕的義和團壯士在刑場被公開處決。
  • 和慈禧太后保持了四年情人關係的英國人
    他稱自己只有一個異性情人,此人就是中國的慈禧太后。巴克思的朋友說他性格古怪,言語陰柔,彬彬有禮,待人接物謙恭平和,風度迷人,大凡見過他的人,都說他健談風趣。但他卻又是隱士,在北京生活的45年,他遠離使館區保護,摒棄早年衣冠楚楚的作派,穿衣打扮和生活習慣完全中式,竭力避免與西方人接觸,前往某地之前,總遣僕人先行打探,確保沒有洋人在,他才起步。
  • 稱「刀槍不入」的義和團首腦人物張德成是怎麼死的?
    清朝末期,義和團運動轟極一時,專門搗毀洋教壇,驅趕在我國土地上的洋人,他們的口號是「扶清滅洋」。說義和團不得不說起張德成。
  • 八國聯軍侵華時,如果慈禧太后調動全國力量,有取勝的機會嗎?
    當年慈禧太后一時衝動對外國列強同時宣戰,結果造成八國聯軍侵華,京津淪陷,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匆匆的逃亡西安,最後籤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這次戰爭,清朝的失敗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一方面是當時的中外差距太大、且慈禧太后意志不堅定,另一方面是八國聯軍僅與清朝在京津的軍隊作戰,而不是整個大清國。
  • 八國聯軍攻入紫禁城,在慈禧床頭留下一串英文,是何意思?
    為了反對西方列強,義和團運動興起,起初,慈禧太后對這次起義並不多加幹涉,畢竟義和團運動是符合她的利益的,清政府想要利用這次起義將西方列強驅趕出去,然而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義和團運動成為了西方列強入侵大清的藉口,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西方列強以此為藉口,組成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入侵中國行,大肆瓜分和掠奪大清帝國。
  • 慈禧26歲喪夫守寡,大臣進獻她一聖物,對慈禧太后來說很是實用
    說到清代末年權力最大的女人,很多人第一個會想到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獨掌皇權40餘年,心狠手辣,手段高明。將光緒帝變成自己手中的傀儡。慈禧的出身一般,是家中大女兒,他還有三個弟弟,一個妹妹。但是她有著比別人還要美的容貌和智慧。從進宮選秀的時候她就註定不是一個平凡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