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粉絲(一種日本粉絲比中國粉絲口感勁道也略粗一些),夢幻紫粉色的小花是紫蘇花,有點類似薄荷的味道散發著草本植物香氣,上面蓋著白色的是蘑菇奶油,最上面的黃色粉末是蛋黃炒蟹黃末。
這道菜的感覺特別獨特,利用自身沒有什麼味道的春雨粉絲搭配鮮味十足的蘑菇奶油,再配上味道更鮮的蛋黃蟹子,最後口中還縈繞著紫蘇花的植物香味,真的是在調味搭配上登峰造極了,著實厲害,說實話比傳統懷石料理味道上高級了好多好多。
▲第一個大菜來了,最上面白色的小碗裡是,鯛魚刺身上面覆蓋的是分子蛋清鮮奶油。
左邊橘色大碗是比目魚配赤西貝。
右邊的花碟子是寒鰤魚上面的醬料是北海道室蘭紅味增醬。
最下面的青花盤子是醃漬過的藍鰭金槍魚赤身與中腹。
在整體傳統必備的生魚片基礎上做了些許改良,絲毫沒有掩蓋魚肉本身的風味,但又對味道有了一種加分升華,很妙,這種調味上的創新改良讓主廚的想法發光發亮,三星實至名歸。鯛魚韌勁最足,口感勁道。寒鰤魚入口即化。比目魚的口感介於前兩者之間。總體呼應感很足。金槍魚跟以上三種魚不相同,更像是肉,醃漬過後沒那麼油膩了,也完全沒有魚腥味,口感也還是金槍魚標誌性鬆軟但不鬆散。
▲薩摩產小芋頭,鱈魚一塊,和枝豆做的豆腐。(薩摩是戰國時代的鹿兒島舊稱,盛產名物芋頭,著名的還有日本燒酒.)
因為原料也是芋頭。鱈魚肉質鮮嫩,一點都不老,剛剛斷生的樣子,又比豆腐多了些嚼勁。枝豆就是毛豆做的豆腐,口感特別勁道有些韌性,像是慕斯,跟煮的嫩嫩的鱈魚很是搭配。
清湯湯底是魚湯,看著很平淡,但是做起來確實很複雜,用了很多種魚煮出來的在進行過濾,這樣就沒有那種看起來就滿滿蛋白質的白湯,味道鮮香但又視覺清爽。還有一點點柚子皮進行調味,整體和諧,味道鮮香集中,又有清爽之感。
▲主菜的前菜,蝦泥與白蘿蔔胡蘿蔔配鵝肝醬,另有巨峰葡萄一顆。
這裡就是要跟之前的菜有一個區分,做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不需要味道太過濃鬱複雜,怕搶了主菜的風頭。簡單的鮮甜蝦泥,搭配清淡的紅白蘿蔔泥,再配上少許的鵝肝醬進行一些味覺上的融合,總體都是清淡的風格。巨峰葡萄酸甜可口,味道濃鬱跟整道小菜的搭配屬點睛之筆。
▲第一道主菜--炸物(揚物)鱈魚三吃
左邊的是,炸天婦羅,天婦羅是日料裡面很基本但是又很能體現水平,每家的包裹物配方也都不盡相同,對火候的掌握很關鍵,此處的天婦羅口感蓬鬆,鱈魚炸的也是軟硬適中,絲毫挑不出毛病,再加上配了解膩小青椒,煮蝦仁和特質白味增醬,對於愛吃炸的東西的我來說簡直收買味蕾。
右上是炭火烤鱈魚,備長炭是這種級別店內必備的,有一種獨特的木炭香氣,下來就是對火候的把握,吃的是鱈魚的原味多一些。
右下是煎的做法,再搭配上黑胡椒碎與紫蘇花,紫蘇花特有略帶辛辣的草本植物香氣跟黑胡椒配的還是很友好的,這裡的日式做法,煎的油用的很少,肉質原味更明顯,紫蘇花黑胡椒的調味料味道更明顯。
▲第一道主菜後是--酢物(醋物)意思就是以醋醃漬的小菜。
目的還是為了清口,為下一道主菜做清場工作。日本醋泡鮭魚子配白蘿蔔泥。這裡的白蘿蔔泥有玄機,具體調味不是簡單的純白蘿蔔泥,是主廚自己的小心思,小秘方當然不會告訴我們,更妙的是,它是一塊冰渣狀的,夏日中清涼爽快,讓本來就被醋泡過沒有什麼腥味的鮭魚子,更加放肆的體現它的鮮味了。
▲第二道主菜,牛肉,用的是大名鼎鼎的松阪和牛。
兩面微烤,一分熟,不能再多,因為肉質鮮嫩,多熟一點都會破壞它的完美。配菜是煎蓮藕和秘制白味增,再撒上黃糖粉,好吃又好看,主廚的用心體現的淋漓盡致,讓愛吃牛肉的我回味無窮印象深刻。
▲主食呈在漂亮搶眼的精製漆器當中,這也是日本傳統,雖然是從古代中國學去的,但是傳承的很好,傳統懷石料理中處處可見。
漆器碗中內容是松茸拌新瀉產越光米配 著番茶和醃漬小菜,日本醃漬小菜個人不是很喜歡,味道單一,但是這裡有改良,還不錯不搶松茸飯的鮮味。日本米品質基本都很好,但是越光米尤其好,光澤晶瑩剔透,口感Q彈綿軟,做米飯水的比例也是一名學問。
▲甜品為和菓子,紅豆沙泥做底果子是抹茶的丸子再配上鮮草莓和北海道名產蜜瓜,最後再撒上奶酪糖粉。
不像傳統和果子,就是日本傳統點心,那麼死板的味道,齁甜,這裡完全是現代人的口感,再借鑑了一點點西洋料理調味製作的糖粉,讓整道甜品愉悅甜美,最後再喝下傳統抹茶絕對是一個happy ending~
這次去日本考察途中的美食美景會陸續與大家分享,請大家持續關注!
文字丨Jianing
攝影丨Jianing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有計劃去日本遊玩的朋友,歡迎諮詢,我們的團隊會認真為大家做專屬規劃。
我們會持續推出新的日本定製行精品線路,敬請關注。
招募合作旅拍團隊,有意者請聯繫。
日本自由行籤證辦理請戳這裡~
往期精彩戳這裡~
樂享旅行 |2017我們在這裡重新出發
樂享旅行 | 日本米其林三星餐廳是什麼樣子
秋季行程來了丨日本紅葉季一生中必須要看的景色
秋季行程補充版 | 比必看美景更重要的就是必吃美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