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享旅行丨什麼是懷石料理?日本米其林三星的懷石料理?又是大阪日料之王?

2021-02-13 樂享文化工作室

▲春雨粉絲(一種日本粉絲比中國粉絲口感勁道也略粗一些),夢幻紫粉色的小花是紫蘇花,有點類似薄荷的味道散發著草本植物香氣,上面蓋著白色的是蘑菇奶油,最上面的黃色粉末是蛋黃炒蟹黃末。

這道菜的感覺特別獨特,利用自身沒有什麼味道的春雨粉絲搭配鮮味十足的蘑菇奶油,再配上味道更鮮的蛋黃蟹子,最後口中還縈繞著紫蘇花的植物香味,真的是在調味搭配上登峰造極了,著實厲害,說實話比傳統懷石料理味道上高級了好多好多。

▲第一個大菜來了,最上面白色的小碗裡是,鯛魚刺身上面覆蓋的是分子蛋清鮮奶油。

左邊橘色大碗是比目魚配赤西貝。

右邊的花碟子是寒鰤魚上面的醬料是北海道室蘭紅味增醬。

最下面的青花盤子是醃漬過的藍鰭金槍魚赤身與中腹。

在整體傳統必備的生魚片基礎上做了些許改良,絲毫沒有掩蓋魚肉本身的風味,但又對味道有了一種加分升華,很妙,這種調味上的創新改良讓主廚的想法發光發亮,三星實至名歸。鯛魚韌勁最足,口感勁道。寒鰤魚入口即化。比目魚的口感介於前兩者之間。總體呼應感很足。金槍魚跟以上三種魚不相同,更像是肉,醃漬過後沒那麼油膩了,也完全沒有魚腥味,口感也還是金槍魚標誌性鬆軟但不鬆散。

▲薩摩產小芋頭,鱈魚一塊,和枝豆做的豆腐。(薩摩是戰國時代的鹿兒島舊稱,盛產名物芋頭,著名的還有日本燒酒.)

因為原料也是芋頭。鱈魚肉質鮮嫩,一點都不老,剛剛斷生的樣子,又比豆腐多了些嚼勁。枝豆就是毛豆做的豆腐,口感特別勁道有些韌性,像是慕斯,跟煮的嫩嫩的鱈魚很是搭配。

清湯湯底是魚湯,看著很平淡,但是做起來確實很複雜,用了很多種魚煮出來的在進行過濾,這樣就沒有那種看起來就滿滿蛋白質的白湯,味道鮮香但又視覺清爽。還有一點點柚子皮進行調味,整體和諧,味道鮮香集中,又有清爽之感。

▲主菜的前菜,蝦泥與白蘿蔔胡蘿蔔配鵝肝醬,另有巨峰葡萄一顆。

這裡就是要跟之前的菜有一個區分,做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不需要味道太過濃鬱複雜,怕搶了主菜的風頭。簡單的鮮甜蝦泥,搭配清淡的紅白蘿蔔泥,再配上少許的鵝肝醬進行一些味覺上的融合,總體都是清淡的風格。巨峰葡萄酸甜可口,味道濃鬱跟整道小菜的搭配屬點睛之筆。

▲第一道主菜--炸物(揚物)鱈魚三吃

左邊的是,炸天婦羅,天婦羅是日料裡面很基本但是又很能體現水平,每家的包裹物配方也都不盡相同,對火候的掌握很關鍵,此處的天婦羅口感蓬鬆,鱈魚炸的也是軟硬適中,絲毫挑不出毛病,再加上配了解膩小青椒,煮蝦仁和特質白味增醬,對於愛吃炸的東西的我來說簡直收買味蕾。

右上是炭火烤鱈魚,備長炭是這種級別店內必備的,有一種獨特的木炭香氣,下來就是對火候的把握,吃的是鱈魚的原味多一些。

右下是煎的做法,再搭配上黑胡椒碎與紫蘇花,紫蘇花特有略帶辛辣的草本植物香氣跟黑胡椒配的還是很友好的,這裡的日式做法,煎的油用的很少,肉質原味更明顯,紫蘇花黑胡椒的調味料味道更明顯。

▲第一道主菜後是--酢物(醋物)意思就是以醋醃漬的小菜。

目的還是為了清口,為下一道主菜做清場工作。日本醋泡鮭魚子配白蘿蔔泥。這裡的白蘿蔔泥有玄機,具體調味不是簡單的純白蘿蔔泥,是主廚自己的小心思,小秘方當然不會告訴我們,更妙的是,它是一塊冰渣狀的,夏日中清涼爽快,讓本來就被醋泡過沒有什麼腥味的鮭魚子,更加放肆的體現它的鮮味了。

▲第二道主菜,牛肉,用的是大名鼎鼎的松阪和牛。

兩面微烤,一分熟,不能再多,因為肉質鮮嫩,多熟一點都會破壞它的完美。配菜是煎蓮藕和秘制白味增,再撒上黃糖粉,好吃又好看,主廚的用心體現的淋漓盡致,讓愛吃牛肉的我回味無窮印象深刻。

▲主食呈在漂亮搶眼的精製漆器當中,這也是日本傳統,雖然是從古代中國學去的,但是傳承的很好,傳統懷石料理中處處可見。

漆器碗中內容是松茸拌新瀉產越光米配 著番茶和醃漬小菜,日本醃漬小菜個人不是很喜歡,味道單一,但是這裡有改良,還不錯不搶松茸飯的鮮味。日本米品質基本都很好,但是越光米尤其好,光澤晶瑩剔透,口感Q彈綿軟,做米飯水的比例也是一名學問。

▲甜品為和菓子,紅豆沙泥做底果子是抹茶的丸子再配上鮮草莓和北海道名產蜜瓜,最後再撒上奶酪糖粉。

不像傳統和果子,就是日本傳統點心,那麼死板的味道,齁甜,這裡完全是現代人的口感,再借鑑了一點點西洋料理調味製作的糖粉,讓整道甜品愉悅甜美,最後再喝下傳統抹茶絕對是一個happy ending~

這次去日本考察途中的美食美景會陸續與大家分享,請大家持續關注!


文字丨Jianing

攝影丨Jianing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有計劃去日本遊玩的朋友,歡迎諮詢,我們的團隊會認真為大家做專屬規劃。

我們會持續推出新的日本定製行精品線路,敬請關注。

招募合作旅拍團隊,有意者請聯繫。

日本自由行籤證辦理請戳這裡~

往期精彩戳這裡~

樂享旅行 |2017我們在這裡重新出發

樂享旅行 | 日本米其林三星餐廳是什麼樣子

秋季行程來了丨日本紅葉季一生中必須要看的景色

秋季行程補充版 | 比必看美景更重要的就是必吃美食啦

相關焦點

  • 小園中的懷石料理,隱世中的米其林三星餐廳
    關於懷石料理,也許很多人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毋庸置疑,懷石料理是日本最頂級的料理,它價格不菲,卻是一生應嘗試一次的美食,或者說是美食境界。其實連很多日本人自己都不是很習慣懷石料理的吃法,所以如果你對懷石料理沒有足夠的了解,建議不要輕易嘗試,它的境界大概不是用「好吃」與「不好吃」來簡單概述的,而更是一種具有禪意的料理。「懷石料理的目的不是讓人吃飽」這句話仔細想想似乎很有道理。
  • 日本米其林3星地圖:怎樣的懷石料理才配站在世界之巔
    上個月,《米其林指南·東京·2015》火熱出爐,共有267家餐廳上榜,其中米其林3星餐廳達到12家之多,無愧「美食之都」稱號。在此之前,去年10月底問世的《米其林指南·關西版2015》也介紹了日本關西地區的432家星級餐廳,這些餐廳集中於京都、大阪、神戶和奈良,3星級餐廳共14家。
  • 懷石料理:被誤解得最深的日本料理
    但是在國內的網絡上搜一搜懷石料理,那些以訛傳訛的內容是很讓人失望的:「僧人飢餓難耐抱著石頭抵擋飢餓」的起源說,「其實就是寺中僧侶的粗茶淡飯」的形式說,用鵝肝魚子醬等等珍奇美味來「撐起」高價套餐的所謂懷石,甚至是用「米其林三星」的壽司店、河豚店來充當「世界頂端的懷石料理」。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我僅僅是想為「正統的懷石料理」正名。
  • 紐約8大頂尖懷石料理,誰最值得拔草?
    日本很多人會說精進料理就是純素的懷石/會席料理,確實很多懷石料理店都提供精進料理,但實際上精進料理早在懷石/會席料理之前就出現在京都寺院裡,很多日本料理研究者都認為這是京都地區最早的成套料理,應該算是懷石/會席料理的根源。隨著多年的發展,精進料理也從懷石/會席料理中吸取了很多長處不斷發展,直到現在也確實難分彼此。
  • 連續九年獲米其林三星的這兩家大阪懷石料理店好吃嗎?我們去試了試
    這次日本遊定了大阪、京都和東京三個目的地。坦白說,給大阪的主題定位為「吃」,完全是無意為之。
  • 去京都,怎麼能不安排一場懷石料理
    結合京都的人文傳統,其收錄的餐廳大多為京料理、懷石料理等傳統日本料理,這些餐廳在時令、料理、器皿、環境乃至文化方面具有相當高的水準,非常值得一試。懷石料理的誕生,最初是起源於日本茶道的茶席上,為了給客人「墊墊底」,防止「醉茶」而提供的小料理。
  • 京都米其林三星懷石初探-菊乃井本店
    感謝好友小威威為我的公眾號撰稿,作為日料達人的他,後續還會出其它日本米其林餐廳的測評~敬請關注。
  • 杭州TOP級懷石料理來了一位女板前師傅,神似範曉萱,曾是日本三家米其林餐廳的料理長
    板前料理,是客人和日料主廚之間相隔著一條長板,最近距離的欣賞主廚對於食物的那一份愛戀。莊師傅到達杭州的第30天,我應邀去杭州日料界頭把交椅的曼殊懷石料理受教了她的手藝。一同去的好友、旅美畫家眉毛,在一仰頭將一碗用利尻昆布和柴魚花共同熬製的松葉蟹真丈一飲而盡的時候,無限感慨的說,終於能在杭州吃到日本日料了。我問眉毛,這是什麼話,聽起來怪怪的。眉毛說,他會控制不住的把吃過的日料在內心默默劃分成中國日料和日本日料兩種。我又問他,你覺得兩者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 去了這家高端懷石料理,又改變了一點我對天津日料的偏見
    本地一線的日本餐廳「魂·壽司」在我的必吃名單裡躺了很久,由於兩次沒訂上而錯過,最近再訂剛好趕上它開業一年多來升級為天津首家懷石料理店,「魂·懷石料理」。因常去京都,我對在此發源的懷石料理有情結,在京都和整個升龍道線都試過不少懷石餐廳,奢華之味一直留在心中。
  • 日料最牛逼的懷石料理是什麼?
    在我國,日料普遍都比中餐貴不少,其中最誇張的肯定要數懷石料理(Kaiseki-ryori)。日本懷石料理,崇尚最大限度地展現食材的原汁原味,反對過度追求昂貴、稀有的食材或反季節的山珍海味,絕不刻意裝飾,儘量少用調料,不提倡過分加工。就這簡簡單單,常被人抱怨壓根吃不飽的高端日料代表,在國內基本動輒千元。
  • 料理的料,料理的理之二:懷石料理
    說到日本料理,沒提懷石料理那就裝的不像了。要裝,就徹底裝一把才對,再怎麼也要說上兩句。
  • 日本懷石料理的精緻奢華.
    在眾多講究的日本料理中,坐在神壇的無疑就是懷石料理了。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隨便問了幾個對日本文化略有了解的,或是長期在日本的人,「在不查資料的情況下,對懷石料理有什麼樣的印象」。答案無疑都是顏色搭配漂亮,所用的容器講究,價格貴。如果說這就是懷石料理的所有特徵了,當然不免過於武斷。即使說比起料理本身,懷石料理吃的是逼格是情懷,這樣的說法也不為過。
  • 大溫哥華日本料理集合 顏值「神作」 還有懷石料理
    ,日本料理走起來,超過20家,覆蓋整個大溫哥華,想吃日料必須要看這個帖子~Aotoya Blue Door適合晚飯後去吃小菜喝一杯居酒屋式日本料理推薦:Ginger Pork地址:778 W 16th Ave, Vancouver
  • 米其林指南 京都 大阪 鳥取 2019 完整三星名單 | TastyTrip
    其中,京都的3家餐廳:菊乃井本店、吉兆嵐山本店、瓢亭已累計連續十年保持米其林三星成績,且京都的全部7家三星餐廳均為傳統日本料理菜系,可見京都料理文化的深厚底蘊。菊乃井本店位於京都東山之麓,因一口名為「菊水之井」的水井而得名。
  • 日本美食之奢華極宴懷石料理
    在眾多講究的日本料理中,坐在神壇的無疑就是懷石料理了。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隨便問了幾個對日本文化略有了解的,或是長期在日本的人,「在不查資料的情況下,對懷石料理有什麼樣的印象」。答案無疑都是顏色搭配漂亮,所用的容器講究,價格貴。如果說這就是懷石料理的所有特徵了,當然不免過於武斷。即使說比起料理本身,懷石料理吃的是逼格是情懷,這樣的說法也不為過。
  • 日本米其林三星餐廳29家都在這了!
    >可能是史上最全的日本米其林三星「指南」!    2017年的米其林日本餐廳list部分沒啥大變化,日本仍然是世界上米其林三星餐廳最多的國家,東京仍然是世界上米其林三星餐廳最多的城市。(行樂君不禁又要感嘆:日本真的是一個好吃好玩好逛好買又好乾淨的國家啊!)
  • 老谷和他的朋友們 | 一篇搞定本膳料理、懷石料理、會席料理的區別
    其實正統的日本料理,大致可分為「本膳料理」、「懷石料理」與「會席料理」三大類別。相對來說懷石的口味會稍微清淡一些、會席的口味略重一些,本膳料理和懷石、會席的最大不同,在於那些吃飯用餐時的禮儀。說完了會席料理,我們來看一下作為會席料理前身的本膳料理和會席料理同門懷石料理有什麼區別吧。相信看完下面這些資料你一定會豁然開朗。
  • 日本料理中那些高大上的名詞到底在說什麼 - 本膳、懷石、會席、割烹、料亭之解析
    最基本的儀式為「式三獻」,這是吃本膳之前,按一定的順序先喝三輪酒。酒過三巡之後開始吃正餐。所有的膳用完之後,再接著喝酒,則從四獻算起,歷史上有貴族舉辦的宴會有多達二十一獻。類似歐洲中世紀時的宴會,吃喝的間隙還有表演,在日本叫做「能」劇。本膳料理到了現今已經只出現在少數儀式場合了,出現也會遵循以前的制度。故而這個詞的意思跟以前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 吃過懷石料理,我佛系了
    其實不止我,很多人在去過日本的某一個目的地後,從此就變得不可自拔,還沒有離開,就開始計劃什麼時候再來,和誰一起來。地鐵,新幹線,特快列車,極度發達的路網四通八達,城市界限基本消失。高樓林立的商業區,人流如梭的潮流風向標,摩登酒吧,米其林西餐廳……最古老的寺院,家庭代代經營的傳統居酒屋,象徵著日本審美終極審美以及傳統文化縮影的懷石料理。
  • 原來,看似普通的日本料理,其實也大有名堂? 本膳、懷石、會席、 料亭、割烹…… ​有什麼區別?你知道嗎?
    去吃日本料理的時候,你有沒有被一些不明覺厲的名詞難住過:本膳、懷石、會席、料亭、割烹……有什麼區別?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