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臺灣大口嚼檳榔卻沒有遇到性感的檳榔西施

2021-02-17 少年烏託邦

檳榔,為檳榔樹的種子,與椰子同屬棕櫚科常綠喬木,軀幹。原是重要藥用植物之一,可是近現代大部分都拿來充當提神的食品。

臺灣人歷來就有嚼檳榔的習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將檳榔樹作為經濟作物大力推廣,檳榔的種植和銷售更成為一種蓬勃的產業。近些年雖然有所限制,但在臺灣的東西海岸和中央山脈,依然可以看見大片檳榔樹。

檳榔樹外觀很像椰子樹,筆直的樹幹,頂上有一簇葉子,但檳榔樹幹比椰子樹細,看上去更清秀。臺灣氣候溫暖,檳榔樹一年四季都結果,一團一簇掛在樹頂。

日月潭一帶的檳榔樹

第一次吃檳榔,是在花蓮。

臨近日落時分,善良慷慨的發哥載我們幾個小鬼去趕火車,旅途疲憊,大家都沉沉睡去,我在副駕位上睡得酣甜,腦袋左一晃、右一頓,迷迷糊糊中在眼皮微張的間隙裡看到夏季特有的絢爛晚霞,暮色四起。

突然,車速減慢,發哥把車開到了路邊的檳榔鋪旁,搖下車窗,朝店裡喊道:「要一包檳榔噢,謝謝~」

我以為會看到臺灣偶像劇裡那些性感婀娜的檳榔西施,結果走出一個顫巍巍的阿嫲。

這家店的生意...一定...不怎麼好....

因為檳榔店主要的顧客為貨車司機,他們在長途開車時嚼食檳榔來幫助提神。有店鋪為了檳榔所帶來的高利潤而競爭,為了獲取顧客們的注意,聘請了穿著性感的女郎去助銷,隨後更多同業效仿,競爭越演越烈,賣檳榔的女孩們開始穿得越來越少。

由此,檳榔西施這一職業形成,主要指穿著暴露、性感、清涼,且在路邊攤位販賣檳榔的年輕女性。

所以,如果你穿得不性感不暴露,人家!才不要!停車!啦!

(圖片來源:google)

小檳榔店裡50臺幣(約10元人民幣)一包,大約七八粒。檳榔個頭兒如棗子大小,外面包一層綠色的葉子,既然用來包檳榔,就稱作檳榔葉吧。

吃時先咬去一端吐掉,放在口中咀嚼,是非常苦澀的味道,繼續咀嚼,唾液增多,口腔慢慢被染成紅色,稍微張嘴看看手機裡的自己,有種吐血吐到一半的錯覺。

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整個過程我像被人死死掐住了脖子,胸口死悶,無法呼吸,難受到不行。我開始拍打胸口,想讓它順一點,通通氣兒,可是壓根沒用,你只能慢慢體驗窒息的過程和胸口的沉悶,等待時間流逝,「藥效」褪去。

檳榔纖維粗糙,反覆咀嚼也不會融化在口中,最後我狠狠地吐了出來。

我問發哥,怎麼吃檳榔這麼難受,還有人愛吃?

他哈哈大笑,說我們吃的是白灰檳榔,剛剛我產生那樣的反應是因為,檳榔葉裡裹著石灰,「石灰」我用缺氧的腦袋瓜回想了一下化學公式,有那麼點釋然。

臺灣的城鎮隨處可見檳榔店,星羅棋布,管狀霓虹燈成放射的扇形排開,夜間非常醒目。公路邊的小店更具特色,不足10平米的透明玻璃小房子孤立在路邊。

(圖片來源:google)

夜色中很遠就能看到霓虹燈,店內的一切清晰醒目。臺灣一年之中炎熱時間長,所以檳榔店除了銷售檳榔,還兼賣飲料、香菸。各家「專業檳榔」店的名字五花八門:小寶貝、兔女郎、雙子星…

以上部分定義和內容來自維基百科及google

好,現在請在下方留言:

你吃過最奇葩的食物是什麼?

請描述...當時的...感覺...


相關焦點

  • 「檳榔西施」揭秘臺灣檳榔妹內幕
    檳榔西施  檳榔西施深具臺灣色彩,是臺灣文化的代表之一。  檳榔西施  臺灣的檳榔攤,裝飾著明亮的霓虹燈,在臺灣西部的南北向縱貫公路和郊區馬路上相當常見,例如臺中附近。其主要的顧客組成為卡車司機,他們在長途開車時嚼食檳榔來幫助提神。
  • 臺灣的檳榔西施
    ,導遊給我們介紹說:臺灣人歷來就有嚼檳榔的習慣,賣檳榔的更是比比皆是,這些女孩在路邊以賣檳榔為生,她們有一個共同的稱呼叫「檳榔西施」。為了招攬更多的生意,不論天寒天暖,她們總是穿著三點式,在大路旁爭奇鬥豔,以露點招攬顧客,吸引司機停車買檳榔,這已成為臺灣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賣檳榔的小店就是一個小玻璃屋,它的面積小的只有兩三平方米,大的十幾平方米,陳設也非常簡單,一般只有一個冰櫃、一張桌子和一個高腳凳。檳榔西施就坐在在玻璃店內。
  • 我所看到的檳榔西施
    到達臺灣之後,小編選擇了兩樣東西,一則是FaLunGong現象,一則是檳榔西施文化,很明顯,前一則太敏感,最終小編選擇了檳榔西施。小編選擇在靠近檳榔產區的嘉義進行面對面的接觸,這是一個折中的考量,臺北太規矩,沒意思;桃園太放肆,小編怕把持不住。某一個傍晚,小編準備好相機,找了一個當地的計程車師傅,開始了這次好奇探索。
  • 用外國人的角度 , 看臺灣檳榔西施的文化..
    電影裡的女主角,如他第一次看到的檳榔西施,「穿得好少又好辣!還會穿水手服,好像在玩Cosplay。我以為檳榔西施只是電影裡的橋段,沒想到臺灣真的有這樣的職業。」用巴西人角度看臺灣盧卡斯說:「巴西是很性感的國家,還有嘉年華。
  • 檳榔西施:臺灣最美風情,再不去就看不到了
    日本人認為嚼檳榔不雅觀,明文禁止臺灣人嚼檳榔,並大量砍伐檳榔樹,使臺灣嚼檳榔風氣由盛轉衰,臺灣社會中的檳榔風氣習尚也被壓抑而逐漸隱沒,所以臺灣的檳榔文化史在日治時期是一個斷層。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臺灣光復後檳榔才再度盛行,當臺灣經濟起飛時,由檳榔衍生出一種追求感觀刺激的另類文化——檳榔西施。
  • 帶你探秘臺灣檳榔西施由來
    臺灣的檳榔攤,裝飾著明亮的霓虹燈,在臺灣西部的南北向縱貫公路和郊區馬路上相當常見,例如臺中附近。其主要的顧客組成為卡車司機,他們在長途開車時嚼食檳榔來幫助提神。有店鋪為了競爭檳榔所帶來的高利潤,以及獲取顧客們的注意,便聘請了穿著性感的女郎去助銷。其後更多同行效法,競爭越演越烈,賣檳榔的女孩們開始穿得越來越少。
  • 臺灣"檳榔西施"促營銷 CNN:人們對檳榔愛恨交織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6日刊文關注臺灣的「檳榔營銷」。文章報導說,在其他地方,人們可能會認為這種產品會是性服務。但在這裡卻不是。玲玲賣的是檳榔,這種容易讓人上癮的小吃在臺灣島內、印度、緬甸等地很受歡迎。玲玲說:「你越漂亮,賺錢越多。這也是我穿成這樣的原因。」在臺灣街頭和馬路邊,掛著霓虹燈的售貨亭內站著穿著暴露的「檳榔西施」,時不時地會有轎車或卡車停靠購買檳榔。
  • 臺灣檳榔西施拉客手段讓人瞠目
    但不管怎樣,臺灣的「檳榔西施」已經在大陸傳得沸沸揚揚,甚至歐洲日本一些觀光遊客,也有專門或全程裡有專程「看」檳榔西施的「情色之遊」項目。  臺灣檳榔妹  可見檳榔西施的魅力早已聞名遐邇,我來臺灣兩次,也是在家人指引下,兩次路過檳榔西施集中的地段。盲拍下的鏡頭雖然模糊不清,但是這樣正好可以遮掩一些,否則有些部位還真要打上馬賽克來假文明一下了。
  • 檳榔西施——臺灣檳榔女情色行銷的噱頭
    關注歷史變革,透視歷史名流;閱讀精美文摘,展示經典老照片,欣賞全球藝術珍品。   從臺北到屏東,無論漫步商業街區還是車行鄉間公路,路邊的檳榔店總是一道難忘的風景線。這些檳榔店佔地並不大,小的只有五六平方米,大的也就十幾平方米,裡面的陳設也很簡單,僅一個冰櫃、一張桌子和幾張高腳凳而已。
  • 揭秘臺灣檳榔西施的生活
    由若可文化產業集團 · 巨象文化聯合出品,國內首部以臺灣熱門話題「檳榔西施」為原型的浪漫愛情網絡大電影《檳榔西施》:揭秘臺灣檳榔妹的隱秘生活 「檳榔西施」作為臺灣特有的一種職業,是由穿著稀少、性感的年輕女性在路邊招攬並販賣檳榔。
  • 檳榔西施:風情萬種的她們真的只是在賣檳榔嗎?
    隨著檳榔文化衰微的不僅是這種其貌不揚的食物,還有寶島臺灣特有的風情——檳榔西施。臺灣開啟全民食用檳榔的傳統大概可以追溯至明朝,《廣東通志》中有過這樣的記錄:「臺之南路,最重檳榔,無論男女,皆日咀嚼不離於口。食則齒黑,婦人以此為美觀,乃習俗所尚也。」
  • 檳榔西施 : 臺灣的特色職業
    檳榔店的情色行銷不僅有傷風化,還容易誘發交通事故,加之個別檳榔西施暗地賣春和販毒,使得臺北、桃園等地一度採取限制措施,定出了不穿丁字褲、不露三點、不做放蕩姿勢、不穿透明內衣等「八不準」公約,違反者將被處以罰款或者拘役。  檳榔西施沒了看點,顧客肯定不會買帳,銷售額銳減至原來的四分之一。
  • 揭秘臺灣檳榔西施的真實生活!
    平時我們說到檳榔,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湖南。是的,很多湖南朋友都喜歡吃檳榔,但是檳榔文化卻不是湖南專有的,從臺灣特有的檳榔西施這樣的特殊的職業就可以看出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臺灣的檳榔西施的真實生活。檳榔西施是臺灣一種專有職業,一般上是由一群穿著性感香豔的美女們在街上兜售檳榔的年輕女性組成,這樣一群大膽而性感的著裝的女性,漸漸的組成了臺灣的檳榔文化,很多遊客慕名而來。
  • 檳榔西施:臺灣最美風情,再不去,就看不到了
    只是,臺灣早期的檳榔文化,自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與日本後,就被破壞了。日本人認為嚼檳榔不雅觀,明文禁止臺灣人嚼檳榔,並大量砍伐檳榔樹,使臺灣嚼檳榔風氣由盛轉衰,臺灣社會中的檳榔風氣習尚也被壓抑而逐漸隱沒,所以臺灣的檳榔文化史在日治時期是一個斷層。
  • 海南的檳榔西施 你喜歡哪一種?
    9、女友型  很早就知道臺灣的「檳榔西施」,印象中充滿神秘與浪漫。想像中的檳榔西施都是年輕貌美、像天仙西施一樣的少女。身著低胸短裙,濃妝豔抹,清涼性感。從未見過檳榔的北方人聽過「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的歌聲,將檳榔與甜蜜的愛情聯繫在一起,同樣對檳榔充滿嚮往與激情。  然而到海南後,實際接觸買賣和嚼食檳榔的人們。卻徹底顛覆了原來的想像。海南的「檳榔西施」,儘管也都是女性,儘管也都是在街口路邊擺個小凳叫賣,卻幾乎全是毫無姿色的「檳榔婆」,年齡在70歲以上者居多。這也難怪,因為賣檳榔不需任何體力,不需任何設備。
  • 臺灣檳榔西施家居照暴露:任客人隨意摸 淫蕩露點搶客
    早就耳聞臺灣檳榔西施的趣事,傳說中的檳榔西施和輕佻甚至淫蕩都沾了邊。真正到了臺灣,到了路邊的檳榔亭,又嘗了一嘗檳榔,再和檳榔女聊一聊就揭開了人們津津樂道的檳榔女的神秘面紗。  按照美女的指點,我扒開一顆檳榔,連著葉子一起嚼了起來。
  • 「神秘浪漫」的海南檳榔西施 看完就醉了!
    很早就知道臺灣的「檳榔西施」,印象中充滿神秘與浪漫。想像中的檳榔西施都是年輕貌美、像天仙西施一樣的少女。身著低胸短裙,濃妝豔抹,清涼性感。然而到海南後,實際接觸買賣和嚼食檳榔的人們。海南的「檳榔西施」,儘管也都是女性,儘管也都是在街口路邊擺個小凳叫賣,卻幾乎全是毫無姿色的「檳榔婆」,年齡在70歲以上者居多。這也難怪,因為賣檳榔不需任何體力,不需任何設備。她們的工作僅是將白泥膏(實際上就是石灰一類的東西)平攤在檳榔葉上,再將切去頭尾的檳榔包在其中,裝在小塑膠袋中遞給顧客而已。有這樣的:陽光型
  • 為你揭開臺灣檳榔西施的神秘面紗(組圖)
    「檳榔西施」是庶民階級自我意識的展現;由於經濟的富裕,此族群一方面頗為欣賞自己的政治觀,一方面藉檳榔攤裡閃爍的各色燈管和透明櫃的花俏設計,展現其美學觀。  早就耳聞臺灣檳榔西施的趣事,傳說中的檳榔西施和輕佻甚至淫蕩都沾了邊。真正到了臺灣,到了路邊的檳榔亭,又嘗了一嘗檳榔,再和檳榔女聊一聊就揭開了人們津津樂道的檳榔女的神秘面紗。在臺灣東部的頭城街裡,鼓了一鼓勇氣,又握緊拳頭,推開了一家檳榔店的門,店裡只有這個美麗的檳榔女在扒檳榔。  交了50元臺幣,和11元人民幣,買了一包檳榔。
  • 臺灣街頭「檳榔西施」引美媒關注 穿著暴露營銷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6日刊文關注臺灣的「檳榔營銷」。­  文章報導說,在其他地方,人們可能會認為這種產品會是性服務。但在這裡卻不是。玲玲賣的是檳榔,這種容易讓人上癮的小吃在臺灣島內、印度、緬甸等地很受歡迎。玲玲說:「你越漂亮,賺錢越多。這也是我穿成這樣的原因。」
  • 檳榔西施與賈伯斯,不得不說的故事.
    前一段時間有個朋友騎車環臺灣島,回來我問他有沒有看到檳榔西施,他很不好意思說沒吃檳榔。我說那很可惜,因為檳榔西施在臺灣很有名,如果環島的時候沒見到,實在是可惜了。相傳,檳榔西施最開始是臺中的一戶農家發現檳榔滯銷,於是讓三個年輕的女兒幫忙賣檳榔,結果來往的行人紛紛駐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