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與阿迪達斯在全國範圍內一直是體育用品行業的霸主地位,兩家在市場中爭鬥了近百年,兩家公司是實實在在的冤家。不過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出現了一個較為強勁的對手,目前,安踏已經成長為全球範圍內體育用品行業的第三名,不知耐克與阿迪達斯有沒有感覺到威脅。
在成立安踏之前,丁世忠曾經帶著從鄉親那搜集帶的100多雙運動鞋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車,到北京後,丁世忠在北京各個商圈摸爬滾打了好幾年,從中也發現了一些規律。他發現一些櫃檯售賣帶有商標的運動鞋就比沒有商標的要貴。這樣的現象樣丁世忠充滿信心,他決定回鄉建立自己的品牌。
回到家鄉後,家鄉的製鞋業的發展已經非常發達,遍地都是製鞋廠,但都是以代工為主。於是丁世忠在自己父親製鞋廠的基礎上成立了安踏。
安踏在創立之初名氣並不高,不說與耐克阿迪相比,就連李寧的名氣都壓安踏好幾倍。不過安踏抓住了一次機遇,邀請了當時當紅的運動選手孔令輝,在這之後,安踏的名氣有所提升。然而,孔令輝在雪梨奧運會上的奪金,讓他代言的安踏一下紅遍中國,安踏從此也打響了名號。
品牌知名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為了抓住這次機遇,丁世忠將安踏線下門店快速擴展,專賣店經營模式在市場上紅紅火火,到2006年時,安踏在全國的專賣店數量已經多達4000家。
國內市場的成功並不能阻擋丁世忠的腳步,安踏在國內市場做到第一的寶座之後,丁世忠將安踏的專賣店開到了國外。在歐洲以及亞洲多國都已經開設了安踏的專賣店。並且在2015年時,安踏將FILA(斐樂)中國的專營權以及商標使用權收入旗下。將斐樂中國收購後,安踏的業績增速不斷加快,有數據統計,斐樂在2017年的營收額增速已經超過50%,並且在第四季度時營收額增速超過80%。並且將斐樂中國收購了,擴充了安踏已有的產品線,讓消費者們有更多的產品可以選擇。
除此之外,在4月11日時,安踏對芬蘭品牌亞瑪芬正式完成收購。這也意味著安踏在國際市場又多了一塊版圖。
亞瑪芬早在1950年就已經成立,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最好的體育器材商之一。而亞瑪芬自身旗下還擁有將近13個品牌,並且大多定位高端。安踏收購亞瑪芬,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己在國際上的地位,並且未來在高端領域安踏會做出更多文章。
2018年是安踏最值得紀念的一年,這一年是安踏上市十周年,並且完成市值1000億的突破,在全球範圍內體育行業排名升至第三名。安踏在短短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從默默無聞的「小弟」變成世界級的「大哥」,如此強勁的勢頭,不知排在前兩名的耐克阿迪有沒有感受到來自安踏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