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要做「大哥」 安踏全球排名第三 耐克阿迪有沒有感到威脅

2021-01-17 東南財富

耐克與阿迪達斯在全國範圍內一直是體育用品行業的霸主地位,兩家在市場中爭鬥了近百年,兩家公司是實實在在的冤家。不過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出現了一個較為強勁的對手,目前,安踏已經成長為全球範圍內體育用品行業的第三名,不知耐克與阿迪達斯有沒有感覺到威脅。

在成立安踏之前,丁世忠曾經帶著從鄉親那搜集帶的100多雙運動鞋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車,到北京後,丁世忠在北京各個商圈摸爬滾打了好幾年,從中也發現了一些規律。他發現一些櫃檯售賣帶有商標的運動鞋就比沒有商標的要貴。這樣的現象樣丁世忠充滿信心,他決定回鄉建立自己的品牌。

回到家鄉後,家鄉的製鞋業的發展已經非常發達,遍地都是製鞋廠,但都是以代工為主。於是丁世忠在自己父親製鞋廠的基礎上成立了安踏。

安踏在創立之初名氣並不高,不說與耐克阿迪相比,就連李寧的名氣都壓安踏好幾倍。不過安踏抓住了一次機遇,邀請了當時當紅的運動選手孔令輝,在這之後,安踏的名氣有所提升。然而,孔令輝在雪梨奧運會上的奪金,讓他代言的安踏一下紅遍中國,安踏從此也打響了名號。

品牌知名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為了抓住這次機遇,丁世忠將安踏線下門店快速擴展,專賣店經營模式在市場上紅紅火火,到2006年時,安踏在全國的專賣店數量已經多達4000家。

國內市場的成功並不能阻擋丁世忠的腳步,安踏在國內市場做到第一的寶座之後,丁世忠將安踏的專賣店開到了國外。在歐洲以及亞洲多國都已經開設了安踏的專賣店。並且在2015年時,安踏將FILA(斐樂)中國的專營權以及商標使用權收入旗下。將斐樂中國收購後,安踏的業績增速不斷加快,有數據統計,斐樂在2017年的營收額增速已經超過50%,並且在第四季度時營收額增速超過80%。並且將斐樂中國收購了,擴充了安踏已有的產品線,讓消費者們有更多的產品可以選擇。

除此之外,在4月11日時,安踏對芬蘭品牌亞瑪芬正式完成收購。這也意味著安踏在國際市場又多了一塊版圖。

亞瑪芬早在1950年就已經成立,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最好的體育器材商之一。而亞瑪芬自身旗下還擁有將近13個品牌,並且大多定位高端。安踏收購亞瑪芬,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己在國際上的地位,並且未來在高端領域安踏會做出更多文章。

2018年是安踏最值得紀念的一年,這一年是安踏上市十周年,並且完成市值1000億的突破,在全球範圍內體育行業排名升至第三名。安踏在短短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從默默無聞的「小弟」變成世界級的「大哥」,如此強勁的勢頭,不知排在前兩名的耐克阿迪有沒有感受到來自安踏的威脅。

相關焦點

  • 中國出現「新鞋王」,已超越耐克與阿迪,目前成為業內全球前三!
    文:阿豪現如今國民都很注重健康,尤其是年強人,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自己朋友圈裡有一些曬自己健身,運動的動態。那說到運動我們就得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運動的裝備就很值得人們注意了。現在全球的運動品牌很多,著名的有阿迪,耐克,國內的有361°,李寧等等。
  • 安踏和阿迪達斯哪個好 安踏和阿迪達斯籃球鞋尺碼一樣嗎
    安踏和阿迪達斯哪個好我們來看一下大家的看法吧,大家折中考慮就行了哈:A:感覺安踏的運動領域真不咋地,技術差極了,無法與阿迪相抗衡。安踏只是看著像運動品牌,實質只是低端的潮流品牌罷了,運動性能比真正的運動品牌差遠了。就像是suv的外形看起來很像越野車,但越野性能拼不過奔馳g系列。拿跑鞋領域來說,耐克是最好的。
  • 2020,耐克阿迪與晉江鞋王終有一戰
    他們「坑慘」了一個人,他原本是要跟耐克廠做配套的,這下全黃了。 「當時我就提出了一個口號,寧可不要金山、銀山,也要做品牌,要做耐克一樣的品牌。」
  • 和阿迪、耐克相比,他只能算平民品牌?你確定嗎?
    對於愛運動的朋友來說,有幾個品牌絕對不陌生,像阿迪、耐克、李寧等知名品牌在各大商場都有它的專櫃。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市場和知名度,這和他們的營銷策略是分不開的。就拿阿迪來說,因為都是運動品牌,所以代言的明星多數都是體壇巨匠。
  • 阿迪拋售銳步,安踏立即出手!真就第一運動品牌?
    沒有三折不可能買! 當一艘船負荷太重開不動了,人們常常會把一些不是非常重要的東西給捨去,通過做減法來確保自身的安全 有消息稱,阿迪在最近便是在做自身的減法,據德國商業雜誌
  • 中國第一的運動品牌,比耐克晚十幾年入駐,業績增速卻已超耐克!
    國內目前比較受到關注的國際品牌有:耐克、阿迪達斯,當然也有很多的國產品牌在不斷的崛起,例如安踏、特步等等。在這裡小編不得不提一下安踏,作為國產的運動品牌,安踏十分強勢的躋身在了全球第三大運動品牌的位置,如今和耐克、阿迪等國際品牌一樣,安踏的年營收也已經超過了250億。據了解,在2018年安踏營收增長了44.4%,成為了增長之王,耐克的營收增長了18%,阿迪達斯的增長在23%。
  • 一步步走向運動品牌的頂端,安踏到底有何能耐,能否超越耐克
    回看2018年雙11的戰績上,安踏成為國產運動品牌的佼佼者,成交額11.3億元,成為國產運動品牌的NO.1,與此同時耐克和阿迪達斯也是成績斐然,牢牢地佔據了所有運動品牌的頂端,儘管安踏戰績不錯,但還是屈居第三。
  • 中國市場前五運動鞋品牌,耐克阿迪上榜
    3、安踏 安踏是中國體育用品銷售專賣體系的實踐者。安踏由生產單一運動鞋過渡到生產多類體育用品,同時打造終端新模式——體育用品專賣店,安踏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從在北京開設的一家安踏專賣店,到2015年全國8400多家專賣店,安踏的零售終端覆蓋了全國和海外大部分地區。
  • 如今滿大街的阿迪、耐克,那些曾經流行的國產運動品牌去哪了?
    然而要說起我國市場中主流的運動品牌,想必不少朋友都會在第一時間聯想到阿迪達斯和耐克這兩個牌子。作為兩個國外的運動品牌,阿迪達斯和耐克如今在中國市場卻是混得風生水起。根據近日發布的2020年中國運動品牌市場佔比數據來看,耐克高居第一位,佔據了我國運動品牌市場22.9%的份額。阿迪達斯次之,佔據了20.4%的份額。
  • 比耐克阿迪誕生得都早,這個日本運動品牌為何輸給了後來者
    中國這些年也發展了很多自己的運動品牌,比如李寧、安踏等,也都發展得很不錯,雖然在世界上影響力有限,但也算是搶到了一點份額。歐美之外,能在高端領域跟耐克阿迪抗衡的品牌可謂鳳毛麟角,小編能想到的也就一個日本的亞瑟士。其實日本還有一個運動品牌,歷史甚至比耐克阿迪都長,但可惜輸給了這些後來者。
  • 安踏老爹鞋,同樣的設計,換成阿迪和巴黎世家會怎麼樣?
    上圖這個鞋子是安踏的。399如果同樣的設計,Adidas,1399+在同樣的設計,巴黎世家,8000+繼續同樣的設計,遇見supreme,這個價可就……咳咳其實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你覺得安踏是個什麼牌子,他的定位如何?接受的人群是哪些,自然定價也在這裡了。
  • 一個僅次於阿迪和耐克的中國運動品牌
    那麼為什麼FILA這個品牌能夠在安踏的這個集團下面實現飛速增長呢?其實在做運動品牌裡面,第一品牌的第一名一直是安踏,再加上2019年FILA的異軍突起,使得安踏同時擁有了兩個銷售額破100億的品牌。這個體量不僅在中國名列前茅,在世界上也是僅次於阿迪和耐克的世界第三大運動品牌集團。
  • 線上翻4倍,打折成習慣,這雙醜鞋憑什麼跑贏耐克阿迪
    大部分財報都呈現出這樣的品牌狀態:1.全球關店,銷售額同比負增長,率先復甦的中國市場與國際市場的整體頹勢不同;2.品牌線下低迷,與線上增長形成鮮明對照。耐克、安踏以及斯凱奇的最新一季財報,都是這樣。幾份財報中,令人驚嘆的是斯凱奇在線上渠道的陡峭曲線——第二季度,其全球公司自營電商業務銷售額同比增長了428.2%。
  • 拋開品牌偏見,只看產品本身,國產跑鞋和耐克阿迪的差距有多大?
    361°國際線系列的跑鞋,沒有一款是孬的,但同樣也沒有任何一款具有絕對的統治力,處處都是次頂級。雖然產品即便在全球排名也不錯,但總不過是個優等生,而不是尖子生。
  • 低調的日本運動鞋之王:一年賣出2500萬雙,曾打敗過耐克、阿迪
    談到世界著名運動鞋品牌,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歐美兩個品牌,耐克和阿迪。但近幾年來,國產運動鞋廠商的崛起,也給這些老牌企業帶來了一些衝擊。本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運動鞋的日本企業。它每年銷售超過2500萬雙,甚至擊敗了前兩位強勁的競爭者——亞瑟士公司。
  • 從李寧、安踏重新崛起,看國產運動鞋服新品牌如何破局?|投資者說
    從市佔率來看,在最近幾年穩中有升的,除了耐克、阿迪以外,國產品牌可能就只有安踏、李寧。以上簡單介紹了國內運動鞋服市場的發展過程,包括競爭的格局、不同品牌市場份額的演變。從這幾張圖表中可以發現,做得比較大的公司基本上就兩種類型:一類是綜合的運動品牌。從全球來看的話,可能只有耐克和阿迪。第二類是小眾的、專業化的、細分市場的品牌。
  • 中國運動鞋品牌排名:特步第三,安踏第二,第一當之無愧
    眾所周知,中國的經濟發展可以說是十分的迅速,也湧現出了很多不錯的品牌,而這些品牌大多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就拿運動品牌來說吧,就有很多不錯的國產運動品牌,也是贏得了不少消費者的認可。中國運動鞋品牌排名:特步第三,安踏第二,第一當之無愧。
  • 銳步「物盡其用」後:或被阿迪達斯降價出售,安踏被指非合適買方
    據了解,2006年,阿迪達斯本著強強聯合與耐克爭奪市場的打算,豪擲3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9億)併購銳步,同時還為銳步支付了超過5.5億美元的債務。彼時,銳步還是美國第二大運動品牌,也是世界排名第三的運動鞋品牌。然而,收購至今的15年時間,銳步的表現似乎一直不佳。
  • 安踏VS李寧:中國鞋王爭霸史(下)
    但要注意的是,品牌重塑這個策略本身並沒有問題。李寧的野心不止於國內,服裝行業本身也不是什麼高門檻行業,作為不少大牌生產基地的中國,怎麼就不能有屬於自己的,國際體育大牌呢?李寧在老一輩眼中的形象已然固定,要想對標耐克、阿迪,只有不破不立這一條路子。於是李寧選擇放棄原有的消費群體,把賭注壓在當時年輕的90後身上,希望利用幾年營銷,在年輕人中重塑李寧的品牌形象。問題在於李寧還是低估了品牌重塑的難度,這個代價顯然過於慘重了。
  • 國產運動品牌躋身一線,全球排名前三,阿迪耐克有「危機」了?
    在全球市場耐克、阿迪達斯佔據了主要份額,不過近些年來國產運動品牌也不斷崛起,以前這一品牌在市場可能沒有什麼人關注,不過現在已經逐漸成為國產運動市場「領頭羊」,排在全球運動市場第三的位置,僅次於耐克和阿迪達斯。對此不少人表示,阿迪耐克有「危機感」了。這一品牌就是安踏,成立於1991年的安踏體育,發展至今已經長達29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