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品牌服裝定製
關於服裝、關於色彩的藝術
「人是野蠻的動物,只不過學會了文明的把戲。」衣著,是我們的第一層偽裝。
著名獨立設計品牌EIN成衣定製以極簡當代的服裝,為《大飯店》的七名舞者賦予了鮮明的人物性格色彩「外衣」。
豐滿了大家對舞劇中的人物性格特性與情感探索。
▲ 20世紀歐洲服裝風格
《大飯店》系列靈感來源於20世紀歐洲的服裝風格。色彩運用,靈感則來源於莫蘭迪(Giorgio Morandi)的油畫色彩。
設計師給舞蹈劇場中的7個角色做了量身定製:根據各個角色的性格特點和身份地位,同時參考20世紀歐洲的著裝禮儀,挑選面料材質、服裝色彩的運用以及層次搭配,在服裝設計上給大家帶來更直接的感官視覺衝擊。
聖母藍,在歐洲繪畫傳統中,常常被使用於繪畫聖母瑪利亞(耶穌之母)的長袍,因而得名「聖母藍「。從公元500年開始,藍色就是」皇后的顏色「,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藍色顏料來自於天青石(LapisLazuli),一種從阿富汗進口的寶石,其價值大於黃金,用藍色作畫聖母長袍,有著虔誠的寓意,同時也反映了社會地位。舞劇中,夫人一角出身名門,有著道德修養的約束,舉止端莊,用聖母藍作為夫人的主題色,既突出角色高貴的氣質,也襯託出其微妙而神秘、以柔克剛之美。君主棕的英文色號為Emperador,是西班牙語「皇帝「的意思,也是代表有著至高無上地位的君王獨有的顏色,象徵著富裕和權威。棕色系又給人以懷舊、保守的感覺,這種溫暖,讓人無法抗拒。舞劇中教授的角色外表看似沉穩孤傲,實則滿懷抱負,身處於社會階級的塔尖,以君主棕作為其主題色再合適不過。罌粟,一種帶著荊棘的、暗紅色的、帶有麻醉性的植物,它有著纖細的身姿和豔美絕倫的花朵,它的美麗是誘惑人心的利器。和舞劇中情人的角色一樣:熱烈且充滿誘惑,罌粟紅絕對是屬於情人角色的主題色。當人們被她吸引,沉醉於她帶來的快樂時,她就會化身為一把利劍,讓人的生命在麻醉中枯萎,在迷幻中毀滅,就如同罌粟花的話語:死亡之戀!紫色是極佳的刺激色,且略帶有憂鬱的感覺,它代表一種強烈的感情,雖不像紅色那樣火熱,但似乎也和紅色一樣,能燒盡所有的東西,選擇陰鬱紫作為孕婦角色的主題色,突出人物敏感憂慮、缺乏安全感的特性。舞劇中孕婦一角散發著超出其年齡的憂鬱、茫然和焦慮,總是小心翼翼又有些神經質,甚至帶有攻擊性。藍,本該是一種純淨的顏色,混入粉塵,變得渾濁、笨拙。舞劇中的醉漢,五官精緻,有著帥氣的樣貌,可舉手投足和衣著打扮並不是一個特別入流的男人,正如混入粉塵的藍色,顯得有些懦弱和自我麻痺。舞劇中經理的角色是一個被現實束縛的理想主義者,有著藝術夢想卻又為五鬥米折腰,本該像物品未經過印染的原色:本色一樣,活出自己的形態,但卻只能戴上面具,人前人後,分裂出兩種不同的人格,仿佛身體裡住著兩個靈魂。女傭,這個社會最底層、大飯店裡最初級的員工,出身卑微,謹言慎行卻又有著二十歲少女對未知的好奇心,對旁人的故事入戲太深而疑惑敏感。私語白正代表了女傭這個角色:是白色,卻又不是純碎的白色,有著少女的單純,卻又因為知曉太多而內心複雜。可以說,《大飯店》裡服裝設計的每一色,都賦予了人物極高的性格色彩。
殺死比爾、金陵十三釵……
「電影美術之神」壓陣《大飯店》
除了服裝色彩的藝術,《大飯店》的舞臺舞美與裝置布景也為觀眾打開了多維立體的想像空間,為舞劇實現了真實虛幻的劇場視覺感觀。
種田陽平
《大飯店》的舞臺設計——種田陽平先生,被譽為「電影美術之神」,《殺死比爾》(昆汀.塔倫蒂諾)裡恰到好處的比武場,《金陵十三釵》(張藝謀)裡眼波流轉的秦淮河畔通通出自他手。
此番跨界舞劇,種田陽平先生設計構建出「坐為觀者的直面浸入式的舞臺劇場」。從上篇結構性布景的大飯店實景到下篇最後的水舞臺呈現,也為舞者多維度的靈巧調度塑造了舞臺藝術語言的想像力,亦真亦幻。
相較於種田陽平的跨界,燈光設計——湯姆.維瑟(Tom Visser)可謂是術業有專攻。
湯姆·維瑟
這位來自愛爾蘭的燈光設計師18歲開始在音樂劇領域工作,五年之後便加入了荷蘭舞蹈劇場(NDT),成為了一名燈光設計,並由此開啟了他和世界各大舞團合作的大門,如西班牙國家舞蹈團、瑞典皇家芭蕾舞團、挪威國家芭蕾舞團、比利時芭蕾舞團等。他為《大飯店》設計的燈光,柔和且流動,更注重整體性。每一幕之間有很多過渡,燈光如同夢境一般的流動。如夢似幻、暗潮湧動。燈光、舞美、服裝、劇情都如此精彩,給了視覺平面更多的可能。
舞劇《大飯店》系列海報出自「鬼才設計師」黃海(曾為電影《黃金時代》、《一代宗師》、《山河故人》等設計海報)之手,他為這部舞劇親自操刀設計出一系列風格鮮明的海報,為畫面注入了舞動的靈魂。